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臥龍逆天

第二卷 席捲荊襄 第一百零三章 封鎖商道 文 / 本尊是個小蝦

    第一百零三章封鎖商道

    「曼才,工期能不能縮短?」諸葛亮有些期待的把目光投到了嚴畯身上。

    「夫人說的時間,已經是最快了,向這第一艘戰船,我們足足準備了五個月,當然其中有研製的過程,但製造這樣龐大的戰艦,需要木材也是十分龐大,而且最好是上等的楠木和樟木,這樣實質硬木,經過鹽水侵泡和日曬三月,這樣材料做出來的船隻,才能耐腐,防火,所以說造這樣的戰船,先前的投入是非常龐大的,所以主公要想加速造船,除了巨額的投入外,還得擴大工匠培養,這樣經過一年準備,來年或許每月可造出一艘這樣的戰艦。」嚴峻這番話,無疑是比較專業的,也把面臨的困難,一一向諸葛亮做了敘述。

    諸葛亮沒有猶豫,沉聲道:「曼才,這事就交給你全權處理,無論花多大代價,三年之內,至少給我建成五十艘五牙戰艦,凡是一應所需,你去找戶曹從事糜竺,他會為你籌備人力,財力,以及物力。」

    花費這麼大的財力和心血,是因為諸葛亮心裡明白,在數年之後曹軍幾十萬大軍南下,自己唯一能戰勝曹操的辦法,就是用強大的水軍,打曹操一個措手不及,才能有一線獲勝的機會,否則曹軍一旦跨過長江,在陸地之上,他縱使有十萬大軍,只怕也無法正面硬抗曹軍,就算能打敗曹軍,最後他也只怕會被曹操拖垮。

    所以擺在諸葛亮面前的路,只有按照歷史軌跡那樣,在赤壁長江邊上,速戰速決,一戰而敗曹操,可諸葛亮現在有些擔心,自己的到來會影響歷史,所以他不能向歷史上那樣,把所有的寶都押在江東水軍身上,只有自己建立起一支足以傲視群雄的水軍,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諸葛亮做出全力投入,建造水軍的決定,雖然在場的呂蒙和甘寧都水師將領歡欣鼓舞,可諸葛亮心裡卻明白,江夏一幫文官,必然會集體反對,只怕糜竺這個戶曹從事,肯定會大力勸諫了。

    得到諸葛亮的首肯,嚴峻也是頗為欣喜的道:「請主公放心,下官定當在三年之內,為主公建造五十艘五牙戰艦。」

    諸葛亮點了點頭,接著對呂蒙、甘寧、嚴峻等人囑托道:「這項工程技術,是我們的核心秘密,今後招募工匠,以及參與的工匠,一定要嚴厲把控,千萬不能出現東吳和曹軍的探子。」

    「請主公放心,末將回去之後,會安排三百軍士,輪流護衛造船坊。」呂蒙沉聲應道。

    嚴峻也作揖道:「請主公放心,我會在作坊內,秘密成立一支核心隊伍,一旦發現敵人探子,立即就能逮捕。」

    「若能如此,我就放心了。」諸葛亮欣然的點頭笑道。

    漢獻帝建安八年,十二月初旬,荊州襄陽州牧府。

    「主公,秋收以來,黃家商號的人,一直在收購糧食,據說光荊南四郡,他們就收走了近兩百萬石糧食,幾乎把兩年來庫存的糧食,全部收購一空,此事實在過於蹊蹺,故特來向主公稟報。」荊州主薄蒯越,上月接到黃家商隊購糧的消息時,他雖然有些驚訝,但卻並非放在心上,因為黃家商號,本來就有做糧食生意,收購糧食,自然也是正常之舉。

    可接著一個多月過去,他卻接到三次匯報,而且黃家收購的糧食量,比往年要多出數倍,而且還有船隻,陸續從益州,運回糧食,得知這個結果,蒯越就預感到了有些不妙。

    所以他才匆匆來到州牧府,向劉表匯報這個情況。

    經過這幾個月的觀察,劉表擔心的曹軍,自從佔領南陽之後,就駐紮了下來,而且很明顯沒有南侵之意,去了這塊心病的他,經過數月的調養,身體也逐漸恢復了過來,這會坐在議事廳內,烤著爐火的他,聽完蒯越的匯報,也微微蹙眉道:「今年荊州收成,似乎比往年還好吧?」

    「回稟主公,今年風調雨順,各地收成,普遍增加了三成,因此糧價比往年還略低一些。」蒯越點了點頭回道。

    「若是如此,事情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諸葛亮如今竊得江夏,軍力大增,加上今年江夏戰亂,收成肯定不如往年,諸葛亮必然缺糧,所以趁著糧價便宜,大肆收購囤積,也是常理之事。」劉表思慮之下,為自己找了借口道。

    「可就算如此,諸葛亮也用不了如此多的糧食,如今他囤積如此多的糧食,只有一個目的,必然是為了招兵買馬,圖謀我荊州,還請主公明斷。」蒯越搖頭表示反對道。

    「哼,就憑他區區幾萬步卒,就想爭我荊州,那是妄想,只要他敢渡江,立即命水軍把他們攔在長江之中,讓他有來無回。」劉表自傲的冷笑道。

    「主公所言雖然有理,但諸葛亮的野心,只怕荊州路人皆知,越認為主公該當機立斷,派遣水軍封鎖漢水和長江水域,禁止江夏所有的商船,徹底的把江夏孤立起來,只有斷掉諸葛亮的財力,才能縛住他的手腳,讓他無法繼續擴張勢力。」蒯越這招,的確是狠辣之極,若是缺少了商隊運轉,那諸葛亮無疑很快就會陷入財政危機。

    劉表思慮之下,道:「好,就依異度所言,傳我軍令,凡是江夏和章陵一應商隊,不得進入荊州地面,否則一律扣押。」……

    於此同時,揚州的曲阿將軍府,孫權也接到了張昭的匯報,說是入秋以來,荊州從揚州地面,購走了近三百萬石糧食,幾乎佔到了揚州今年收成五分之三。

    「有沒有派人查清楚,究竟是哪裡來的商隊?」孫權有些驚奇的問道。

    「根據臣的派出人暗查之後,發現那幾支購買糧食的商隊,最後都把糧食運去了江夏,若臣估計不錯,應該是江夏的黃家商號,這就商號是荊州名士黃承彥家族的,而黃承彥乃是新任江夏太守諸葛亮的岳父。」張昭話說到這裡,意思已經很明確了。

    「此人囤積這麼多糧食,意欲何為呢?」孫權眉頭不由皺了起來,對於諸葛亮,他雖然沒有和對方碰面,但他卻知道,對方也僅僅比自己大一歲,而且諸葛亮只用了短短四年多的時間,就從一介小吏,做到了一郡太守,而且手握雄兵數萬,尤其讓孫權印象深刻的是,正是這個諸葛亮的出現,讓他唾手可得的江夏,最終成為了泡影。

    能夠在戰場上,正面打敗周瑜,而且還是兵力還略遜一籌的情況下,由此可見這人絕對不一般,孫權甚至記得,事後周瑜也一直誇讚諸葛亮用兵之道,而且還說此人,必定會成為江東勁敵。

    「主公,不管此人圖謀何事,如今我們揚州地面的糧食,都不能再流入江夏了,理應當機立斷,封鎖長江,凡是運送糧食的商船,一律扣押。」張昭果斷的進言道。

    孫權點了點頭,道:「傳我將令,凡是前往荊州的商船,一律檢查,若是發現運輸糧食的,全部扣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