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血腥刺刀

龍騰世紀 第一百八十七章 蘇維埃的創立 文 / 沉迷

    (求推薦,求收藏,給點希望,希望大家能支持下,您的每一張推薦票都是我寫作的動力,新人不容易啊。保證每天至少更新一章,5000+字,不斷更。)

    西元1901年10月13日,彼得堡所有的工廠進行了工人代表蘇維埃的選舉。當天夜間就舉行了蘇維埃的第一次會議。繼彼得堡之後,莫斯科也成立了工人代表蘇維埃.

    彼得堡工人代表蘇維埃是俄國最大的工業中心和革命中心的蘇維埃,是沙皇帝國首都的蘇維埃,本應該在1901年革命中起決定性的作用。

    但由於孟什維克的拙劣的領導,它沒有完成自己的任務。

    大家知道,當時列寧還不在彼得堡,還在國外。孟什維克趁列寧不在,鑽進了彼得堡蘇維埃,並奪得了領導權。在這樣的條件下,赫盧斯塔列夫、托洛茨基、帕爾烏斯等孟什維克分子能扭轉彼得堡蘇維埃的方向去反對起義的政策,是毫不奇怪的。

    他們不是設法使士兵同蘇維埃接近並使兩者在共同的鬥爭中聯合起來,反而要求把士兵撤出彼得堡。

    蘇維埃不是把工人武裝起來,使他們作好起義準備,而是裹足不前,反對準備起義。

    莫斯科的工人代表蘇維埃在革命中完全起著不同的作用,莫斯科蘇維埃從成立時起就執行了徹底革命的政策。

    莫斯科蘇維埃是由布爾什維克領導的。由於布爾什維克的努力,在莫斯科除了工人代表蘇維埃外,還成立了士兵代表蘇維埃。莫斯科蘇維埃成了武裝起義的機關。

    蘇維埃的影響是巨大的。雖然它們往往是自發產生,沒有定型,成分上不固定,但它們的行動卻像一個政權機關。

    蘇維埃用奪取手段實現了出版自由,確立了八小時工作制,號召人民拒絕向沙皇政府納稅。在個別場合,它們還沒收沙皇政府的資金來滿足革命的需要。

    1901年11月和12月,群眾革命鬥爭繼續轟轟烈烈地發展著。工人的罷工仍在繼續。

    1901年冬,農民反對地主的鬥爭規模很大,農**動席捲了全國五分之一以上的縣份。薩拉托夫、唐波夫、切爾尼果夫、梯弗裡斯、庫泰依斯和其他一些省份發生過真正的農民起義。但農民群眾衝擊的力量還是不足,農**動還缺乏組織和領導。

    革命已經發展到馬上要舉行武裝起義了。布爾什維克號召群眾舉行武裝起義反對沙皇和地主,向群眾說明武裝起義已不可避免。布爾什維克不停地準備武裝起義。

    沙皇政府沒有疏忽,它在作決戰的準備。對工人和農民實行進攻。沙皇政府在農民起義的許多省份宣佈戒嚴,頒布了「就地正法」、「格殺勿論」的殘暴命令,並下令逮捕革命運動的領導人和驅散工人代表蘇維埃。

    12月9日,莫斯科出現了第一批街壘,接著莫斯科許多街道都築滿了街壘,沙皇政府出動了火炮,它調來了超過起義者數倍的兵力。

    幾千武裝工人進行了九天的鬥爭,沙皇政府只得從彼得堡、特維爾和西部邊區調來了幾個團,才把起義鎮壓了下去。

    各區的起義領導機關在戰鬥開始前夜不是已被破獲,便是已被隔絕。莫斯科布爾什維克委員會也被破獲了,武裝發動變成了彼此沒有聯繫的各個區的起義。

    各區失去了領導它們的中心,又沒有全市共同的鬥爭計劃,所以主要是局限於防禦。

    正如列寧後來所指出的,這是莫斯科起義力量薄弱的主要根源,同時也是這次起義遭到失敗的原因之一。

    起義在莫斯科的紅色勃列斯尼亞區進行得特別頑強和激烈,紅色勃列斯尼亞區是起義的主要堡壘和中心,這裡集中了布爾什維克所領導的精銳的戰鬥隊。

    但是紅色勃列斯尼亞區遭到了火與劍的鎮壓,淹沒在血泊和炮擊後的烈火之中了,莫斯科的起義被鎮壓下去了。

    起義不僅在莫斯科發生過,革命的起義還席捲了其他許多城市和地區。克拉斯諾雅爾斯克、莫托維裡哈(現為皮爾姆)、諾沃羅西斯克、索爾莫沃、塞瓦斯托波爾和喀琅施塔得等城市,都爆發過武裝起義。

    俄國境內各被壓迫民族也奮起進行了武裝鬥爭,格魯吉亞起義幾乎席捲全境。

    在烏克蘭的頓巴斯一帶,即在戈爾洛夫卡、亞歷山大羅夫斯克、魯干斯克(現為伏羅希洛夫格勒),起義的規模很大。在拉脫維亞,鬥爭進行得很頑強。在芬蘭,工人成立了赤衛隊,並舉行了起義。

    但所有這些起義,也如莫斯科起義一樣,都被沙皇政府用慘無人道的殘暴手段鎮壓下去了。

    不甘心就此失敗,以及與沙皇政府結下了深刻仇恨的布爾什維克採取了更加隱秘而激烈的手段。

    在之後的幾年中,從西元1902至1907年間,除了頻繁的社會運動外,也是恐怖暗殺的高峰期,社會革命黨格鬥組織、波蘭社會主義黨格鬥組織與布爾什維克格鬥組,策動了多起針對大臣、公務員與警務人員的刺殺或搶劫案件。

    當然,這其中更多的是調查局成員在其中煽風點火,偽裝成布爾什維克的人員去刺殺沙皇政府官員,也偽裝成沙皇政府警察刺殺布爾什維克成員。從而使得沙皇政府和布爾什維克已經到了不是不休的局面。

    在後來調查局的統計中,在這幾年中,至少有超過200米布爾什維克骨幹份子以及130餘名沙皇政府官員被刺殺。

    俄羅斯革命震動了歐洲,第一時間,便有許多國家向尼古拉二世發送電報詢問是否需要幫助。

    尼古拉二世明白這是其他國家擔心帝國內部的暴動會影響到整個歐洲的穩定,同時也是探聽俄羅斯的虛實好爭取對策。為了表示俄羅斯不會受到影響,尼古拉二世對外宣佈俄羅斯目前的暴亂不過是一群布爾什維克份子意圖顛覆政府而發起的暴亂,對於這群份子,帝國已經採取了嚴格嚴厲有效的措施,消滅了一干布爾什維克份子。

    對於俄羅斯帝國國內的暴亂,王紹楓是看的非常的舒坦,既然你俄羅斯想來強佔我家,那麼說不得也讓你家亂一下了。

    這次革命極大的打擊了俄羅斯帝國的統治基礎,也為後來俄羅斯再次爆發革命提供了大量的經驗。

    同時因為大量軍隊調往西伯利亞,使得沙皇政府在歐俄地區的兵力減少,並不能對大量的布爾什維克進行徹底的撲殺,使得革命火種在各個農村地區此起彼伏,不得停息。

    而在俄羅斯爆發革命的同時,與俄羅斯帝國接壤的幾個國家立刻派遣大量的軍隊嚴防布爾什維克進入自家境內。

    尤其是德國,奧匈,奧斯曼三國調動的軍隊極為頻繁。

    好在這個時候尼古拉二世不傻,允許少量英法德三國人士在俄羅斯帝國邊境查看,防止三國趁火打劫,並以大量的國內礦山利益拉攏三國政府,取得他們的支持。

    俄羅斯這兩年的災難到處不斷,不是狼災就是暴亂,使得很多人都在心裡琢磨這俄羅斯是不是快要被上帝遺棄了。

    最為擔心俄羅斯的乃是法國,法國和俄羅斯有著天然同盟的關係。從地緣上來講,法國和俄羅斯之間有著一個強大的德國來阻擋,還有一個奧匈夾雜在其間。

    一個德國已經讓法國人苦不堪言的了,何況德國還跟奧匈結盟,這幾乎是要了法國人的小命,所以最好的盟友選擇自然是拋向了俄羅斯。

    在第一時間法國就詢問俄羅斯是否需要貸款,尼古拉二世這時正愁著軍費的著落,無論是在西伯利亞的近百萬大軍,還是在歐俄地區的平定暴亂都需要大量的軍費,這些暴亂使得俄羅斯很多地方的經濟陷入了完全的停滯,更是使得俄羅斯的財政陷入困境。

    很快,第一筆5億法郎的貸款就到了俄羅斯手中。有了這筆貸款,整個沙皇政府都舒了一口氣。

    這下停滯了大半年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又有了足夠的資金開始動工了,同樣,得到了充足的軍費後,俄羅斯帝國的財政大為寬裕,各大工廠馬上開工起來,使得大量的罷工工人又回到了工廠繼續工作。

    在生存的壓力下,那些罷工工人不得不離開了自己所在的起義隊伍。

    完全可以說是神來一筆的招式,徹底斷絕了這次俄羅斯國內革命的希望。

    而布爾什維克革命堅定份子也不得不轉入地下秘密做鬥爭。

    英法兩國看到俄羅斯的革命平息後也是大為開心,畢竟一個暴亂分子組成的俄羅斯完全不符合他們的利益,經濟利益上來講,如是,戰略利益上來講,更是如此。

    誰會知道這些暴亂分子一旦上了台之後採取什麼樣的政策對待其他國家?而到時這群暴亂份子掌握了國家軍隊之後,那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一場災難,誰也不知道這蠻橫的斯拉夫大軍會把屠刀揮向何方。

    除了德國,德國總參會議室這次更是鴉雀無聲。

    從德國的情報機構傳來的消息很明顯的可以看出,在俄羅斯發佈侵中國司法權的《滿洲司法條例》十二條之後,一個月內俄羅斯就突然因為幾名工人被辭職而發動了大規模的遊行示威活動。

    在這會議室坐的人哪怕就是一個傻子也能看的出來這中間肯定有什麼聯繫。

    畢竟僅僅幾名工人被辭就使得俄羅斯差點陷入萬劫不復之境,可以想像的到這裡面需要多大的能量互相連鎖反應產生巨大的效應。

    而俄羅斯乃至其他任何國家都沒人會把這件事跟中國人聯繫到一起,完全是那種死了也不知道是死在什麼人的手中的感覺。

    知道俄羅斯國內矛盾很嚴重是一回事,但是如何的通過一件小事把這些矛盾挑動起來然後在擴大化,乃至全國範圍內的暴動才是真正的本事。

    在場的人都很清楚,這裡面花費的成本才多大,而對俄羅斯造成的危害有多大。

    這次暴亂已經徹底給俄羅斯政府和平民之間造成了不可調和的仇恨。

    而有了這第一次的暴亂,就有第二次,第三次,直到俄羅斯這頭野蠻的北極熊被不斷的疾病打擊而徹底的死去為止。

    「這件事值得我們學習,我們必須要承認,我們的盟友在很多方面已經走在了我們的前面。」威廉二世首先給會議定下了一個基調。

    「我的參謀長,你覺得在這次俄羅斯暴亂中,我們能得出什麼結論?」

    施裡芬點點頭,翻開了自己手中的文件,用沉重的語氣說道:「陛下,這次俄羅斯的暴動,我們派出了大量的情報人員,也統計了很多方面的數據。」

    「經過從沙皇政府內部檔案中得到的數字,參與暴動的工人超過30萬人,其中5萬餘人因為各種各樣的衝突死亡。參與暴動的農民超過50萬人,有3萬餘人也因此而死亡。總的死亡人數高達9萬餘人。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為1.3億盧布,間接經濟損失預計會超過1.4億盧布。」

    「預計今年俄羅斯工業產值減少0.7億盧布,農業產值減少0.5億盧布。俄羅斯的直接財政收入減少八千萬盧布。」

    「俄羅斯今年的軍費開支比去年增加了2.7億盧布,其中八千萬盧布是為了平息這次叛亂而支出的。另外1.9億盧布是為了平息西伯利亞狼災支出的。同樣我們注意到,去年俄羅斯的軍費開支也增加了1.2億盧布,也是平息西伯利亞狼災支出」

    「總計這兩年俄羅斯軍費支出一共多了3.9億盧布,為了平衡這筆資金,俄羅斯政府不得不壓縮海軍建設,以及減緩西伯利亞大鐵路的建設,還在英法美以及我們德意志帝國增發國債。」

    「總計這兩年,在俄羅斯發生的各種事情一共造成了7.8億盧布的損失,折合0.86億英鎊,或17.3億帝國馬克。」

    「以上數字,均是由我們的情報人員從俄羅斯帝國財政部門秘密得來的,消息可靠性在90%以上。」

    在座的人,不少都是頭上冒著冷汗。太驚人了,這些數字加起來都能夠支撐打一場大規模的國戰了。

    威廉二世扯了下嘴角,心中思緒萬千。這盟友的手段一次比一次陰狠毒辣,不知不覺的已經沉重地打擊了三個國家,美國,英國,俄羅斯,那下一個呢?

    而且這三個國家還是絲毫不知,這種殺人不見血的手段真是非常值得自己學習。可惜帝國人的天性實在不擅長做這方面的動作,哪像盟友他們國家幾千年的時間都是處在各種各樣的陰謀詭計當中,比這個,實在有點難。

    「從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看出要打倒一個國家不一定需要戰爭。如果俄羅斯這樣多來幾次暴動的話,估計我們也不需要擔心他們的威脅了,他們的經濟,軍事,人口都會在這種動亂中逐漸喪失元氣,最後只要我們軍隊發動一次戰爭,就可以輕易的打倒這蠻橫的斯拉夫壓路機了。」

    「但是,同樣我們也可以看出,這種手段只能在俄羅斯這個國家實施,他需要大量的國內對立矛盾,才能夠叢中起到催化作用。我認為我們的盟友在這次事件中僅僅充當了一個導火線的作用,雖然收益是數百倍的提升,但是不值得我們大力下功夫去學習,去操作。不過我們需要學習的是如何防範這種暴動,如何更有效的統治我們的國家不受這種暴亂傷害。我認為這才是我們在這次俄羅斯暴亂中需要學習的經驗。」

    這話一說,在場的人都贊同的點點頭,有幾個列強能像俄羅斯這樣又強大又虛弱?完全矛盾的局面在這個國家得到完美的結合。

    俄羅斯國內的革命絲毫沒有對華夏產生影響。同樣,也由於共和國的強力控制,安全部的大力打擊,使得華夏沒有遭受歷史上八國聯軍的災禍。

    當然,最重要的是沒有了德國這個發起者,八國聯軍想成立也成立不起來。

    不過列強國家還是在有條不紊慢慢吞噬著華夏的各種利益。

    雖然沒有了八國聯軍的侵略,暫時性的阻止了列強在華夏腹地開闢大量租界的借口。但是日俄兩國還是在中國東北大肆侵佔華夏。

    10月28日,俄國財政部副大臣羅曼諾夫來哈,籌劃繼續施工及建設哈爾濱為中東鐵路總埠等事。

    11月5日,日本人在道裡中國五道街創辦「松花會」。哈爾濱的義和團聯合當地愛國清兵和市民,搗毀洋人教堂,槍決法國教士。

    這三件事引起了軍政府的關注。

    對於中東鐵路還好說一點,畢竟西伯利亞大鐵路還有幾年才能貫通,在西伯利亞大鐵路沒貫通之前,中東鐵路就等於無根之萍,無源之水。

    而義和團在哈爾濱的動作雖然有點麻煩,但也是可以說的過去,雖然中原地區的義和團被安全部極力打壓下已經沒有多大氣候了,況且不過是區區幾個傳教士罷了。法國是個紙老虎,連滿清都不見得能打得過。

    真正麻煩的是日本在道裡創辦的松花會。

    因為日本人的宣揚什麼千年鄰國同文同種一衣帶水的偽善言論欺騙了很多的華夏百姓,使得日本在中國的潛勢力發展的非常的迅速。

    包括革命黨領袖孫文等人都非常的信任日本。

    可是這不能瞞得過真正對日本極端仇視的共和國,對於日本的未來,共和國的統一意見就是徹底的把日本變成一個死島。只有死去的日本人才是好的日本人。

    唐時和華夏發生大戰,然後明時又有倭寇,又在萬曆年間侵略朝鮮。直到幾年前的甲午戰爭,旅順大屠殺,數萬百姓被殺的只剩下最後三十六人負責搬屍。

    而其他地方被殺的百姓更是不知凡幾。

    王紹楓有一句話讓所有的共和國人員深以為然:華夏共和國只有把日本徹底摧毀,才能對得起那些無辜的亡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