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驚宋

第一卷 朱仙鎮危機 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周後人」 文 / 幻新晨

    「這……敢問二當家高姓大名?」薜弼心下疑惑,躬身問道。

    「某家叫柴毅,乃是先祖周世宗的八世孫,現暫負責陽薪縣一帶的事宜。你二人有何事找某家?」

    「這……不知道柴當家可否放了朝廷欽差萬俟契、胡大聲和楊沂中等人。朝廷可為此支付贖金。」薜弼小心翼翼地說道。他心中暗想,這些反叛竟然打起了後周旗號,可得盡快通知朝廷才行。

    「贖金?我們不要什麼贖金!」那柴毅咆哮如雷道:「原本我大周被篡了江山,但見百姓生活還算過得去,也就算了。可如今金人頻頻南下,殺我漢民,佔我土地,而宋室趙逆卻只想割地賠款,向金人屈膝求和,想學那後晉石敬塘當兒皇帝。這可為天下漢人所不容!」

    他頓了一下,又接著大吼道:「所以,趙構那小兒乖乖退位,也就罷了,不然我和大哥必然領兵,殺進臨安,奪回我大周江山!」

    劉子羽一聽,心中大為憤概,不禁冷哼道:「無知小兒,我大宋立國近兩百年,江山穩固,民眾歸心,豈是你這過氣前朝可能替代的?」

    「你這狗官竟敢出言不遜?來人,拖出去砍了!」柴毅一揮手,立刻就有兩名刀斧手上前,要將劉子羽押下去。

    薜弼慌了神,連忙好言相勸,為其求情。而劉子羽見到明晃晃的大刀,也不禁心中發麻,頓時軟了半截。

    而柴毅原本也不是真的要殺他,只是想嚇嚇他,挫挫他的銳氣,這時正好有了台階下,就又讓刀斧手將劉子羽送了回來。

    薜弼和劉子羽這時方開始和柴毅正式商談被圍困的欽差隊伍之事。兩人費盡口舌,終於說服柴毅同意向被圍困的萬俟契一行人提供食物和飲水。而朝廷則需每天提供兩千貫銅錢作為費用。

    原本兩人還想去和萬俟契、楊沂中等交談一下的,但柴毅卻不允許。於是兩人只好作罷。

    兩人離開柴毅的營寨之後,薜弼方長歎一聲道:「未想到局勢竟已惡化至此。我等原本以為他們只是養匪自重,挾持朝廷,卻不料岳元帥竟容忍這幫盜匪打起前朝旗號。如此一來。朝廷如何會善罷干休啊!」

    他心中明白,此時能不能贖回萬俟契和楊沂中一干人已經不重要了。打起後周旗號後。朝廷是肯定只有武力征討一條路可以走了。

    劉子羽聽到他的話後卻是一陣不屑。他知道薜弼曾經是岳飛的幕僚,和岳飛關係不錯,但在調往臨安任戶部侍郎後,又投靠了秦檜,這等牆頭草,他是最為鄙視的。

    劉子羽於是冷冷道:「薜大人,這不正合秦相之意嗎?他不是極力鼓吹撤銷宣撫司,以免成藩鎮之禍。眼下正是推動良機啊!」

    薜弼卻是連連搖頭,他在岳家軍中呆了不少年頭。深知岳飛治軍極嚴,上下一心,如若真正定決心和朝廷正面開戰,朝廷未必會有勝算。且就算朝廷勝了,也必元氣大傷。金人此時南下,則大宋江山即有傾覆之危。

    「不行!我得去一趟鄂州,見見岳元帥。瞭解一下他到底作何打算。不然我大宋外患未平,內憂又起,形勢危急啊!」薜弼心中暗自下定了決心。

    兩人之間原本就不太和睦,於是便商定就此分道揚鑣,薜弼前往鄂州去見岳飛,而劉子羽則回臨安覆命,報告這讓人震驚的消息。

    待兩人離開之後,柴毅方收斂笑容道:「看來朝廷的援軍快到了。這薜弼和劉子羽只是來使緩兵之計的。我算了一下時間,這禁軍的糧食已經差不多吃完了,咱們就再餓他們兩天,等他們連武器都拿不動時,再發動進攻,一舉解決掉這幫子禁軍!嘿嘿,我答應了給他們送吃的,可從沒說過不進攻啊!他們做了俘虜後,某家絕對保證他們能吃飽飯!」

    ****************************************************************

    而就在薜弼和劉子羽兩人還在路上時,朝廷卻先得到了江西一帶形勢惡化的消息。一隻打著大周旗號的義軍,到處攻州縣,奪政權。由於他們打的旗號是不向金人割地賠款,不收賦稅,均分田地。因而甚得群眾擁護。

    每到一地,他們就將那些大戶人家和地主的田契全燒了,再將土地分給了無地少地的百姓,並將繳獲的地主豪紳錢財,部分給了平民,部分留作自用,一時之間,加入者甚眾。

    「郭大當家,沒想到大公子這辦法還真靈,打富豪,分田地,拉攏窮人。如此一來,不但解決了我們錢糧補給的問題,還吸引了大批平民從軍。估計咱們占的地方就算讓朝廷奪回去了。百姓的心也是朝著咱們的。」一名原先就跟隨郭宇的義軍頭目騎馬在郭宇身旁小聲說道。

    郭宇聽後微笑不語,在攻陷彭澤之後,他又轉向南,向饒州進發。他的人馬已從最開始的兩千人發展到了過萬人。現在他公開的身份是大周開國皇帝郭威的八世孫郭德鋼,而代毅則自稱叫柴毅,是大週末代皇帝柴宗訓的後人。

    其實兩人的身份著實沒有什麼說服力,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郭威無後才傳位給柴世宗的,而柴宗訓的後人更是不知所蹤了。況且後周已經滅了快兩百年了,也沒幾個百姓還掛念前朝。只是他們提出的「打土豪、分田地」的口號殺傷力和影響力卻太大了。甚至有附近州縣的貧民主動聯繫他們,請為內應,要求進攻自己所在的州縣的。

    江西不是前線,宋朝在江西一帶的軍備原本就很薄弱,朝廷受楊ど之亂的教訓,又嚴防民間私兵,那些大戶人家頂多只有幾十個護院家丁,根本無力自保。而郭宇也按岳雲的叮囑,打得下來的城池就打,打不下來的就繞過去打下一個。反正他們的目的只是要造聲勢,卻並非是要真的建立什麼大周政權。

    待劉光世和劉琦兩路軍隊趕到以後,卻發現黑山谷的禁軍早已全部投降了,萬俟契、胡大聲和楊沂中都成了俘虜,關押在陽薪縣城,而駐紮在這裡的義軍頭領柴毅宣稱,只要他們敢攻城,他就敢殺人。

    劉光世和劉琦投鼠忌器,不敢攻陽薪縣,便只好改向其他義軍佔領的地方進攻。

    不過他們卻發現情況很不妙,義軍從來不和他們正面交戰。他們只要一進攻,就放棄城池,只要一離開,馬上就殺回來。而當地的百姓似乎也鐵了心跟著義軍走,不僅敵視官軍,還不斷將他們的去向通知義軍,讓他們頻頻撲空。

    這一來,朝廷可真的慌了神了。趙構連續幾天召開廷議,讓眾臣想辦法平定這「後周造反」。

    「官家,此事已經明瞭。據細作回報,那所謂的郭威後人郭德綱,實則是北地反金義軍的一名首領,真名郭宇。而那所謂的柴宗訓後人柴毅,真名代毅,原是和郭宇一夥的義軍副首領。兩人皆在去歲被岳雲招安,其族譜根本與前朝後裔八桿子打不到一處去。」劉子羽沉聲說道。

    趙構眉頭微皺:「朕明白,其實他們是不是前朝後裔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將這場叛亂撲滅。劉光世和劉琦每天回報都是打了勝仗,奪回了多少多少城池,擊敗了多少多少賊兵。可為何賊勢越打越大,現在浙江、福建一帶的州府竟然都向朕報告,他們轄區內出現了打著前周旗號的叛軍,要求朝廷遣軍剿滅。而且萬俟契他們那些人至今也未救出。」

    「官家,這劉琦和劉光世是張大人推舉的。老臣懷疑他們謊報軍情,將原本大敗的戰況,虛報為大勝。老臣以為,應嚴懲這兩人謊報軍情之罪,同時張浚薦人不當,也應承擔連帶責任。」秦檜眼見這正是個徹底扳倒張浚的機會,豈有不落井下石之理。

    張浚一聽慌了神,忙出列為自己辨別道:「前線戰況現在並不十分明了,極有可能是反賊被兩位將軍擊敗後,流竄逃到福建及浙江一帶。並非劉光世和劉琦兩位將軍謊報軍情,如倉猝處罰得勝之將,不免讓將士寒心,今後誰還敢為官家分憂,為朝廷效力呢?」

    趙構一想也有道理,便說道:「此事暫不追究,眾卿還是快想一個萬全之策吧,如何消滅這股打著後周旗號的反賊。」

    外面流傳的關於他已中毒,被秦檜控制的謠言也傳到了他的耳朵裡,雖然對此謠言極為憤怒,但也讓他不由警惕將朝政完全交給秦檜的後果。在已經驅逐了趙鼎之後,他是不打算再動張浚了,以免朝堂失去平衡。

    眼下讓他最為煩心的卻是這場大亂。如若不能迅速平息下去,勢必動搖江山穩固。他甚至已經有些後悔,不該聽信秦檜的話,那麼急著對岳飛等人下手。(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