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血腥刺刀

龍騰世紀 第二百零九章 外交根源 文 / 沉迷

    共和國統一戰爭的勝利是不需要懷疑的,不過阿爾弗雷德在看到中華日報上的戰爭文章後還是立刻跑到了軍政府外交部辦公室。

    「藺,你們是要進行戰爭了?」

    藺東馨笑笑:「是的,阿爾弗雷德,我們就在這幾天發動統一戰爭。到時還需要你們德國的公開聲明。」

    阿爾弗雷德毫不猶豫地應道:「那是當然,我們會在你們建國的第一時間承認你們的國家,並且立刻把外交級別從公使級上升到大使級別。而我也會成為德意志帝國第一任駐華夏大使。」

    「呵呵,大使這個等級可是我們外交部門中,派駐海外領事的最高級別了,全世界也沒幾個。」藺東馨開著玩笑說道。

    「呵呵。」阿爾弗雷德頗有點得意,他知道一旦盟友建國了,自己這位即將上任的大使也會在德意志帝國和華夏共和國的歷史上留下記載,尤其是這個即將成為東方最強大國家的大使,這是所有外交人員夢寐以求的榮耀。

    「那麼,藺,我能知道一些具體點的信息嗎?」

    藺東馨想了想,反問道:「你想知道什麼信息?」

    「嗯……你們軍事行動,我們不會去打聽,那是你們的軍事機密,我懂得。我想知道的是一些比如這次是否全部統一華夏。」阿爾弗雷德把這個問題反踢了回來。

    藺東馨無奈地看著這個老朋友,苦笑道:「阿爾弗雷德,你可真夠貪心的,這個問題實際上已經包含了整個的國家走向了。我只能告訴你一些我能說出來的信息,這次不一定直接全部統一華夏,要看具體戰爭進度,你知道的,我們的兵力還是不夠,華夏很大,人很多,我們百萬軍隊數量看似很大,可是和整個國家的人民數量比起仍然是不值一提,兼且國土廣大,兵力相對來說,也就被極度的稀釋了。所以這次的行動主要是針對長江以北,包含了長江沿線。」

    「這其實也瞞不住多久,你們會在隨後的幾天裡看到我們的行動路線和具體佔領地盤。至於南方沿海城市,我們暫時沒有足夠的海軍實力,所以暫時緩一緩,可能要等待一段時間。一旦等我們建國可能用不了多久就會開始建造艦隊,沒有足夠的軍艦,我們無法維護我們的海疆,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阿爾弗雷德點點頭,表示贊同,對於軍政府的克制行為和忍耐能力極為的佩服,如此強大的軍隊,居然還嫌自家實力不足,這要是換做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掌握權力的人,都肯定不會有絲毫的猶豫而早早的發起戰爭了,可是偏偏對方就這麼做了,必須要佩服。

    「的確,你們之前一直不建造軍艦,我們就有了這個猜測,所以我們也是這樣看待的。陸地上的軍隊再強大,也擋不住海軍艦炮的攻擊。除非你們願意滿海岸線的建造海防工程,那成本遠遠超出了建造艦隊的需求了。」

    「阿爾弗雷德,之前不是我們不想建造軍艦,這裡面原因很多,一個是必須要隱秘一下實力,力量沒有達到自保之前,我們必須要小心翼翼。第二則是當時的軍艦造價太高,性能達不到我們的要求,建造了也會很快被淘汰。第三是製造軍艦需要大量的熟練工人,我們暫時沒那個能力,需要通過建造商船來讓他們成長。第四則是現階段鋼鐵資源對我們來說非常的緊張,我們不能隨意浪費,必須把有限的資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你也知道,我們共和國這幾年來,從你們德國進口的鋼鐵也是越來越多,去年就已經達到了73萬噸。未來估計還會更多。」藺東馨無奈地解釋著。

    「那麼,藺,你們什麼時候會開支建造軍艦呢?會建造多少軍艦呢?」

    「嗯……這個問題暫時還不清楚,需要我們主席決定,但是我個人認為,我們現在最重要的是建造商船保證我們的海上運輸,除非我們有第三個第四個的造船廠替補,否則,會極大的影響我們的下一步發展。」

    「你們……還需要建造很多這種……」阿爾弗雷德用手朝青鳥造船廠的位置指了過去,不確定地疑問道:「這麼大的造船廠?」

    藺東馨含笑點頭說道:「是的,至少需要7-8座左右這樣的造船廠才能勉強滿足我們未來的需求吧,總不能一直依靠外界的商船幫助我們運輸啊,我們自己要增加造船能力。這是為了我們國家的發展,為了技術的進步所必須的。」

    阿爾弗雷德頓時眼前有點發黑,這軍政府要麼就不整,可一整起來,也太好大了點吧?青鳥造船廠和曰照造船廠的規模如果披露出去,絕對能震動整個世界,這已經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造船廠了。就這樣,他們居然還要這樣瘋狂的建造巨型造船廠?而且還是7-8座座?太驚人了。

    現在兩家造船廠任何一家規模都遠大於德國最大的造船廠,不僅僅是佔地面積上,還有干船塢等級,工廠技術工人的數量,甚至他們的造船廠還有俯視全球任何一家造船廠的萬噸級水壓機。

    一想到等軍政府有了7-8座家這樣規模的造船廠,那麼他們造軍艦的話絕對是幾個艦隊幾個艦隊的下水,而造商船也是如此。並且他們只要技術跟上來,可以製造任何一款大型軍艦或商船,不需要再次浪費時間去擴建船廠和干船塢了。

    他們造船廠很有前瞻性,寧可浪費大量的土地,也要把每個干船塢相距的距離拉開,當時還不清楚,後來海鷗商船出現了,才知道他們早預料到以後會有幾萬噸的船隻建造,在初期就把干船塢分的遠遠的,造的大大的,有助於以後的造船技術進步,節省大量時間與資源。

    「你們不擔心以後造船廠過多會出現開工不足,船廠破產?你們青鳥造船廠擁有26個巨型干船塢,達到190萬噸的基本船塢能力,世界第一。曰照造船廠有20巨型干船塢,達到132萬噸的基本船塢能力,世界第二。你確定你說的數字?」幾乎瞪大了雙眼的阿爾弗雷德不可置信地望著對方。

    藺東馨很舒坦對方的反應,故作不在意地說道:「不就是7、8個船廠嗎?我們這麼大的國家,這麼多的人口,就算是10個造船廠並不算多啊。可惜我們沒有很多合適造船廠的港口,需要仔細規劃一下。得慢慢來,等國內改革完成,工業基礎更好一點,就有足夠的鋼鐵資源去建造造船廠了。」

    「到時如果哪個國家敢跟我們打海戰,我們就一年造幾十艘戰列艦,上百艘的巡洋艦,上千艘的驅逐艦出來,直接堆死他們。」

    阿爾弗雷德真的有點手腳發軟了,頭暈暈的,他知道對方如果完全統一了華夏,那麼就絕對有能力做到這些。僅僅山洞半島的發展就能支撐兩個巨型造船廠,那麼其他地方呢?華夏海岸線那麼長,有的是好港口建造造船廠。

    一想到將來和華夏比拚艦隊,心中就不禁為那些國家感到一片黑暗。這幫人絕對都是瘋子,而且又富得流油的那種。根據情報統計,如果他們統一了華夏,就至少有上萬噸的政府黃金儲備,加上這4.5億人口的底氣支撐,絕對能撐得起十個造船廠瘋狂製造軍艦的。他們有足夠人手去當水兵,也有足夠的能力去組建一支上百艘戰列艦的艦隊去攻擊任何敢和他們做對的國家。

    上百艘……上百艘……戰列艦……

    兩眼發黑地想著那時的場面,上百艘戰列前在海上排成一排,加上數百艘的巡洋艦,上千艘的驅逐艦……這是打海戰嗎?這不是在打海戰,這是純粹的炫耀戰艦數量,任何一個國家,就算大英帝國皇家海軍在這麼強大的艦隊面前也必須投降,必須的,沒有猶豫的可能,更不會腦袋發熱為了所謂的納爾遜榮譽去抵抗。

    瘋子,徹底的瘋子。儘管自己不是什麼經濟學家,軍事學家,政治學家之類的,但也知道他們說的絕對能成為現實。幾千年天朝上國的底蘊根本不是任何一個西方國家能夠在短期內比的上的,全世界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他們這樣大的發展潛力和戰爭潛力。

    只要他們能夠完成社會**。可是他們完不成嗎?當然不可能,山洞半島的一切發展完全證明了他們的能力。

    僅僅憑借山洞半島現在的綜合實力,就能組建出一支規模不弱的艦隊了,何況整個華夏?

    阿爾弗雷德決定不跟對方聊這方面的事情了,否則他怕自己承受不了這麼巨大的對比。換了個話題問道:「那你們將會如何處理即將遇上的國際爭端?即使你們沒有佔領華夏南部,但是長江沿線也完全佔領了,還有廣闊的中原地區和東北。」

    說道這個,藺東馨就有點皺眉,和德國的外交還是很舒心的,阿爾弗雷德不是標準的外交人員出身,雙方都有軍人背景,所以兩人之間直來直去的說開也不會影響到外交關係。但是其他國家呢?其他國家有幾個外交官是軍人出身的?

    到時複雜的外界環境會給外交部帶來極大的困擾以及其他,各種談話間的鉤心鬥角,什麼一些外交詞彙,自己都不怎麼熟悉。難道還繼續按照之前的強硬直白方式和那些國家對話麼?

    「暫時抱著不歡迎不拒絕的態度吧,該如何做的,就如何做,哪怕引起戰爭,我們也在所不惜。我們政府最不缺的就是硬骨頭的人,所以……」

    「不錯,我私人意見也是這樣,你們畢竟突然間的冒出來,必然會觸犯到那些國家的利益,這個時候如果退讓了,肯定大家一擁而上,把你們當成滿清政府一樣的對待欺壓。如果你們一直硬起,只要擺出決心戰爭的方式,那麼對方也不會過於逼迫,現代戰爭需要消耗的代價確實很大,除非他們認為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在陸地上擊敗你們並且還能獲得超出成本的收益。」

    藺東馨表示贊同,哼了一聲,不在意地說道:「那最好不過了,其實我們心中都想的是跟那些列強在陸地上好好的打一仗,我們巴不得他們派出百萬大軍過來,然後一次性把他們徹底的消滅在陸地上,直接把他們的政府打破產。」

    「話說,阿爾弗雷德,不知道這些列強的陸軍實力怎麼樣,我們真的非常期待和他們大打一場,你知道的,在呂宋,在南非,我們只是練練兵,連熱身都算不上。現在軍隊裡的那些小伙子都在嗷嗷叫,成天叫喚著打這個打那個的。」

    阿爾弗雷德不由的冷汗直冒,他知道對方有這個能力,美國英國犧牲了那麼多人,就已經證明了一些,而這些,他們都還沒有動用任何的主力軍隊,只是派遣小股規模的部隊。

    「還有啊,不知道他們運百萬大軍需要多少商船,又需要多少艦隊護送,我們的飛艇部隊也實在需要一場實戰檢測一下是否達到我們的預想效果。」

    「咳咳咳……」阿爾弗雷德頓時一口水差點喝進氣管中去,有點無語問蒼天的感覺,這都他娘的什麼人啊。飛艇他親自體驗過,更知道這種武器的威力。整個軍政府之所以現在這麼有恃無恐,就是仗著他們已經組建出了一支強大至極的飛艇部隊。

    在近海,那些軍艦根本抵擋不住龐大無比的飛艇部隊從天空中扔下的重磅炸彈雨,甚至他還在懷疑對方還有其他的殺手鑭反制他國的海軍軍艦,否則他們也不會如此的有底氣。

    雖然不知道他們其他的殺手鑭在哪裡,但是根據一貫對他們的瞭解,只要一出動,他們必然是出人預料的恐怖,如同之前的幾次一樣,直讓對方痛徹入骨。

    如果列強聯軍真的就這樣被消滅了百萬大軍,那麼不用說,都會陷入長期的遠征大戰中,死傷慘重,財政破產,除了帝制國家外,其他任何一個國家的政府那些被憤怒的民眾趕下台,這時只要對方往裡面攪點事,很可能爆發嚴重的政治危機了。

    「你們不怕引起嚴重的外交危機麼?即使我們德國,現在也不敢跟英法美俄的艦隊硬抗,現在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海軍能打的過英國皇家海軍,何況還有世界第二的俄羅斯,世界第三的美國,世界第四的法國。我們帝國,目前艦隊規模只是世界第五。」

    「阿爾弗雷德,我們不可能像滿清政府那樣打不過就投降的,在我們華夏共和國的字典裡,只有勝利,或死亡,沒有第三條路可以走。要麼我們全部戰死沙場,要麼就必須接受我們的條件。我們永遠不會簽訂任何不利於我們的條約,對我們來說,比死更為恥辱的就是賣國。」藺東馨斬釘截鐵地說道,語氣中充滿了不容置疑的信念。

    阿爾弗雷德默然無語,的確,這群人的強硬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他們的對外交流是那樣的強硬,即使損失再大,只要能達到他們的目標也在所不惜。

    如同幾年前為了讓威廉二世陛下收回黃禍的言論,然後又強制性要求所有來華帝國人都必須簽訂法律條約,甚至還強硬至極地殺掉了十三名帝國援助過來的技術專家,還有三名領事館的人員。他們為了尊嚴,為了維護他們自己的法律,可以不在乎任何的後果。

    如果在老練的外交官看來,這群人的外交是那麼的無知甚至愚蠢,只會在國際上到處樹敵。可是在他們看來,這是他們的底線,絕對不容任何的踐踏。

    任何一個與他們合作的國家都會非常的頭疼,就像現在的帝國,為了安撫那被殺的16名帝國僑民的家屬,威廉二世陛下甚至不得不親自派人去他們的家庭安慰,至於那名貴族家庭,甚至還派了威廉皇儲親自去解釋。

    即使這樣,16名帝國僑民被殺也還是在帝國高層引起了一些波瀾。除了軍部事不關己,高層可說是難受至極。

    可是為了這16名帝國僑民就和盟友鬧出矛盾乃至斷交翻臉嗎?絕無可能,帝國的利益是4300萬帝國子民的利益,是整個德意志民族未來的利益,而不是那些犯了過錯的16名帝國僑民的利益。孰大孰小一目瞭然。

    真不知道世界上出現這麼一個恐怖的國家是好事還是壞事,阿爾弗雷德深知一旦他們整合了所有華夏人,那就是真正的黃禍了,這頭從出生開始就異常嗜血的猛獸會給任何他們的敵人帶去空前的災難。

    如同他們一直掛起的旗幟,血底金龍旗,而不是所謂的以前所有王朝的黃龍旗。

    血底金龍旗,意思很明確,他們崇拜龍,自詡龍的傳人,而血底則是異常的刺眼,代表的是無窮的血腥,從血海中孕育出來的龍的傳人,那還需要懷疑他們的殺意嗎?

    就像南洋幾千萬的土著人消失的異常乾淨一樣,全都被這些人或明或暗的消滅掉了。

    這個民族的歷史上,無論是哪一個朝代哪一個或爬上高位或存活下來的人,無不雙手佔滿了血腥,任何一次大規模的戰爭中,死亡的人數都是以千萬以億計算的。能留下來的人,哪個人的心底最深處不是埋藏著無與倫比的暴力因子?

    就像三年前佔領山洞半島時,他們一次性一天內就處決了幾十萬人,如此的大規模的處決,絕對是前所未有的恐怖。

    只是如今他們把屠刀對象的不再僅僅是國內,更多的是對象了國外。

    也許用不了幾十年,整個亞洲都會成為他們的天下。他們可以利用龐大的人口基數,龐大的資源組建出上千萬的精銳軍隊。

    這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也抵擋不住如此恐怖的攻擊,那絕對是毀滅性的打擊。這僅僅是軍隊的數量就能超過很多國家的所有青壯男丁,甚至總人口了。即使帝國也無法抵擋這股強大洪流,除非帝國能夠統一歐洲才能和這個巨無霸國家對抗。

    當然,對方採取直接和所有國家對立這有利於帝國方面,能對立,敢對立,說明了他們不在乎得罪所有國家,也說明了他們不在乎友國多少。這會逐漸的把其他國家推向他們的反面,消耗他們自身的實力也會消耗其他國家的實力,而帝國則會在背後漁翁得利。

    至少在最近的二十年當中,對方這種對抗外交政策會極大的影響他們的發展,而帝國則需要抓住機會,盡可能的整合整個歐洲。

    阿爾弗雷德並不知道軍政府之所以採取這種外交政策是為什麼,這根本不是一個正常的國家所能做出的事情,更不知道軍政府這種做法的深層含義。

    實際上正如王紹楓所說的那樣:「共和國之所以採取這種外交,就是為了徹底斷絕國內人士對國外的那種親近感,也打斷所有對外國抱有希望的人的心中最後一絲牽掛。

    我們要讓所有的軟骨頭、披著精英皮的賣國勢力、被外國勢力蒙騙的國人,都對他們的外國主子絕望,對外國不再產生信任,這種不信任思維會促使國人對內團結,逼迫所有國人在面對外部壓力時一致對外。

    只有徹底的斷絕希望,才能逼迫的所有人只有依靠自身的發展來壯大自己。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沒有經歷過絕望,就不會出現希望,就不會有廣闊的未來。

    一旦真正的依靠自身的發展掃平了天下,那麼所有人的心裡就會產生一個巨大的變化,並從而扭轉自己的思想,認定自身才是最強大的,自己的國家才是最強大的,從而更加的愛國。

    而在自身發展時在受到外來壓力、干擾、威脅的情況下,也會逼迫的所有華夏百姓不得不盡可能地團結奮鬥。只有這種精誠合作的精神一直傳遞下去,才會盡可能的減少內部爭端,不再讓國家的元氣在一次次的內耗中消亡。」

    王紹楓通過種種手段,影響著所有人去反思,用制度,用壓力,用外來生存威脅,去逼迫國人不得不努力、奮鬥、拚搏,為他們自己為國家在這個叢林世界裡披荊斬棘砍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血路出來。

    靠天靠地靠那些洋主子,永遠無法強大自己的國家。

    所有國人的思維裡必須盡可能的消弱依靠,等,盼的思想模式。依靠不來強大,等不來強大,更盼不來強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