如果說,朝會覲見讓楊剛初初意識到南明朝廷華而不實的一面,那麼錢謙益,陳子龍的到訪便讓楊剛見識了金陵諸公桀驁自大的一面,不過不管是如同鬧劇一般的朝會,還是挖牆腳的惡客,楊剛都沒放在心上。
楊剛不辭辛苦,跋涉千里來到金陵,固然是要盡最大努力改變歷史,盡力避免原本歷史上的黑暗一幕,但絕不會因此而不顧及自家根基,不會放縱絕無風骨可言的傢伙挖自家牆角!
錢謙益和陳子龍自詡聖人子弟,覺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覺得只有東林黨人才配立足朝堂,馬士英、阮大鋮之類奸黨不消說是一定要趕出朝堂的,而如楊剛一類的丘八粗鄙難馴,也必須嚴加轄制!
反過來呢,楊剛則覺得錢謙益等東林黨人只會虛談,手中無兵無勇,與大局根本無甚影響,反倒是被指為奸黨的許多人手中權柄不小,值得關注,需要好好用一番心。
故此把錢謙益、陳子龍拋到腦後,楊剛只是一個勁地請教顏越,如何能與金陵朝廷中真正掌權的人物搭上話,而話說到此處,一個人便絕對無法繞過,那便是當朝首輔馬士英!
弘光朝首輔馬士英任東閣大學士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督鳳陽軍務,可謂軍政一把抓,權柄極重,除此之外,內交內宦、勳戚,外結軍中將佐,可說人脈極佳,與馬士英相比,掛了個禮部尚書的錢謙益與只有東閣大學士虛銜的史可法簡直弱到爆了。
不談權柄威勢,單說心胸才幹,在南明朝廷當中馬士英也是少有的精英,大明北方戰禍經年,南方卻甚少動亂,繳納沉重賦稅供應大明之外,江南百姓總算能餬口養家,其中絕少不了馬士英的功勞,若換了只尚空言,只會吟詩作對的東林黨人,還有沒有南明真就兩說了。
是以楊剛和顏越兩人私下密議良久,得出的結論與自詡清流的錢謙益一流幾無牽扯,匆匆列出一張需要著緊拜會的名單,馬士英赫然位列起首,再往後全數是東林黨人眼中的奸佞!
「大人的目的是讓朝廷早做準備,早早警醒,這上頭和史可法之流是說不通的,整軍備戰,提防滿清這等事情,唯有與首輔馬士英和外鎮的統兵武將們商量,除此之外說也沒用。」
「大人明日先去兵部和五軍都督府報備,而後從速拜會首輔大人,以卑職淺見,只要能說動馬士英,我等謀劃之事便算告成大半!」
「好好好,顏先生,拜會馬士英一事就麻煩您了。」
「如此,卑職曉得了,唔,拜帖好說,只是登門拜訪當朝首輔,這禮物麼…………」
「您看著辦,該花多少錢只管花,只要把事情辦成就行!」
楊剛表了態,和顏越又密議一陣,算是定下了行事方略,而後兩人各自準備,分頭行事。
楊剛這裡謀劃著和朝廷首輔拉關係,卻不知馬士英在自己府上也正念叨楊剛。
一間奢華的書房內,連同馬士英在內共有三人,都面白如玉,身材修長,生得一副好皮囊,而這三人中,除卻馬士英,其他兩人一個是文官服色,另一個武將打扮,這兩人分別是兵部尚書阮大鋮和五軍都督府大都督徐昌,卻都是朝中的緊要角色。
三人坐於一處,談笑風生,氣氛甚是和睦,一旁有美貌婢女奉茶伺候,三人優哉游哉好不逍遙,不過細聽其言語,便很是嚴肅了。
「徐大都督可知曉今兒個的新聞麼,聽說來自秦地的那楊剛和令侄在街上鬧得很不愉快,好像還傷了幾個人。」
「確有其事,那姓楊的剛剛得蒙聖眷,不知道收斂自重,鋒芒畢露,囂張跋扈,哼,真真不知死活!」
徐昌哼了一聲,神情不睦,馬士英見了微微一笑。
「年輕人促登高位,心氣高些倒也不稀奇,那楊剛不過是行伍出身,不懂得規矩禮數,慢慢**也就是了,唔,那楊剛回頭得去兵部和五軍都督府報備,到時大都督好好教教那楊剛也就是了。」
馬士英慢慢說著,語氣悠閒的緊,可是其中意思卻很是陰險,不過這番話聽在徐昌耳裡卻舒暢的很,望了一眼馬士英,再與兵部尚書阮大鋮對視一眼,徐昌臉上露出一絲陰笑。
阮大鋮與徐昌是一黨中人,兩人一掌兵部,一掌五軍都督府,要以此刁難人生地不熟的楊剛,可說易如反掌,只是徐昌正琢磨著如何給楊剛好看,馬士英話風卻變了。
「那楊剛年紀輕輕,有些莽撞也不算什麼大錯,大都督稍稍給予警戒也就是了,倒也不必太過。」
哎?馬士英怎麼…………徐昌一愣,抬頭盯住了馬士英,馬士英微微一笑,解釋起來。
「那楊剛畢竟於國有功,為朝廷克復了兩省之地…………勝捷軍雖然是東平西湊而成,不過萬餘兵馬,可是用得好了,也能為社稷屏障,為我大明計,還是不要太過苛求那楊剛才是。」
馬士英說的冠冕堂皇,可是聽在徐昌、阮大鋮耳裡,卻立刻聽出了背後語義。
為社稷屏障麼?只要甘陝有那什麼勝捷軍,清國便不能安心向南,是這個道理麼?唔,只是,軍中哪有不吃空餉的,就如劉澤清那廝,說有十萬兵馬,可是卻…………哼哼,那楊剛說其勝捷軍有萬餘兵馬,依我看來,能有五千便算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