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3-03-01
軍師白詡復出了。整個洛陽就如同是一台電腦進行了硬件的更新換代與操作系統的全面升級,運行得更加快速、平衡、高效。
楚天涯當然知道白詡的威力與作用。之所以等到今天才去請他出山,也是出於一種上位者的心態。第一,白詡是能幹,但心中自有一股書生傲氣,自命不凡。如果對他太過的驕寵與倚仗,未免有失偏頗。此前在小蒼山時,白詡就或多或少的表現出了一些驕橫,在立場上始終不與楚天涯同步。
再如何能幹的屬下,不聽老闆的話,要他何用?
再者,當然也不能完全的摒棄白詡將他一直放在冷宮之中。就像是熬鷹煉犬一樣,讓白詡閒置一段時間,餓一餓他。等到他自己耐不住寂寞了再適時的放他出來,他想不竭盡全力去辦事也難了。
出於這樣的考慮,楚天涯在到了洛陽好些日子、根基已穩、大事已定之後,才去叫白詡出山。這無疑向白詡傳遞了兩個能讓他膽戰心驚的訊號——沒有你白詡我們也能幹成事;當然,有你更好!
既被需要,也不是非你莫屬,這就是楚天涯的用人之道。
往往越有才能的人越有傲氣。如何在屬下的傲氣與才幹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是楚天涯苦心孤詣要做到的事情。前者有焦文通,現在有白詡。以後,還會有更多的人。
白詡上任之後,像是一台加足了馬力的機器,殫精竭慮忘我的投入,將整個洛陽的大小軍務打理得井井有條。副軍師劉子羽與他的合作也日漸和諧與完美,兩名軍師,一個在洛陽軍機處坐鎮,一個在濟源的黃河沿線臨戰指揮,終於將整個洛陽的防務串連成了一個整體。
楚天涯終於可以放心了。此前,白詡的工作是由他與孟德來兼任的。現在這一塊有了白詡的擔綱,楚天涯大可以放心大膽的去做,另外一件他必須做的事情。
——劍指東京!
眼下雖然有完顏宗翰的數十萬大軍兇猛南下,不滅楚氏不回頭;但實際上,矛盾的核心仍是在東京那處。如果東京被破大宋滅亡,龜縮於洛陽的楚天涯再如何兵強馬壯充其量也就是喪家之犬,遲早被擒被滅。
當務之急,誓保東京不失!!
徵兵工作,火熱進行。從進入洛陽的第一天開始,楚天涯就沒有停止過擴充兵馬實力。洛郡的府庫裡有著無數的軍械軍糧,不用來武裝部隊,簡直就是一種愚蠢。
直到今天,楚天涯已經徵得八萬兵馬。秦晉之地民風彪野古來就有果勁之風,當年大唐的關隴軍事貴族,用的就是這裡的兵從而奪取天下,大宋西軍的兵源也多半來源於此,因此戰鬥力非比尋常。楚天涯征來的兵壯,幾乎全是清一色的關西精壯大漢。光從兵源上講,洛陽新軍的質量遠勝當初的河東義軍的新兵質量。
楚天涯將這些新軍與洛郡的禁軍、以及晉軍進行混編組合,以老帶新,新兵的成長非常之快。現如今整個洛陽已經有兵馬二十二萬餘,其中有超過十二萬,是楚天涯來到洛陽後新增的力量!
東京的求救告急文書,如雪片一樣的向洛陽飛來。完顏宗望麾下三十萬大軍,已經完全突破黃河陸續開向東京。雖然大宋南方的各種勤王之師也在不停的開赴東京救駕,但要麼遠水不及近渴,要麼兵力微寡難成氣候。目前東京僅憑十餘萬禁軍與城郭禦敵,官家與朝臣日夜之間都是心驚膽戰。對於離東京最近那支生力軍——楚家軍,他們就差求爺爺告奶奶的,肯求楚天涯出兵勤王了!
按照白詡定下的謀略,楚天涯一邊緊急的整頓兵馬、籌措糧草準備東征,一邊與朝廷討價還價。一是要朝廷封個王爵,二是要派個皇子來做監軍(其實也就是個人質),三是要兵馬指揮權。
官家趙桓和所有的大臣都看到了楚天涯的「狼子野心」。這要是放在以往,馬上就是傳檄天下罵盡楚天涯,並派大軍去征剿他這個「逆臣」了。但是現在,趙桓和大臣們不敢不答應——和城破人亡相比,楚天涯的要求雖然過分但還不至於要命!
於是,官家趙桓答應了楚天涯的全部要求。
首先,他把鄆王趙楷扔到了洛陽作為「京兆府通判」,也就是交給楚天涯做了人質。
官家的這一手筆,傻子都看得出來是什麼用意。
鄆王趙楷,是先帝趙佶比較寵愛的妃子、王貴妃所生。和現任官家趙桓不同的是,趙楷頗有乃父之父,酷愛書鳥繪畫而且頗有造詣,而且頗有幾分才氣。他曾經匿名參加科考,竟然一路勢如破竹的進入殿試而且奪取了頭名狀元。有一說,鄆王趙楷就是史上最有「來頭」的狀元。
因此趙佶一直很喜歡他的這個兒子,多次有意廢了太子(即現任官家趙桓)而改立趙楷。
但現在在位的仍是趙桓,趙楷的處境當然就十分的尷尬了。按理說,要不是因為金國來犯外事干擾到了內政,鄆王趙楷早該沒命了才對。結果是趙桓上任之初,就把他最大的競爭對手趙楷弄到了鳳翔當節度使,就在離洛陽不遠的地方。
恰好楚天涯要一個皇子當「人質」,官家理所當然的把趙楷這個廢人和眼中釘扔給了楚天涯——多少有一點以臭肉去打狗的意味。
這樣淺顯的道理與明顯的用意,楚天涯與白詡不可能看不出來。對於趙楷的到來,他們不約而同的覺得——十分滿意!
趙桓既敷衍了楚天涯、又剪除了眼中釘,這是他的用意;可是楚天涯與白詡卻覺得,換作是別的皇子來做通判,還未必有趙楷合適——原因很簡單,趙楷與趙桓不是一夥兒的,他心裡肯定恨死了那個當上了皇帝的親哥哥。這樣一來,來了洛陽的鄆王趙楷,還真是有理由和楚天涯「打成一片」,一同算計他那個官家哥哥!
這遠比扔個泥胎菩樣的廢物皇子來,有用多了嘛!
除此之外,官家趙桓也答應了楚天涯的其他要求。金口一開,就封了楚天涯做世襲罔替的「洛陽郡王」,賜封邑於舞陽。這個封號,連外行看了都驚呆——大宋把千年古都、自己的西京都封給了一個異姓王,這可真是砸了血本了!
同時,朝廷的樞密院正式下文,將河南府一帶包括西軍各駐地、各軍鎮的兵權,都交予了楚天涯一併指揮。這也正是楚天涯要求的。
獅子大開口,就一口吃了個飽。
原本,就算朝廷不給這些東西,楚天涯也是肯定要揮師東進的。現在不過是搭上了一個順手便宜,何樂而不為?
於是,楚天涯決定,不日親自揮師,東征馳援東京,去會一會傳說中的、比完顏宗翰還要厲害的金國二太子、東路軍統帥,完顏宗望!
其實在這問題上,洛陽內部有很大的爭議。眼下就有完顏宗翰的數十萬大軍壓頂而來,洛陽的防務十分吃緊。在這樣的緊要關頭還要抽調兵馬去戰東京,任誰也要捏一把汗。但是楚天涯極立堅持,就算是丟了洛陽再挪一次窩甚至流浪江湖去,也不能坐視東京滅亡。
剛剛復出的白詡不可能在這種時候、在這樣的大事大非面前再次與楚天涯做對,於是,不管是出於真心還是無奈,他都表示支持楚天涯的決定;孟德更不必說,就算楚天涯要上天攬月、下海擒龍,他也會誓死相隨。剩下的焦文通、劉子羽等頭領,也陸續被楚天涯說服。其他的大小頭領,也就只能接受這個現實了。
在留守大將的選擇上,楚天涯煞費了一番苦心。
白詡是肯定要留下的。要對付完顏宗翰與時立愛,少了他絕對不行。剩下的,就是要另外挑一個統兵打仗、臨戰指揮的大將。孟德的為人很可靠,但他在指揮做戰方面並不十分出色。焦文通在能力上絕對沒問題,但是他的個性很有可能讓他犯下不可彌補的錯誤。
最後挑來撿去,楚天涯只好將眼光落在了一名新人頭上——副軍師,劉子羽!
劉子羽初來乍道身無寸功,就被楚天涯欽點為五大軍機頭領之一、副軍師,本已是是破格提拔。現在他還沒有足夠的威望,下面的各大頭領哪一個都比他更有資歷,不少人對他心中不服。
所以,做出這個決定,楚天涯是拿出了莫大的勇氣——不亞於當年劉備攻吳之時,吳主孫權破格啟用書生陸遜擔任都督掛帥。
果然,當楚天涯說出這個決定的時候,上下一片質疑之聲。連焦文通、孟德和蕭玲瓏,都感覺到了詫異。
但是楚天涯主意已經定,他也沒有時間在留守人選的問題上磨嘰了——號令一下,立刻執行。即日起,劉子羽接掌全權,代主公號令行事;白詡任軍師,從旁輔佐參贊軍機大事;孟德留守洛郡城中配合知府張孝純主理後勤。
當然,新來的京兆府通判、鄆王趙楷,則是被高高的貢起,成了洛陽郡「理論上」的最高掌權者——傀儡旗幟。
楚天涯點起了他的親勳虎賁騎兵另有四萬大軍共計八萬人馬,用焦文通為開路先鋒,馬擴與王荀為大將,湯盎與阿奴為親勳護衛,另有青衛十一名,即刻揮師,馳援東京!
唯一留下的青衛,就是何伯。
老頭子上了年紀不堪遠征是一回事,他留下來,意義其實很重大。楚天涯派他去「保護」鄆王趙楷,一來可以確保這一面傀儡旗幟的絕對安全,二來,老爺子也可算是一枚不顯山不露水的定海神針。他雖然從不直接干預政事與軍務,但是萬一劉子羽和白詡、孟德以及張孝純之間有所爭論,或是別的變故,老爺子就能發揮神奇的效力。
因為誰都知道,主公楚天涯把何伯當作自己的半個父親、老師和智囊。他雖然沒有任何職務,但他的輩份比誰的都大!
總算是萬事俱備。
順著一場東風,楚天涯親率八萬雄兵東征而去,麾旌直指大宋帝都——東京汴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