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血腥刺刀

龍騰世紀 第一百四十六章 冰港的科技 文 / 沉迷

    (求推薦,求收藏,給點希望,希望大家能支持下,您的每一張推薦票都是我寫作的動力,新人不容易啊。保證每天至少更新一章,5000+字,不斷更。)

    西元1900年8月2日,捕食者號正式下水了,國防軍海軍潛艇不再是只有虎鯊號這一隻孤零零的深海巨獸了,它有了第一個夥伴,很快也就會擁有第二個第三個乃至更多的夥伴。[.]

    這次捕食者號的海試有著虎鯊號的經驗,而不是像第一次虎鯊號的海試那樣全靠自己摸索著各種各樣的經驗,一點點的試探前進著。

    潛艇是沒有玻璃窗的,現在的技術還加工不出能在水下數十米百餘米深的玻璃,並且還能和潛艇的雙層殼體無縫連接,即使後世也不可能。

    同樣,這次為了捕食者號的海試,海軍總部也準備了一艘商船,依舊用吞噬者號武裝商船拖著快速前進,並做出各種機動動作。

    第一次虎鯊號測試發射魚雷時,虎鯊號只是規規矩矩的拉著靶船勻速直線運動,當時所有參與測試的人都捏了把冷汗。虎鯊號裡的人是怕打不中,更怕魚雷會朝著吞噬者號跑去。好在現在都是在近水面處發射魚雷,使用潛望鏡能夠看的清目標的方向,按照預想的那樣,直接命中靶船。

    水下發射魚雷對於計算能力要求很高,因為水下看不到外面的情景,潛望鏡長度夠不到水面。只能依靠雷達和聲納返回的信息計算各種變量,如果沒有計算系統或顯示屏具體顯示出距離和方位對比的話,幾乎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打十枚魚雷出去,能中一枚就算是中大獎了。

    現在還沒發展出那種技術,所以發射魚雷都是需要潛艇先通過雷達和聲納探測出地方的大概方向和距離,通過潛望鏡看準具體的方位,調整潛艇的方向,再進行發射。一般發射距離不會超過300米,一個是魚雷的射程有限,第二是直觀瞄準的話,精度實在有限。

    駕駛者吞噬者號的船員們也是心臟狂跳,雖然說拖索有500米長,但是誰也不知道保險不,如果魚雷沒打中靶船,而是擦邊溜走了,吞噬者號又正在這個方向上,那麼……吞噬者號可扛不住533mm魚雷一擊的。這一刻吞噬者號上無論任何人都是把救生衣穿起,防止出現萬一情況掉進海裡浮不上來了。

    「前魚雷一號艙二號艙戰鬥準備!」捕食者號艇長姜亦低聲下令,兩眼仍然僅僅地咬著潛望鏡裡那變得越來越大的目標。

    「前魚雷一號艙二號艙準備完畢!」姜亦聽到身旁的擴音器裡傳來前魚雷艙的回應。

    「檢查右1號發射管和魚雷情況!檢查2號發射管和魚雷情況!」

    「魚雷情況正常!魚雷發射機構正常!隨時可以發射!」魚雷長的聲音越來越興奮了。

    「距離300米,速度12節!」

    「方位122,定深2米。」

    「魚雷情況正常!魚雷發射機構正常!隨時可以發射!」魚雷長的聲音還是那麼的平靜。

    「打開魚雷發射管前蓋!」

    「發射一,發射二!」

    姜亦發現自己的聲音在這時有些顫抖,畢竟這不是他們平時的課堂演示,這是實實在在的攻擊。魚雷也不是課堂上的精緻模型,幾百米外的也不是木製的小船,那是真正的填充滿了300公斤的烈性炸藥的魚雷和一千二百噸的蒸汽輪。極力平息了一下自己內心的衝動,避免讓自己的下屬們看出他的興奮和失態。

    從潛望鏡中,可以看見一條急速延伸的尾波揚長而去,和靶船之間的距離在不斷的縮小,280米,210米,120米……

    「轟」,沖天的爆炸聲傳來,不到三秒鐘,又是一聲驚天爆炸。連續兩次劇烈的攻擊直接把一千二百噸的蒸汽輪炸成了碎片,30秒過後,原本靶船存在的地方已經空蕩蕩的,除了一些漂浮在海面上燃燒的碎片。

    一千二百噸的蒸汽輪根本抵抗不住兩條533mm魚雷的攻擊,超過600公斤的**讓這條蒸汽輪連反應的機會都沒有,直接沉入了海中。如此猛烈的攻擊別說薄皮的商船,就連萬噸級的戰列艦也無法承受。

    看著眼前的場景,所有在場的人員腦海中想的是未來世界各**艦一一被捕食者號送進海底的場面,那些平時耀武揚威的超過萬噸級的戰列艦,在捕食者面前跟普通商船一樣毫無反抗能力。

    艇首魚雷發射成功,然後是艇尾魚雷試射了,不過艇尾試射就沒有靶船了,而是由艇長在海試過程中任意選定一個目標進行發射。然後是三個月的各種測試,無論是航程海試航速潛深都需要測試。

    測試潛深是最危險的,根據計算潛艇能夠扛得住極限潛深的水壓,但是規定了只能到安全潛深去測試。國防軍現在才兩艘潛艇,萬一失事的話……即使虎鯊號的潛深測試也是在安全深度下測試。

    捕食者不停地圍繞著勘察加半島的海岸線來回測試,驗證著柴油機組的持續力,也是為了防範俄羅斯海軍突然發瘋跑到這裡來了。

    一旦海試成功,虎鯊號也需要從回到冰港更換柴油機組。為虎鯊號準備的柴油機組已經製造完畢,根據預定的方案,只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即可完成更換動力,以及其他設備的升級改造。

    新型的長波通訊系統--藍海二型大功率超長波通訊器能夠在水下5米處對外進行聯絡,並且通訊距離達到了300公里,比起一代的藍海一型距離增加了數倍。藍海一型只能在水下3米進行通訊,而且通訊距離不到100公里。極大的限制住了潛艇的巡邏範圍,一旦稍微遠點就不能及時聯絡基地,從而無法進行保護。

    通訊干擾器也升級了一代,對於通訊干擾器暫時不需要過大的干擾距離,但是干擾強度要大。黑幕一型干擾器只能壓制4公里左右的無線電發射源,並且干擾強度有限。而二代則是全面壓制4公里內的大部分波段通訊。

    冰港科研所研製出來的干擾器並不是後世那樣使用三極管,而是一個發射功率高的無序雜波,是通過碰運氣的方式干擾地方的通訊波段,干擾的時間很短。

    科研所對此成立了專門的通訊實驗室,下轄兩個部門,第一個通訊聯絡部門工作是進行全部波段的通訊研究,從超長波到超短波,目前主要是研究潛艇的超長波藍通訊器以及短波通訊器,並盡可能的縮小通訊器的體積,以及提升性能。

    第二個部門則是通訊干擾,主要是研製大功率的干擾器進行全波段的壓制,兩個部門可說是矛與盾的對抗。同樣,這樣直接的兩個部門對立建立,也是給對方一個促進的壓力。換位思考在這個時候發揮的淋漓盡致,經常出現聯絡部門跑到干擾部門尋找靈感,或者干擾部門跑到聯絡部門尋找靈感。使得兩個部門的人員技術研究進展飛快,並且專業知識也更加的全面。

    相比雷達,潛艇更看重聲納,電磁波在水下衰減的速度太快,傳送距離也極短,在潛水狀態下,潛艇基本上就只能依靠聲納了。但是現在的聲納技術只不過是才開始研究,研究人員想出了採用脈衝體制以及連續波體制。它由簡單的回聲探測儀器演變而來,它主動地發射超聲波,然後收測回波進行計算,可以用於探測冰山、暗礁、沉船、海深、魚群、水雷和隱蔽的潛艇。

    如同海豚和鯨魚在水下生活一般,視線無法達到的地方採用超聲波去探測。多種鯨類都用聲來探測和通信,它們使用的頻率比海豚的低得多,作用距離也遠得多。其他海洋哺乳動物,如海豹、海獅等也都會發射出聲吶信號,進行探測。

    終身在極度黑暗的大洋深處生活的動物是不得不採用聲吶等各種手段來搜尋獵物和防避攻擊的,它們的聲吶的性能是人類現代技術所遠不能及的。解開這些動物聲吶的謎,一直是聲吶技術的重要研究課題。

    以現在的技術可以勉強做到對鯨魚和海豚發出的超聲波進行研究,根據這種海洋生物發射超聲波探測的原理試驗聆聽著聲納系統。經過一年多的發展,聆聽者二型的超聲波探測系統已經研發出來,但是接收並辨別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聲納研究室的人一直在為這個難題而苦惱。

    海底的雜波很多,如果不能仔細的辨別出自己所發出的信號,那各種海域的背景聲波就能讓聲納員崩潰。

    影響聲吶工作性能的因素除聲吶本身的技術狀況外,外界條件的影響很嚴重。比較直接的因素有傳播衰減、多路徑效應、混響干擾、海洋噪聲、自噪聲、目標反射特徵或輻射噪聲強度等,它們大多與海洋環境因素有關。例如,聲波在傳播途中受海水介質不均勻分佈和海面、海底的影響和制約,會產生折射、散射、反射和干涉,會產生聲線彎曲、信號起伏和畸變,造成傳播途徑的改變,以及出現聲陰區,嚴重影響聲吶的作用距離和測量精度。

    聲吶根據海區聲速--深度變化形成的傳播條件,可適當選擇基陣工作深度和俯仰角,利用聲波的不同傳播途徑(直達聲、海底反射聲、會聚區、深海聲道)來克服水聲傳播條件的不利影響,提高聲吶探測距離。又如,運載平台的自噪聲主要與航速有關,航速越大自噪聲越大,聲吶作用距離就越近,反之則越遠;目標反射本領越大,被對方主動聲吶發現的距離就越遠;目標輻射噪聲強度越大,被對方被動聲吶發現的距離就越遠。

    現在的二代聲納技術只能探究最遠不超過5公里外的回射聲波,二代能夠自己發射聲波主動探測,比起一代的僅能被動探測要好的太多。相信隨著技術的進步,一定會聽越來越遠。

    雷達系統和通訊器干擾器一樣都是用在潛艇頂部,在水面航行時,可以配合聲納系統進行周圍探測,因為潛艇自身航行產生的水流乾擾,現在的聲納系統無法探測潛艇後面的聲波,而拖拽聲納還在研究之中,難度太高。

    雷達對於海面上的大型障礙物如軍艦和礁石具有極大的優先發現性。而且不像聲納那樣極易收到海洋背景聲波的干擾,可以更加精確地判斷軍艦的方位,距離以及數量。

    一代探索者只能發現高於海平面10米,寬度不小於百米以上的大型物體,並且只能監控不超過10公里的範圍。而二代則是高於海平面8米,寬度不小於60米的物體,監控範圍不超過15公里。

    電磁波通訊,聲納,雷達三大實驗室是獨立於潛艇設計局的部門,畢竟這三大科技的發展以及使用並不僅僅限於潛艇之上。

    冰港科研所體系越來越龐大,從最開始的單一實驗室到現在擁有超過10個獨立的實驗室以及一個潛艇設計局,上百名全世界各國科學家在這裡日夜研究者。

    科研所建立兩年多來已經催生了上百項的專利技術,而且是非常超前的技術。隨便拿出幾項出去都能刮起一震旋風,如果都拿出去的話,估計幾乎所有國家都睡不著覺,這些科技太重要了,幾乎都能用於軍事上。

    得不到就毀去,毀不去就合作,這是數年後所有西方國家對於科技的心態,如果西方列強知道中國手上掌握了這麼重要的科技,第一個反應不是彬彬有禮地合作,而是直接派出戰列艦進行對話,要求中國交出技術,並且連相關專業人員一起打包「交與文明世界國家掌管,以避免這些技術對於世界的和平帶來的各種危害」。

    目前負責跟冰港來往的人員是有規定的,比如冰港的一般人員禁止出去,而且冰港獨立於外,四周都是海域,北方又不可能,一般人想出去也辦不到。

    而冰港的正常對外交流除了吞噬者號和另外幾艘調查局的專用商船之外,就再也沒有其他通行方式了。

    這幾艘商船的人員都是恆定的,而在世界各地負責收集科技資料以及招收的科學家都是通過調查局的另一批人和商船運到南洋蘇拉威西島東邊布魯島上,再由吞噬者號或其他幾艘商船轉運到冰港,這是為了盡可能的減少冰港暴露的危險。

    冰港一旦暴露,被外界發現,那肯定是石破天驚的事情,而俄羅斯的遠東出海口海參崴就在兩千公里之外,很快就能派出軍艦進攻冰港。冰港現在是沒有能力防守的,虎鯊號要防守阿拉斯加,只能等待捕食者號出來防守冰港。

    同樣冰港暴露了的話,估計整個被太平洋都要被俄羅斯和美國搜查,而阿拉斯加的情況也就會早早的暴露出來。

    目前美國因為目光已經被菲律賓吸引住了,暫時不能顧及到阿拉斯加。一旦美國能抽出手來,也需就能想起了阿拉斯加,繼而派出人員上來查看。

    那時軍政府的海軍就要同時面對俄羅斯和美國的兩邊壓力,甚至可能會提前爆發海戰,使得國防軍立刻處於極端不利的國際環境。

    現在軍政府的海軍基地都是偷偷摸摸修建的,基地沒修建好,潛艇大隊沒配齊,根本就守不住這麼龐大的海疆,一旦被發現,肯定會引來俄羅斯,美國的全力攻擊,當然還有小日本,這對於軍政府的海軍建設來說,可謂是覆頂之災。

    「主席,捕食者海試初步成功,各項性能均達到設計要求。」王紹山拿著電報滿臉微笑。

    王紹楓同樣如此,看著手中的幾張捕食者各個方位的照片,滿意地說道:「大批量建造建造已經開始了,半年以後,你們調查局就可以輕鬆一些,不需要花費太多的力氣在這片海域警戒了。」

    「那敢情好,說實話,我們調查局做這些海軍的活還真有點不習慣,呵呵,我們挑選的人呢,都是屬於那種喜歡玩陰的那種,讓他們長期在海上飄蕩著,會極大的妨礙他們能力。」

    「按你的說法,那海軍就是成天喜歡在海上飄蕩了?多習慣習慣就好了。你看,這潛艇,光從照片裡看著,就透出一股子殺氣,嘿嘿。」王紹楓極為開心。

    王紹山同樣興奮,說道:「主席,這即使咱們的鎮海之寶,定海神針啊。」

    「哈哈,可惜潛艇保密原因,實物模型不能流傳出來,除了設計局,也就僅在冰港海軍學院內部流傳一些全尺寸木質實體模型為了教學用。等以後有機會了,咱們也去坐一趟潛艇在海中過把癮。」

    「行啊,主席,不過,我坐的,你坐不得,萬一出了問題,我犧牲了,還有人頂替,你還是就在岸邊過下眼癮就行了。」王紹山戲謔道。

    「誰說我坐不得?等以後退休了,我再去坐也沒問題,到時潛艇肯定先進到一個你我不能想像的程度,安全的很。」

    「那等那天再說吧,如果那時我還沒老的不能動,我陪你一起下海底逛一圈。」

    「嘿嘿,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