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血腥刺刀

龍騰世紀 第一百九十九章 鍛壓機 文 / 沉迷

    (求推薦,求收藏,給點希望,希望大家能支持下,您的每一張推薦票都是我寫作的動力,新人不容易啊。保證每天至少更新一章,5000+字,不斷更。)

    「部長,你放心,這筆賬我們算的過來,一台1.2萬噸自由鍛造機不過幾千萬龍幣,但是他卻能讓我們能夠建造8萬噸,10萬噸的巨型集裝貨輪,能給我們造船廠帶來超過幾億,甚至幾十億的利潤。

    「那行,先把規模給我弄好了再說,商船的設計也要到位,你們做好你們的工作,我們做好我們的工作。知道吧?」

    在場眾人無不點頭:「部長放心,我們絕對不會拖延進度。就算不為爭第一,也要為造船廠的未來考慮。」

    水壓機的出現很早,但是水壓機的真正發展確實在最近的十年內。

    早在西元1662年,帕期卡就發現了利用液體產生很大力量的可能性。

    西元1795年,英國的j.布拉默應用帕斯卡原理發明了水壓機,取得了第一個手動液壓機的專利,用於打包、搾植物油等。

    隨著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蒸氣機的發明,引發了工業生產革命,現代化的大工業逐步代替了工場手工業。具有悠久歷史的鍛造工藝也逐步由手工鍛造轉變為機品鍛造。

    16世紀初,出現了第一批水力機械錘。1839年,第一台蒸汽錘出現,此後,伴隨著機械製造工業的迅速發展,鍛件尺寸越來越大,鍛錘已做到落下部分重量超過100噸。如此笨重的鍛錘,操作困難,振動十分巨大,帶來了很多問題。

    在西元1859-1861年在維也納鐵路工場開始有了第一批用於金屬加工的70噸,100噸,乃至120噸的液壓機。英國已開始把水壓機用於鍛造,水壓機逐漸取代了超大型蒸汽鍛錘。

    西元1884年在英國曼徹斯特首先使用了鍛造鋼錠用的鍛造水壓機,它與鍛錘相比具有很多優點,運動部分不必那麼重,震動又小,因此發展很快。

    在西元1887-1888年間,製造了一系列的鍛造水壓機,其中包括4000噸的大型水壓機,直到1893年英國建造了當時最大的1.2萬噸的鍛造水壓機。大鋼錠的鍛造工作全有鍛造水壓機來完成。

    到19世紀末,美國製成1.26萬噸的自由鍛造水壓機。

    從一開始,軍政府的重工業發展就使得科技部對這個水壓機非常的感興趣,眼光就瞄準了這個對於國家重工業有著極大助益的設備,幸好這個時候各國保密意識不強,不像後世那麼嚴密,所以在花費了不菲的代價後,盜取了英國的水壓機資料。

    如果有英國專家能夠就近觀察日照造船廠的這台水壓機的話,就會發現這台水壓機跟自己國內的水壓機幾乎完全一樣。

    散會後,王紹清找到了科技部長柴鈺那裡,說了水壓機和合金鋼的事情。

    「柴鈺,你看,科技部要解決這兩個問題估計需要多久?」

    柴鈺有點無奈地撇了對方一眼,說道:「王紹清,你真當科技部的人都是神啊,這搞發明創造不是說多長時間出成果就一定能出的,跟工廠生產產品完全不是一個概念。運氣好的話,吃頓飯的功夫就能解決一個難題,就能研發出新技術。運氣不好,你吃上一年的飯,抓破了頭皮也不行。」

    「那調查局就不能在外面想些點子?」

    柴鈺現在真是有點頭疼,這些人都把調查局在國外的人手當成神仙使用了,缺什麼就給科技部發電報,而科技部又要聯繫調查局行動。調查局也在多次情況下,甚至組建了一個專業的機構---科技情報部。說白了就是科技間諜。

    但是畢竟調查局成立時間不過幾年,能滲透進去的都是一些看起來不太起眼的行業,而且黃種人在白人國度總有一些不便,招收的白人僱員又不能完全值得信任。

    調查局局長王紹山不止一次的向柴鈺抱怨過了。而柴鈺……兩頭都不是。

    「我們會盡可能請調查局幫我們弄到美國的萬噸級自由鍛造水壓機的資料,但是我們也不敢打包票。畢竟那些資料很龐大,就算拿回來,我們的科技人員要吃透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所以,我們只能盡力自己想辦法根據得來的資料研究,研發出自己的水壓機,而不是總是仿製他國的產品。」

    「呵呵。」王紹清開心的一笑,柴鈺的潛在意思表示的很明白,自由鍛造機估計不成問題了。「行,大小姐,那我就先走了,不送,嘿嘿。」

    「走走走,走遠點,看見就心煩。」柴鈺笑罵道。

    工業的需求使得科技部現在成了比財政部還受關注的部門,大量的科技從這裡下放到各個工廠部門,而科技部的各種技術大部分都是調查局從其他國家用各種手段獲得的,小部分則是從德國通過外交或金錢手段直接共享或通過其他方式交換,只有極少數科技是自己研發的。

    現在共和國科技部的科研能力極為薄弱,除了幾個特殊的部門之外,其他的部門都基本上是在依靠國外的各種先進技術進行研究仿製。

    大量的德裔工程師專家們充斥著山東半島的各個研究所設計院等科研單位,這些單位接受相關部門的資助,自主學習,研發。現在還是處於軍政府大力輔助的階段。

    等十年以後,這一代的科研人員成才了,那時這些科研單位就可以有更大的自主權進行自己的方向研究。

    在科技部的規劃中,未來的科研單位需要依靠三方面解決科研費用的壓力,不能全部由政府提供,那樣以後對政府的財政壓力太大。

    一方面是政府投資,通過這種方式,科技部派遣人手進駐科研單位,一是為了保證科研單位的安全性,二是為了保證科研單位的機密盡可能的減少洩露,三是通過這種方式使得科研單位有政府背景從而不會脫離政府的掌控。

    第二方面是企業投資,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給相關科研單位投入一筆資金開發出自己所需要的專利技術,或者解決自己的科技難題。

    第三方面則是專利收益,科研單位無論和誰合作,自身都佔有或多或少的專利分成,在專利權時期可以根據這些專利股權獲得一定比例的專利費用。

    三方面形成一個穩定的結構,更好的使得科研單位既能獲得自己的獨立發展模式又不至於完全游離於政府掌控之外。

    同時科技部下轄的幾大組織,一個是專利警察,專門去審查專利費用,以及從外界工廠收取專利費用。

    第二個是安保警察,專門負責審核科技部管轄的各種技術是否不按照規定外洩,因為調查局能輕易的獲得國外的大量專利技術,也使得科技部對本身的各種專利技術的安全性產生了極大的隱憂,在向王紹楓申請得到批示後,科技部立刻組建自己的安保部隊。並且還跟國家安全部進行密切合作打擊尖端科技外洩的情況。

    第三個則是風險投資部門,專門尋找對未來發展有重大作用的科技並進行投資研究。

    第四個則是科技儲備,科技研究出來不一定都能立刻使用,所以也需要進行科技儲備,厚積薄發的道理每個人都懂得。

    第五個則是專利審批,相當於國外的各大專利局等機構。

    看著王紹清送過來的資料,柴鈺陷入了沉思,顯然以後國家對大型鍛壓機的要求會越來越高,這是好事也是難事。

    好事是值得肯定的,說明了政府重工業的發展提升速度越來越快,而且技術也越來越進步,否則也用不上更高等級的鍛壓機鍛造出來的材料,畢竟鍛壓機鍛壓材料的成本可不低。

    想到這裡,柴鈺不由的寫了一份申請報告。

    「我覺得我們應該成立一個或數個專門的大型鍛造機鍛壓工廠,所有部門需要的各種鍛壓材料都送到這個鍛壓工廠進行鍛造,這樣不但能為我們的鍛壓廠保密,也更有利於我們的鍛壓技術的研究進步。」

    「通過大量的集中的鍛造可以讓我們更加輕易的清楚鍛造所產生的問題,而不像兩個造船廠裡的擁有了大量的技術人員後只是去為普通商船進行部件鍛造,這是對鍛壓機的浪費也是對我們技術上,人員上,資金上的浪費」

    「只有集中鍛壓人力,通過超大型的鍛壓廠,為我們的其他工廠鍛壓生產出各種所需的部件,才能夠更好的促進我們國家鍛壓業的發展。零散發展終究不如集中發展來的有效率。」

    柴鈺的報告送上去之後,王紹楓第二天召集了大量的工業方面科學專家進行討論,會議後批准在青島建設一個超大型的鍛壓公司。

    西元1902年3月4日,青島鍛壓公司這個關係到國家發展的戰略性工廠正式掛牌成立。

    這家青島鍛壓公司,在科技部的建議下,被工業部直接提到最高等級關注,而工業部直接幫助青島鍛壓公司申請工業貸款一億龍幣直接用於工廠的建設,以及新的鍛壓機的研究。

    而在日照鋼鐵廠和青島鋼鐵廠的兩座鍛壓機的部分熟練技術人員,也被轉移到這個工廠裡來,並被集中力量進行1.5萬噸的自由鍛造機以及2.5萬噸的鍛造水壓機的攻關,以及現有1.2萬噸級水壓機的技術改進。

    同樣,兩大造船廠內也建設起了自己的1.26萬噸鍛造機,專供造船廠自己使用。

    整個鍛壓公司的投資遠遠超過了青島造船廠,不禁是從投資規模,以及工廠設施,還有大量的專家配備,和人員場地的規模都遠遠超出了其他人的想像。

    一億龍幣的投資直接刷新了軍政府發展工業以來最高的單家公司投資規模,即使鋼鐵廠和造船廠也遠遠不如。

    後世的記憶讓王紹楓對於這個鍛壓機的印象比較深刻,所以也使得他對此比較關注。

    而王紹楓並不知道,他批准的這個青島鍛壓公司會對後來華夏共和國的重工業發展做出多大的貢獻,而青島鍛壓公司也在隨後發展成為青島盈利最高,納稅最多的支柱性十強企業之一。

    後世中國為什麼在那些尖端科技上屢屢落後於人?除了研發能力之外就是材料的生產能力。

    為什麼2000年生產的直升機性能還達不到美國80年代賣給中國的黑鷹直升機性能?就是因為關鍵部位的材料不行。

    而發動機的壽命以及效率方面為什麼不行?也同樣是由於自由鍛造機跟不上有關。航空發動機中多個關鍵部件是模鍛工藝製造而成,其中風扇葉片、壓氣機整體葉盤和渦輪盤等關鍵部件都需要使用大型模鍛壓機加工製造。由於大型模鍛設備的缺失,沒能在「太行」發動機上應用發達國家在同類產品上已經應用的粉末冶金渦輪盤,導致發動機耐久性和性能都受到了影響。

    而飛機其他部位也是一樣,機結構的主要承力部件的組成部分都採用模鍛件,其製造水平對飛機所能達到的最高性能水平、可靠性、壽命和技術經濟效益有重大影響。工業發達國家的學者常把鍛壓技術,特別是大型模鍛件的製造技術,作為衡量一個國家航空工業水平的重要標誌。

    西元1950年,美國為發展飛機製造業,開始實施「空軍重型壓機計劃」,這期間梅斯塔公司為美國鋁業公司製造1台4.5萬噸模鍛液壓機,同時勞威公司為wyman-gordon公司製造了1台4.5萬噸模鍛液壓機和1台3.15萬噸模鍛液壓機。誰能想到這幾台六十年前研製的大型模鍛壓機卻是現在美國最先進戰鬥機的關鍵生產設備。美國的2台4.5萬噸模鍛液壓機、俄羅斯2台7.5萬噸模鍛液壓機和法國的1台6.5萬噸模鍛液壓機,再加上我國新研製裝備的1台4萬噸模鍛液壓機和2台8萬噸模鍛液壓機,構成了世界頂級模鍛設備分佈體系。

    wyman-gordon公司是美國生產鈦合金鍛件的專業公司,為新型飛機生產了一系列目前世界上最大尺寸的鈦合金整體閉式模鍛件。

    而歐洲由於大型模鍛壓機加工能力不足,a380多個部件都要利用俄羅斯7.5萬噸模鍛壓機加工。

    由此可見,大型模鍛壓機這種極端工業加工設備簡直是「振國之寶」、「工業桂冠」,誰擁有這樣的極端加工能力,誰就掌握了航空工業發展的話語權。

    在核工業,核反應堆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穩壓器,堆內構件均多採用大型鍛件組成。核島設備大型鍛件的先進性、可靠性與其所採用結構材料的質量,性能的優劣有著十分密切。而我國由於缺乏模鍛加工設備,長期以來,核反應堆容器都需要依賴國外進口。

    能在航空和核工業方面都有著如此巨大價值,可以想像的到,大型鍛壓機對於一個國家的戰略工業方面來講是多麼的重要。

    當然,現在在鍛造領域應用的主要還是海運設備上,無論是動力系統的主軸,還是其他各個地方所需的高強度鋼板都需要大力鍛壓機的使用。

    而得益於軍政府的這兩台鍛壓機,使得兩個造船廠生產出來的商船質量遠高於他國所生產的。

    抱著既然有大力水壓機,就不能荒廢的心裡,造船廠幾乎把所有商船上能鍛造的大型部件都拿過來進行鍛造一遍。

    一些重要部位甚至是兩次鍛造,更加的使得設備各個性能指標上都絕對的稱雄於世。

    即使在造船廠的德裔技術專家看到這造船廠拿這種戰略武器鍛壓商船的零部件也無不肉疼無比。當然也使得他們可以盡可能的為自己所設計建造出來的商船擁有絕對的自信心,而在這種自信心下,也使得造出來的「海鷗」不需要進行海試,直接就去南洋運輸。

    經過驗證,即使是普通鋼板在鍛壓機鍛壓後,綜合性能都比之前鋼鐵廠生產出來的要高出10%-15%左右,而各種合金鋼的性能也高出8%-12%之間。造出來的總體堅固性能超出15%-20%。另一個方面說就是能夠超載20%的噸位而不會對商船有什麼的損傷或危險,如此驚人的差距差點沒讓德國專家們把眼珠子給瞪出來。

    而這種情況也被德國知道,直接令德國的各大造船廠眼紅無比,可惜萬噸級的水壓機成本太高,如果依靠他們造船廠自身的經濟實力去購買這台設備的話,估計近十年的利潤都打水漂了。就算他們自己想購買,那些股東也不一定願意接受。

    同樣,德國也從這個方面得知了華夏的造船能力,他們經過近兩年的商船建造,已經使得他們的技術工人數量大增,造船技術也提升飛快,根據從華夏來的情報,那些造船廠的能力完全不弱於帝國的各大造船廠。

    甚至他們因為有著造船廠自身的萬噸級水壓機,使得他們造出來的商船質量比德國自己造的還要優秀許多。現在唯一困住他們自身的就是設計能力,相信這種情況在數年後也會得到極大的改觀。

    不過一想起幾年後華夏突然的成批製造軍艦,無論是威廉二世還是軍部的高層人員就覺得外面的天空異常晴朗,心情也特別舒暢。

    英國在遠東的利益有多麼大,世界上哪個國家不知道?到時僅僅在華夏國內的利益就足以讓華夏和英國徹底的撕破臉。無論是上海租界,還是海關權益,亦或是香港問題,以及西藏,都能夠讓那群民族份子不惜代價要把英國人驅逐出去。

    而英國為了自己的利益也必須反擊,那時……在遠東將會爆發比布爾戰爭要大十倍的戰爭,而英國的損失也至少是布爾戰爭的十倍以上,那是幾十億英鎊。上帝……整個英國都會被打的要典當褲子,並且他們還得不到什麼回報,除了華夏人更加的敵視之外。

    「無知的英國人。」威廉二世看向西南方向,嘴角滿是笑意。

    綠色小說.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