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美利堅之鷹

第二卷 開始反擊 第七十五章 殺死更多的日本佬! 文 / 淡月江南

    方位是死的,但是戰艦卻是活的,雖然日軍艦隊規模龐大,但是因為不知道具體位置,所以要想在茫茫大海上找到小日本的艦隊,還是需要頗費一番周折的。

    「10點鐘方向發現日軍艦隊,1艘航母、1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經過一番仔細而艱苦的搜索,就在喬治幾乎想要放棄的時候,飛行在美軍機群最西邊的凱文?史密斯少校卻突然在無線電裡面激動地大喊了起來。

    喬治順著史密斯少校報告的方位望過去,果然看到了1艘小日本的航母正冒著青煙,在1艘巡洋艦和3艘驅逐艦的護衛之下,緩緩地向著西北方向開去。這就是小日本的輕型航母「瑞鳳」號及其護航艦隻,這也是小日本今天最先遭到攻擊的1艘航母,在它受傷之後,南雲忠一就立刻命令「瑞鳳」號帶著護航艦隻離開戰場返回特魯克島,以免繼續遭到美軍飛機攻擊,然而小日本肯定沒有料到他們在返航的時候,居然又碰上了美軍飛機。

    「哼哼,小日本的航母,誰叫你們今天出門不看皇歷呢,遇上大爺我只能算你們倒霉,就讓旁邊的護航艦給你們收屍吧!」喬治在心裡惡狠狠地說道,立刻向美軍機群下達了作戰命令:「美洲豹隨我上前幹掉日本佬的『零』式戰鬥機,抹香鯨趁機發動攻擊,一定要把日本佬的航母給我炸沉!」

    因為小日本對「瑞鳳」號最初的設計只是潛艇母艦,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才改裝成航母,機庫只是原來小型水上飛機機庫的延伸,所以艦載機數量有限,只有30架左右。再加上「瑞鳳」號的飛行甲板現在已經遭到破壞,所以日軍只起飛了6架「零」式戰鬥機在空中進行護航,但是這點飛機在15架「閃電」式戰鬥機面前連塞牙縫都不夠,被美軍飛機一擁而上,幾次齊射就給全部報銷了。最讓喬治鬱悶的是自己這次的反應不知道怎麼突然慢了半拍,或許是因為他還在想像著小日本航母被擊沉的場景吧,結果其他美軍飛行員都搶在他之前對「零」式戰鬥機發起了攻擊,等喬治反應過來了的時候,發現小日本的6架「零」式戰鬥機居然都被擊落了,「我靠,這也太快了吧?」

    「哈哈,獵鷹,下次你可得集中注意力,不要分神了,要不然肉都被我們給吃掉了,你連湯都沒地方喝。」史密斯少校這還是第一次遇到喬治沒有取得戰果的情況,所以忍不住開口調侃他。

    「哼,臭小子你可別得意太早,今天只是小小的失誤而已。」喬治嘴上可不會認輸。

    在「閃電」式戰鬥機掃除空中障礙之後,18架「無畏」式轟炸機迅速向位於日軍艦隊中央的「瑞鳳」號發起攻擊,一架接一架地進行俯衝轟炸。「瑞鳳」號奮力地展開對空射擊,在它周圍的護航艦隻也一起開火,密集的炮彈在日軍艦隊上空交織成一張密集的火網。「瑞鳳」號艦長古村信雄海軍大佐緊張地指揮著航母一邊進行對空猛烈反擊,一邊在驚濤駭浪之中左躲右閃。但是「無畏」式轟炸機還是勇敢地穿過了日軍高射炮火網的圍追堵截,開始進行俯衝投彈,1枚炸彈成功命中「瑞鳳」號的艦橋,炸得在艦橋進行指揮的小日本軍官們血肉橫飛,接著又有1枚炸彈命中了「瑞鳳」號的燃油艙,悶雷般的爆炸使得整個航母艦身都跳動了起來,燃油艙被撕開了一個可怕的裂口,燃油像噴泉似的湧上飛行甲板,大火瞬間蔓延開來,不斷地席捲著驚慌逃竄的日軍士兵,發出陣陣撕心裂肺的痛苦哀嚎。

    11點24分,在遭到美軍轟炸機攻擊24分鐘之後,「瑞鳳」號終於像一塊石頭似的沉入了冰冷的太平洋海底。全艦官兵包括艦長古村信雄在內,共有679人陣亡,只有100多人被旁邊護航的驅逐艦救了起來,而美軍只損失了3架「無畏」式轟炸機。

    喬治帶領著美軍飛機繼續攻擊了小日本的巡洋艦,把炸彈用完將其擊傷之後,才戀戀不捨地告別了戰場。

    近籐信竹在得知了「瑞鳳」號被擊沉的消息之後,再也不敢久留,立刻率領著日軍艦隊慌忙撤往特魯克島。

    至此,聖克魯斯海戰宣告結束,這是太平洋戰爭開戰將近1年以來,美日雙方繼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海戰,東所羅門海戰之後的第四次航母大戰。因為有了喬治的參與,聖克魯斯海戰比歷史上提前1天結束了,而且美軍取得了這次海戰的決定性勝利,美日雙方的戰果和損失,相對於真實的歷史,也發生了巨大的逆轉。日軍「翔鶴」號重型航母和「瑞鳳」號輕型航母(歷史上僅僅是身受重傷)、「鈴谷」號巡洋艦被擊沉,「築摩」號重巡洋艦和「五十鈴」號輕巡洋艦、4艘驅逐艦被擊傷,艦載機損失124架,陣亡1500餘人,其中飛行員185人。而美軍方面僅有「波特」號驅逐艦被擊沉,「企業」號和「大黃蜂」號航母、「南達科他」號戰列艦、「聖胡安」號輕巡洋艦被擊傷,飛機損失67架(其中艦載機60架,仙人掌航空隊7架),陣亡135人,其中飛行員只有24人。

    從爭奪瓜島的全局上來看,聖克魯斯海戰的勝利對於瓜島得失影響極大,因為幾乎在同一時間瓜島日軍對亨德森機場發起的第三次反攻也被美軍成功擊退,第2師團主力損失大半,日軍大本營精心制定的海陸空聯合進攻奪取瓜島的計劃徹底告吹,有力地遏止住了小日本的野心。而如果提升到戰略高度來看,日軍在聖克魯斯海戰之中損失了大量的艦載機和富有作戰經驗的飛行員,到這次戰役結束之後,曾經參加了偷襲珍珠港的765名日軍航母飛行員精英之中,已經至少有467人死亡,沒有損壞的「瑞鶴」號和「飛鷹」號由於缺乏足夠數量的訓練有素的飛行員因而被迫返回日本。這些都是難以彌補的高昂代價,經歷過中途島慘敗的日本海軍航空兵再也損失不起有經驗的飛行員了。在這次海戰中,美軍方面就已經明顯感覺到日軍飛機的攻擊,遠沒有太平洋戰爭初期那麼機警、老道。而美軍正好相反,無論是航母艦載機還是經過充分訓練的飛行員,都能夠得到源源不斷的補充,這正是日軍所無法比擬的優勢。從聖克魯斯海戰開始,勝利的天平已經開始逐漸向美軍傾斜。

    聖克魯斯海戰讓山本五十六妄圖利用一次大海戰徹底擊敗太平洋艦隊的企圖再次落空,最讓他痛心不已的是那些陣亡的老飛行員,要培養出一名經驗豐富、素質過硬的優秀飛行員,何止一朝一夕的功夫。聯合艦隊已經失去了太平洋戰爭爆發初期的海軍航空兵精華,這意味著聯合艦隊已經失去了戰爭的優勢,因為僅僅依靠從日本本土補充的年輕飛行員,是根本對付不了歷經戰火淬煉的美軍飛行員。南雲忠一這一次放開膽子,拼了老命跟美軍放手一搏,想要挽回從中途島戰敗以來一落千丈的威望,但是沒想到結果還是事與願違。山本五十六痛定思痛,終於解除了南雲忠一機動艦隊司令的職務,把他發配回日本國內擔任有職無權的佐世保鎮守府司令。

    1942年10月底,世界各地的反法西斯戰爭都在蓬勃展開,盟軍的三支遠征軍正在計劃渡海進攻北非,大西洋的戰事即將推向**,大量的人員和物資紛紛被運往這一地區。相比之下,南太平洋戰區在一定程度上被人們所忽略了,不過好在羅斯福總統對這一情況進行了及時干預,因為他擔心在11月5日舉行的國會中期選舉前夕,如果瓜島守軍的支援線被切斷,輿論將對他極為不利。於是,羅斯福向參謀長聯席會議提交了一份備忘錄,要求「確保可能運入該地區的一切武器全部運進去,以固守瓜島」。

    就這樣,在盟軍進攻北非前夕,一批彈藥、火炮、飛機被運到了瓜島,哈爾西中將也再次派遣6000多名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士兵增援瓜島。為了鼓舞士氣,哈爾西中將還決定親臨瓜島進行視察,順便瞭解掌握前線的實際情況。

    10月31日中午,哈爾西中將和他的參謀人員乘坐1架b-17「空中堡壘」式轟炸機,飛抵亨德森機場,和他同行的還有幾個從美國國內前來採訪的新聞記者。

    「喬治,我對於你們仙人掌航空隊全體飛行員的唯一要求就是殺死日本佬!殺死日本佬!殺死更多的日本佬!你明白嗎?」剛走下飛機,哈爾西中將就對前來迎接的喬治提出了一個特別的要求,如此別具一格的要求除了哈爾西中將,估計也就只有巴頓將軍能夠提得出來了,怪不得哈爾西中將會被人們稱作「海軍中的巴頓」,脾氣性格簡直和巴頓將軍一模一樣。

    「是的,將軍,我明白,殺死日本佬!殺死日本佬!殺死更多的日本佬!」不過這句話倒是很合喬治的胃口,他對小日本當然是恨之入骨,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的。

    之後在范德格裡夫特少將的陪同之下,哈爾西中將興致勃勃地視察了美軍的前沿陣地,哈爾西中將對美軍士兵發表了簡短的講話,在講話的最後他這樣說道:「我相信每一個勇敢的士兵都能夠堅忍不拔,直到把來犯的日本佬給徹底消滅乾淨!」通過實地視察,哈爾西中將看到儘管瓜島上面的美軍士兵都顯得疲憊不堪,給養並不豐富,醫療條件也比較差,但他還是得出結論,陸戰1師有能力守住亨德森機場,他現在應該考慮的是如何積極主動出擊,消滅島上日軍的問題了。

    隨後,哈爾西中將接受了記者們的戰地採訪,一個記者問道:「將軍閣下,作為新任的南太平洋戰區司令,您能否透露一下,你將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去爭取戰爭的勝利?」

    「當然可以,」哈爾西中將大大咧咧地說道,「奪取戰爭勝利的最好辦法就是消滅日本佬,不斷地消滅日本佬,直到所有的侵略者都有來無回,徹底滅亡!」

    另外一位有點口吃的記者(真不知道他是怎麼當上記者的)也問道:「將軍閣下,請允許我冒昧地提一個……問題……瓜島爭奪戰……已經進行了這麼長的時間……日本佬還能支撐多久?」

    「這個問題很好回答,等我們把島上的日本佬全部消滅了,他們也就支撐不住了。」哈爾西中將激動地說道。

    「您能不能……給我一個明確的……答覆?」

    「那麼,你認為他們還能夠支撐多久呢?」這個口吃的記者反倒被機智的哈爾西中將給將了一軍。

    新任南太平洋戰區司令威廉?哈爾西海軍中將,親臨瓜島前線進行視察慰問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就傳遍了南太平洋戰區的各個地方,美軍官兵們無不歡欣鼓舞,哈爾西中將的到來讓大家都覺得心裡踏實了許多。一個戰地記者在報道中這樣寫道:「強將手下無弱兵,由『蠻牛』中將統帥南太平洋戰區,我們不打勝仗那才是怪事呢!哈爾西將軍給予士兵的不僅僅是勇氣,更重要的,是一種勇往直前的必勝信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