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臥龍逆天

第一卷 龍出深山 第十八章 榮耀錦袍 文 / 本尊是個小蝦

    第十八章榮耀錦袍

    諸葛亮在制定好出兵不出戰的計劃後,隨即開始著手準備出兵事宜,新野的三千二百軍士,以前雖然軍紀散漫,戰鬥力也不高,但畢竟都是老兵,所以經過這些時日的強化整頓訓練,倒也形成了一些戰鬥力。

    尤其是自從諸葛亮掌管軍隊後,雖說軍隊每日的訓練增多,軍紀也嚴格了,但同樣諸葛亮也增加了獎勵措施,比如軍士每日三餐中,必須有一頓肉食,而且頓頓管飽,其次每月除額外發放軍餉外,他還設置了激勵將士的獎賞措施。

    為了培養軍士的榮耀感,諸葛亮頒發了一道新軍制,那就是凡是在每月操練中名列第一者,以及將來戰場上獲得戰功前三者,可賞賜榮耀錦袍一件,獲得榮耀錦袍的軍士,可以見官不拜,並且優先提拔官階,以及免除家中一年的徭役稅收。

    『榮耀即吾命』這句口號是諸葛亮喊出來的,也是他要全體將士,時刻記在心中座右銘,並且還要全體將士,都親手寫在隨身攜帶的竹簡上,不會寫字的,也要學會寫,這就是諸葛亮制訂的強軍第一步。

    嚴苛的訓練,有效的激勵措施,讓整個營地很快煥然一新,幾乎人人爭先,個個奮勇,全體軍卒,無不渴望得到那第一件榮耀錦袍。

    對於新野的軍士來說,這不單單關係到榮耀問題,還關係到待遇問題,更重要的是,若是成為墊底的一個,那就會發配去輜重營,與體弱年幼的軍士為伍,那樣無疑會成為全體軍士恥笑的對象。

    原定計劃,諸葛亮是準備三天後出兵的,但剛好第四天是他頒發榮耀錦袍第一個月末,所以他決定推辭到五天後出兵。

    在第一個月嚴酷訓練中,迅速成長並且獲得第一名的軍士叫陳楚,是新野本地的一名孤兒,雖然年僅十九歲,但卻從軍兩年,倒也是個名副其實的老兵。

    在這一個月的訓練科目中,他無論是行軍中的體能訓練,還是弓弩射擊訓練,馬術訓練,以及兵陣訓練,他都獲得頭名成績,而且精通戰場殺敵的刀法,甚至在短兵交接的比試中,連呂岱、呂蒙都不是他的對手,堪堪與徐盛打成平手。

    高聳的點將台上,諸葛亮面對著校場下面,排列整齊,兵戈深嚴的三千二百將士,揚聲喊道:「擂鼓,為陳楚今日的榮耀助威!」

    點將台上,徐盛、呂岱、呂蒙等一干人,站在邊上,望著正中位置的諸葛亮,親手把深紅的榮耀錦袍披在陳楚身上時,他們的目光都不由露出了一絲渴望之色。

    顯然這一件代表榮耀的錦袍,同樣對他們充滿了吸引力。

    「多謝主公賜袍。」身材挺拔健壯的陳楚,長的寬臉高額,目光堅韌有神,當諸葛亮為他繫上錦袍之時,身高八尺的陳楚,恭敬地單膝跪在諸葛亮面前,神色莊重的喊道。

    「壯哉!」對於這個第一個喊自己主公的軍卒,諸葛亮也是為之精神一震,雖然對方現在只是一個軍卒,但他這一聲『主公』,卻無疑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起來,從今日起,你就是我的親兵衛隊都伯,本將賜你字子揚。」諸葛亮伸手扶起對方,高舉著對方的手,宣佈了對陳楚的重用以及新任。

    親兵衛隊都伯雖然官職不大,但這個位置無疑是十分重要的,擔任這個職務的人,不單單要勇武,更重要的是忠心以及獲得信任。

    「多謝主公賜名,屬下願為主公效犬馬之勞。」陳楚沒有想到諸葛亮如此重視自己,激動之下,再次拜倒地。

    「主公!主公!主公!」隨著陳楚拿激昂的喊聲響起,校場上的三千將士,齊聲振臂高呼。

    點將台上的呂岱、徐盛、呂蒙等人,看到這個場面,心下也為之一動,紛紛上前作揖拜道:「主公,請受我等一拜!」

    諸葛亮沒有想到,竟然會出現這樣的場面,訝異之餘,忙拉著眾人道:「爾等快快請起,無需多禮。」

    經過這一幕之後,新野的三千將士,才算是真正融入了諸葛亮旗下,真正屬於他的部曲,相信假以時日,這三千將士,必定會成為一支真正的以一當十的精銳之士。

    翌日,諸葛亮率眾將,領著三千兵馬開拔出了新野城,留守的任務,則交給了諸葛瑾他們一行人,說是留守,其實跟以往一樣治理城池而已,要是真有兵馬來犯,憑新野目前的城池規模,以及留守的數百軍士,根本沒有絲毫抵抗能力的。

    對於諸葛亮做出出兵的決策,諸葛瑾和步騭一行人,是提出過反對意見的,但在諸葛亮告訴他們真實的出兵意圖之後,他們也就紛紛改變了態度。

    穰縣距離宛城不過百里,是宛城的犄角城池,一度屬於張繡在南陽的根據地,所以這座城池的規模,比起新野還要大上許多。

    諸葛亮領軍經過數日行軍,在穰縣城外十五里外一處關隘駐紮了下來。

    由於諸葛亮先前派了徐庶來宛城,所以諸葛亮領兵抵達穰縣時,並沒有引起太多的恐慌,城中的軍隊也沒有異動。

    出現這樣穩定的情況,顯然徐庶的遊說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成效,要不然這會迎接諸葛亮的,肯定會是軍隊,而不是如此平靜的場面。

    這不諸葛亮抵達穰縣的第二天,徐庶就穰縣返回了營地。

    「孔明,幸不辱命,不過張繡仍然有些遲疑,他希望與你見上一面,不知你對此有何看法?」徐庶回到營地,面見諸葛亮時,帶來了最新的消息。

    「張繡此人經歷朝廷多次政變,為人也變得多疑猜忌,若是他這麼快就答應,亮就該做好迎戰的準備了,如今他猶豫不決,約我面談,想必是想聽聽我的說辭,好下定到底投誰的決心。」諸葛亮點頭思慮之餘,遂接著道:「元直,勞煩你再跑一趟,就說後日午時,穰縣一敘。」

    「諾。」徐庶沒有多做停歇,便再次返回宛城而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