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繼東發現自己很難評價這一場周書記和陸政東之間的對局,或者更為準確的講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試探,一次真正的火力偵察,雙方都似乎摸到對方的底牌。
周書明和陸政東出現分歧,這自然是他樂意看到的,這不但是更有機會報陸政東在安新的一箭之仇,更為重要的是周書明和陸政東越是發生分歧,周書明肯定就越是會倚重他。
可是,周書明眼下也有一些問題,詹繼東覺得周書明在這個問題上還是處理得有些草率和失策了,這應該是秘書長等人給周書明支的招,而他關於這方面的意見並未得到周書明充分的重視,骨子裡周書明還是想要表現出他的政治駕駐力和領導藝術以及掌控能力,可是如此做結果恐怕是適得其反。
周書記在這一次試探上很難講有什麼得分,周書記雖然在地市州領導班子微調上採取了拖的戰術,這算是一平局,而周書記提出經濟上的事情,則是以己之短搏陸政東之長,這似乎有損於作為省委*書記的權威。
當然,詹繼東也理解周書明的顧慮和難處,周書明應該是有了一種強烈的危機感,可就算是如此,也沒有必要走出這一步,作為省委*書記,管的是決策是大方向,把握住方向,這就抓住了根本。
有人講性格決定命運,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周書明還是太過於執著和醉心於什麼事情都要操控在自己手裡,詹繼東心中喟歎,一把手獨斷專行是常態行為,沒有那一個一把手不希望如此。但是那都得有一個度。也要看時機對不對。分對手是誰。
在陸政東到貝湖之前,中*央一直對周書明非常支持,其目的也是要解決貝湖多年幹部隊伍的暮氣沉沉,重振貝湖的經濟,可是這兩點,周書明應該都沒有達到中央的預*期。
在這種情況下,中*央肯定也會重新思考,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周書明還是按照原來對待楊凌峰的路數,比如在省裡最重要的人事問題上,周書明依然如此,推動張新入常這還沒什麼。
在張新意外;落選常委之後,周書明似乎更是受到刺激,想把宣傳部長楊之光給推到副書記的位置上,而且周書明也表現得很有信心,但是詹繼東卻有些擔心陸政東的反應,這段時間似乎周陸二人還算和睦,但是和睦並不意味著陸政東就會在關鍵問題上讓步。
陸政東肯定在謀求讓羅浮黎出任副書記的。羅浮黎是否能入常就代表著中*央、省委對安新工作是否認可,所以陸政東不會輕言放棄。
中*央肯定就會就這個問題與周、陸二人包括馬新忠等人徵求意見。但是有了楊永清的事情,詹繼東總覺得這一次中*央未必會像以前一樣給予滿足。
可以說在陸政東到貝湖之前,周書明在省委的影響力現在已經達到了巔峰。
盛極必衰,這是一般事物的發展規律,達到這樣的頂峰,不調離,削弱就是必然。
中*央不是不清楚貝湖的情況,也不是不清楚貝湖漸有一言堂的趨勢。
書記可以強勢,但是一言堂卻是忌諱的,從某種角度講,陸政東到貝湖來,一是發展經濟,其二也不乏預防一言堂的考慮。
詹繼東清楚周書明也得到強有力的支持,而且楊之光也曾在中*宣部任職,在京城也有著深厚的人脈,基於這樣的一種兩強合力相推的態勢,周書明顯得是信心滿滿。
可是在詹繼東看來再強有力的支持,那也是有限度的,中*央不會放任一個地方變成一家獨大,那麼適當考慮陸政東的訴求就是必然,基於這樣的考慮,詹繼東很擔心周書明會在這個問題上受挫,當然這中間也還存在許多變數,比如中央考慮讓羅浮黎離開貝湖晉陞,省委讓唐中凱出任市委書記算是一個彌補,楊之光升任副書記,這些可能都存在,現在誰也無法作出判斷。
不過各省裡邊的班子成員配備,關係親疏,中組部和中紀委雖然說不上瞭若指掌,但是大體的格局肯定是摸清楚了的,怎樣能夠最優化的使得班子達成最佳組合,既相互制衡,保持一種健康的組織生活,又最大限度的發揮其戰鬥力,避免形成獨斷專行一言堂格局或者紛爭激化的局面,這些方面高層都會仔細斟酌。
所以在他看來,與其以一個副書記來加強己方的力量,還不如對常委進行調整更為靠譜和有把握。
這裡面首當其衝的便是金道申。
金道申在組織部長這個位置上受到的詬病是最多的,這裡面雖然有代人受過的因素,因為在很多人事問題上,金道申根本就沒有決定權,最終拍板的還是周書明。
可還有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金道申由於眼光、經驗以及協調能力上的欠缺,在組織部長位置上顯得很是勉強。
而周書明對此也是心知肚明,之所以一直沒做調整,無他,金道申很聽話,對於周書明的意見完全是不折不扣的執行。
這在以前楊凌峰在位的時候,倒還沒有什麼,可問題是陸政東不是楊凌峰,在這方面比楊凌峰這樣浸淫多年的人物還嫻熟。
要當好一個組織部長決不僅僅只是靠忠心、靠不折不扣的執行領導的意圖就可以了,還必須得瞭解全省幹部人才資源狀況,掌握幹部人事的平衡運作,同時要考慮平衡常委們,盡可能的減少助力和對立面,增加助力和爭取更多人靠攏,而不是因為人事問題把這些人推到對立面,這裡面其實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很多東西只能用一個詞兒來形容,那就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只有有這樣一個有力人物來支撐,今後的工作乃至全局平衡和博弈中,才會處於有利地位。
詹繼東想到這裡也不禁搖搖頭,金道申確實是協調能力太差了一點,組織部長雖然沒有重要人事最終決定權,但其有建議權,一些不重要的人選甚至
有很大的發言權,手握這樣的大權,居然樹敵那麼多,完全是守著寶山去要飯……
可這些話,他也只能在周書明面前點到為止,可是周書明那樣骨子裡太過要強和自信的性格,恐怕也是沒怎麼聽進去。
這樣繼續下去,恐怕今後一段時間,他的日子也會跟著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