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血腥刺刀

龍騰世紀 第二百四十三章 進軍天津(二) 文 / 沉迷

    完全可以用勢如破竹來形容,沒有任何防備的北洋直接被國防軍大軍在短短幾個小時內打的完全崩潰。

    天津路的,2a17,18,19,20,21,22這6個甲種師在登陸塘沽港後,即刻大軍推進,利用自行車的便捷一路衝向天津。

    即使在交通不便的地方,自行車依舊是最便捷的交通工具。

    沒有之一,騎馬的話,得餵養,辛勤照料,還要小心萬一除了個病況什麼的。並且一匹戰馬一天食用的草料豆類需要十多斤,這能極大的加重後勤負擔。

    更不用說什麼汽車了,現在的華夏,除了山東半島有汽車之外,就連上海也沒幾輛,北京城是有,但那也是慈禧等一些高層人專用的,基本上都是窩在府裡當洋擺設。

    至於鐵路,確實有,但是路程非常短,而且使用的都是老式蒸汽機車,不光動力小,速度慢,而且還班次非常少。

    雖然北洋這幾年大力發展工業,但是畢竟滿清已經病入膏肓,無可救藥的官僚體系拖拉不前,上上下下只為撈銀子,正事辦的少。

    不過即使是這樣,這塘沽到北京城的鐵路還是艱難的連通了。之前的塘沽鐵路只能連到天津城,再到通州。滿清高層死活不讓鐵路到北京城裡。但是因為這幾年的財政壓力減輕,加上西方列強的刻意扶持,以及各方面的威脅下,又有著山東半島那群長毛虎視眈眈,也因此,慈禧放鬆了口。

    於是鐵路也得以從塘沽一直連到北京城裡。

    在國防軍大軍登陸塘沽的最要緊的事情,一個是派遣飛艇轟炸大沽南北炮台,第二個就是佔領塘沽火車站。並且控制站裡的火車,方便大軍利用火車快速突進,並運輸重武器以及輜重物資。

    火車站自然是不能轟炸的,即使看不上這些蒸汽機車的效率,但是依舊比自行車要強得多。

    在5月5日之前,塘沽火車站就已經被安全部的人員配合白虎特種部隊佔據了。

    為了迷惑北洋方面,早已經做好全部情報工作的安全部人員謊稱蒸汽機車出了問題,臨時無法啟動。

    自然,凡是都要磨蹭一會的北洋也就信以為真,慢悠悠的派出了下一趟列車。用相同的方式,一連在塘沽車站聚集了3趟火車後,那邊才反應過來。可惜電報線路中斷,也因此消息無法快速傳達到塘沽區的北洋守軍那裡,加上各方面習慣了等待,申請,報告,批復等等一系列的文書工作,也自然荒廢了最為緊要的時間段。而這中間,安全部派出的人員更是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各種虛假情報漫天飄,讓北洋一時根本就沒的反應。

    這種超出數十年的新戰術,什麼間諜戰,混戰,特種戰,根本是滿清上下所無法想像的。記吃不記打的滿清政府如今還是很忽視情報在軍事中的作用,即使幾十年來因為各種情報洩露而導致軍事失利,依舊不能讓這些人真有所警醒。

    「總算來了。」老遠看到一支大軍朝著火車站的方向過來,安全部的人員輕舒了一口氣,對著身邊的這些臉上塗抹著油彩的特種士兵說道:「火車站的任務結束了。,大軍到來,這裡很快就會擠滿了人。」

    站在安全部人員身邊的是白虎特種部隊的中隊長,點點頭,用略微沙啞的聲音說道:「那告辭了。」

    「不送,謝謝。」

    中隊長轉身揮揮手,做了一個手勢。瞬間,從一些不起眼的地方冒出了許多的人頭,什麼屋頂上,拐角處,水塔頂部,穿著各種奇怪無比服裝的特種士兵悄沒聲息地離開,轉瞬間消失在了車站裡。

    這名安全部人員眼看著他們以各種詭異無比的方式離開後,才重重地吐了口氣。

    「壓抑,真是壓抑的很。真不知道這些人怎麼練出來的,上面又是怎麼找出這麼一幫人的。太可怕了。」喃喃自語中,安全部的人員動作麻利地拿起早已經準備好的國旗,豎了起來。

    自從昨天下午,他奉命來到這裡後,發出了信號,僅僅5分鐘,整個車站就被這一群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神秘無比的特種士兵裡外接應封鎖了起來。

    動作之迅速,行為之詭秘,尤其是隱藏之深暗,讓即使是安全部內的優秀成員的他也震驚不已,完全想不到看似龐大的塘沽火車站,就這樣輕而易舉的拿下了。

    不但控制了火車站台,那些停靠在這的火車,而且還控制了整個候車大廳。

    更是脅迫站長等人出面,以火車出問題為由清空了候車大廳裡的乘客。

    整個行動非常的自然,流暢,如果不是知道這是自家的軍隊,他甚至都以為是哪冒出來的專門幹這打劫的活的綁匪呢。

    「兄弟,你們可來了。」熱情洋溢地迎了上去,自我介紹說道:「我是安全部天津分部的成員,奉命在此等你們。目前火車站已經收復了,所有需要的工作也早已準備妥當。」

    「呵呵,幸苦你了。我們是19師3團的,現在我們團暫時接管這裡,我會派一個連的士兵負責這裡的一切事務,不用麻煩你們的人在這裡守著了。後面的戰鬥還需要你們安全部的人給我們指點。」打頭的一名中校團長面帶笑容。

    有點哭笑地,這名安全部的成員說道:「想守也沒辦法守,這裡就我一人,不過根據指示,接下來的行動是我配合你們的留駐人員管理這個火車站。我負責安排車次,把你們的軍隊送上火車直接進入天津城,那裡的火車站會有我們的人接應。」

    「你一人?哦,明白了。」中校團長很快反應過來,轉口說道「好。上面想的周到,那些人把什麼都計算到了。3營2連,你們連負責駐守火車站,2連長,你們連聽從這位兄弟的安排,一定要把火車站的事情弄妥當,不能丟了咱們團的臉面。」

    「是,團長。」

    「其他的人,都快把自行車弄上火車,咱們到了天津城還要用的到。老吳,你帶幾個人去車頭,準備發動機車。咱們要動作快點,估計一個小時後天津城裡的人就能得到我們打來的消息了。咱們要快,要搶在他們反應過來之前搶下天津城。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2連長,車站的那些俘虜還在庫房裡關著,現在急需你們派人去看押。」

    「好,有多少人?」

    「站長,副站長,加上其他職工,大概40多人,還有50來名幫工挑夫的,總計97人。」

    「嗯,那派一個排的人過去看著。」

    「好,還有……」

    天津城裡,直隸總督府,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正在和一幫人在閒聊,商談如何加強北洋軍力,如何說動慈禧等人同意增加北洋新軍編制的問題。

    「大人,下官愚見。這上面的人,雖然口中一直說要強國強軍,什麼滿漢一家的,但是這事誰都清楚,那些人對咱們北洋是又用又怕的,如今咱們北洋好不容易恢復了點元氣,上面又開始打壓,各種款項不是拖延就是剋扣。雖說這是慣例,但是也太過了點。」馮國璋想到最近朝堂裡突然冒出的一股輿論流向就是頭疼不已。

    「華甫,這些事情,當年李中堂也受到過,再遠一點的,左中堂,曾國公哪個不是如此?滿人防咱漢人,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年兩年,而是入關之後,就一直這樣。又想要用咱們幫助他們守江山,又要打壓咱們生怕咱們奪了他們江山。這滿人吶……」袁世凱有點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

    雖然這個時代,德國因為和華夏共和國結盟的原因,導致並沒有與北洋進一步交流,北洋三傑的名號自然也沒有從那原先的德國駐膠澳總督口中喊出。但是北洋三傑能夠從人才濟濟的北洋群中脫穎而出,也自然是他們的能力出類拔萃。

    沒有了德國人口中的北洋三傑,但是卻有了英國人口中的北洋三傑。原本袁世凱就與英國走的非常近,也因此北洋新軍的建設中,除了大量的英**械出現,還有這大量的英**官出現。

    北洋三傑也被英**官叫出了名聲。

    現在,袁世凱把這些心腹手下叫了過來,也是為了商討北洋擴軍的事宜。尤其是北洋三傑更是一個不落。

    「大人,但是咱們北洋新軍,擴軍是必然之事啊。這兩年,下官的第四鎮官兵一直駐防在泰安前線,對東面那群長毛可說是越來越心憂。東邊的實力也是越來越強悍,每一次的軍事演習,所打出的彈藥就能比的上咱北洋的小半庫存,動員的兵力至少超過兩萬人馬,尤其是那炮火,更是驚人的兇猛。而這樣的演習,他們一年至少要來個兩三次。他們……唉。」段祺瑞每次談到東面鄰居的時候,就是憂心忡忡。

    不光是他,北洋上下所有明白事理的人都知道,山東半島那裡的人,有多麼恐怖的實力。在這個年代,工業實力就代表著一切。而山東半島那的人,都能造出兩萬噸的海輪了,這比大清幾十年的洋務運動成果總和還要驚人的多。

    並且根據英國人的情報,據說那裡的人已經能夠建造大口徑重炮,艦炮,甚至戰列艦。這簡直難以想像。

    一個國家工業強大不強大,不是看能造多少工業品,而是看最重要的軍工武器製造。好比戰列艦,能造萬噸海輪的國家不算工業強國,比如西方的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瑞典等國家,都有能力造萬噸級的海輪。

    可是他們沒有能力造先進的戰列艦,意味著他們即使勉強造出了萬噸級的戰列艦,也無法在海戰中威脅到別人,沒有強大戰鬥力的戰列艦還是戰列艦嗎?

    而戰列艦的製造又涉及到完善的重工業體系,這才是現時代重工業強國的根本所在。

    一邊是山東半島的突然崛起,一邊是依舊在老牛拉破車式的轉悠,那些在華夏有著巨大利益的列強自然不太安心。

    同時也正因為沒有了庚子事變,加上其他列強的支持,北洋六鎮新軍比歷史上提前幾年正式成軍。雖然滿清付出了不菲的代價,可也確實加強了自身的軍事力量。

    現在的滿清軍事力量可要比歷史上同時期強出不少,然而沒有人知道,這些所謂的增強的軍事力量在龐大的共和國戰爭機器面前依舊是那麼的不堪一擊。

    摸了摸自己的光頭,袁世凱很是無奈:「北洋擴軍勢在必行,否則用不了兩年,我們就根本抵抗不住東面的長毛大軍進攻。而朝廷裡那些人依舊是鼠目寸光,只知道窩裡鬥,看著這一畝三分地爭來爭去的。殊不知,這一畝三分地早已經被那些西夷列強還有東洋人,長毛,更有南面的革命黨虎視眈眈了。可惜,那幫奸臣賊子除了正事不幹,什麼事都做的出來的人一天到晚只知道粉飾太平,依舊是我天朝上邦的井底之蛙心態。奈何。奈何。」

    「大人,要不,咱們找個機會,在榮祿榮大人那裡跑跑,朝廷裡滿人無不是酒囊飯袋之輩,也就是榮祿大人還有一般見識,如果能夠讓他知道山東情況危急,或許能在老佛爺那裡吹吹風,通通氣。」馮國璋靈機一動。

    袁世凱同樣苦笑:「華甫,榮祿,也是滿人啊,在他的心中,這江山也是滿人的江山,他也在擔心北洋。這兩年京城裡一直暗流吹著,想把老夫這直隸總督替換下來,換個滿人來坐位子。又有人上奏說要用滿人來擔任北洋大臣,說漢人不可信。如果不是我們北洋和英夷關係交好,被英夷拿來制約山東半島用的,和朱爾典搭上了線,咱這位置,估計已經是不保了。至少也會拿掉一個。那還能有這般兵強馬壯的5鎮新軍啊。」

    本是北洋六鎮,但是在北洋內部尤其是高層人心中早已經把北洋第一鎮劃了開去,這個只是用來糊弄滿人上下的旗人鎮,戰力比綠營好不了多少,裡面都是些成天混日子的八旗子弟,除了吃喝嫖賭抽,每天閒逛遛狗耍鳥玩樂的,估計讓他們拿槍,也指不定不知道怎麼把子彈打出去。

    也因此,這是一個不是秘密的秘密,北洋六鎮實際上等於北洋五鎮。當然,很多滿人也是心知肚明,但是同樣無可奈何,那些不成器的八旗子弟早已經沒落下去,提不起來了的。

    「本來滿人已經對我北洋懼怕三分了,這除非是長毛打到天津城了,否則,那些人是無論如何也開不了口的,即使榮大人有心說,也不得不為自家考慮,太后,那眼睛可是亮著呢。」歎氣地搖搖頭,袁世凱又說道:「如今著實難辦,可憐咱們這幫人,有心想把這大清維持下去,卻被這些滿人當成謀算他們江山的賊子。這心,疼啊。」

    這是段祺瑞略微皺了皺眉頭說道:「大人,下官有一個法子,或許能擴充一些兵力,並且能瞞過上面一段時間,但是……」

    「哦?什麼法子?說來聽聽。」書房內幾人頓時吸引了注意力。

    段祺瑞苦笑了下,說道:「其實這法子也是從下官去德國留學時發現的。大家都知道德**力強大,更是世界頂尖列強中的頂尖。尤其是德國陸軍,可謂雄踞宇內,縱橫無敵手。」

    「芝泉,你說的這些咱們都知道,這也是咱們擔憂的原因,長毛有了德國人的支持,這軍械,肯定是比咱們多多,這士兵訓練,也是不遑咱們。不然英夷也不會如此放開軍械賣給咱們。」王世珍接口道。

    略微點點頭,段祺瑞繼續說道:「我在德國時,發現德國人的強大,不僅僅是他們軍隊的強大,而是他們整體國民的軍事素養強大。比如每個德國人少年時,都必須接受軍事訓練,有著極好的基礎。然後叢中擇選出優秀的人才加入他們的軍隊。服役滿期後,就把這些有著豐富經驗的官兵退役散入民間,再重新徵召優秀人才加入軍隊,如此一輪替換一輪,始終保持著現役軍隊精銳無比,同時那些有著數年軍事基礎的退役官兵也能夠隨時在需要時被召集起來加入軍隊,這樣他們總體的軍事力量就高出其他國家一籌。」

    書房裡幾人都不是傻子,頓時聽出來了段祺瑞的話中之意。

    「大人,這個法子不錯,我們可以按照這個方式慢慢的把那些退下來的官兵另行安排,不停的少量召集新丁入訓,用不了幾年,咱們北洋新軍必然會實力大增,等幾年後編制下來,把這些退下來的官兵再次徵召入伍,那必然會比臨時招收的新丁要強的多。」馮國璋臉上露出了一絲笑意。

    「法子是不錯,但是,有幾個問題,芝泉。第一個,退下來的官兵如何保持住,集中起來放到其他地方?這必然會驚動那些一直對北洋虎視眈眈的清流及滿人,或許直接的拿了咱們的腦袋,這算的上是明目張膽的擴軍了,太后是決計不會容忍的。可如果不集中起來,任由散入民間,那到時還能不能再次徵集起來都是一個大問題。即使徵集起來了,他們的戰力又如何保持?咱們都知道,這些人一旦沒了管制,就是脫了韁的馬,再管教的話,難上十倍。老兵油子,老兵油子,說的就是當久了兵有沾染上了社會風氣的那種人。難管教,還能帶壞整個隊伍。」袁世凱是練兵的行家,自然清楚這種道理。

    「芝泉,咱們國人風氣和德國人不一樣,德國人習慣嚴謹,講紀律,遵法度,守規則。咱們國人,要麼漫不經心,要麼聽天由命,要麼蠅營狗苟,要麼就是偷奸耍滑,習慣走近路抄小道沾便宜耍小聰明。除非整個社會風氣大變,否則你說的那種制度很難成功。」

    段祺瑞默然,他在德國呆過不少時間,很是清楚這些問題。

    「還有,即使咱們這樣做了。等以後的兵丁效忠於誰?我們?還是其他人?這才是大問題啊,總不能咱們費盡心血練出來的兵,被其他人收了去吧?何況現在這些人當兵是為啥的?當兵吃糧,若是家世稍微好點,不愁吃穿的,有幾個人肯來當這兵?

    一旦我們把那些精兵散入民間,必然會有大批的財主士紳們拿大把銀子把這些訓練好的精兵收買走,為他們看家護院。這念頭,銀子就是爺,咱們待遇再好,能讓每一個兵丁都好到他們甘願放棄那優厚俸祿?不可取啊。」袁世凱說到這裡,就是一通搖頭。

    馮國璋等人同樣也是搖頭,這時一旁一直沉默不語的徐世昌忽然眼睛一轉,皺眉說道:「大人,的確,芝泉說的那辦法不可全取,但也不可不取啊,咱們是否變通一下?雖然沒有那麼好的效果,但也比現在強的多。」

    「哦?菊人兄,你說。」袁世凱登時一愣。

    「大人,咱們北洋不是有很多公司礦山麼?這些總是需要看家護院的吧?或許我們可以把退下來的精兵調去守衛公司工廠礦山什麼的,只不過紙面上,這些精兵沒有了軍籍罷了,戶部也不發糧餉而已。但是咱們北洋這麼大,下屬的公司那麼多,如果在賬面上做些手腳,一年省下個幾十萬兩的銀子不是問題,如果做的好的話,一年上百萬兩銀子也不是難事。這百萬兩銀子,能輕鬆養個一兩萬的新軍。

    至於安置方面,一個公司請個幾百護衛,一個礦山上千護衛,打打馬虎眼之類的,那些又有誰知道呢?」徐世昌的這個主意登時讓屋內的人連連點頭。

    「不錯,菊人兄的這個主意不錯。大人,值得一試,而且這些退下來的兵丁也一直在咱們北洋的掌控下,不擔心其他。尤其是看守礦山,更是絕妙啊,礦山在哪?都是在人煙稀少的地方,不但方便管理,也很是隱秘。何況咱們北洋現在器械較多,多餘的軍械足以裝備一兩個鎮。」王世珍大為贊同。

    「好,就這麼辦,不過大家的動作還是要小心謹慎,咱們北洋的一舉一動,可都是在那些人的眼皮子底下。」袁世凱一錘定音地說道。

    就在這時,袁府的管家急沖沖地跑到書房門口,急促地敲著門:「老爺,塘沽緊急軍情,山東長毛,長毛打過來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