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臥龍逆天

第二卷 席捲荊襄 第七十八章 拜訪賢士 文 / 本尊是個小蝦

    第七十八章拜訪賢士

    接下來的幾天,諸葛亮視察完夏口的各項事務,順便還接見了一下新投降的蘇飛,蘇飛本是黃祖大將,在竟陵被甘寧俘虜,但因他與甘寧有舊,所以甘寧把他舉薦給了諸葛亮,跟蘇飛會面深入交談之下,諸葛亮隨後任命了蘇飛為水軍別部司馬,居於甘寧之下。

    在臨去襄陽之前,新城的嚴峻也趕到了夏口,作為諸葛亮新任命的工曹從事,他今後的工作重心,主要還是跟建設有關的事務,不過讓諸葛亮沒有想到的是,嚴峻這番到來,還給他帶來了一條建議。按嚴峻的意思來,就是希望從新城挖一條運河,接連漢水,為新城提供更便捷的交通,並且在漢水口接壤處,建立一座軍港碼頭,來鞏固這條運河的安全。

    對於嚴峻的這條構想,諸葛亮思慮之下,問:「從新城挖一條運河接通漢水,需要付出多少勞力,以及財務,你有算過嗎?」

    「新城到漢水的距離,大約八十里,沿途有數條河渠,只需要疏通加寬就可以,大約需要五萬勞力,用上三月時間,花費大概在五千萬錢左右,雖然成本不低,但如果開通這條運河,將會給新城帶來更大的收益,沿途十萬頃田地,也會因為運河的灌溉,成為一片沃土,希望主公鄭重考慮下官這條建議。」嚴峻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不然他不會這樣胸有成竹。

    「曼才,你這條提議,我會考慮,一個月後我會給你答覆,現在我手上有一份造船圖紙,你接下的著重跟造船匠師研究一下,看能不能把船隻造出來。」諸葛亮點了點頭,起身把案几上,他這幾天熬夜畫出來的後世明代戰船的圖紙,交到了嚴峻手中。

    「請主公放心,下官一定不負主公所托,把船隻造出來。」嚴峻接過圖紙,欣然點頭道,對於建造方面的事情,尤其跟水利有關的物品,他向來都是份外上心的。

    把造船這件事情交給了嚴峻,諸葛亮與呂蒙、甘寧、徐庶等人關照了一聲,隨後領著陳楚、劉封以及三名隨從,從夏口乘坐船隻,前往襄陽而去。

    裝扮成遊人士子模樣的諸葛亮一行六人,穿過襄陽城,逕直來到龐德公隱居的鹿門山而來。

    鹿門山位於襄陽城三十里外,瀕臨漢水,與峴山隔江相望,山上林木茂盛,鳥語花香,煙霧環繞,仿若人間仙境。

    諸葛亮早年在此求學一年,對鹿門山的山水路逕自是毫不陌生,如今闊別多年,再次返回,諸葛亮心中不由有些忐忑,這幾年,他一直都沒有親自來拜訪過龐德公這位授業先生,雖說每年逢年過節,他都會派人送禮品上山,但龐德公卻甚少回書信,偶爾回封書信,都是談些無關緊要之事。

    剛到山門的諸葛亮,正準備吩咐陳楚等人留下,他獨自進門,卻聽到身後傳來一陣話語:「龐先生約我們來山門,這可是頭一回,也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何事?」

    諸葛亮回頭觀去,見三名青年正牽馬走來,但卻都面相陌生,顯然以前並不認識,在與諸葛亮擦身而過之際,三人都友好的朝諸葛亮點頭示意。

    在錯身離去之時,其中一人道:「前些日子,諸葛亮領軍大敗孫權,佔領了江夏,今天龐先生叫我們來此,只怕與這事有關。」

    ……

    「你們在此等候,我去拜訪龐先生。」諸葛亮若有所思的望著進門的三人,轉頭吩咐了一聲,隨即提著禮品,朝山門走去。

    「請通稟一聲,就說隆中諸葛亮前來拜訪龐德公先生。」諸葛亮鄒道莊門口時,先前的三人,正在門口等候,顯然他們是等待龐德公的召見,這會諸葛亮上前一步,笑著對門口的童子報了下名諱。

    「原來你就是諸葛亮啊,我家先生說你最近必會前來,若以囑咐我,直接引你進去。」門童好奇看了眼諸葛亮,在他看來諸葛亮雖然長的俊逸,但裝著樸素,與往來拜訪的士子,似乎也沒什麼不同。

    「什麼,他就是諸葛亮?」看到諸葛亮在童子的引領下,走進莊門而去,門口的三名青年,不由都有些驚訝,雖然他們早就聽說諸葛亮年輕,但在他們想來,應該不會比自己小,怎麼也得有個三十出頭,但剛才觀看之下,對方年齡最多就二十出頭。

    「文祥兄,看來龐先生招我們來此的目的,真被你說中了,跟這個諸葛亮有關。」三人中個頭最矮的楊顒,看了對面身穿儒服,頭戴冠帽的習禎說道。

    楊顒字子昭,襄陽人氏,荊州大族楊氏子弟,其族兄楊儀,乃荊襄名士,習禎字文祥,襄陽人氏,同屬荊州大族,其兄弟數人,皆以才學聞名荊州。

    三人當中的另外一人,正是其弟習竺,兄弟三人皆師從過龐德公,雖然未出仕,但在荊州士族之中,卻也是聲名鵲起。

    諸葛亮走進莊院之內,剛到廳堂外,就聽到龐德公的笑聲:「孔明,既然來了,還不快快入內?」

    「學生諸葛亮,拜見先生。」諸葛亮走進屋內,看到主位上端坐的龐德公,雖然年過七十,卻依舊紅光滿面,欣慰之餘,忙上前見禮道。

    「看到你這般出息,我這個先生,臉上也很有光啊。」龐德公大笑之餘,指著旁邊的另一個鶴髮童顏,神采奕奕的老者道:「德操兄,看來是我輸了啊。」

    「見過水鏡先生。」諸葛亮見司馬徽也在,自是跟著上前行了一禮,這會環視之餘,他赫然發現屋內,竟然還做著兩個青年,顯然這兩人,也是龐德公請的客人。

    「哈哈,好,好,好!」司馬徽笑著連說了幾聲好字,接著才道:「孔明比擬預計的晚來了三天,只怕跟劉皇叔之死有關吧。」

    諸葛亮向來知道龐德公和司馬徽兩人,喜歡博弈,聽到二人這會所說之話,跟自己有關,遂道:「劉皇叔意外被黃祖所殺,卻是出乎我的預料,為了安撫劉皇叔的下屬,亮確實在江夏多待了幾天。」

    龐德公點了點頭,道:「劉皇叔仁義之名,冠傑天下,死在黃祖手下,也確實有些可惜了。」

    這會習禎、習竺、楊顒三人走了進來,分別向龐德公和司馬徽行了一禮,在廳堂下首坐了下來,接下來司馬徽又起身給諸葛亮介紹了大廳中的另外兩人,原來這兩人,一人叫尹默,字思潛,益州梓潼人氏,在襄陽遊學,現拜司馬徽為先生。

    另一人叫向寵,字巨違,襄陽人氏,襄陽宜城大族向氏子弟,其兄向朗,字巨達,皆拜司馬徽為師,學習兵法韜略。

    諸葛亮自是作揖一一行禮,雖說他如今官居太守,但眼前這些士子,可都是他需要籠絡的對象,他自是不能怠慢。

    向寵等人紛紛還禮,先前他們還不明白,來此的目的,但見到諸葛亮之時,他們自是領會到其中含義,現今諸葛亮據雄兵,占江夏,已成氣候,正是值得效力的對象,若是博得對方好感,對將來也是有好處的。

    「孔明,這幾位都是才俊之士,今日你來的目的,我們也已知道,現今江夏在你手中,不知你下一步有何打算呢?」龐德公這般詢問,到並不是考驗諸葛亮,而是另有一層深意,他想想聽聽諸葛亮的答案,是否與自己所想一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