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重生之第二帝國

正文 第211章 騎兵改革 文 / 重生之第二帝國

    在一戰時期,德國陸軍絕對是不折不扣的世界第一。高效的總參謀部、優秀的指揮將領、深諳戰陣的基層軍官、久經訓練的勇敢士兵、再加上先進的武器裝備,這些因素糅合在一起,便成就了德國陸軍在戰場上的赫赫威名。

    由於奧匈那支多民族混雜體的臃腫軍隊根本不是凶悍的哥薩克的對手,只能應付少量毛子軍隊或是在西南戰線上去欺負小受意大利人,因此整個大戰期間的陸地戰場幾乎全是由德國陸軍一家獨自支撐。而結果則是相當令人震撼的,德軍在西線和英法聯軍持平,東線更是僅用一隻拳頭就直接打倒了毛子,徹底穩住了東線的局勢。如果不是美國這個開掛國家最後站到了協約國一方去,德國在英法俄的合圍之下都完全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不過,若是以後世的眼光來看的話,一戰的德國陸軍也遠沒有達到完美,而是仍有很多的地方需要強化和改進。有鑒於此,清英也做了大量的努力。在他的直接作用或間接影響下,德國陸軍對榴彈炮和機槍的興趣較歷史同期有了極大的提升;施利芬本人又是對軍隊現代化建設極為重視的人物,可以想見,德軍最後擁有的火力必定遠超歷史同期的程度。而迫擊炮的引入更是會極大的提升德軍步兵的壓制能力,使得他們在面對協約**隊的時候具備絕對的火力優勢。除了射程較近之外,迫擊炮所擁有的特性幾乎全都是優點:簡單的結構使得它的造價非常低廉,完全適合大規模量產;而輕便的體重能讓它下放到基層。並以人扛馬馱的方式在戰場上實現尋常炮兵所不可能完成的快速機動。再加上其極高的射速、穩定耐用的良好適應性和傻瓜一樣的使用步驟。使得這種武器很快便被納入了德國陸軍的採購名單當中。

    然而除了這些外部武器的加強以外。德國陸軍在編制上也存在著不小的問題,亟待身為穿越者的清英去解決。

    目前,德**一級的編制中包含2個步兵師、1個重炮團、1個獵兵營、1個工程營和1個技術大隊,這些東西都能在一戰的戰場上發揮出很好的作用。然而令人感到無語的是,德國一個軍力竟然有著多達2個旅的騎兵部隊!儘管騎兵旅不像步兵旅一樣編製龐大,只有2個團共10個連的規模,然而軍一級所擁有的騎兵人數也無疑是超過了2500人。這等龐大的騎兵隊伍著實是讓清英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一戰時期,面對機槍塹壕鐵絲網速射炮所構成的防禦火力網。人高馬大的德軍士兵無不做夢都想擁有日本人一樣的身高體型;在進行戰場機動的時候,步兵們也都是把自己的腰肢給躬成了蝦子,以求能夠盡可能的降低機槍和速射炮這兩個血腥殺手的被彈面積,從而保住自己的小命。可騎兵倒好,本來馬就比直立的人體高出一截,人還要再坐到馬背上去;如此大的一個目標在在對方的機槍火力面前出現,這不是高調作大死又是什麼?

    儘管德國陸軍從遠東爆發的日俄戰爭裡敏銳地意識到了機槍在戰爭中所能起到的作用,並且在清英所鼓搗的那場防禦演習中更加加深了這一印象;然而由於傳統戰技在他們腦海中的印象已經是根深蒂固,以至於他們在對軍隊做出相應的改良的時候,總是不能把屬於上一場戰爭的殘留物給徹底清除。在德**一級編製中仍舊保留的2個騎兵旅。便是源於上一場戰爭中所沒有剔除的遺毒。很顯然,這些德國高級將領們對機槍的認識還不夠深透。難以想像將自動火力大規模集中使用後會出現一種怎樣的效果;出於19世紀初期騎兵機動拚殺的教科書式的標準戰鬥考慮,大量裝備了機槍、速射炮、重炮等現代化武器的軍隊裡依然被加入了大量的騎兵部隊。而等到戰爭爆發、塹壕和鐵絲網所構成的蹲坑懦夫體系取代了半個世紀前的拚殺勇士熱血對攻的時候,騎兵們便失去了絕大部分的用武之地,只能在偵查和小規模的遭遇戰中發揮一下他們零星的餘熱了。

    從軍事的角度而言,在下一場戰爭中已然用處不大的騎兵部隊必須被裁撤,考慮到作戰馬匹近乎十倍於普通士兵的恐怖食量消耗,它們也不適合大量出現在一線的戰鬥部隊當中。不過,騎兵的裁撤卻是極為困難。目前騎兵仍是德國陸軍當中的主要軍種,規模相當龐大,更有無數的容克軍官服役其中;除此之外,騎兵作為一個擁有光榮歷史的傳統軍種,是普魯士和整個德意志的榮耀象徵,基於這個緣故,在其中服役的軍官幾乎都是姓氏之前加了「馮」字的容克貴族。如果清英大力裁剪騎兵規模的話,將會得罪一大群原本忠於王室的貴族軍官,這無疑於是自斷臂膀的不智舉動!

    在這種情況下,清英只能另尋出路,經過一番思量之後,他決定對騎兵實施機械化的改革。如果能以坦克、裝甲車和摩托化部隊來代替騎兵部隊當中的馬匹,那麼不僅可以保留下目前騎兵的現有編製,更能夠極大幅度的提升他們的戰鬥力,讓這支部隊真正成為承載普魯士武力和光榮的軍中精銳。如此以來,則能在不破壞現有體系的情況下兼顧提升戰鬥力,而那些忠於王室的貴族軍官們也會因榮譽的實至名歸而更加對霍亨索倫殊死效命。

    ———————————————————————

    此番乘坐齊柏林飛艇升空遊覽的過程中,清英注意到德國農莊田間地頭的工作仍舊是全部依賴人工和畜力,幾乎沒有見到任何的動力機械。作為發明了內燃機、並由電氣通訊引領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浪潮的國度,如此寒酸的農業勞作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在清英的記憶裡,美國在1年前便出現了第一輛真正現代意義的拖拉機,為農業耕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而坦克這種東西正是在拖拉機的基礎上改進發展而來的!

    和平時期,生產拖拉機的工廠可以建造這種工具用於發展民間農業,並在機械動力領域為坦克儲備相應的技術,畢竟二者在很多地方都有相通之處。而一旦爆發戰爭,生產拖拉機的工廠線在稍作改動之後就可以量產坦克。經過之前長年累月的拖拉機技術儲備,軍部所研發出來的坦克定然會比一戰時英國倉促投產的馬克i型來得優秀。原始的坦克由於裝甲防禦不強,其僅能抵禦子彈的防護難以在各型火炮密集遍佈的西線進行什麼突破,然而在廣袤的東線戰場,卻有足夠大的空間可以讓它在對俄國人的戰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斗中發揮作用。

    當清英向威廉提出發展拖拉機的意見的時候,威廉雖然對他的奇怪舉動略感詫異,不過仍是非常爽快的同意了清英的這一要求。由於拖拉機的引入急劇提升了田間的勞作效率,使得從事農業所需的勞動力大幅減少;被機械所替代的剩餘勞動力湧入城市,這正好和目前德國大力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需要大量吸納農村人口的國策不謀而合。在整個國家快速發展的今天,城市間勞動力的湧入不僅不會成為拖累當地社會的累贅,反而會為急需僱傭工人的資本家提供創造財富的剝削機會。大部分菲律賓的殖民吞併和螨清市場的開闢,使得德國國內的過剩商品有了足夠胃口的傾銷基地;當資本家們的積極性因實實在在的利益而被調動起來之後,大規模雇工進行批量生產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在從美國整體引進拖拉機,並於國內選址建設工廠的同時,為了讓土地合併成較大的規模以便於機械運作,德國政府還出台了鼓勵耕地買賣租賃的相關法令。可以想見,在未來的數年時間裡,噴吐著青煙並隆隆嘶鳴的鐵甲機械將很大程度上取代原本的人力,在廣闊的沃野上耕作前行。規模化的集中生產還將提升農作物的產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戰爭爆發後德國國內的糧食不能自給的問題。

    這一策略的唯一弊端,就是德國對石油的依賴將遠勝歷史。因為無論是田間耕作的拖拉機,還是戰場上前進突破的坦克,它們無一例外的都只能以石油產品為動力;而整個德國幾乎都不產石油,只得仰仗從國外進口。不過在這一位面,德國的石油來源已經有了一定的保證。目前德國正大力拉攏的奧斯曼帝國算得上是一個石油輸出國,可以在較大程度上彌補德國燃油不足的問題,而清英在戰前大量囤積的石油也足以讓這個國家堅持不短的時間。只要德奧兩國在此期間於東線發力,從速佔領羅馬尼亞,那麼石油問題就可以得到完美的解決。(……)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