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驚宋

第一卷 朱仙鎮危機 第七百八十八章 化干戈為玉帛 文 / 幻新晨

    在商量一番後,便決定由李若虛作為使者,前往雲州晉見遼帝耶律夷列,商談兩國如何化解燕京——沙河之戰帶來的惡劣影響,以及繼續保持聯盟,進攻金國之事。

    而他們卻不知道,如今遼國也在激烈地爭論如何與漢軍交涉呢。

    雲州城的原城守府,現在已經改成了遼國皇帝耶律夷列的臨時行宮。他在城守府的大廳內,召開了作戰會議,商討目前的局勢。包括蕭斡裡刺、蕭晉成等人在內的遼國眾臣皆參加了這次會議。

    會議一開始,便先由蕭斡裡刺戰戰兢兢地向遼帝耶律夷列稟報了任得敬進入燕京,發現城內屍橫遍野,然後便遭到漢軍襲擊身亡的消息。

    他沉痛地說道:「陛下,老臣在得知國丈身死之後,便領兵圍困住了已經進佔燕京的漢軍統帥岳飛,正欲攻城之時,卻得知漢國皇帝岳雲率漢軍主力向燕京而來。於是老臣便分兵於沙河禦敵……但不料漢軍十分強大,不光火器犀利,近戰亦是厲害之極……耶律長風將軍以身殉國……」

    蕭斡裡刺隨即便將沙河及燕京之戰的過程詳詳細細地再給耶律夷列說了一遍。其中對漢軍的戰鬥力誇大了不少。

    之前耶律夷列已經聽說過一次戰況匯報了,如今算是第二次聽了,只不過這一回蕭斡裡刺說得更詳細了一些。

    耶律夷列聽得皺了皺眉頭道:「蕭丞相,這漢軍真有這麼厲害?我記得漢人一向文弱,就算有勇猛之士,也應該是少數啊!怎麼可能隨便派一千人就能擊敗我大遼的精銳勇士?」

    蕭斡裡刺歎息道:「漢軍在岳飛父子的訓練下,戰鬥力已經大幅度提高了,非當年檀淵之盟時的宋軍了。在四川一戰時,便可見一斑,而如今經過數年的整編訓練,戰鬥力更是大幅度提高,遠比四川之戰時更甚……」

    耶律夷列聽聞之後。眉頭皺得更緊了,沉聲道:「那你們的意思,國丈的仇就不報了?」

    「這個……陛下,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現在我軍的實力不及漢軍。如果硬要和他們硬拚,只怕拼不過啊!」蕭斡裡刺憂心忡忡地說道。

    「是啊!陛下,漢軍的確作戰頑強,火器技術又遠高於我軍。之前公主殿下從漢國招來的那些工匠。教給我們的,全是他們的淘汰火器技術。這場戰爭一打起來。我們便發現,我軍的火槍無論從射程、射速、威力都遠遜於漢軍,火炮亦是如此。如果現在和漢軍開戰,除非我軍數量超過漢軍一倍以上。方有勝機,否則的話,只怕……」蕭晉成雖然沒有把話說完,但他話中的意思誰都聽出來了,意思是遼軍恐怕多半要敗。

    耶律夷列眼見自己手下的將領皆如此推崇漢軍,原本的好勝之心也收了起來。他略有些緊張地說道:「據探子回報,在燕京一帶的漢軍已經多達三十餘萬,數量超過了我軍,而且漢軍的西路軍也在張憲的帶領下。抵達大同、宣府外圍,這一路漢軍兵力也達十萬以上……如今漢軍既然兵力和火力皆強於我軍,則我軍形勢芨芨可危。眾卿可有方法退敵?」

    眾遼將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部默然無語。半晌之後。蕭斡裡刺方緩緩道:「陛下,如今漢軍勢大,如果漢遼在幽州對決,只怕我大遼難勝。依老臣之見。不如和岳雲講和,以聯合消滅金國為由。避免他們向我軍發起進攻。在徹底解決金國之後,我國再勵精圖治,爭取以後在軍事實力上,壓倒漢國!再找戰機!」

    蕭斡裡刺的話得到了大多數遼將的贊同。他們紛紛點頭稱是。見帳下眾將意見皆一致,耶律夷列便起身說道:「既是如此,那便由蕭丞相代表朕,前去燕京和漢軍和談吧!」

    *****************************************************************

    岳雲萬萬沒想到,他這邊正打算派李若虛去雲州,還沒來得及出城,遼軍的使臣卻先到了,看來遼軍也是急於談和了。他於是在和眾將商議之後,便在遼使蕭斡裡刺演了一場戲,表現出對自己四弟岳震之死怒不可遏的情緒,張力、韓彥直、岳霆等將也均是一副義憤填膺的表情,紛紛出言請戰,要為四將軍報仇。

    慌得蕭斡裡刺急忙解釋,稱岳震不是遼軍殺的,十有**是金軍害的,且遼國這邊的國丈任得敬也死於非命,只怕兩軍都是中了金軍挑拔。現在雙方同仇敵愾,應該一致對外,先向金軍發起進攻。

    而李若虛、張力、韓彥直等人便假裝一副深明大義的態度,勸阻岳雲以大局為重,應該先消滅金國這個漢遼兩國的共同大敵。

    岳雲先是不肯同意,爾後在眾將的「哭讕」之下,才勉為其難地答應了下來,但卻表示戰後遼國需將幽燕之地割給大漢。

    蕭斡裡刺這下慌了神,連稱幽燕之地乃是遼國根本,是決不敢割讓給漢國的。但稱漢國可以另提條件。於是,岳雲便順理成章地提出將陝西全境交還給漢國之事。

    蕭斡裡刺思量了半天,感覺出如果遼國不將陝西之地交還給漢國,以岳雲無利不往的個性,他是斷然不會把幽燕之地讓出來的。於是,在和岳雲討價還價了半天之後,雙方總算簽署了一份後來被稱為《燕京停戰協定》的協議。

    這份協議有幾點,表面上看起來是一份還算是公平的協議。

    第一項內容是:今年以內,遼軍撤出關中、陝北以及原西夏的武州、夏州等地,將這些地方交還給漢軍。

    關中和陝北自不必說,歷來就是漢人的領土。而將要讓給漢國的這塊原西夏土地,也就是西夏黃河以東的地方。居民以漢人為主,亦有一些黨項人。

    這塊土地雖然富裕程度不能和陝西和幽燕比,但在西北也算是比較肥沃的土地了。當地居民雖是漢人,卻民風剽悍,如果岳雲能取得他們的信任和擁護,盡收其心,則必可將這塊土地穩穩地納入大漢版圖。

    第二項內容則是,在今年以內,漢軍將撤出燕京、幽州、塘沽等東半個幽燕之地。將其交還給遼軍。

    岳雲其實也不是沒考慮過佔領這塊土地,畢竟幽燕之地可謂中原屏障,如果被遼國佔領,則遼國可以居高臨下,南下橫掃河北、河東一帶。

    但在對當地的居民進行了一番調查後發現,此地的居民雖然以漢人為主,但卻心懷遼國,且金國原先撤退時,把當地的許多青壯年也一併撤走了。剩下的人多為老弱病殘。漢國就算佔領了這塊土地,也在很長時間內不會成為可以產生收入的正領土。

    所以,在考慮再三之後,岳雲還是決定暫時放棄這片領土,先維持和遼男的盟友關係,把主要精力放在消滅金國上。在他看來,待金國滅亡,漢國後方穩定,將才吃進嘴的南洋、澳洲以及收復的中原土地完全消化後,才是和遼國對決的時候。

    協議的第三項內容,則是對金國作戰的計劃。

    目前雖然因為高麗的加入,使紇石烈志寧在遼東遭遇了慘敗,金軍喪失了在東北地區的大部分實力,連東京遼陽也丟了。但隨著完顏亮率領從燕京撤回來的金軍加入戰鬥,金軍終於在中京城外和高麗軍的大戰中全殲了對手,高麗老將柳宗敏戰死,高麗軍亦傷亡五萬多人,丟掉了遼河以西才佔領的大片土地。幸好耶律普速完率領遼軍及時趕到,才總算在遼河一帶穩住了陣線。

    現在金軍的情況雖然很糟糕,控制的地區已經被壓縮到遼河以西、居庸關以東,興安嶺以南,包括遼東半島在內的一小塊土地。但這塊土地上卻聚集了約三十萬金軍,且當地居民也多為女真人。單憑遼軍的進攻,也許花個三五年能夠全殲他們,但亦會付出慘重代價。所以,耶律夷列自然希望漢軍也加入戰鬥,派兵到遼東助戰。

    而耶律夷列打的如意算盤是:遼東氣候嚴寒,漢人居民也較少,漢軍很難站穩腳跟,所以不怕請神容易送神難。說不定到了冬天,漢軍自己都會提出撤退。

    而岳雲卻是希望通過讓漢軍進入遼東作戰,熟悉當地的情形,瞭解在東北一帶作戰的注意事項,為將來與遼國的大戰作好準備。

    所以,漢遼兩國的皇帝都自以為得計,均爽爽快快地同意了漢軍進入遼東,和遼軍一起南北夾擊金軍的作戰計劃。

    而至於另一位盟友高麗,兩國均十分默契地沒有提到他們的作戰任務和將來的土地劃分。

    依岳雲看來,耶律夷列只怕十有**會卸磨殺驢了。畢竟從他的口氣上可以感覺到,他對耶律普速完許諾的,將原屬金國的一大片土地讓給高麗,是十分不認同的。

    此時,前去追趕秦檜的岳霆卻是失望而歸。他率領三千背嵬軍鐵騎出居庸關後,往遼東方向追擊了三百多里,卻只是追上了張烈文的數千女真騎兵,經過一番激戰後,張烈文被岳霆斬首,他率領的五千女真騎兵也大多被擊斃。

    經過對幾名受傷的金軍俘虜審問,方進一步瞭解到了事情的經過。這更讓大家對秦檜恨之入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