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臥龍逆天

第二卷 席捲荊襄 第一百三十五章 士燮的陰謀 文 / 本尊是個小蝦

    第一百三十五章士燮的陰謀

    歲月如梭,轉眼一年多過去。

    漢獻帝建安十一年十一月中旬(公元206年),巴陵城中迎來了一個新的生命,那就是諸葛亮的長子出生了,當穩婆告訴諸葛亮,甄宓為他誕下了兒子時,興奮莫名的諸葛亮,不由放聲大笑道:「我有兒子,我有兒子了,哈哈……」

    得知甄宓生下了兒子,整個巴陵城的文官將官,也都充滿了振奮,一時之間,一眾文武官員紛紛向諸葛亮表達了祝賀之情。

    有了子嗣,就意味著有了傳承,這在古代,無疑是頭等大事,當天諸葛亮就為兒子取了一個名字,叫諸葛陵,陵是巴陵的陵,寓意在巴陵出身的意思。

    對於這個名字,甄宓也頗為喜歡,對於她來說,巴陵無疑是她的福地,她不但在這裡大婚,而且還在這裡為諸葛亮生下了第一個兒子,這無疑是有著重大意義的。

    而且現在他的兩個兄長,都已經在荊南出仕,他們甄家,也算是團聚了,幾個侄子女,都來到了巴陵,對於她來說,人生的幸福,也莫過於此了。

    同年十二月初五,因為兒子的出生,興奮勁還沒有過去的諸葛亮,接到了呂岱從武陵送來的戰報。

    戰報上呂岱闡述了他率領所部飛甲軍,以及越人的順平營和蠻人的順忠營二部,在武陵境內大破蠻兵,斬殺三萬蠻兵,新任蠻王沙摩柯被殺,武陵五溪蠻各部十九萬三千餘人下山投降,從此武陵、零陵郡,五溪蠻人的歷史徹底結束。

    僅僅一年時間,呂岱就完成了諸葛亮所托,徹底了解決了武陵和零陵兩郡之事,諸葛亮隨即升任呂岱為平蠻將軍,依舊屯紮零陵,至於投降的蠻人,遷入武陵和零陵各縣,賜予田地戶籍,與漢民通婚。

    至於順平營的五千越兵,經過這一年的征戰,早已經死傷殆盡,所部現今的六千士兵,皆是蠻人士兵,但諸葛亮卻沒有虧待安慶伯和蒙樂山兩個統領,二人皆賜爵為五千夫長,並且各自擁有五千蠻人奴隸,為此諸葛亮從長沙郡的陰山城劃出了萬頃良田,分別賜予二人,以供奴隸耕種。

    至於統率順平營的希格力,全營士兵雖然幾經傷亡,但蠻人投降之時,諸葛亮依舊讓他把軍隊編制滿員為六千人,並且賜爵為五千夫長,把夫夷城正式賜給了他作為族人的棲息地。

    雖然兩營的軍士幾乎全部戰死,但呂岱所部的飛甲軍,卻折損了不到一千人,這裡面自然是因為每臨戰陣,呂岱所部皆為後部,蠻人和越人為前部,對於呂岱消耗心思,無論是越人的安慶伯,還是蠻人的希格力,心中都很清楚,但他們卻裝著不知道。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他們被諸葛亮許諾的利益遮住了雙眼,萬夫長的誘惑,對於他們來說,實在太大了,現在他們一心,只想立下大功,爭取早日獲得更高的爵位,至於士兵死了,可以再補充,所以軍士的死活,他們直接就漠視了。

    接著僅僅過了數日,諸葛亮接到了交州蒼梧郡太守步騭給他送來的緊急情報。

    從步騭的情報中,諸葛亮獲悉交州南海郡太守士武病逝的消息,步騭在奏表中建議諸葛亮立即派兵南下,趁南海郡群龍無首之際,迅速佔領南海郡。

    對於步騭的這個建議,諸葛亮深表贊同,當即派飛馬給呂岱送去了令箭,任命呂岱為南海郡太守,率飛甲軍和順忠營迅速佔領南海郡。

    但為了預防武陵和零陵歸降的蠻人會騷亂,所以諸葛亮留下了安慶伯和蒙樂山所部的順平營,各領三千人馬,分別駐紮在武陵和零陵城,受零陵長史劉巴和武陵長史潘浚節制,另外兩城分別駐有兩千城防營衙兵。

    遠在交趾的士燮,得知遠在南海的弟弟病逝的消息時,就預感到要糟糕,雖然他立即派飛馬,讓合浦郡的二弟士壹,趕去南海坐鎮,但士壹卻並沒有出行成功。

    原因是合浦和南海隔著蒼梧郡,士壹要想去南海,就必須經過蒼梧,而步騭這一年來坐鎮蒼梧郡,雖然沒有對其它郡用兵,但卻把蒼梧郡治理成了鐵板一塊,如今蒼梧郡內的七支越人部落,在順義營統領勾榮北的鎮壓下,皆已歸降,近八萬人遷入蒼梧郡,大大的增加了蒼梧郡的綜合實力。

    能夠這麼輕易把境內的越人部落覆滅,正是應了那句古話,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若沒有勾榮北這個越人出身的統領領兵鎮壓,步騭只怕再用三年時間,也難以把藏於深山的越人剿滅的。

    同樣呂岱在武陵能夠大勝,也是因為有了五溪蠻人出身的希格力出力,才能夠迅速的平定五溪蠻人。

    因此合浦太守士壹,雖然接到了大哥的命令,但他卻並沒敢行動,而是給大哥士燮回了封書函,意思是說,南海局勢已經糜爛,若是強勢介入,只會引起他們士家跟諸葛亮雙方的戰火。

    為此他建議大哥士燮,派人向諸葛亮表達歸順之意。

    交趾郡郡守府。

    士燮接到次弟士壹的書函時,思慮了一番,隨即叫人把謀士和長子叫到府邸,商議處理的辦法。

    士燮目前倚重的幾個謀士,都是中原避難到交州的人士,如長史程秉,就是汝南人氏,因避戰亂,移居在了交趾,士燮聞其名,遂任命他為從事。

    另外幾個謀士,分別是汝南許靖,徐州沛國的薛綜,沛國的桓邵,以及袁忠等人,皆是徐州一代的人氏。

    士燮對於這些中原來的俊傑之士,都是頗為禮遇,然而這些人,雖說都有才子,治理政務,也是好手,但說到陰謀詭計,戰略方針,卻不是他們的強項。

    這不眾人得知士燮招他們來商議之事時,不由都保持了沉默,好一會許靖才開口道:「明公若想保住交州的和平,下官到有一計,只是怕明公不肯採納。」

    「文休(許靖字)有何計策,快快道來。」士燮這會也沒主意,聽到許靖有計策,自是頗為高興的問道。

    許靖作揖道:「現今諸葛亮雄踞荊南,先派步騭佔據了蒼梧郡,又拉攏任命了原鬱林太守谷任為交州刺史,目的很明顯,就是想佔據交州,現今能與抗衡的,也只有中原的曹操和江東的孫權,然曹操遠在北方,鞭長莫及,所以下官建議明公,派出兩路使者,一路去見諸葛亮,暫時先穩住他,另一路去江東,並且把南海郡太守的印綬呈給孫權,表達我們的歸順之意,這樣一來,諸葛亮要是佔據南海,必然得罪孫權,雙方一旦交惡,明公就可以坐山觀虎鬥,到時再決定打壓或歸順,方為上策。」

    「文休此策大善,就這麼辦。」士燮欣然大笑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