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臥龍逆天

第二卷 席捲荊襄 第一百零四章 出兵反擊 文 / 本尊是個小蝦

    第一百零四章出兵反擊

    荊州劉表和江東孫權同時對江夏商船的封鎖,著實讓諸葛亮損失不小,運往江夏途中的糧食,全部被雙方扣押,那可是足足有五十萬石糧食。好在十一月下旬,黃家的商隊,已經結束了購糧,被扣押的糧食,也都是以前購買,一時來不及運輸完的糧食。

    面對荊州的全面封鎖,以及江東方面糧道封鎖,黃家的商隊,頓時陷入了舉步維艱的地步,為此黃承彥特意從新城,領著黃家商隊的兩名頭號人物,也就是負責黃家商隊運營的黃濟和黃業,匆匆來到了江夏面見諸葛亮。

    黃濟是黃承彥的同父異母的幼弟,黃業是黃承彥的族弟,二人雖然名頭沒有黃承彥響亮,但整個黃家的商業團隊,實際卻是二人一手負責的。

    諸葛亮早在黃承彥舉家遷移新城,組建黃家商團時就欽點二人為掌櫃,黃濟負責揚州、荊州、交州的商團運轉,黃業負責益州和涼州的商團運轉,從這幾年的成果來看,二人無疑都是非常優秀的商人。

    其實在讓商團收購糧食之初,諸葛亮雖然預想到劉表會有做出反應的,比如說抬高糧價,或者增加商稅等等手段,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劉表會做出這麼強烈的反應,直接扣押他的商船不說,還把前往江夏的所有商船全部攔截,只需出不許進,這樣做無疑是斷絕諸葛亮的命脈,這點諸葛亮是絕對無法承受的。

    沒有往來的商隊運轉,江夏的經濟就會迅速蕭條,他的財政本來就不富裕,若是長期以往,荊州耗得起,他可耗不起。

    再說現今正是十二月年關時節,正是商隊生意繁忙之際,這個時候商團停止運營,對商隊來說,損失更是巨大的,所以諸葛亮在接見黃承彥、黃濟、黃業時,三人都顯得頗為焦急,面對這個情況,諸葛亮也只能寬慰他們安心,要說焦急,諸葛亮其實比他們還急,可他身為主公,自然不能表現出過分緊張的情緒,否則下面的人還不得亂套。

    安撫黃承彥三人一番後,諸葛亮隨安排他們在驛館住下,接著諸葛亮立即把賈詡招到了議事廳,道:「文和先生,想必你也知道,目前劉表不但扣押了我們的商隊,還禁止所有的商隊進入江夏,他這麼做無疑是想困死我們,我們絕對不能坐以待斃。現今唯一能打開局面的辦法,似乎只能正面跟劉表叫板了,可我擔心要是徹底跟劉表開戰,今後就沒有轉圜的餘地了,不知你意下如何?」

    賈詡肅然道:「事已至此,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請主公勿要猶豫;如今劉表兵雖多,卻缺乏鍛煉,而且多是水軍,而我軍雖少,卻訓練有素,乃精銳之師,此一勝;劉表帳下文武離心,將校互不效命,而我軍上下一心,文效忠,武不畏死,此二勝;劉表雖然有八駿聲名,卻貪生怕死,奢華無度,處事猜忌優柔寡斷;而主公為保新野百姓,血戰疆場,每每親自斷後,愛民之心,荊州皆知,勇毅之名,傳諭三軍,遇事果敢堅決,此三勝也,有此三勝,我軍只要用計得當,避開與荊州兵馬水戰,必可一戰而勝。」

    諸葛亮本來是並不打算這麼早跟劉表翻臉的,但正如賈詡所說,事已至此,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這會得到賈詡的肯定,諸葛亮也是信心大增,當即起身走到荊州地形圖前,說道:「文和,說說你的戰略意圖?」

    賈詡起身也來到了地圖前,道:「襄陽有劉表重兵把守,不是可取之地,而且也沒有合適的借口,這次我們出兵,首先要找個正當的理由,其次要取劉表要害之地,方可調動劉表的水軍上岸,然後在我們選擇的戰場之上,尋機破敵。」

    「文和所言正和吾意。」諸葛亮欣然點了點頭,手中羽扇一揮,指著長沙郡北面的雲夢澤,笑道:「近日我江夏商船,路過雲夢澤時,屢遭水賊劫掠,為討賊安民,吾決定揮師平賊,文和你覺得這個理由可以嗎?」

    賈詡目光盯著地圖上的雲夢澤位置,不由撫掌道:「雲夢澤南邊的雲雋城位於長沙北面,是扼守雲夢澤和長江口的門戶,也是整個荊南四郡的咽喉,如今荊南兵力空虛,正是奪取此城的最好時機,一旦此城拿下,就徹底的掐斷了荊南四郡與荊北的聯繫,我料劉表必然不會拱手把荊南四郡相讓,若劉表調集襄陽大軍救援,那我們的時機就來臨了。」

    「這叫英雄所見略同,雲雋小城,若在平時,並不起眼,可若從江夏逆流而上,佔領此城,荊南四郡也就唾手可得,而且此城駐軍不會超過五百,我軍一戰可下。」諸葛亮這一刻也是信心十足,只要拿下雲雋城,那他就徹底的佔據了未來戰場的主動。

    「主公所言甚是,但這一場戰爭的勝負,就是雲雋城,眼前一定要速戰速決,在敵人沒有任何防備的情況下,拿下此城。」賈詡沉聲道。

    諸葛亮點了點頭,道:「文和,你立即派暗衛,持我將令,給夏口的呂蒙甘寧傳令,讓甘寧親率一千五百軍士,乘坐快船,在五日之內拿下雲雋城。」

    「另外,讓呂蒙準備運輸船隻。」諸葛亮接著加了一句。

    「諾!」賈詡接過將令,立即退了出去。

    「子揚,派人請劉封,劉敏到議事廳來,你親自去給張合高覽二位將軍傳令,讓他們整備陌刀軍,做好出軍的準備。」議事廳門口的陳楚,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但他卻多少有些預感,新一輪的大戰要開始了。

    「諾!」陳楚接令而去。

    「主公。」不一會,得到軍令的劉封和劉敏匆匆來到了議事廳,諸葛亮的親衛軍共一千五百軍士,分為三部,主將陳楚官領折衝校尉,親自領導一部五百軍士,劉封領一部五百軍士,劉敏領一部五百軍士,二人皆為別部司馬。

    「子義,你去給趙雲、陳到、鄧芝傳達軍令,讓他們整備騎兵,做好備戰準備。」見到二人到來,諸葛亮也沒客套,隨即拿起將令,讓劉封傳令而去。

    「子邵,立即派快馬,給新城駐軍傳令,讓他們做好備戰準備,同時讓徐盛將軍,領飛豹軍秘密開拔到夏口待命。」諸葛亮接著把將令遞到了劉敏手中。

    待眾人走後,諸葛亮回到案幾前,接連寫了幾分書函,吩咐親兵衛隊中的什長劉浪,讓他親自分別送給新城的諸葛瑾,武陽關的魏延,以及章陵的徐庶。

    經過兩天的緊急籌備,戶曹從事糜竺,徵召了上萬服役的農夫,籌備了三十萬石糧食,陸續開始運往夏口儲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