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極惡男子

第三卷 神鬼四方來 408洪百吉身故 文 / 腹黑人物

    李易忽然想起盧仲文跟自己提到過這件事,當初跟鐵東對打的時候,就用過其中的道理,便道:「那是因為一般的拳法都不是寸勁發力,所以要先蓄勢才能打人,要蓄勢的話,就要在肢體上有大尺度的收縮和舒張,徵兆就十分明顯,所以可以提前攔截,阻住敵人的進攻,那樣對方的力氣就發不出來了。」

    洪百吉道:「不錯,就是這個道理,詠春裡管這種徵兆叫『影』,所以要追影。那就是因為敵人在『影』剛一出現的這個階段,是他最虛最薄最弱的時候,我們要以己之實,攻敵之虛。

    詠春的招數並不多,注重的是技法,拳法上主要有小念頭、尋橋和標指,此外還有木人樁。我先給你演練一下小念頭、尋橋和標指,你先看看路數。」

    說罷練了這三套動作,可是李易一見之下不禁大奇,只覺這三套動作十分平常簡單,根本算不上招數,不具備任何攻擊力,倒像是體操表演。

    當然,以李易目前的眼力和身手,雖然心裡這麼想,卻也不會直說出來,他知道這裡面一定有著用眼睛看不到的內涵和深刻的道理,要是冒然亂說,一定會惹人恥笑。言人膚淺,己必膚淺。

    洪百吉練罷,有些喘促,但臉上紅光隱隱,卻又顯得神采大增。

    洪百吉道:「你有什麼想法?」

    李易一笑,道:「按平常的思路。這三套動作看起來沒有什麼威力,不過我想裡面一定有更深奧的心法,不光是靠這些簡單的動作來對敵的。」

    洪百吉道:「好,你不亂拍馬屁。也不會不懂裝懂,這就對了,立心正,立身正,武藝才能正。」

    洪百吉似乎有些累,拉把椅子坐下來,道:「這三套動作幾乎包含了詠春拳的一切理法,我得一點一點的說明白才行。

    先說小念頭。所謂小就是微小而不易察覺的意思,念頭是一種感覺,一種意念,一種感覺。

    小念頭裡的動作幾乎包含了詠春拳的所有基礎手法技巧。是詠春的基本功法,以後練尋橋和標指都用的著它。

    詠春要借力巧打,小念頭練的就是這個意思,可不只是姿勢,只練姿勢。再漂亮也沒有技擊效果。

    可是要講到借力,又談何容易,要做到這一步,需要先捨力。再卸力,最後才有可能體會到借力的境界。」

    李易道:「捨力?那是什麼意思?是不用力嗎?」

    洪百吉道:「不錯。捨力就是要先不用力,只求姿勢正確。你或許會想。技擊格鬥,不用力怎麼能贏對方?這個想法沒有錯。

    但是中國人很聰明,技擊用巧不用拙。要借力打力才是上乘武技,可是人體的生理運動變化有它自身的道理,通過古人的總結,要想借力,就得先放鬆自己,放鬆自己就得先捨力。

    上半身放鬆,下半身一點不許動,身正不搖,先只求動作標準,不求快不求力大。人只有放鬆才有可能對內外力的大小方向等變化感知入微,要是連感知都不行,又怎麼借力?

    所以捨力並不是目的,而是為了達到借力的目的,而必須要經過的一個階段。」

    李易有如初聞大道,大點其頭,道:「不錯,不錯,人體自身存在著很多矛盾,可是這些矛盾又相反相成,要想達到某種目的,很多時候就要從相反的局面開始。」

    洪百吉點頭道:「孺子可教也。」

    李易忽然心念一動,覺得自己在外面的世界闖蕩,似乎跟這種武學道理很像,要想達到某種目的,似乎也得先從相反的局面開始,只是其中具體的原理還想不大清楚。

    洪百吉哪知道李易的心理活動,一邊擺姿勢,一邊向李易講解每一個動作的用法,不厭其煩,十分認真,只聽洪百吉續道:「捨力之後就是卸力,卸掉對方的來力,最後便能夠借力,這時才能真正的做到『來留去送』。

    這組動作當中,一攤三伏那一套最為重要,要求慢而不斷,求慢不求快,有一句話說的好,『力不斷而若止,形似靜而時動』。」

    李易依著洪百吉的姿勢一遍又一遍的練習,這套動作當然並不難,可是如何體會其中的內涵和用力的技巧,以及感知對方力的變化卻很難。

    洪百吉道:「這種功法一個人練是不行的,要對練,今天我跟你對練,以後你就跟大同這孩子一起練吧。」

    李易這才知道洪百吉叫江大同留下來的真正用意,除了給自己增加一些幫手之外,看來更重要的是給自己找個陪練。

    洪百吉道:「練這小念頭時間久了,身上會產生氣感,我得癌症幾十年,到今天還沒死,除了用藥維持,另一點也是因為練這小念頭。

    練到一定的程度,手掌伸出,就會有極強的熱感,十分明顯。」

    李易忽然心念一動,脫口道:「洪前輩,人的手上會放電那是什麼功夫?」

    洪百吉正要向下講解,聽李易沒頭沒腦的問起,不禁一愣,道:「什麼?會放電?那是什麼?特異功能嗎?」

    原來李易是想起了巫幫的榮傑,上次榮傑手心放電,將自己擊中,李易想破了腦袋也不知道其中的原理。

    李易道:「應該不是什麼特異功能,我以前遇到過一個人,個子十分高大,他的手掌心就會放電,有一個小球那麼大的電光團。」

    洪百吉脫口而出道:「那是赤火丹哪,看來這人會通臂拳,功力還不淺。」

    李易不知道通臂拳是什麼東西,洪百吉道:「我也只是聽說,從來沒見過通臂拳的高手。這種拳法一般都由那些大手大腳,身材高大的人來練,容易出功夫。」

    李易這才約略的知道榮傑的來歷。

    洪百吉不知道榮傑是誰,向李易詳細問了問。李易也沒隱瞞,將巫幫的事說了。

    洪百吉道:「古董什麼的我倒是不懂了,我們這一行裡卻從來沒聽說過什麼榮傑。」

    兩人都想不出什麼了,洪百吉便又講解尋橋和標指。

    洪百吉道:「詠春對人體的分段是這樣的,雙手臂為橋,腰自然就為腰,雙腿為馬。

    雖然手是兩扇門,全靠腿打人。但用腿法速度慢,影明顯,且重心容易不穩,而詠春迴避了這個缺點。注重上肢橋手的應用。

    尋橋就是尋找對方的橋手,以便雙方橋手相接,就可以感應對方的來路變化。

    注意尋的時候不能過於刻意,那會失去防守的意念,防守叫小念頭。進攻叫大念頭,尋橋其實還是對第一套小念頭的連貫運用。

    練小念頭的時候注重防守,還是單練,而到了尋橋。就是將敵人和自己連成了一個整體,講求雙方的關係。」

    李易想了想。道:「也就是說,小念頭是在面對面的時候。打定位的對象,而尋橋是打活動的對象了?」

    洪百吉喜道:「你資質不錯,可惜叫尺三北他們教壞了,教不得法,學也不得法,要是有我一早便調教你,嘿嘿,絕不會是今天這樣。」

    李易笑道:「那是自然。」

    洪百吉道:「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將人的脊柱想像成一條線,便是你的中線,這條線是人體中軸,不易用偏轉的方式卸力,敵人要想躲你的攻擊,就只能後退,橫移,後仰,這時移身幅度大,你就贏得了進攻的時間。

    當然,敵人有中線,你也有中線,這兩條線連成一個平面,就是我們意念中緊跟著的那個平面。」

    李易道:「敵人和我以同等條件面對面站立,要想取勝,就得先搶位,將敵人的雙臂格到門外,自己搶到對方的門裡,而雙臂就得內扣。」

    洪百吉道:「是呀,你還挺聰明的。就是這個道理。詠春講究將自己的手臂手肘夾緊,就夾在這個中線平面上,這就叫埋踭,踭就是手肘。

    我們要盡量的使自己跟敵人的正面相對,這樣敵人的進攻就只限於左右中以及上中下共九路的方位上,自己的其它方位就不用顧及了。

    我們不能放棄這個平面,這就叫朝面追形,對方未必懂這個道理,就會有一種始終被咱們粘隨的緊迫感。」

    李易頭腦中虛想著用詠春拳和人對打時的感覺,越想越覺得趣味無窮。

    洪百吉不住的講解詠春拳的理路,和李易一招一式的拆解,又道:「詠春的心法中還有來留去送、甩手直衝等。所謂來留去送,就是指對方的來攻,我們可以有三種方法去應對。

    一是留,從而使對方的招數變老,二是去,就是卸力,推擋,引偏等,三是送,便是借力打回。

    而甩手直衝,則是對方收招時,我們尋隙跟進。因為一般長拳都不可能打的那麼綿實密集,必有縫隙,而詠春恰恰就長於尋隙跟進,以小勝大。

    就像水銀洩地一樣,這樣我們自己進攻心態便是積極的,對方的防守便是疲於應對的,誰勝誰敗就可想而知了。」

    李易深知這些道理,不只是用在詠春當中,用在其它的拳法中也是一樣的。

    洪百吉又道:「當我們和人對打時,如果對方是一個人,那麼我們不能追手,如果刻意的去追對方的橋手,以求相接,反正會破了我們的防守,叫對方有可乘之機,這就叫不沖身。就是以維持重心穩固和防守穩固為目的的。換句話說,『出』不能過,過則『失形』,以『守』為下線。

    但是如果對方是很多人,我們被多人圍攻,那麼就應該追手,以對方其中一個人的橋手去阻擋其它的人的進攻,給自己爭取空間和時間。」

    李易道:「這個我懂,過猶不及,不能做無謂的事情,不管對方的進攻看起來有多凜冽,只要明知道不能生效。也不用耗力所去躲。」

    洪百吉道:「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明知道不能打中自己,自己又何必費太大的力氣去躲閃和格擋呢?能花一分力氣消打,就不用花三分力氣來做。我們這麼做。還可以叫自己的動作變的極為瀟灑呢。這就叫不消過籠。」

    李易笑道:「你的動作已經很瀟灑了。」

    洪百吉道:「少來拍馬屁。」

    李易道:「照這麼說來,詠春拳是以守為主,守不失效再攻,不講求猛烈。」

    洪百吉道:「是呀,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功夫很符合東方人的哲學,你不犯我,我不犯你。你若犯我,有多大的力氣就給你打回去多大的力氣。」

    洪百吉又講說了很多相關的知識,最後教李易如何練木人樁。

    這一天晚上兩人直練到天亮,洪百吉將詠春拳的精華一一相告。忽然抬頭見外面天光轉亮,心裡不由得一陣悵然若失。

    李易在木人樁上正練的起勁,見洪百吉失神呆望窗外,道:「你怎麼了?」

    洪百吉擺了個高膀手的姿勢,便一動不動的站著。

    李易過來一看。洪百吉臉上帶笑,身形穩然如山,心裡奇怪,隨手一拉。洪百吉應手而倒,不禁嚇了李易一跳。李易忙俯身相扶,伸手在洪百吉鼻孔上一摸。只覺沒有任何呼吸,再一摸胸口不見心跳,竟是死了。

    李易萬沒想到洪百吉竟然死了,心裡一陣混亂,忙出去叫人,李國柱等人進來一看,洪百吉確實是死了,一張臉變的土灰。

    江大同和他的幾個同伴昨晚一直沒走,李國柱安排他在一間沒有客人的包間裡睡下,這邊一出事,江大同忙搶到屋裡,見洪百吉身故,不禁傷心難過。

    李易又忙給周成打電話,叫他轉告尺三北洪百吉的事。

    兩個小時以後,尺三北匆匆趕來,一見到洪百吉,老臉上再也沒有了笑容。

    尺三北叫李易把這件事通知盧仲文,三人當年交情不錯,雖然口角不斷,卻也有真感情。

    洪百吉隱居幾十年,這一天因為李易和江大同的小事,他心血來潮,找李易過了兩招,卻湊巧遇到了尺三北。

    尺三北原以為能和老朋友多聚幾次,沒想到只見了一面,人就死了。尺三北站在洪百吉身旁,看著他的身子怔怔發愣。

    洪百吉住在海州遠郊外的農村,不過他在城裡有房子,他的戶口是在順豐區,人不是在醫院死的,得去找街道居委會開個死亡證明,這些事都是李易和江大同代辦的。

    忙了幾天,總算把事情辦成了,洪百吉沒有親屬,手裡也沒有什麼積蓄,連遺囑都沒來的及立,李易只得把他送到殯儀館火化了。

    這天晚上,李易叫來江大同,道:「大同,你以後暫時還在李氏會所裡當保安,不過不可以再去外面收保護費了。我過些時候有空了,要請順豐區的大小老闆們吃個飯,就是交待以前這些事,到時候你也去,咱們跟大家的關係搞好了,也利於以後做生意。」

    江大同現在只聽李易的,連連點頭,對手下人也叮囑一番。

    江大同走後,李易和尺三北、周成坐在自己的休息室裡相對默然。

    不知過了多久,尺三北道:「老盧說他什麼時候過來?」

    李易道:「他跟莊叔去北京了,說莊叔這兩天也打算回來,他會跟著一起回來的。對了,你們來海州一定為了查事情吧?查的怎麼樣了?」

    周成卻道:「劉平安最近有沒有什麼活動?」

    李易道:「我感覺中好像有很久沒見到他了。先前他經常出現,來跟我找麻煩,可是這一段時間好像沒什麼動靜了,也不知道背地裡在搞什麼名。

    不過我這次跟薩加伊康過招,劉平安背地裡一定參與了,只不過他只是出主意,卻不露面,最後何煥文被抓,他跟會華國偉卻都沒事。」

    先前周成跟尺三北剛來的時候,李易便已經跟他們說起過薩加伊康的事,這事新聞上天天能見到,周成消息也不閉塞,當然早就知道和李易密切相關,他不過是對於內情知道的並不詳細罷了。

    周成道:「劉平安在背後出主意,叫別人出面動手,這是一貫的手法。」說完之後便不再說話,屋裡靜了好一會兒。

    李易見他不再說話,便道:「怎麼?你的意思是說,當年那件事是跟劉平安有關?」

    周成不答,只是默默的抽著煙。

    尺三北因洪百吉突然出現又突然身亡,心中大起大落,這時情緒上略略緩解,便道:「周成查這件事相當吃力,有些人物是不肯說實話的,只好請我老人家出馬了,當年我在江湖上的影響力可不是吹的,有些人還是要賣我這個面子的,所以調查就順利了一些。

    不過關於劉平安嘛,他當年只是個小毛孩子,能有多大的本事。這事裡有事,可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簡單的。」

    李易道:「你是說他老爸劉允文?」

    尺三北道:「我歸隱的早,這些事都跟我無關,要不是談小姐請我,我是不會管的。我管他劉允文還是劉平安,都沒啥了不起的,不過是你爭我奪,有人勝了有人敗了而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