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絕對殺手

龍騰世紀 第十九章 聽天塔 文 / 肅羽于飛

    更新時間:2012-11-16

    涼州地界的冬三月,想來是飛雪連天,不至春曉不見晴。便是今日依舊是陰雲密佈,飛雪陣陣。

    今日,草狗一覺醒來,卻是發現隱士閣中再無一卷自己尚未背下書本古卷。但草狗並未有走出隱士閣的意思,只是隨手拾起一本早已爛熟於心的陰陽讖緯名著《兩儀符》兩頭翻閱著。

    草狗戀家,只覺如此在西涼王府之中閒散度日已是再好不過的神仙日子,對西涼王那出門行走五千里的提議頗有些反感。然而草狗又豈敢違逆西涼王的意思,當下只好放慢背書的速度,能拖一天便算一天了。

    可西涼王當真是草狗這黃毛豎子能夠糊弄的?這日正午,便就有一刀疤大漢來到隱士閣將草狗請出,帶去了西海邊。這紅面大漢一襲西涼軍制式鎧甲在身,身高八尺有餘。一般武將入了西涼王府,莫說是著甲跨刀,便是披風大氅也不敢穿戴。然而,這刀疤大漢手上卻是握著一把最上等制式的西涼刀,黑色大氅在風雪之中獵獵作響。

    「將軍可是複姓祁連?」草狗見著大漢模樣,結合這些時日自己在西涼王府的見聞,略作思量便就猜出了來人的身份。

    祁連邙聽了草狗的問話,先是一驚,只是驚歎於草狗很是有些察言觀色,觀人望氣的本事。而後不敢有半點怠慢,禮儀規矩做足,甚是溫良恭謙的回話道:「公子好眼力,末將正是祁連邙!」

    別人不知道草狗的身份,常年護衛岳三左右的祁連邙卻哪裡能不清楚草狗的底細。外表粗狂,然而在西涼王府混跡如此多年,就算是武夫草莽出身的祁連邙再如何三大五粗,也早已因為看慣了西涼官場上的勾心鬥角而變得心細如塵,否則祁連邙也不至於能夠安穩無事的坐著西涼王明面上的侍衛長如此些年,一直未曾受過半點責罰。不知道草狗底細的人,自然是直呼草狗原名,而諸如祁連邙,韓魁這些知曉內情之人稱呼起草狗來,自然是有意無意的要叫一聲,公子。這點道理,草狗一想變就能相通,並不在意,繼續笑著開口說道。

    「據聞祁連將軍使的是當年叫江湖人士聞風喪膽的無極刀,歷來武評大家都有劍法百宗各有千秋而刀法難出無極之右的說法,便是近來風頭極健的新晉刀神魏言期名聲鵲起之後,『奈何無極遁世方使豎子半夜成名』的說法還一度在江湖中流傳。聽王府侍衛說,最近新晉刀神魏言期還在到處尋找無極刀傳人比試的風聞甚囂塵上,也不知是真是假。不過依晚輩想來,憑著祁連將軍此般風采,便是那魏言期找上了無極刀的傳人,也只有灰頭土臉鎩羽而歸一個下場而已。」

    一番話說完,見多了溜鬚拍馬高人的祁連邙又是一驚,倒不是說草狗這一番話說的有多漂亮,祁連邙只是驚歎於這未來的五世子殿下被關在隱士閣讀書,卻是沒沾上讀書人獨有的酸腐,倒是在書裡讀出了好些做人的道理。讀書容易,會讀書不容易,讀懂書中仁義道德容易,可要從書中讀懂為人處事卻是太難。

    「公子過譽了。末將的微末技藝與那秦征相差無幾,故而比起刀神魏言期來應當還差許多,末將不敢托大。」

    「是祁連將軍客氣了。」草狗幾句話便就將氣氛炒熱,而後又聽祁連邙說了幾樁西涼軍伍之中的趣事,一路之上,談笑甚歡,兩人片刻就到了西海邊上。草狗四下張望一番,在那西海之濱,聽天塔下,卻是沒能找著西涼王岳三的身影,只見,一腰背挺直如槍桿的儒士站在不遠處。草狗只一眼便就認出,這儒士正是當日在隱士閣指點自己有關於六尊一氣可上七重的天魔甲具體來歷的長衫客。

    「前輩。」草狗快走幾步,心中更加篤定,這消瘦的中年儒士乃是這西涼王府之中的大人物,草狗一想再想,心中只想著眼前此人如果不是西涼王府軍機閣中的那位傳說中脾氣極為古怪的大祭酒,便就一定是號稱謫仙下凡的西涼王手下第一軍師,天機子韓魁了。

    而這腰桿挺直如槍桿的中年儒士正是天機子韓魁。

    「來啦?」韓魁回頭對著草狗一笑。「隱士閣中五千卷藏書,五公子可是盡數都記下了?」

    草狗一愣,腦中想了又想,本想回一句,還差一點兒,可沒想眼神才恰一與韓魁接觸,便就再沒了說謊話的心思,只是老老實實的回了一句。

    「好,好了。」

    韓魁笑的更歡,點了點頭,伸出手朝聽天塔一指。「看!」

    草狗順著韓魁所指,朝聽天塔望去。

    西海之上,聽天塔。

    這塔向來又有「浮圖」及「浮屠」的別稱。最開始乃是佛教高僧的埋骨建築。

    佛陀滅度後,弟子為表達對如來的思慕,而淨佛陀的遺骨及舍利等物安置於塔中。

    後世在佛菩薩與聖者行跡之處起塔,作為禮拜供養的建築,從而使佛塔成為極具特色的宗教建築藝術。

    佛教之中,佛塔代表了佛弟子對佛陀永恆的崇仰與思慕。佛經有云:本師釋迦牟尼親自向阿難尊者教示造塔的方法及規格,並以袈裟疊為四層正方,上置覆缽及錫杖以示。

    後來隨著佛教漸漸傳入中土,窣堵坡這種建築形式也在東方廣泛擴散。

    藏傳、古印度的佛塔,一般都按照佛示的規格、比例及表義而制建,即代表佛身、也表佛之三身、三界及五大。在佛塔中的瓶身部分,安奉智者舍利、經書及各種吉祥物品,以令繞塔及頂禮者積集功德。

    世人為紀念釋迦本師生平的八件事跡,便在八個地點建成八種風格的佛塔。這八座佛塔分別為:

    聚蓮塔——紀念佛陷在藍毗尼降生時行走七步,地生蓮花的珠勝經過。

    菩提塔——紀念佛陀三十五歲時在菩提伽耶菩提樹下成就無上道境。

    法-倫塔——紀念佛陀在成道後,在鹿野苑初轉法-倫,向五比丘宣講四諦法義。

    神變塔——於本師於五十歲時,有外道六師在抵園以神通挑戰進攻,本師便示現各種神通令其折服皈依。此塔為紀念佛陀示現神通。

    天降塔——在悉達多太子出生後不久,其親母便病終,因其善業轉生於天界。太子成佛後,曾於四十二歲時以神通力升至天界為母說法。於說法畢,佛陀由天王陪同重返人間。此塔便是為紀念佛陀上天說法後重返人間而建。

    和合塔——佛陀在世時,曾有弟子另立宗派,導致僧團分裂,本師便親到王合城竹林精舍開示,令僧團重新團結一致。此塔是為紀念該事跡而建。

    勝利塔——紀念佛陀證達自主生死之境界而建。

    涅粱塔——紀念佛陀肉身八十歲時在拘屍羅什示滅。

    這套八座佛塔之風格從古至今被套用於諸多佛塔的建築上,有單一出現的,也有八座同時修建的。在藏傳輪轉寺中,入門處便有一套此種風格形制的八座佛塔。

    佛塔除表佛身及五大外,佛塔下層表十善業、三階表三寶、獅座表法住於世、蓮座表六度、基座四角表四無量心……整個佛塔表包括三十七道品在內的六十名數。

    在《大藏經》中,有許多關於造塔規格及意義、造塔功德及繞塔功德的經論。佛經中云:造塔、繞塔、頂禮佛塔甚至只是見到佛塔或被其影子觸及身體的眾生,都能得到十八種很大的利益。佛經中有一件記載:一隻蒼蠅為追逐糞便的臭味。無意中飛行繞了佛塔一周,因為這無心中造下的繞塔善行,它在後來生中轉生人間,更成為佛陀的弟子!

    在各種佛教經典中,記載了造塔有極大之功德,同樣的,修塔、掃塔、禮塔等,亦有莫大之功德。

    岳三向來是出了名的不敬神佛不敬仙,西海之上這座高高聳立的聽天塔卻是有著一個四不像的制式,金剛底座有幾分聚蓮塔的味道,然而到了瓶身處,又轉而成了菩提塔制式,再到塔頂,忽而一變化,成了涅粱塔的風格。再說這聽天塔,高十七層,這十七之數似乎也一樣無甚說法由來,只仿若是工匠率性為之,但這普天之下,敢在西涼王府築造高塔時率性而為的匠師怕是不多見。

    相較之下,那一尊為慶賀皇太后生辰而趕製的袖珍翻版聽天塔卻是要規矩的多,外界傳說是形制與西涼王府之中的聽天塔一般無異,實則差的何止十萬八千里,那座袖珍聽天塔從頭至尾皆是規規矩矩的菩提塔制式,共計十八層,處處循規蹈矩,無半點不合祖制之處。

    草狗看著那雖說氣勢雄壯但在行家眼裡卻總不免透著些古怪感覺的聽天塔,只覺一陣頭大。草狗腦子裡想了半天,也猜不透當年築造這聽天塔的工匠到底是意欲何為,要把這聽天塔弄成這個不三不四的模樣,是苦心孤詣還是肆意妄為?

    如果是肆意妄為,草狗當真是有點難以想像,當年將這負責修建這聽天塔的工匠最後究竟是被西涼王誅了九族還是十族。想到這裡,草狗惹不住倒吸一口冷氣,當下只願當是那工匠的苦心孤詣自己無法理解而已。

    「西涼王交待,由祁連將軍陪同公子入聽天塔,上至一十六層,取一件如意兵器。」韓魁從袖中取出一枚玉製令牌交到草狗手上。

    對江湖人士而言,這世上禁地不過有三,皇宮大內,天機谷遺墓,而這三大禁地之中為首的便是西涼王府聽天塔。這聽天塔中號稱庫藏武典九千卷,其中不乏丟到江湖之中便能引起好一陣血雨腥風的珍稀武學寶典。

    聽天塔剛剛於西海之上矗立而起,聽天塔中庫藏武典九千卷的傳聞流傳入江湖伊始,不知西涼王手段到底高明凶橫至幾何的江湖俠士當真是如過江之鯽一般,魚貫入聽天塔一探,然而時至今日,卻依舊沒有一人膽敢號稱自己在沒有獲得西涼王首肯的前提下,曾入聽天塔一探,且能全身而退的。

    不止是因為西涼王府守衛森嚴,暗哨高手不計其數,更是因為那聽天塔中幾乎每一層又有數名武功強橫變態的老怪物把守,此些老怪物被世人稱作守閣奴,眼中只認岳三令牌,且不論來人是何身份,便是做為岳三義子,身份超然的鷹犬強行闖關,都要被打成重傷,丟入西海。

    草狗對聽天塔的此些傳聞早已如雷貫耳,此刻聽了韓魁的話,知曉自己有幸能入聽天塔一探,當真是又驚又喜,畢竟是少年心性,接過令牌後,便就興沖沖的往聽天塔跑去,也顧不上問自己是要選上一把什麼樣的兵器。

    金頂玉身的聽天塔,基座每面有十二塊束腰,束腰之間形成方格,皆以漢白玉鑲嵌,莊嚴華麗。塔身每面各為三間、四柱,在每柱的上部,安設木枋兩條。兩個稍間各做直欞窗。各柱頭施用大櫨鬥,做一斗三升,在補間各做人字,上承挑簷。在當心間處開雙扇版門,門板上有門插關,門釘每扇三排,一排三個,每扇三排九個門釘,兩扇門共十八個門釘。塔頂用柱子、斗支承,上覆四坡水,鋪筒瓦、成垅。在四條脊的頂部又做基座,基座上施剎桿,上串相輪六個,相輪上做傘蓋,傘蓋上使用圓光,其上再施用仰月寶瓶,實際是受花、寶珠等,這是塔剎藝術裝飾。最後,在這個塔上從第一層基座開始,設有分為兩折登的塔梯,中間的塔梯分為三部分,中間為石刻紋樣,兩側為上下的踏道,踏道共有二十多步。層層皆挑出飛簷六尺,飛簷之上儘是銘文銅瓦,此刻被積雪覆蓋,雖不見金光燦爛之景,卻另有一番風情。

    高三丈六尺的一層大佛殿裝飾以鍛銅製銅雕壁畫,每塊壁畫寬兩丈,長三丈。講述佛祖釋迦牟尼一生經歷八相成道的一百零八個故事。正中供奉了四尊貼金佛像。正南面供奉的是毗盧遮那佛,東面為文殊菩薩,西面為普賢菩薩,北面則是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毗盧遮那佛與文殊菩薩在佛教中並稱為華嚴三聖。四尊佛像全部由銅澆鑄,表面貼金,高兩丈米,若是算上底座和背光,足高三丈二尺米,重兩萬餘斤。

    大佛殿四尊佛像周圍分別有二百五十尊大小形制一般無異的小型金身毗盧觀音像,每尊高一尺,總共為一千尊,佛家稱之為千佛燈,這些毗盧觀音乃是是採用大佛澆鑄的余料,法相盡皆莊嚴。草狗見了此番景致,心中詫異道:「莫不是王府中真有一心向佛的虔誠弟子?」

    這第一層中號稱藏書九百卷,有守閣奴四人,俱是三品境界的武道高人,此四人又皆修同一門功法,合手對敵,可戰兩名兩品境高手六百合而不敗。然而草狗轉了一圈卻是不見半個人影,倒是真足有九百卷古籍整整齊齊的堆列於一角,草狗匆匆掃了幾眼,這九百卷古籍多是各家治國經典,傳聞中的武學寶典卻是不多,最了不起的也不過是一本內家心法,《一氣引》。草狗朝半空中晃了晃西涼王傳下的令牌,並未受半點阻攔便就與祁連邙輕鬆上了聽天塔第二層。

    第二層內潢飾與第一層相差不多,高一丈四尺的聽天塔不過是沒了那四尊貼金大佛和那氣相莊嚴的千佛燈而已。再有便是這第二層外設有六柱欄杆,橫向扶手為兩層扶欄,第三層基座欄杆與第二層基本相仿,惟獨在第三層基座的兩個側面,在欄杆之內又做側面兩段比較高的欄杆,欄板的線條為曲線,欄額額頭各坐一位寫意的人物形象,像極了佛經中的八部眾。

    草狗依然不見此一層中有半個守閣奴,依舊是有九百卷古籍靜靜躺在梨花木書架之中。然而通向第三層的樓道卻是被一扇巨門擋下,若是沒有三品以上的實力,想要推開那門往上行去怕是很難。所幸草狗此刻身邊有祁連邙跟著,草狗只見那刀疤臉大漢只是輕輕出手,那重達千斤的巨大石門便就被飄然打開,當真是舉重若輕,瀟灑飄逸的很。

    草狗與祁連邙轉眼便就到了第三層。第三層外為一平台,台四隅各立銅鑄人像一尊,故名金人台。先不說這金人台有何特色,只說那第三層內有一副幾近天下無雙的三十二景泰藍觀音像,號稱是這世上最大的銅胎掐絲景泰藍壁畫。全畫共長為二十四丈,高一丈,寬四尺,由三十二幅觀音像、二十四幅經文以及十六幅雲彩組成,耗去近萬斤紫銅和四千斤琺琅釉。

    草狗轉眼已在西涼王府之中住了月餘,對於西涼王府之中,種種舉世無雙的大手筆幾乎已是司空見慣,然而此刻見了這景泰藍壁畫依舊是被震驚的無以復加,幾乎再難挪動半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