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驚宋

第一卷 朱仙鎮危機 第四百零九章 遼軍出擊 文 / 幻新晨

——    記住哦!

    張浚略微猶豫了一下,然後說道:「遼國和金國不同,遼國漢化已久,我大宋與遼簽訂檀淵之盟後,近百年一直未再發生戰爭,直到宣和四年,先帝派兵伐遼時,兩國才再起戰火——/——/——記住哦!所以,老臣以為,宋遼兩國應能一直和睦相處下去。」

    秦檜這時不禁嗤之以鼻道:「張大人此言差矣,現在已是此一時彼一時了。如今的遼國已經不同於當年的遼國了,遼帝耶律大石雖然也是遼國皇族,但卻只是旁系子弟。且當年煽動金太宗攻我大宋的金國大臣,基本都是遼國的降臣。如果遼國重新統一北方,老臣預料不日便將南下攻我大宋,而此時的遼國,將佔有金國、西夏、原西遼的全部領地。兵力強大更在靖康之難時的金國之上,如果一旦南下,張大人以為,我大宋能有幾分勝算呢?」

    秦檜這一番話,讓張浚不禁無言以對。

    半晌之後,兵部尚書劉子羽才冒了一句:「那依秦相之言,難不成我們反得助金攻遼不成?」

    秦檜哈哈一笑道:「那倒也不必,眼下范大人和岳將軍不是還在上京和金國談判嗎?我們可以把遼國給出的條件通知他們,並讓他們告知金國,壓金國作出讓步。挑起金遼之間的正面衝突,咱們大宋只需坐山觀虎鬥即可。待二虎皆鬥得精疲力竭之時,我們再作那打虎的獵人吧!」

    趙構這時方臉上露出了笑容道:「就依秦相之言,張愛卿和馬愛卿繼續和遼使談判,同時派信使將遼國的情況告知范同!散朝!」

    眾臣連忙一起躬身拜倒道:「恭送皇上!」

    而當秦檜父子走出大殿時,一名內侍卻悄悄叫住他們道:「秦公相、秦大人,官家要召見你們。請跟小人去御書房吧!」

    秦檜和秦熹相視一笑,他們早知會有此事。趙構只怕是動了削藩的念頭。

    御書房內。當秦檜父子走進御書房時,發現已經坐了幾人。萬俟契、楊沂中、劉琦均在此,他們見秦檜和秦熹進來,連忙起身行禮。眾人寒暄了一陣後,趙構方命令太監給兩人看座。

    趙構清了清嗓子道:「今召諸位愛卿前來,乃是有一件極為機密的大事商量——記住哦!此事之所以不在朝會上議論,就是擔心有人洩密。」

    說罷,他方對楊沂中問道:「楊將軍,你的神武親軍編練得如何了?可能戰否?」

    楊沂中腰板一挺,拍著胸膛道:「官家。神武親軍經過了一年的訓練。戰鬥力雖不敢說與那些百戰之師較量,但卻絕非弱旅!」

    趙構微微點了點頭,方說道:「眼下遼金之間大戰將起,正是我大宋統一政令和軍令的大好機會。像岳飛這樣聽調不聽宣的事實藩鎮,理應予以撤除。現在岳飛的主要兵力皆在中原一帶。後方空虛,朕想命新軍去接管湖北宣撫司的防區,以楊將軍為駐鄂州御前諸軍都統制,大家以為可行否?」

    這些人除了劉琦一個外,全是秦檜一黨之人,哪有不同意之理。而劉琦自從敗於岳雲之手後,也心懷不滿,早想一洗前恥。此次雖然打擊的不是岳雲是岳飛,但也讓他心中大快。

    不過。他與岳雲作戰之後,卻是對岳家軍有些「望岳色變」。他忍不住提醒道:「諸位大人,雖然岳飛主力已經調往前線了,但他的中軍三萬人可還在鄂州鎮守,那王貴也是一員能征貫戰之將,且攻城需要的兵力更多。我們這新軍僅只五萬,且未有實戰經驗,末將有些擔心……」

    萬俟契聽罷卻是向他擠眉弄眼道:「劉將軍多慮了,此事官家早有考慮。劉將軍只管安心作戰便是!」

    趙構這時方吩咐楊沂中公佈削藩的計劃,之所以要在現在實施,乃是因為這時正好快過年了,前線士兵無心作戰,遼金兩國又處在敵對之中,雙方相互牽制,均無法抽身南下,干涉宋國局勢,正是解決國內藩鎮問題的良機。

    這計劃是軍事和政治兩方面雙管其下的。且針對的目標不僅有岳飛,還有韓世忠。讓眾臣在意料之外又覺在情理之中!

    房內眾人皆聽得精神大振,他們也都是老謀深算之人了,不斷針對趙構說的步驟,提出完善計劃細節的意見。

    秦檜高興之餘,卻也心中有些劇震,因為這計劃是趙構和楊沂中商量出來的,並沒有事先徵求他的意見。他不禁心頭有些嘀咕,難道趙構對自己起了疑心?知道他與兀朮之間的暗中聯繫?

    隨著計劃的解說深入,眾人均是越聽越心驚,秦檜也收起了內心對趙構的不屑。他這時才發現,原來自己真的小看了趙構。他的手段和心計絕不比自己差。只是一直韜光養晦,不動聲色而已。

    ***************************************************************

    西夏武州。耶律大石在會見了當地漢人大族的族長之後,在任得敬的陪同下,縱馬向南,到了一處淺淺的快乾涸的小溪旁。

    「陛下,這裡就是西夏和金國的邊界了,向南再行五十里便是金國的延安府了。向東行八十里便是黃河渡口,渡河之後向東南可抵太原府,向東可到大同府。」任得敬介紹道。

    他現在已經和耶律大石結為親家,關係更是近了幾分。加上對耶律大石安頓西夏民眾的政治手腕和雄才謀略的欽佩,現在倒是絲毫沒有再叛之心。

    「任愛卿,現在糧草可已籌足?我軍將會馬上發動進攻了!」耶律大石凝聲道。

    任得敬面色微驚,在他看來,雖然現在西夏的局勢已經安穩下來,但黨項人叛亂卻未平息,至少應該再穩紮穩打一段時間才對金用兵的。可聽耶律大石的口氣,似乎很快就要出戰了。

    他忙回答道:「西夏自二十年前和宋國種師道率領的西軍作戰過之後,已經長久未經歷戰爭,僅發生過幾次內部叛亂,但都很快平息下來了。因此糧草還算充足,據微臣估算,應可支撐大軍作戰半年左右,如果實行軍屯,糧草還將會更加充足。依微臣看來,眼下宋金之間亦在交戰,正好可讓我軍休整一段時間,以剿滅境內的黨項人叛亂!」

    耶律大石卻是搖了搖頭道:「任愛卿,你我已是親家,朕也算是跟你說些掏心底的話:眼下形勢雖然對我有利,卻遠未達到高枕無憂的地步。前日朕派往中原的密探探到了一條出人意料的消息:金國泗州一帶的東路軍最高指揮紇石烈志寧已經率軍開始西行,前往汴京了!」

    任得敬聽聞之後,卻是有些不太明白,如果金軍調到太原、大同或者延安、鳳翔一帶倒是需要警惕了。可中原一帶的金軍之間調動關西北這邊什麼事?

    他眨巴著眼睛道:「陛下,恕臣愚魯,依臣看來,頂多是兀朮擔心汴京不保,而採取的加固防守措施,當然也有可能是打算對宋國反攻了。這對咱們來說,正是好事啊!」

    耶律大石微微一笑道:「如果真是這樣,倒是件幸事。可惜兀朮這隻老狐狸決不會讓我們這麼好過的。現在金國朝中不少大臣武將皆是我遼國屬吏,契丹族和奚族的士兵在金軍中比例亦是不小。如果宋國進攻他們,他們不會叛變。可如果是我們遼國進攻他們,他們卻極有可能叛變投降我們。所以兀朮定是將我們定為他的頭號敵人。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話,兀朮應是以紇石烈志寧的軍隊來絆住岳飛。而他的主力將會西進,經潼關、龍門、直出鳳翔,進攻我軍……」

    他頓了一下後又道:「兀朮於此時進攻可趁我大遼在西夏立足未穩,又有黨項人叛亂以為牽制,西夏那些不願臣服之人,全是翹首以盼金國來援,如果真的等兀朮領軍殺到西夏境內來,他的勝算其實不小!」

    任得敬聽聞之後,眉頭一蹙道:「陛下,那眼下我們該當如何呢?」

    他自是清楚,如果當真金軍殺到西夏境內,恐怕所有黨項族人和一些心懷舊國的漢人都有可能起來響應金軍,且兀朮在二十年前金國滅遼戰爭時,曾屢敗遼軍,就包括現在這位自己的親家,遼國現任皇帝耶律大石也曾是兀朮的手下敗將。能否擊敗金軍,他估計耶律大石心中也沒有數。

    耶律大石這時目光投向遠方,神色凝重道:「這一仗是關係我大遼命運的決戰。如果能夠擊敗兀朮,至少也要和他打個不分上下!這樣不僅可讓我大遼上下將兵拋棄對金軍的畏懼心理,還可迅速穩定西夏局勢,更可影響宋國的決策……可謂關鍵之極!」

    他眼中露出一絲堅定的神色道:「你立刻開始作好出戰準備,三日後我軍便向南進發,遇城則繞行,爭取搶在兀朮之前拿下潼關,關上他西進的大門!」

    任得敬心中大為折服,躬身作揖道:「臣領命!立刻準備出戰!」(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記住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