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周郎病逝
江東濡須口水軍大寨。
孫權統御的江東五萬援軍,從曲阿出發抵達濡須港口時,廬江失陷的消息,傳到了孫權手中。
得知這個事實,孫權只得下令停止前進,駐軍濡須港口,做好防守準備,以防荊州大軍長驅直入,進入江東腹地,一邊派出細作前往廬江,打探廬江的虛實。
旬日之後,細作回報,得知廬江只不過是甘寧率領的一支水軍偏師時,孫權心中大定,正準備召集眾將,發兵攻打廬江之際,一騎飛奔而來,揚聲喊道:「主公,長史張紘大人病逝,留有書信呈送主公。」
「子綱病卒,使我痛失股肱也。」孫權看罷書信,臉帶悲慼的長歎一聲,道:「傳令,上表追封子綱為廣陵侯,命議郎吾粲主持葬禮,不得有誤。」
「諾!」帳下親兵接過文書,立即轉身退了下去。
「子敬,子綱書信中勸誡本侯,對外改善與荊州的關係,罷兵休戰,共抗曹操,對內政治吏治,消除江東士族影響,把治所遷至秣陵城,他在書函中說秣陵有王者之氣。」
這會有些意興闌珊的孫權,看了眼下首的魯肅,把張紘信中之意道了出來。
「主公,子綱大人為江東大業,嘔心瀝血,所獻策略,實乃中興大計也,眼下荊州兵馬,看似來勢洶洶,但不過是強弩之末。吾料諸葛亮此番的戰略意圖。就是廬江城以及豫章郡。
「豫章郡二十餘城,如今大部早就隨著柴桑,落入諸葛亮手中,此番把剩下的城池,給諸葛亮對我們來說,損失並不大,唯一可惜的就是廬江的失陷,廬江扼控長江南北,地理位置重要,更是我江東南面屏障。為彌補廬江的失陷帶來的後果。
「肅以為修繕加固濡須口,屯重兵把守港口,使其成為壽春,與合淝兩座重鎮的大後方。而主公若把治所遷移至秣陵城,濡須口又可以成為江北重鎮,秣陵北門屏障。
「如今曹操年邁,鋒芒已退,其數子雖然有傑出者,然比起曹操之雄才偉略,明顯要欠缺甚多,倘若曹操病卒,中原必然大亂,這才是主公等待最佳時機。可若是我江東與荊州纏鬥不休,不但勞民傷財,而且實力也會在此中消耗殆盡,從而讓時機白白消失。」
魯肅的一番長篇大論,所要表達的意思,其實就只有一點,那就是與荊州罷兵,休養生息,等待時機,某圖中原。完成匡護天下的大願。
孫權思慮良久,歎氣道:「子敬所言甚是,然公瑾被困江夏,若就此罷兵,只怕公瑾之命休矣。」
「主公。肅不才,願親往江夏。說服諸葛孔明退兵,不過需要主公文書敕令,割讓豫章廬江二城,以表我軍和順之意,若能以二城換回公瑾,此番也算不虧了。」魯肅內心其實明白,周瑜在江夏斬殺呂蒙,攻破夏口,只怕已經觸怒了諸葛亮,想來要活命,怕不是一件易事。
即使如此,魯肅卻義無反顧的決定嘗試一下,身為人臣,不以困難為退縮,不因死亡而失節,向來是他為人臣的準則。
「也罷,此事就這麼定了。」孫權最終答應了,送走魯肅之時,他隨即任命周泰、蔣欽二人為濡須口左右中郎將,屯兵三萬,負責修繕濡須口,建造塢堡港口,為之江東屏障。
六月初旬,正是仲夏時節,江夏地面,悶熱異常,連日來清晨下起的陣雨,不但沒有給人帶來一絲清涼,反而促發了病菌的生長。
這日,諸葛亮接到陳楚回報,得知軍中有不少軍士生病,他隨即率領親兵巡視全營,發現軍中果然有大部分軍士,上吐下瀉,有的還高燒不退,臉色蒼白無力,驚訝之餘,諸葛亮隨即命醫官診治,雖然最後得出不是瘟疫,但這無疑是一種傳染性的病菌感冒。
這樣的流行性傳染病菌,別說在這個醫療不發達的時代,就算是在後世,要是應對不及時也會成為突發性的重大事故。
面對這個情況,諸葛亮當即命醫官熬藥治療,並對生病的軍士,隔離治療,預防傳染面積擴大。
由於前方藥材奇缺,諸葛亮又命快馬八百里加急,送往江陵刺史府,命徐庶火速準備藥材,日夜兼程送往西陵。
諸葛亮的應對雖然及時,但這場不是瘟疫,卻勝是瘟疫的傳染病菌,僅僅在數日之內,就把軍中數千軍士感染,一時之間,全軍非戰鬥減員近兩成,其中有一百多名軍士病死。
面對這般情景,諸葛亮也是眉頭緊鎖,連日來經過與醫官的協商研究,以及實地巡視,諸葛亮發現軍中大部分染病的軍士,都是飲用了附近河流生水染病的。
而那些沒有出營飲水的軍士,卻基本沒有染病,而諸葛亮在巡查了附近河流後,發現河水之中,竟然不乏沉屍腐爛在其中,顯然引發病菌的源頭,就是戰爭之後,留下的這些沒有處理的屍體,從而導致了這場病菌的傳播。
查出病菌的傳染源頭,諸葛亮立即下令各營軍士,在營地之內,挖井取水,熬煮成開水之後方可飲用。
諸葛亮的大軍駐紮在城外,因為因對和藥材補充及時,但仍然付出不小的代價,半個月之後,全軍病死的軍士,多達五百人,而且江夏附近周邊數城百姓,也有大半百姓染病。
為了接濟染病的百姓,剛從長沙赴任江夏太守的楊儀,這些時日,日夜操勞,深的江夏百姓的擁戴。
這場人為導致的病菌災禍,在江夏持續了二十餘天。全郡死亡的人口多達兩萬八千餘人。軍中士卒病死的軍士,也高達兩千餘人。
諸葛亮付出的損失,雖然巨大,但被困守在西陵城中的周瑜,付出的代價,卻更加的慘重。
由於城中缺少藥材,加上周瑜並不知道此番傳染疾病的原因,城中數萬江東軍士,即使在病菌高發之際,他們也依舊喝的是護城河流入城中的水源。
這樣一來。導致的後果是周瑜所部數萬大軍,在這二十多天病菌高發期間,病死的士卒,多達一萬三千人。身體向來就不甚健康的周瑜,也在這場疫病之中沒能倖免。
僅僅十餘天時間,染病的周瑜那張俊美的輪廓,就消瘦得不成人形,炯炯有神的雙目,也逐漸的黯淡了下去。
在病榻上躺了十二天,預感到生命走到盡頭的周瑜,把城中的幾位將領,招到病榻前,強撐著坐了起來。開口道:「生老病死,自然之道,英武神明如始皇帝,也最終難逃一死,吾雖剛入不惑之年,憾事甚多,但卻天命如此,為之奈何……」
「大都督,你要保重身體啊,如今雖然疫病大起。可城中數萬將士在此,汝安能棄之不顧?」朱然伏地慟哭道。
「義封,諸葛亮所恨之人,不過吾一人耳,吾若死。汝儘管開城納降便是,吾料諸葛亮必然不會殺爾等。若今後想留在荊州,諸葛亮也是一代明主,不會讓爾等埋沒,若有心歸依江東,可寫信投與子敬處,讓他設法營救便是,斷然不可再負隅頑抗,白白讓吾數萬江東兒郎,喪身於此,切記,切記。」
周瑜伸手撫著朱然的手掌,長歎一聲,嘴角露出一絲淡淡笑意,此刻的腦海中,不由回想起當初與孫策,征戰江東的場景,那個時候,他們都剛剛成年,意氣風發,指點江山,兵鋒所指,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是何等威風。
廬江城下一戰,娶得江東二喬之一的小喬為妻,夫妻恩愛,琴瑟和鳴,又是何等的暢快,如今物是人非,義兄孫策早已化為黃土,嬌妻也遠離他鄉,此生再也無緣相會。
此刻走到人生盡頭,周瑜赫然發現,什麼江山大業,都早已成為過往雲煙,現在他最大的人生遺憾,卻是不能在臨死之前,再見小喬一面。
「小喬,小喬……」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周瑜口中所念念不忘的人,最終還是那個他深愛的女子。
「大都督,大都督……」感受到手掌中周瑜的手,漸漸的冰冷了下去,朱然悲慼的搖晃著病逝的周瑜軀體,嚎啕大哭了起來。
左右的黃柄,呂據諸將,見周瑜病逝,也是神情悲慼的跪倒在地,此刻的他們,正是內心慼慼,惶恐不可終日。
周瑜病逝的消息,很快就從城內傳了出來,諸葛亮接到消息時,詫異之餘,也不由感慨生命的無常,已經上天對自己的眷顧。
眼下疫病雖然控制,但軍士卻使其低靡,人人思鄉,兵無戰心,諸葛亮也一直在咬牙死撐,然城中兵馬繼續堅持不戰,諸葛亮時下還真沒有辦法,攻入城中,而趙雲張合所部人馬,也剛剛平定豫章,自是無法趕回支援。
黃忠所部人馬,到時抵達了襄陽,但趕過來仍需多時,更重要的是如今江夏疫病剛剛控制,諸葛亮可不想黃忠率部趕來,若是再讓軍士感染,反而得不償失。
因此當得知周瑜病逝的消息,諸葛亮不由欣喜的顧左右諸將道:「周瑜病卒,城中守軍必然投降,明日一早,立即派軍士喊話,允許並承諾,只要開門投降,一律優待,願意返回江東的,也一律發放路費,本侯決不食言。」
「諾!」張飛、陳楚、劉封諸將欣然應道。
如今雖然周瑜病逝,城中群龍無首,若是強攻,當可一舉破城,但諸葛亮實在不想浪費軍力,在這樣一件事上,正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才是上上之策。
而就在諸葛亮做出決定的當天,魯肅跋涉而來,也更讓諸葛亮堅定納降的決心。
現今對於諸葛亮來說,安穩的度過這個最艱難的時期,無疑是最有利的,現今孫權服軟,主動表示割讓廬江與豫章全郡,諸葛亮預期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自是滿足,而周瑜的病逝,也是重大的收穫。
江夏戰役,能夠以這樣的方式結束,諸葛亮又豈能還有它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