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驚宋

第一卷 朱仙鎮危機 第七百三十六章 大宋的最後一次朝會 文 / 幻新晨

    德昭四年十月,經歷了一番血雨腥風的臨安終於隨著岳雲的回來而風平浪靜,人心漸穩,畢竟現在岳雲的威望已經成了南宋第一人。有他在城裡,所有的人都感覺有了主心骨,就像定海神針一般。

    十月二十五日,大宋有史以來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沒有皇帝的朝會召開了。

    這次朝會的大臣人數比平常少了至少三分之一,何鑄、范同、薜弼和張擇端等一干要求還政於皇帝的官員因涉嫌叛亂,皆被全部拿下。

    在萬俟契一干刑部酷吏的審訊下,就算沒罪都能變成有罪,何況他們原本就牽涉其中呢。在掌握了被俘的日本武士柳條百盛、趙構身邊的太監侍衛等人的供詞後,再與物證一印證。真相自然大白於天下。

    朝會之上,萬俟契將一樁樁罪證公之於眾,讓所有的大臣們觀看之後,頓時在朝堂之上,一片嘩然。

    當大家得知這位已經遇刺身亡的皇帝趙琢,竟然將石見銀山的消息透露給日本源氏知道,並煽動他們發起進攻。又從日本僱傭了兩千武士企圖起事叛亂篡權。還與奉有金國密令的大漢奸秦檜勾結,派死士行刺岳雲的一系列罪惡之後。

    就連那些一向反對削弱皇權,反對岳雲以首相身份掌控國家大權的清流們也出離憤怒,群情激奮了。

    雖然他們對於岳雲的一些制度和政策很不滿。但那只是對施政方針的看法不一致而已。岳雲的功績和人品他們還是十分佩服的。而且他們也是極力主張北伐中原,收復河山,建起一個強盛的大宋的。可如今他們效忠的這位皇帝,卻作出了背叛國家,背叛民族的惡行。這讓他們有一種被深深欺騙和失望透頂的感覺。

    難道這個大宋,就真的沒救了?

    這時,卻見作為監國公主的趙瀅兒,一臉端莊和鄭重地朗聲道:「諸位大人,我大宋立國兩百年來,除太祖皇帝還算是個賢明之君外。其餘歷代諸君,皆一代不如一代。如今天下人皆知先祖徽宗帝昏庸無道,引來靖康之難,汴京被破,中原之地盡喪;先皇高宗帝力主對金割地賠款。召來完顏亮南侵。臨安被破,江南之地生靈塗炭;而先皇兄不但與漢奸秦檜勾結,更出賣國家利益,引日本武士入京發動叛亂。幾乎造成天大浩劫……」

    說到這裡,她深情地望了岳雲一眼道:「若非老天保佑,讓瀅兒夫君甦醒過來,幾位姐姐力挽狂瀾,粉碎了皇兄的陰謀。只怕我大宋又將陷於動盪之中……瀅兒作為監國公主,如今皇室的唯一代表。覺得天下之君應是有德有能者居之。我趙氏皇族宗親,無一人能擔此大任。與其硬性推舉一個不知底細,心懷叵測之人為帝,倒不如讓漢王為帝!瀅兒覺得,只有以漢王為帝,才能北伐成功,收復失地,還我大宋朗朗乾坤……」

    隨著趙瀅兒按照之前由劉一寧、薜源等擬好的草稿。將這一番話說出之後。底下的一干大臣,如萬俟契、薜源、朱熹等全都跟著附和,表示擁戴岳雲為帝。

    「漢王,眼下不但是前線軍隊,就是兩廣。四川、江南、荊襄,南洋,以及光復的中原、江淮之地,民眾皆擁護您登基為帝!大家都認為。只有您才能引領國家走向強大,您才是咱們漢人的正朔。」兩天前才從前線趕回來的陸游。亦是眉飛色舞地說道。

    他說著便從懷中掏出一封長長的血書,這是前線上百名軍隊將領的聯合署名上表,內容是請求漢王登基為帝的。

    而劉一寧亦是命人拿出了數十封各地官員的上表,紛紛表示擁立漢王為帝。他們願意在漢王的領導下,繼續為新朝效命!

    朝中大部分官員這時都群情激奮,向岳雲表著忠心,雖然有幾個清流,對於大宋依然忠心,不合時宜地認為,應該在太祖的後裔子孫中,擇其賢明者為帝,但卻已經無法阻止大局了。相反,這幾個人卻被萬俟契記在了心中,暗地盤算回刑部後,就好好收集材料,整整這幾個想陪趙宋殉葬的儒生。

    不過,岳雲卻並沒有馬上同意即位,按照禪讓的傳統,他應該在拒絕兩次之後,第三次才能同意受讓為帝。

    於是,趙瀅兒又在第二天,下詔讓岳雲加九錫。並著令劉一寧為其草擬九錫文,向天下宣揚岳雲的功勳。九錫乃是古代帝王賜予諸侯大臣的最高禮遇,屬嘉禮。分別是指衣服朱戶、納陛、輿馬、樂則、牙賁之士、鈇鉞、弓矢、秬鬯等九種器物及待遇,多授予對國家有大功的權臣。

    只不過,自漢獻帝封丞相曹操為魏王后,大凡要篡位的權臣,在掌握軍政大權後,莫不仿其故事,以求為之後的改朝換代作準備,楊堅、李淵無不如此。因此大宋的監國公主,下令將九錫文公佈,無疑就是向全天下的人,宣揚了趙宋王朝將壽終正寢。

    因此隨著岳雲加封九錫,朝野上下,士林民間的聲音也漸漸地統一了起來。上至官宦大臣,下到販夫走卒,均意識到漢王的登基已成不可阻擋之勢。《江南時報》以及《臨安日報》、《天下早報》等一干報紙,也是通篇連墮地刊登關於岳雲將登基為帝的消息,並分析這樣做對國家和民眾的好處,從輿論上造勢。

    不僅是百姓,就連「老天」似乎也感受到了這股氣勢的強勁。在短短個把月內,從嶺南到山東,從四川到琉球,幾乎在大宋的每一個角落都出現了各種祥瑞徵兆。而那些書寫著祥瑞徵兆的奏章被刻在青籐紙上不斷地送達中華王府中。其中的內容讀來也是頗有趣味,像什麼鐵樹開花,荷花秋開,公雞下蛋,天降流星已經算不上新奇了。

    當然,對於這些所謂祥瑞之兆,岳雲倒是猜得出,十有**是底下人弄出來的花樣,愚弄百姓用的。

    不過,有一樣「吉兆」倒是讓岳雲十分重視。那就是吳健春帶回來的兩個怪獸,是做為麒麟和饕餮獻上來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