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重生之第二帝國

正文 第642章 締造中堅 文 / 重生之第二帝國

    由於萬噸以下的條約重巡幾乎無法在保證航速的前提下做到攻守均衡,各國之後便都開始研製超條約的重巡了。通過瞞報排水量和適度犧牲一些航速,列強建造的新式重巡便都具備了一些防禦力:其中佼佼者的核心艙能完全免疫輕巡洋艦6英吋主炮的直擊,而彈藥庫甚至能擋住自身的8英吋炮彈。日本的利根、意大利的扎拉、法國的阿爾及爾、以及美國的巴爾的摩,便是超條約重巡的代表。其中綜合性能最優越的當屬利根:在保證了攻防的情況下,還能擁有35節高速和6架具備相當攻擊力的水上飛機,即便是大麵條國的扎拉級也難與之相比!

    在將歷史上的重巡信息從腦中掠過之後,清英對於德國新式重巡的設計也有一個大致的輪廓了。

    首先,德國新建重巡的主炮口徑必須選擇在203毫米。戰艦設計的第一準則就是先裝大炮,這是打擊敵人獲得勝利的核心本錢。而隨著四聯裝炮塔的研發進入實用階段,雄心勃勃的清英準備在新式重巡上裝備3座四聯裝主炮,以獲得對其餘列強8、9、10門主炮重巡的明顯火力投射優勢。實際上,這也是清英經過一番計算之後才做出的決定:四聯裝所帶來的減重效應是極為驚人的,光炮塔本身就能比火炮數量相同的雙聯裝輕接近15%。再加上炮座面積的明顯降低,其整體的重量花費絲毫不比傳統的5座雙聯裝佈局來得更重!這就是四聯裝炮塔的開掛之處。而鑒於這一口徑的火炮在對抗敵方重巡時已經有足夠的威力,清英便沒有再像希佩爾級那樣追求身管長度。而是將其定在了並不顯眼的50倍徑。

    而在次級火力的選取上。清英採用了與巴伐利亞級戰列艦上相同的128毫米雙聯裝炮塔。並裝備5座以滿足未來的防空需求。其中1座背負在c號主炮塔後方,另外4座分佈兩舷。不過在飛機威脅幾近於無的當前,擔任防空任務的則是另外的8門40毫米高炮。基於後世重巡的作戰模式,清英沒有為該艦裝備魚雷,取而代之的則是4架水上飛機和相應的輔助設備:這也算是在航空時代即將來臨的大前提下,身為bb黨的他所無奈做出的沉痛妥協。

    在速度上,清英則照例舉起了手中的銼刀,對新式重巡的動力系統大砍大銼。除了為火力和裝甲騰出噸位之外。更多的原因則是德國重巡的使命所然:隨著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締結,踩著皇家海軍眾多「艦人」屍體的德國海軍已經無可爭議的成為新的世界第一,在這種情況下,其重巡便再不需要像歷史上的日本同行一樣作為水雷戰隊的旗艦,率領狂飆如風的驅逐艦們對敵方主力艦隊發起雷擊了。如果只是執行為主力艦隊護航和炮戰任務的話,32節的航速已是綽綽有餘。

    清英遂以這個航速指標,為新式重巡進行了艙室分劃和船型設計。經典的削減水上寬度手法同樣運用其中,大幅降低了主甲板的防禦面積,提升了裝甲的利用率。而在球鼻艦首、大型方尾、和尾板的多重流體**作用之下,德國重巡達到這一速度的所需門檻又有了長足的降低。經過一番詳盡的計算。清英欣喜地看到自己圖紙上的新式巡洋艦,已經從動力本身和艦體結構處節省出了足夠多的重量。足夠敷設在常規交戰距離上免疫8英吋火炮的雄厚裝甲了!

    根據後世的203毫米火炮穿深數據,清英為德國新式重巡布設了足可支應完全的防禦。其長達93米的核心艙段,被厚達140毫米、且呈20度內傾佈置的表面硬化裝甲嚴密地拱衛起來;即便是希佩爾級的最強垂直穿深203毫米炮,在有航向角的情況下也很難在常規交戰距離上將其擊穿。而為了抵擋遠距離落下的重巡炮彈,同時兼顧未來對航空炸彈的防禦,清英在主裝甲帶上沿為其敷設了60毫米的主水平裝甲,從而形成了一個牢固堅實的裝甲盒。炮塔和炮座也擁有和核心艙相等的防護能力,足可在常規交戰距離上對203毫米炮實現有效抵禦。

    對於在炮戰中經常出現的水中彈,以及最為致命的魚雷,清英也做了相應的防禦。一條高1.5米、厚度從140到60毫米漸變的均質裝甲被安裝在4米高的主裝甲帶下沿,負責抵禦近距離入水的水中彈。而再往下則是直通艦底的60毫米高彈性均質鋼,以兼顧抵擋餘勢更衰的水中彈和魚雷爆破的攻擊。在4米縱深和3層艙室的加成下,新式巡洋艦的水下防雷能力驚人的強大:即便是一枚350kg當量tnt的魚雷命中其舯部,甚至都不足以破開tds使核心艙受損!

    為了避免因次要部位受損而大幅影響戰鬥力的情況,清英在核心艙之外也施加了一定的防禦。戰艦首尾水線擁有一條50毫米的輕型裝甲,可勉力抵禦驅逐艦火炮的直擊;艦尾的水平裝甲則保持在了與核心艙相當的60毫米,用以保護下方傳動軸的安全。船尾舵機艙的防禦級別也與核心艙相當。

    由於該型巡洋艦需要將德國的意志承載並傳播到世界,其遠洋性能也是不容忽略了。清英將其滿載吃水時的主體干舷提升到5.4米,並大幅將上飄型的船首拉高至8米;如此一來,無論是船首上浪還是橫搖過快,新式巡洋艦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除了尚未竣工的巴伐利亞級戰列艦之外,當前德國海軍中再無航海性能超過它的軍艦;國王級雖然噸位更大,但在艦艏上浪領域仍不及這款重巡。

    經過半個月的計算微調,一張重巡洋艦的設計總圖終於在清英的筆下描繪而出。它全長168米,全寬22米,最大吃水8.1米,標準排水量11000噸。動力系統採用9台燃油鍋爐、3組齒輪減速蒸汽輪機,額定輸出功率73000馬力;在用流體**保平安的三方開掛之下,該艦有望在13680噸的滿載排水量時仍舊擁有不低於31.5節的速度。由於尾板和球鼻艏所帶來的平地加速作用,該艦的續航力也比一般的方尾船只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其滿載燃料攜帶量為2350噸,能在14節的巡航速度下航行9500海里。可以說,這一重巡方案不僅在戰艦三要素和航海性能上得到了完美的兼顧,在火力上更有著極為突出的亮點!

    至於該艦的噸位比條約限額溢出了10%,則根本就沒有在清英的考慮範圍之內。因為華盛頓海軍條約雖然規定了單艦的噸位上限,但卻對此缺乏必要的監管和控制手段:首先戰艦數據本身就是一個國家的核心機密,不可能予以外洩;而就算

    算是設計師恪守條約、對重量的把控細緻入微,然而在戰艦的實際建造過程中,也極有可能會由於種種施工問題而導致超重。即便是清英現在定下的1.1萬噸這個重量,到了實際建成之後也極有可能會出現一定的上浮。在這種情況下,德國直接對外宣稱是1萬噸即可;只要不超得太過分,沒人會在這一點上做章的!

    想到歷史上日本那宣稱8500噸、實則最終超過了1.2萬噸的最上級巡洋艦,清英表示打著燈籠都找不到能比自己更良心的條約執行者了。

    至於裝備6英吋級別火炮的渣渣輕巡洋艦,清英則根本就沒有建造這種東西的意願。因為這種艦艇的炮戰能力和重巡根本不在一個級別,而其6英吋火炮在防空上仍舊顯得過於沉重、缺乏對空火力所應有的靈活性,可謂高不成低不就的典型雞肋。當前德國的財政情況雖然前所未有的充裕,但也遠沒有土豪到明知是渣渣卻還要投錢的境地。根據華盛頓條約中的規定,德國能擁有27萬噸的a等巡洋艦,而如果能將當前這種形式的重巡造滿27艘的話,也足可實現巡弋殖民地、並在各大海域中彰顯自身力量存在的目的。

    根據清英的規劃,德國那5.9萬噸的輕巡份額,應當全部建成如同歷史上美國亞特蘭大級一般的防空巡洋艦。相比於甲板窄小、噸位緊張的驅逐艦,輕巡顯然是一個更加良好的防空火力搭載平台;而由於邊際效應的存在,1艘6000噸級巡洋艦的防空火力搭載量顯然要超過3艘2000噸的驅逐艦,其作為防空平台的穩定性更是不可同日而語。這種大量裝備128毫米火炮的防空輕巡在配上vt引信之後,將是蠻夷航母的理想護衛,其效用顯然比炮戰型輕巡要高太多了!

    不過,在全金屬飛機連影子都還沒有的1915年初,造這種防空巡洋艦也顯然是太超前了一些。清英便準備先把這一噸位留下,等到將重巡的限額用完之後再觀時而動。新式重巡的單艘造價預計在2700萬馬克,27艘的預算足夠德國財政部撥款相當長一段時間了。相比於均價5100萬馬克的國王級和7000萬馬克的巴伐利亞級,重巡在戰鬥力上的低性價比也再度得到了證明。(未完待續……)

    ps:感謝書友瀟湘夜雨異鄉客的月票支持,和zhouyu1976的打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