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漢帝國雄風錄

龍騰世紀 第二十四節 歸來 文 / 燕小七

    李雲一口氣走出那宮殿,奔出好幾百米,跑到湖邊用清水使勁的往身上潑,剛剛真是太荒唐了,他居然做出了那樣猥褻的事情。

    躺在草地上,好好的喘出幾口氣,李雲想這件事情絕不會就這樣完了,以烏孫人的驕傲,呼倫靡肯定會有報復。

    李雲現在只能祈禱呼倫靡不要讓他死的太慘。

    可是很奇怪,接下來的三天李雲預料中的報復並未來臨,三日後商隊準備妥當,李雲自然是逃命般的跟著這個商隊離開烏孫,他再不願意在這多留一日。

    順著烏孫境內的伊犁河只過了幾日就達到了那傳說中有著汗血寶馬的大宛,商隊在那裡停留了一日,補給物資,順便買賣些東西。

    李雲趁此機會也知道了汗血寶馬是真有其事,心中暗暗記了下來。

    經大宛國只用七日的時間就穿過了浩瀚的戈壁,到達匈奴休屠王的地界,過了這片草原就是漁陽,大漢赫赫有名的勇將程不識將軍的駐紮地,李雲與商隊分別,望著大漢真想大聲高喊「我回來了!」……

    六月的漁陽正是一年中最警惕的時候,因這時候匈奴人正是草肥馬壯之時,雖然三個月前漢使李雲失蹤之後,新派的使節與匈奴大單于重新達成了新的和親協議,大漢再一次用一名公主和大量的黃金,絲綢換取了短暫的和平,但是漁陽正對面的匈奴人的首領是桀驁不訓的休屠王和渾邪王,這兩人皆是匈奴單于軍臣的叔伯,論輩分遠大於單于,因此單于庭的命令,他們偶爾違背已是家常便飯,更何況是到中原人身上取點東西。

    而六月又恰恰是高皇帝,文皇帝等與匈奴人定下的互市時間,匈奴人經常會攜帶著大量牛羊來自與中原商人交易,這是兩國和親條約中的約定,可是匈奴人卻經常趁這個大漢商人雲集的時候猛然派出大量鐵騎掠奪這些商人帶去的物資,這種事情漁陽守軍根本就是防不勝防。

    正午的陽光從天空直直的射在漁陽那堅固的土磚結構的城牆上,一隊騎兵從城外巡邏而過,他們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在大漢假如說另一位著名的將軍李廣治軍是用寬厚,善待士卒的話,那麼漁陽太守程不識則是以嚴治軍,在他的治下沒有徇私舞弊,也不可能有人在沒有寸功的情況下就不斷升職。

    相比儒家思想濃厚的李廣將軍,程不識很顯然代表了先秦時代的法家將領的風格,所以歷史上程不識無論名氣還是讚譽度都遠遠不及李廣,在儒家思想獨大之後,指望他們為死對頭法家的將領叫好那簡直就是不可能。

    李雲牽著兩匹馱著他從烏孫帶來的棉花種子以及地圖還有葡萄籐的戰馬,遠遠的望著漁陽心中未免有些感歎,他曾有一段時間視程不識將軍為偶像,因此仔細的看過他的簡歷。

    在李雲看來程不識尊崇法家,治軍嚴格,士卒犯錯必罰,立功必賞的風格並不是缺點相反而是優點,可是在中國浩瀚的歷史長河中,程不識始終是作為一個李廣的對立面來教育將領。

    儒家的學者們無不是唾液橫飛,指責程不識的殘酷,反面印證出李廣選擇儒家治軍的正確。

    可是他們卻自動忽略了程不識守漁陽,匈奴人不敢輕易進犯的事實。

    這世界上本就沒有不好的祖宗,有的只是不孝的子孫!

    若是換上經過現代思想洗禮的李雲,他反而是十分欣賞程不識的治軍風格,在他看來世界上任何一隻能征善戰的軍隊,都無不是功必賞,過必罰的那種鐵軍。

    他抬起頭來,忽然想到二十幾年後那顆忽然隕落的將星,那名與程不識有著同樣治軍風格的冠軍侯,他又是為何會在風華正茂的年齡忽然間隕落?

    冠軍侯任人唯賢,他治軍嚴格,他喜歡千里奔襲,喜歡以戰養戰,喜歡殘酷的殺戮匈奴人。可是他拒絕學習儒家,拒絕摻和到政治中去,更加的拒絕將親人或者朝中大臣的子嗣安插到他的軍中。

    李雲雙手忽然顫抖起來,猛然間他就已經醒悟了,冠軍侯絕不是死於瘟疫,而是他擋著太多人的陞官之道,他與儒家格格不入,所以親貴集團,新近擊敗百家享受到獨尊待遇的儒家集團聯合了起來,給冠軍侯設了一個套,一個大大的陰謀。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尤聞俠骨香!」王維寫這首少年行的時候大概怎麼也想不到正是他推崇的儒家一手在背後操縱了他夢中英雄的生死吧!

    李雲仰起頭來,既然他已來到這個世界,那再怎麼艱難,他也會全力阻止儒家的獨尊,甚至他已決定搶的某董之前將《公羊春秋》篡改,因為自古沒有不好的祖宗,有的只是不孝的子孫,某董的理論完全背離孔孟之道,它只是為一家一姓來服務的,而且它在很大程度上歪曲了中國自戰國時期培養起來的尚武精神。

    而且此人處處要求他人有崇高的道德,高標準的追求,自己卻只是為了當官,為了自己的利益。

    也正是由於有董聖人的先例,所以朱先生可以一邊將尼姑娶到家中玩弄,一邊小丑一樣喊著「存天理,滅人欲!」

    最後『天理』保住了,而大宋也滅亡了。「崖山之後無中國!」在蒙古人鐵騎進入的時候,這些『君子』『大儒』一個個把文章寫的天花亂綴,大力證明蒙古人殺中原人的合理性,合法性。

    而再之後的明儒更絕,他們不但讚揚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是為了民族大融合,更使勁的幫助滿人奴化教育漢人,文字獄不是滿人皇帝搞的,正是這些儒家學者拚命弄出來的!

    所以歷史也就變成了某董不孝於孔孟,朱程不孝於某董,而明儒又不孝於宋儒一個比一個孬種。

    既然如此那麼我就在這個禍根還未有長出來的時候,就將它扼殺在搖籃中!李雲暗暗的想著,不知不覺間,他就已經走到漁陽城的城腳下。

    那隊騎兵注意到李雲,忙立刻策馬過來問道「你是何人?」

    李雲抬起頭來,他三月出塞,回來之時已是快七月,鬍子都已留出老長了!

    他從懷中取出國書,從馬上一個裹中取出使節,那長長的節在風中迎風飛舞,他眼角早已憋不住淚水的奔湧,跪在地上泣不成聲的道「大漢使節李雲有辱使命!」

    已亥年七月,臨邛縣令李雲自西域歸,其出塞有近四月,歷西域十餘國而回,天子聞之急詔入長安,問其西域各國之勢,李雲皆對答如流,天子贊曰:遇險而不驚,至夷仍念漢,此真漢使也。乃賞黃金千兩,李雲謝辭不受,天子復許臨侯爵,再辭之,李雲曰:未有軍功不敢受侯,願仍為陛下牧守臨邛。天子許之。——《史記——李雲傳》

    卷三完結了那個呼倫靡的事情還遠沒完結剛剛才開始,下節開始努力發明,低頭經營臨邛吧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