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漢帝國雄風錄

龍騰世紀 第十節 分配(解禁) 文 / 燕小七

    第一節解禁章節額vip還在趕,剛回來10點前上傳!

    卓文君喜孜孜的蹲在火灶邊,聞著鍋裡香噴噴的肉香,她的小臉就泛起了羞澀的紅暈。

    蜀郡的女兒個個都是廚房中的高手,卓文君自然更是此道的佼佼者,記得她那過世的母親也曾燒的一手好菜,而卓文君的父親卓王孫年少的時候據說是一名風度翩翩的少年郎,之所以現在變的如此發福,泰半是被卓文君的母親給喂肥的。

    卓文君一邊往灶裡添著柴火,一邊幻想著心上人的樣子,幾個月不見,他是瘦了,還是胖了呢?

    卓文君想塞外風沙那麼大,條件又那麼差,他肯定是瘦了,一想到這裡,卓文君就又往灶裡添了把柴火。顧不得煙火的熏陶,揭開鍋蓋,聞了聞,看火候差不多了,她躡著手輕輕的將放在鍋中蒸著的一條兔腿撈出來,放到早就預備好的盤子裡,撒上鹽和一些自製的調料,一盤清蒸兔腿就已經做好了。

    兔肉是很補的東西,卓文君看著這盤她親手做好的美味,不禁就有些出神,今天她已經央了去縣衙的父親和心上人打招呼,一會心上人就應該要來了,卓文君將兔腿放好,看了看自己的小手,黑漆漆的。

    這時外面傳來了她小弟卓文鳴的聲音「大人,這邊請,家姐等候您多時了!」

    「嗯,好的!」是李雲那熟悉的聲音。

    卓文君看了看自己的小手,慌張起來,這可怎麼辦,我還沒整理乾淨哩,他怎麼就來了?

    卓文君忙從水缸中打好水,就要梳洗,李雲已在卓文鳴的帶領下走到廚房門口,卓文鳴笑著道「大人,家姐在裡面給您燉東西哩,我就不打擾了!」

    卓文君聽著李雲推開門走了進來,忙轉身背對著李雲,心中如小鹿亂撞。

    李雲推開廚房的門,他很難想像似卓文君這樣一個嬌滴滴的美人兒,居然會為了他下廚,心中一陣感動,走到卓文君身後,將雙手摟著她的纖纖細腰,在她那白玉般的耳朵邊輕輕道「文君,我回來了!」

    卓文君垂下臻首,羞澀的點點頭,輕輕的道「人家現在很髒哩,你先出去嘛!」

    李雲將卓文君的頭輕輕的轉過來,發現她那白皙的俏臉上有著點點煙熏過的痕跡,美麗的睫毛一眨一眨的,輕輕的將她的嬌軀摟進懷中,道「文君無論是什麼樣子都是這麼的好看,我李雲何德何能,竟然能得到文君的青睞。」

    卓文君聽著李雲的情話,她那裡抵擋得住李雲這接受過現代電視培養的情話高手攻擊,三兩下就被說的面紅耳燥,只得將頭埋進李雲的懷中。

    過了一會,卓文君從李雲懷中跳起來,打好清水,梳洗了臉頰,將那盤兔腿放到李雲面前道「李君,這個是我做的,你嘗嘗,看味道怎麼樣?」

    李雲用筷子挑起一絲肉絲放入嘴中,只覺得香甜可口,讚道「文君,真好吃!你以後天天給我做好不好?」

    卓文君羞澀的點點頭。道「李君,走,到客廳去吃,在這裡吃多不像話?」

    李雲跟著卓文君走向客廳,一邊走一邊道「文君,有件事我想有必要和你說!」

    卓文君道「有什麼事情等吃完再說好嗎?」

    李雲搖搖頭道「不,我再不說出來,會憋死的,我對不起你!」

    卓文君不解的看著李雲,不明白他說什麼,李雲歎了口氣將天子賜婚的事情說了,卓文君聽了卻並無什麼反應,依舊是那樣的看著他,過了一會才笑道「李君,此事你不說,文君也知道,男兒志在四方,君終究是要大展抱負的,文君只要你不辜負我的心意就是了!」接著卓文君又道「李君,那南月公主君可見過?」

    李雲點點頭,卓文君問道「那她怎麼樣?」

    李雲老實道「很漂亮,很文靜!」

    卓文君又問道「她今年芳年幾許?」

    李雲道「十六了!」

    卓文君拍著手道「好啊!文君早就想找一個妹妹了,可惜一直沒找到,這下好了,文君有伴了!」

    李雲沒想到他一直擔心的卓文君竟然是如此的大度,心中一直感動,伸過手將她軟軟的身子摟進懷中,得妻如此,夫復何求?……

    解決了兒女私情之後,李雲信心爆滿,第二日就在縣衙外貼出告示,廣招有各種技術的人才,待遇寫的豐厚至極,足以令大多數人心動。

    比如一名技術精湛,擅長機關製作的工人每年可拿到不低於四百石的薪水,另外還有年終獎金,季度獎,優秀獎等寫的誘惑至極的條件,當真是令許多人紅了眼。

    李雲當然知道要想養成人們學習技術的熱潮,必須是金錢開路,只要學技術的都能拿到優厚的待遇和社會地位,那麼大漢就永遠不會在愁沒有發明創造,而華夏民族也就可以永遠領導著世界科技的發展方向。

    但是為了避免有人說他李雲在臨邛任上,不重農本,捨本求末,因此他同時還招聘那些有種田技術的人才,一來是為了摸索出在大漢現有條件下可以實現的新農業技術,二則是因為他從西域帶回的棉花種子和葡萄需要有人種植,推廣。畢竟中原人並不知道該如何種植這些從未有過種植歷史的農作物。

    李雲的告示一貼出來,整個臨邛沸騰了,各家作坊中的老師傅見了那優厚的待遇,難免心動,不少人紛紛拋棄了原來的東家,跑到縣衙報名。

    一時間臨邛的各家作坊中,有經驗的工人紛紛向東家遞交辭呈,各大作坊慌了神,忙將工人的工錢向上調,以此來留住這些工人,也是從這時候起許多有眼光的商人開始注意到人才的重要性,以及假如壟斷人才將給自己帶來的暴利,比如卓張兩家便開始下力氣培養新的技術工人,而由此引發的影響,甚至連李雲也想不到最後竟然影響了整個大漢商業發展的走向。

    技術人才,原料,開始成為商人們重點關注的項目。

    在短短的四天時間裡,李雲就一共招到了二百多名技術精湛的各行各業人員,這些人不僅有臨邛本地人,更有從鄰近縣聽到消息跑來的技術人才。不過在這其中農業和冶煉型人才佔了絕大多數,另外還有三十來名木匠,十多名陶瓷匠以及七名李雲最想招到的造紙人才。更有數名煉丹方士被入選,李雲希望靠他們的手可以先一步將火藥弄出來,雖然李雲知道黑火藥的威力不大,但是至少黑火藥可以用來當恐嚇品,試想一下,假如兩軍對陣,一方在關鍵時刻忽然引爆大量發出巨響的火藥,縱使不能殺敵,至少也可在心理上狠狠的打擊對方,甚至可成為扭轉戰局的關鍵,更何況大漢的主要敵人是純騎兵作戰的草原民族,而火藥爆炸發出的巨響,無疑是可有效驚嚇對方馬匹,擾亂敵人攻擊秩序的不二良器!

    李雲花了大半天時間將這些招徠來的技術人員各自分好工。

    農民主要負責實驗性的種植李雲帶回來的棉花,葡萄,並且摸索出類似代田法的耕作技術,李雲和他們詳細的解釋了一下現代的農業技術,譬如多打牲畜的肥料到地裡做底肥等,又分給他們幾十頃屬於不可耕的廢地,囑咐他們務必先施肥。

    所謂不可耕之地,這種土地一般屬於農民的廢棄地,這些土地由於靠近大道,或者肥力不足,所以產量極為低下,沒有農民願意在那些土地上耕作,所以大漢律也有明文規定,不可耕之地,經核實後,可不收取任何賦稅。

    但是這些常人眼中的廢地,在李雲眼中卻是完全可以改造成良田的好地,因為大漢現在還未有人知道應該將牲畜的糞便做底肥,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的廢地,和每三年一次的休耕,這在李雲看來實在是大大的劃不倆,且不說廢地,單是土地大面積的休耕,就是一筆巨大的損失,任誰看了都會心疼。

    所以他迫切的希望改變這個局面,但是強迫農民用底肥,顯然是極不可取的做法,這樣做只會引來傳統勢力的抗拒,強迫永遠也不如引導,李雲希望這些招徠來的人成為榜樣,將這個技術傳播到大漢的各地,這樣一來,每年糧食的產量就至少可提高三成到一半,足可應付未來百餘年人口爆漲所帶來的糧食危機。

    而冶煉工人自然是被全部分配到兵器監,李雲更投下十萬餘錢的巨資,擴大兵器監的規模並增加了好幾口冶煉爐,李雲不是冶金業畢業的,所以他也只能做到這麼多,盡量為冶金科技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其他的也只能靠這些技術精湛的工人來努力了。

    那十多名陶瓷匠則是承擔起了燒製出水泥和新式瓷器的重任,水泥很好辦,大漢現在的瓷器在李雲看來太過原始了,李雲希望至少可燒出成熟的青瓷來,這樣單單是靠賣青瓷,臨邛人就可大賺一筆。

    至於那些方士和有造紙技術的人才,則是李雲親自帶隊,李雲想自己親手製造出歷史上第一張白紙,第一份黑火藥,這個榮耀他當然不會放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