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血腥刺刀

龍騰世紀 第一百一十九章 環保第一案 文 / 沉迷

    (求推薦,求收藏,給點希望,希望大家能支持下,您的每一張推薦票都是我寫作的動力,新人不容易啊。附:從一百章起,保證每天至少更新一章,5000+字,不斷更。)

    西元1899年12月份發生了一件事情完全可以載入史冊,這是人類歷史上有記載以來第一次對於環境保護而打的官司。

    鋼鐵廠是耗能大廠,耗水大廠,同樣也是排污大廠。每生產一噸生鐵要排出0.75噸礦渣,每生產一噸鋼,要排出0.25噸鋼渣。每生產一噸鋼需要耗水百餘噸,這些水大部分作為水蒸氣蒸發掉了,但還有超過10噸的污水排放出來。這些污水按照這個時代無論哪個國家的方案都是直接排放近河裡或者海裡,這個時代的人還沒有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但是王紹楓明白,所以在組建各大部門時特別增加了環境保護部,當時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部門的重要意義。而王紹楓也在隨後把環境保護部的人員全都召集起來開了一次部門會議。

    「封睿翔,你是部長,你的壓力會很大,我不是說別的壓力,而是因為你們環抱部門以後可以說是所有工業部門的死對頭,你們的責任就是天生與他們作對的。」

    「主席,怎麼作對?我們實在不明白這個環保的意義。」

    王紹楓臉色很是平靜,他心知在這個時代談環抱太超前了點,但是如果不是一開始就治污的話,等以後再來即使花上上百倍上千倍也不可能恢復到原先的環境了,而且這還是關係到後世子孫的問題。

    「這是調查局從國外發回來的資料,你們看一下。」王紹楓把手上厚厚的一沓文件發了下去。

    「經過調查局在各個工業化國家的數據統計表明,這些工業國家主要是英法美德這四個國家,在這些國家的大型工礦企業以及污水排放嚴重的企業周圍生活的人,平均得病率比普通農莊的人的得病率高出7倍,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長期生活在鄉下周圍又沒有工業的地方的人一千個人裡面得不治之症的人大概有一個,這是正常數據,我們暫時沒有辦法。」

    「可是在重工業,如鋼鐵廠,化學廠,水泥廠,機械廠,等等,這些工廠周圍的人得不治之症的人一千個人裡至少是七個,而剩餘的993個人裡面平均個人的壽命,在有著相同醫療和生活水平的條件下,比其他地方的人少了大概6-10年,並且這些人在年老時幾乎都得到差不多的病症。同樣,小孩子的發病幾率也比正常人群高出13倍以上。」

    「我們的政策是實行全民購買醫療保險,實行全民醫療補助政策,這是我們的既定國策,不能更改,同樣這也是社會發展所帶來的必須作為。那麼,在同等條件下,治療這些多生病的人我們需要花費多少資金?」

    「根據初步計算,平均每個人終生的醫療費用是4000元以上,而以後國家的發展必然會讓全國有十分之一的人生活在大工業區,這相當於4000萬的全中國居民。用我們山東半島的數字來說就是1400萬至少有140萬的人口終生生活在大工業區,為了給這140萬人口治病我們就至少需要花費56億龍幣,而且這140萬的人還有會不斷的生養子女,一代接一代,我們的財政根本負擔不起。即使整個山東半島的工業產值也不一定能這個標準,意思就是說,整個山東半島大工業幾十年帶來的利潤產值也不一定能夠填滿這個窟窿。」

    「但是,我們又不能因此不發展我們的工業,這就是一個工業部和衛生部之間矛與盾的問題。怎麼辦?只能在兩者之間尋找平衡點,而唯一的平衡點就是你們環保部門。通過你們環保部門對於各種污水處理污染治理,來盡可能的減少各種各樣的危害。我不希望我們的後代終生生活在髒兮兮的垃圾堆中,喝的是臭熏熏的有毒的水,吃的是有毒的食物,一身都帶著各種各樣的病痛,在痛苦中生活,在痛苦中死去,即使死後也還是埋在骯髒的垃圾堆中。」

    「所以我要求你們環抱部門從兩個方面著手前進,一個是對各大工業排放污水污染煙塵的監控,要求這些工廠企業盡一切可能的降低各種污染物的排放,對於超標的工廠企業該罰的罰,該關的關,該遷移的遷移。第二個則是研究新技術處理各種污水污染煙塵的技術,並強制性推廣。」

    「詳細的標準你們通過自己的實際工作進行確定,要用盡一切手段想辦法盡可能的處理各種污水污染物的排放。最後,我需要你們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制定一部環境保護法,具體的法律法規以及排放標準,處罰條例,刑事追究,都必須歸納好,上報給我,我會批准法律的實施,並寫進憲法中去。我會派遣專業的法律工作人員幫助你們一起制定這部關係到子孫後代數百年的法律,所以我希望你們能夠完成這樣重要的工作,你們這個部門對我們後世子孫影響是最大的一個,跟教育部平起平坐。現在,你們知道了你們該要做的是什麼樣的工作了嗎?」

    仔細想著王紹楓的話語,一邊翻看著手中的資料,所有人都有點觸目驚心,資料上有太多的照片,看到照片上那些病人的慘樣,甚至可以說是噁心的慘樣,所有人都不寒而慄。工業發展的必要性所有人都清楚,但是同樣也沒有人會希望自己的子孫後代會變成圖片中的那樣。

    「主席,我知道該怎麼做了,請您放心,即使被工業部的人頂著我的大門罵,我也不會退縮一步。」封睿翔臉上極其嚴肅,同部門的其他人員也都一樣,熱血青年就是這一點好。有衝勁有幹勁,撞破南牆不回頭,而在王紹楓的教導下,那是腦袋掉了不過碗大個疤,國家萬歲,民族永存,為了流放百世,那是打破頭也必須要做到的事情。

    花了一個多月,走遍了青島的大大小小的地方,無論是周邊的鄉村,還是海邊的工廠,以及分部在半島各個地方的企業。環保部門數百人全部散開了進去山東各地調查,獲得了大量的一手數據,然後根據調查局文件上的信息,在王紹楓派來的法律人員幫助下制定了地球歷史上第一部環境保護法,而王紹楓也直接強行通過並寫進了憲法中,使得了環境保護法,和教育法,國防法,並列第二。第一當然是憲法,但憲法是總綱,實際上實施的都是憲法下面的各種法律。

    環境保護法對環境的苛刻要求以及處罰條例之嚴重,讓所有的人都大驚失色。尤其是工業部的人,在他們看來這就是專門針對他們的。

    「主席,這什麼環境保護法一出,那我們工業部直接解散得了,只要辦工業就有髒水渣滓煙塵的排放,怎麼能做到一點都不排放出來啊?」工業部部長居傑跑到王紹楓的辦公室抱怨。

    王紹楓也沒說別的,直接把之前給環保部門看的資料丟給了居傑一份,這份資料他準備了很多分,原本過幾天在下發給各個部門的,但居傑這麼早過來,就先發給他吧。

    同樣,居傑看著這份資料越看越覺得嚇人,他知道這份資料的真實性不需要懷疑,上面所有的信息都寫明了國家,省份,地方的詳細地址,甚至一些人名,還有在哪個地方的檔案館查出來的數據,以及大量的照片,這些不可能做的料假的,也沒必要作假。

    放下了手中的筆,王紹楓看著眼前在那畢恭畢敬滿額頭汗水的居傑,說道:「看完了?」

    「是,看完了,主席。」

    「現在怎麼想的?」

    「環境保護法應該實施,沒說的,幸好我們工業才起步,像那些列強估計要治理好,非得幾十年不可,這幾十年得付出多大代價啊。」居傑使勁地點點頭。

    「嗯,這份資料你帶回去,給你們部門的人講清楚,我們要建設我們理想中的社會主義國家,就必須要為我們的後代人著想,而不是光看眼前,明白吧?」

    「明白了,主席。那我回去了。」

    「嗯。」

    跟半個小時前來到這裡時氣憤不已相反,回去的時候居傑是滿臉的沉重,那些照片上的各種景像在他的腦海中不斷的翻騰。

    1899年12月5日,環境保護部給青島鋼鐵廠發出了第一份限令整改通知,青島鋼鐵廠此時正在為大生產而忙碌,並沒有在意這一份從沒聽說過的東西。

    12月20日,半個月的限令整改期限已過,這時環境保護部下轄山東環保廳向山東中級法院提出申訴,山東中級法院於21日向青島鋼鐵廠發出了傳票。

    收到傳票的青島鋼鐵廠懵了,廠長李琪帶著莫名其妙的心情來到山東中級人民法院。

    「這怎麼可能?鋼鐵廠哪有不排放污水的?不排放那還能煉的出鋼嗎?」李琪大怒,「你們這存心是拖累國家建設,現在山東急需用鋼,急需發展大工業,再多的產量也還不夠,怎麼還說整改,耽誤了進度,延遲了建設,你負擔的起嗎?我負擔的起嗎?沒人能負擔的起!」

    原告山東環保廳廳長謝銘冷冷地說道:「李廠長,我們不是要耽誤進度,而是要你們處理排放出來的污水污染物,處理污水污染物和生產鋼鐵並不互相衝突。」

    「那你說怎麼處理?怎麼個不衝突法?不生產就不出污水,只要生產就必然出污水,我們還沒哪個生產鋼鐵不出污水的技術,別說我們,再過一百年也沒有。你不明白如何煉鋼,如何消耗水的。」

    「是的,李廠長,我們不明白如何煉鋼如何消耗水,可是我們明白不治理污染的危害,實際上,處理污水污染物的辦法,我們已經在12月5日發給你們限令整改通知時就同時發給了你們一本小冊子,只要按照冊子上面的做,就可以緩慢但有效的處理這些污水污染物了,並且成本不高,但是你們並沒有做。你們不是做不到,而是不去做。」

    山東中級人民法院法官發問了:「李琪先生,請問你們收沒收到這本冊子?」

    李琪有點不確定,回憶了一下當時的情況,遲疑地說道:「好像有吧?」

    「有還是沒有?請李先生確定回答。」

    「有。」李琪有點鬱悶,但還是大聲回答。

    「咚。」「現在宣判:青島鋼鐵廠敗訴;青島鋼鐵廠因污水排放未在限令期限內進行整改,依律判處懲罰性罰金1000萬元龍幣,一個月內完成交付,並限期5日內完成各項污染排放整改工作。西元1899年12月22日……」

    青島鋼鐵廠這次被罰的如此恐怖第二天就傳開了,實際上當天去法庭旁聽的人很多,都知道了當時的情況。

    1000萬龍幣,太恐怖了,這也可能是歷史上一次官司中最大的一筆處罰了。

    第二天中華日報上就刊登了這起消息,讓所有開辦工廠的人都心裡有些不安,這青島鋼鐵廠可是政府自家的工廠啊,而且還是支柱性工廠,也都判的那麼重,那其他工廠就不消說了。

    當然在報紙上也有很多人發表了文章,一派支持環保廳,一排支持鋼鐵廠,當然支持鋼鐵廠的人佔了絕大對數,很多人表示不理解為什麼鋼鐵廠這麼重要的企業,這麼巨大的貢獻,居然就因為小小的排污問題,而受到這麼嚴重的處罰,一千萬,都等於十分之一個鋼鐵廠了,鋼鐵廠這一年的活等於白幹了,如果把這一千萬投入到擴大再生產上去,會有多大的效益?

    王紹楓親自寫了一篇關於治理污染和工廠生產不相矛盾的關係,並且重點強調了為什麼需要這樣做的理由。

    在最後,王紹楓還寫了一段話:「制度就是制度,只看有沒有道理,而不是看貢獻的大小,制度是根據法律來實施的,如果不執行的話,那還需要什麼制度和法律嗎?無論是鋼鐵廠也好,環保廳也好,只要互相根據法律來,就可以不需要擔心任何的事情,青島鋼鐵廠依照判決交了罰款,按照規定來治理排污,又能繼續生產,而環保廳依照法律法規對鋼鐵廠處罰也是做自己的本職工作,有什麼不對?如果我們每個部門都能像環保廳這樣認真做好本職工作,不因任何艱難險阻去努力,何愁我國家不興盛,何愁我中華民族不崛起?」

    王紹楓的文章在山東半島引起了巨大反向,同樣這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有了這個範例在前面,環保部門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沒有人知道,私下裡環保部長封睿翔,山東環保廳廳長謝銘,工業部部長居傑,青島鋼鐵廠李琪四人聚在王紹楓的家裡吃飯,這其實是雙方互相演的一場戲,當然,秘密僅限在場幾人知道,嚴謹外洩。

    而在山東半島各地的石灰廠,煤礦廠,化學廠,造紙廠等等全都在半個月內收到了一份限期整改通知書。

    而這些工廠也不得不按照手冊上的提示進行大量的治污工作。

    環保部發放的治污手冊上列舉了很多種治理污染的方法,不過技術限制,基本上是採用生物治污。

    實際上這種治污模式正好在污染排放初期使用,長期有效而又緩慢的改變整個自然環境的變化,使得生存環境所承受的壓力降至最低。

    並且這種治污方法的成本很低,只需要在初期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進行蓄污沼澤的建造,通過大量的濕地儲存污水,並通過蘆葦,水葫蘆,蜈蚣草,牡蠣,鳙魚,鰱魚等植物動物微生物對污染排放進行吸收,降解,轉化。使得流出蓄污沼澤的水源變得無限接近自然水。

    而空氣中的污染則是通過在工廠附近大量的種植月季,杜鵑,木槿,紫薇,山茶花等,在周圍栽種等吸收煙塵的植物桂花樹,梅花樹,桃樹,石榴樹等闊葉植物來檢測吸收那些空中污染。

    這種方式很快就受到大家的歡迎,畢竟以後再也不用聞到噁心的污水或空氣,而且這些蓄污沼澤可以提供牡蠣,鳙魚鰱魚等食物,水葫蘆可以餵養家畜,各種植物花草的種植也能夠讓百姓爽心悅目。

    有精明的工廠企業,則是一次性建立起大面積的沼澤濕地,為自家的工人們謀取福利,更加的得到工人們的擁護。

    這種環抱方式的施展,也使得山東半島很快就成為了一個極為適宜人口工作生活居住的地方,並且隨著軍政府的前進腳步延伸為整個華夏共和國。

    在之後的多年裡,吸引了非常多的外裔工程師申請長期定居,並且還有很多的外國人則是希望加入華夏共和國國籍。

    而華夏共和國也是在幾十年後成為世界各國公認的理想國度,不僅僅是因為安全,強大,政治清明,人們生活富足穩定,還有最好的自然環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