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血腥刺刀

龍騰世紀 第九十二章 虎鯊號 文 / 沉迷

    (求推薦,求收藏,給點希望,作品一直在寫,存稿多多,不用擔心太監。希望大家能支持下,您的每一張推薦票都是我寫作的動力,新人不容易啊。)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潛艇,一開始王紹楓就決定要研究能航行8000海里以上的潛艇,雖然邁的步子過於大,但是畢竟現在不是霍蘭一個人研究潛艇,而是幾十位科學家一起幫助研究。有專門研究柴油機的,有專門研究蓄電池的,有專門研究空氣動力學和水動力學的,綜合起來變成流體力學。有研究電器,有研究無線電,有專門研究氣壓學等等等等。

    考慮到能航行8000公里需要攜帶燃料的海量,自然潛艇也就無限量的變大,從幾十噸到幾百噸,再到上千噸,最後霍蘭考慮了一下,如果需要8000海里的航程,至少需要1500噸左右的排水量。於是就懷著忐忑的心,試探著向上申請鋼材製造實驗潛艇。

    對於科學研究,王紹楓根本不在乎花費,他知道這些在歷史中留下了赫赫威名的人無一不是天才中的天才,給他們充足的發展空間,讓他們的天才智慧不受現實條件的約束,才是對他們最大的負責,同樣也能換來最大的回報。

    一開始霍蘭是抱著試試的態度去申請的,畢竟這是一艘還在紙面上的實驗潛艇,而且還是史無前例的巨大。沒想到申請報告打上去之後,僅僅三天,就傳來了一份通知:五十天內,將有3000噸克虜伯裝甲鋼到達冰港。

    所有參與潛艇設計的人員都轟動了,這可是3000噸克虜伯裝甲鋼,上帝,是克虜伯裝甲鋼啊,不是普通鋼材。價值數百萬馬克的德國最好的裝甲鋼,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好的裝甲鋼,德**火的看家法寶。居然就這樣直接的丟了過來,僅僅是為了建造一艘很可能浮不出水面的實驗潛艇。

    僅僅從這一個申請上,所有人員都知道了,這個神秘勢力的領袖對於科學研究所是多麼的支持了。瞬間無數的申請出來了,無一不是滿懷著希望,期望自己也同樣能研究出一些好東西出來。

    而參與潛艇設計的科學家則是投入了最大的精力,不停地請教著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以求一次性獲得完美成功。

    提到潛艇就不能不提到科學研究所的數據指標,王紹楓給潛艇的要求就是:雙層殼體增強抗壓性,大航程(6000海里以上),潛水深度超過100米,水下航行時間超過24小時,水下航速達到8節巡航時速,水面航速達到12節的巡航時速,攜帶魚雷發射管不少於4門,攜帶的魚雷數量不少於30枚,滿載出航持續時間不少於30天。這個標準一出來,頓時嚇趴了一眾潛艇設計人員,先不說能不能建造的出來,真要造出來的話,一艘潛艇能輕易毀滅一支艦隊,那這個世界上哪個國家敢在這樣的潛艇面前囂張?

    被刺激到的眾多科學家一下子就紅了眼睛,雖然他們已經不在乎物質上的利益了,在冰港什麼都有,但是榮譽啊,無論是誰都知道,這種海底怪獸一旦建造出來,那絕對名垂青史,即使幾百年以後也許某些教科書上都會對這首潛艇大大的書寫一筆。就連特斯拉也忍不住自高奮勇地為潛艇設計電路系統以及無線通訊系統,因為胡曼光告訴特斯拉,潛艇雖然說是戰爭武器,但是誰說不能作為科研武器進入海底研究?誰知道海底會有什麼東西?而且在水下100多米深的地方無線通訊能不能正常工作也是一個問題,畢竟有那麼厚的海水遮擋。

    談到潛艇就不能不談到潛艇攜帶的武器,從一開始潛艇按照王紹楓的指示就沒設計出甲板炮之類的水面武器,只採用魚雷發射。而魚雷口徑規定為533mm,裝藥量不少於200公斤**,魚雷射程不低於2000米,魚雷速度不能低於25節,越快越好。

    魚雷資料是調查局在英國分部的人員秘密從白頭魚雷廠家白頭公司竊取出來的研究資料,加上美國,意大利等國「請」來的專家共同研究。如果不是懷特黑德的名氣太大,在英國被關注的非常嚴密,調查局估計都準備把他也「請」過來了。不過因為特斯拉越來越喜歡冰港這個地方,偶爾特斯拉也會幫著一起研究,史上最天才的天才科學家不是開玩笑的。

    在得到了三千噸克虜伯裝甲剛後,冰港造船廠開始切割鋼板,克虜伯裝甲鋼不是白說的,比普通鋼難整多了,不過這對於潛艇科學家們反而是好事,鋼材質量越好,建造後耐壓性就越好,同樣在海下就越安全,能下潛的深度就越大。

    潛艇製造不是一夕就能完成的功夫,這麼大的潛艇,中間還要好多次的修改,沒有半年左右是不可能建的完的,甚至一年也不見得建的完。而這段時間就得依靠特斯拉製造的無線電干擾器,對於特斯拉來說這個是小菜一碟,設定好頻率波段,加大發射功率就行。

    兩個干擾器,一個在冰港,一個在阿拉斯加,最要緊的兩個地方。同樣,王紹楓不得不命令吞噬者號盡可能的在阿拉斯加周圍晃悠,運輸的任務就交給其他的商船,現在運輸部有好幾艘商船,可以抽調一艘出來使用,而且德國也會在幾個月後交付第一批商船,那可是12艘。

    同時王紹楓又向德國購買了兩個營的重型火炮,這時是155mm的了,105mm口徑火炮對付大點的商船還是差了點。兩個營的155mm火炮同樣安放在阿拉斯加的斯卡圭和勘察加的冰港加大突然打擊力量。如果不是因為巨型口徑火炮太過嚇人,太容易引起其他國家的注意,他都有點想弄幾門305mm口徑的艦炮放到阿拉斯加了。

    新型號潛艇被命名為虎鯊級,第一艘潛艇的名字就叫虎鯊號,象徵著這艘海底怪獸將會像海洋的霸主虎鯊一樣凶殘。

    制約虎鯊級的最大瓶頸就是柴油發動機的功率問題,魯道夫狄塞爾發明了柴油發動機,功率雖然較大,但是還不足以推動幾千噸重的潛艇,而且現在的柴油機聲響和震動都過大,需要進行改進。

    對於一旦有什麼事情無法解決,科技研究所的人員就習慣性的找特斯拉尋求幫助,柴油發動機如果能實用化,那將會是對人類科技的一大進步。特斯拉一頭扎進去研究了,同樣,把他的幾十項最新發明的專利利用進去,催生了最新出來的柴電推力系統。

    有了特斯拉的幫助,虎鯊號可說是研究速度大增,動力系統解決,又是消音系統,這個暫時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一名研究院提出在雙層殼體之間填充大量的硅藻土,一是保溫,北方冬天海水的溫度太低,如果不想辦法隔絕這種冰水溫度,那麼就需要浪費大量的熱能;二是吸收潛艇發出的震動以及聲音,這是一個無奈的選擇,不過比沒有要強的多了。經過實驗論證,填充大量的硅藻土能夠讓潛艇發出的聲音減少30%以上,而且因為隨之而來的震動減輕,也讓潛艇軀體變得更加的平穩,產生的波浪更加的小。

    但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沒有解決,就是在漆黑的海底下,潛艇如何發現水面上的敵艦?總不能一直浮在水面上拿潛望鏡到處觀望,一旦被發現,即使150mm口徑的火炮也能輕易的把潛艇打沉。

    對於這個,還是得依靠無線電來解決,通過電磁波發射器發射電磁波對目標進行照射並接收其回波,由此獲得目標至電磁波發射點的距離、距離變化率(徑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經過計算出來的數據再對目標進行攻擊,雷達出來了並且進入了實用化研究過程。雷達的優點是白天黑夜均能探測遠距離的目標,且不受霧、雲和雨的阻擋,具有全天候、全天時的特點,並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早在1842年多普勒率先提出利用多普勒效應的多普勒式雷達,1864年馬克斯威爾推導出可計算電磁波特性的公式,1904年侯斯美爾發明電動鏡是利用無線電波回聲探測的裝置,可防止海上船舶相撞。可以說科學研究所只是提前了幾年把雷達給研究出來了。

    但是這牽涉到一個問題,就是反射回來的電磁波只知道前面有物體,而不知道物體的大小,形狀。嚴格來說,一艘軍艦和一塊大的礁石都能反射回差不多的電磁波,那麼怎麼知道哪個才是要攻擊的目標呢?唯一的辦法就是把目標給顯現出來,這個能顯示目標的機器就又是一個新概念了,這不是短時間內能研究出來的東西,估計要好多年才行。

    換一個角度,盲人看不清路,就依靠聲音辨別,潛艇如果能聽到聲音,那是否就能分辨出軍艦和礁石呢?在水中進行觀察和測量,具有得天獨厚條件的只有聲波。這是由於其他探測手段的作用距離都很短,光在水中的穿透能力很有限,即使在最清澈的海水中,人們也只能看到十幾米到幾十米內的物體。

    實驗也證明電磁波在水中也衰減太快,而且波長越短,損失越大,即使用大功率的低頻電磁波,也只能傳播幾十米。

    然而,聲波在水中傳播的衰減就小得多,(在深海聲道中爆炸一個幾公斤的炸彈,在兩萬公里外還可以收到信號,低頻的聲波還可以穿透海底幾千米的地層,並且得到地層中的信息。在水中進行測量和觀察,至今還沒有發現比聲波更有效的手段。)科學家們針對這種情況設計了兩種聲納,一個是主動聲吶:主動聲吶技術是指聲吶主動發射聲波「照射」目標,而後接收水中目標反射的回波以測定目標的參數。大多數採用脈衝體制,也有採用連續波體制的。它由簡單的回聲探測儀器演變而來,它主動地發射超聲波,然後收測回波進行計算,適用於探測冰山、暗礁、沉船、海深、魚群、水雷和關閉了發動機的隱蔽的潛艇;

    另一個是被動聲吶:被動聲吶技術是指聲吶被動接收艦船等水中目標產生的輻射噪聲和水聲設備發射的信號,以測定目標的方位。它由簡單的水聽器演變而來,它收聽目標發出的噪聲,判斷出目標的位置和某些特性,特別適用於不能發聲暴露自己而又要探測敵艦活動的潛艇。

    因為潛艇的尾端同時也是動力輸出的部分,由於水流的聲音的干擾,位於前方的聲吶無法聽到這個區域的訊號而形成一個盲區。使用拖曳聲吶之後就能夠消除這個盲區,找出躲在這個區域的目標。科學家們設計出了一種「拖曳聲納」,因為這種聲吶裝置在使用時,以纜線與潛艇連接,聲吶的本體則遠遠的拖在潛艇的後面進行探測,拖曳聲吶的使用大幅強化潛艇對於全方位與不同深度的偵測能力。

    潛艇的耳朵也因此變得非常的強大,一個個問題的解決,讓科學家們越來越亢奮,以前這些科學家,一般都是一個人帶幾個助手一起研究,最多也就是幾個人一起合作。這個時代還沒出現過像科學研究所這種幾十名各個學科的科學家們一起研究一樣東西,合作的順利讓大家也是極為舒暢。根據這樣的速度,所有參與的科學家都對虎鯊號充滿了信心,他們有信心在半年之內把虎鯊號製造出來。

    因為潛艇是潛入水下一百多米深的地方,海水產生的壓力極大,而若是用常規的鉚釘結構,很容易造成艇體不穩定而造成損害。所以採用了最新的焊接方法,科學家們動動嘴,調查局的人就得跑斷腿,不得已,調查局再次進入各個發明電焊技術的公司盜取專利技術,帶回來讓冰港船廠的工人們學習,好在這些工人都是在漢堡造船廠實習過的,已經接觸過很多技術了,學習起來也很容易,甚至有不少學徒已經有過焊接的經驗。

    魚雷的研究頗不順利,懂得這方面技術的人太少了,科學研究所的軍工專家人數並不多,多是普通科學類的專家,不得已只要一邊研究改進,一邊製造並裝備。

    冰港也因此建了一個魚雷製造廠,小型的,規模不大,主要是做研究改進用的。以後大型的魚雷廠還得在本土製造,好配合本土的船廠裝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