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出兵不出戰
諸葛亮剛到新野上任,就斬殺了蒯豐這個蒯家嫡系宗室弟子,無疑引起了蒯家宗族的極大不滿。
作為蒯家的族長蒯良,在得知親侄子被諸葛亮斬殺的消息,憤恨的一連摔了幾個茶几,臉色更是陰沉的可怕。
蒯越見兄長怒火燃燒,心下微微歎了口氣,道:「兄長,豐兒平時就是太驕橫了,這次撞諸葛亮刀口下,也是命運不濟;不過,諸葛亮一個毛頭小子,竟然剛一上任,就殺我蒯家子弟立威,這是對我們蒯家的挑釁,咱們絕不能就此罷休,否則荊州各大家族,豈不是要恥笑我蒯家無人。」
「異度,依你之見,咱們該如何自處?」蒯良深吸一口氣,恢復平靜的問道。
蒯越字異度,蒯良之弟,這會他淡淡的道:「諸葛亮不是要抓兵權嗎?那咱們就讓他統兵出戰,現今已經證實,張繡正在和曹操接洽,很有可能會舉城投降曹操,若事情一旦成為事實,南陽局勢就會糜爛,這對於荊州的安定是十分不利的,所以我們應該勸說主公,讓諸葛亮領兵前往宛城,一探虛實,若張繡真投降了,必然會領兵出戰,若沒投降,他同樣會對諸葛亮領兵挑釁行為不滿,若雙方打起來,憑諸葛亮區區數千兵馬,豈能與張繡相抗呢?」
「有道理,我這就去面見劉荊州。」蒯良思慮之下,連連點頭讚許,這一招驅虎吞狼之計,對付諸葛亮無疑是再合適不過。
#####################################
這天,諸葛亮正在營地,親自督導軍士出操訓練,衛旌匆匆從縣府趕了過來,遠遠就喊道:「大人,大人,刺史府有文書來了。」
衛旌現在在新野縣府,充任佐官,雖說職權也就這麼一丁點,但他卻干的很開心,首先有俸祿拿,其次日子也過的安穩,而且每天還有大把時間,與好友步騭,嚴峻等人下棋辯論,這樣的日子,比起在江東靠種地搬貨維持生計,自然是天壤之別,所以他對於目前的現狀,還是頗為知足的。
有他這樣想法的人,不單單是他一個,步騭、嚴峻二人也如此,雖然新野小城,大事不多,但小事卻也不少,如今諸葛瑾擔任縣丞,負責新野一切政務,他們幾個彼此志同道合,合作也是親密無間,致使整個新野上下政令通暢,民生日漸充實。
站在點將台上督導訓練的諸葛亮,看到衛旌到來,隨讓呂岱和徐盛繼續操練,他則領著呂蒙,迎了上去。
呂蒙現在雖說沒有表示投靠諸葛亮,但他卻每天跟隨諸葛亮左右,儼然成了一名隨從,尤其是日前他得知姐夫身死,姐姐返回江東老家的消息後。呂蒙默默痛哭了一陣,對諸葛亮提了個要求,那就是讓諸葛亮把他姐姐接到新野來。
對於呂蒙的這個要求,諸葛亮自然不會拒絕,雖說呂蒙沒有說決定留下來,但他既然要求接姐姐來新野,無疑也說明他決定留下來了。
對於這個好消息,諸葛亮內心其實還是很高興的,在答應呂蒙的要求後,他就立即派黃光,發消息給岳丈黃承彥,讓黃家商隊下江東時,把呂蒙的姐姐接到新野來。
同時他還勸說徐庶,把母親和弟弟徐康,一併接到新野來居住,對於諸葛亮這個要求,徐庶深表贊同,現今生活安定的他,自然有能力養活家人。
精明幹練的黃光,以前雖說只是黃家的一名護院頭目,但經過上次江東之行,諸葛亮發現這個人是個人才,所以這次就把他帶在了身邊,並且親自給他挑選了一百名軍士,由他統率,成立了一支斥候隊,由黃光擔任斥候隊都伯。(註:都伯官職名,漢代軍旅編製,五人為伍設伍長,十人為什設什長,五什為隊設都伯,兩隊為屯設屯長,五屯為曲設曲長,兩曲為部設千人督或牙將一名。)
「子旗,何事如此焦急。」諸葛亮在營房內坐定後,開口詢問道。
「大人,這是刺史府送來的文書,讓你準備一下,率兵前往宛城一探張繡的虛實。」衛旌邊說邊把文書遞了過去。
諸葛亮看完文書,神色並沒有太過變化,輕搖著羽扇道:「這事我知道了,勞煩子旗回去告訴兄長他們,無需擔心,這事我自有主意。」
「大人,張繡在宛城足有兩萬兵馬,而且還有一部是西涼鐵騎,我和子瑜(諸葛瑾字子瑜)等人商議之意,是希望大人給刺史大人上書,陳說厲害,千萬不可輕易動兵,否則新野旦夕不保啊。」衛旌遲疑了一下,把他們幾個文官商議的結果,說了出來。
「子旗放心,輕重緩急,我知道,你回去讓大哥他們安心就是。」諸葛亮點頭笑笑,安慰對方說道。
「那某告辭了。」衛旌見諸葛亮已經有計較,遂告辭而去。
望著衛旌離去的背影,諸葛亮遂朝門口的呂凱喊道:「去,請元直先生過來。」現在諸葛均和呂凱兩人,留在諸葛亮帳下,負責整理軍情文書以及傳令等事務。
「子明,你對此事有何看法?」諸葛亮剛才沒有跟衛旌多做交流,是因為他深知,衛旌和大哥諸葛瑾這些文人,政務是好手,但說到行軍打仗方面的事務,他們的心思,向來是主張和平為主的。
呂蒙見諸葛亮詢問,思慮了一下,道:「張繡盤踞南陽多年,又精通戰陣,手下兵強馬壯,劉荊州和曹操都奈何不了他,只憑咱們手中這三千兵馬,若是正面與之交戰,無疑是以卵擊石,沒有絲毫勝算。」
「不錯,呂子明所言不虛,對付張繡,咱們只能智取,不可力敵。」徐庶這會從外面走了進來,撫掌贊同道。
諸葛亮見他們如此一說,點頭道:「對付張繡,目前硬來肯定不行,這點亮也是知道,但現在劉荊州已經下達命令,若我們違抗不出兵,就會落人口實,所以為今之計,只能出兵,但卻不是出戰。」
「好一招出兵卻不出戰,看來孔明你已經有了計策。」徐庶大笑一聲,道:「孔明,說吧,需要我做什麼。」
「知我者,元直也。」諸葛亮輕搖羽扇,道:「年前張繡在宛城斬殺曹操長子曹昂,大將典韋,乃是橫在張繡和曹操之間,一根難以撥出的刺,否則張繡只怕這會就不是猶豫,而是早投降了,所以我要你立即前往宛城,遊說張繡,加深他對曹操的恐懼,消除對我們的敵意,而我領兵徐徐北上,再做主張。」
「此事易耳,我這就去收拾一下,立即北上宛城。」徐庶自信的回道。
「元直,切記,張繡這人並不可怕,但他手下有一謀士賈詡,此人十分了得,要想說服張繡,一定不能疏忽了賈詡,否則大事休矣。」諸葛亮對於漢末有著毒士之稱的賈詡,可是絲毫不陌生,此人的才智計謀,絕對排得上三國謀士的前十名,若是輕視這個人,將會帶來無可估量的後果。
「孔明放心,賈詡這人,某也曾有耳聞,定當謹記。」徐庶鄭重的點了點頭,表示他對此事有了足夠的重視。
徐庶走後,呂蒙望著徐庶的背影,微微有些發呆,這些日子來,他一直跟著諸葛亮身邊,對於諸葛亮的見識才學,他是敬服的五體投地,但對於徐庶,卻不怎麼熟悉,但剛才徐庶三言兩語之間,表現出來的才智膽略,卻不由讓他刮目相看。
以前他跟著姐夫鄧當打仗,向來都是憑著一股子狠勁,打的多時蠻戰,對於戰略佈置,計謀策劃,幾乎是完全忽視的,但現在他才發現,以前自己打的仗,不過都是小打小鬧的戰鬥而已,自己要想成為一名大將軍,那就必須要有運籌帷幄的智謀韜略,由此明悟的呂蒙,終於有了發奮圖強的動力,相信不出數年,吳下阿蒙的神話,必將繼續上演。
(求收藏……推薦票……謝謝……新書需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