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龍騰世紀 第472章 光明鎧 文 / 常歡樂

    呂玲綺聽呂布這麼一說,蘋果小臉蛋皺巴到一塊:「那要什麼時候啊,爹爹您的方天畫戟二百多斤呢。」

    呂布哈哈笑道:「只要你每天勤修武藝,十年內應該有希望吧。」見呂玲綺眉頭不展,呂布勉勵道:「在這十年裡,有些小戰場你還是可以出馬的。」跟鮮卑騎兵的大戰場,呂玲綺小小年紀參與不進來,但對付那些鄉間蟊賊,呂玲綺還是可以出馬來賺些經驗值的。

    呂玲綺這才展露笑容:「那就好,只要讓玲兒能上戰場,無論大小都好。」

    呂玲綺得到父親的親口應諾,又知道諸葛亮、陸遜、呂蒙、吳班這幾個小夥伴這次沒有跟隨上陣,便心滿意足地騎著小紅馬,跟著步梵姨娘回了將軍府。

    呂布檢閱了一遍即將出陣的八萬人馬,這八萬人馬裡有四萬戰兵四萬輔兵,呂布近衛師裡有一萬戰兵皆騎兵裝備,高順師有四千戰兵為騎兵,張遼師有六千戰兵為騎兵裝備,這二萬騎兵列成方陣。

    馬上騎兵皆身著光明鎧,光明鎧最顯著的特點是胸前、背後橢圓形甲板,正好護住前心後背,這種甲板經過打磨,在陽光下有耀眼的反光,就好像一面鏡子,而漢代鏡子上常有「見日之光,天下大明」的話語,所以呂布順勢將其命名為光明鎧。

    呂布之所以取名為光明鎧,就是想把它跟那個盛行於鮮卑混血種李淵李世民父子的唐朝明光鎧相區別開來,光明鎧更像是一種西式板甲。

    最近幾個月裡。呂布在技術革新上沒有閒著,重新得到呂布信任的鄭渾和弟子馬鈞以及許多鐵匠,遵從呂布的指導。成功地開發出高爐煉鐵技術,他們造出了被呂布認可的高爐,從爐頂裝入鐵礦石、焦炭、石灰石。從位於爐子下部沿爐周的風口吹入經預熱的空氣,在高溫下焦炭中的碳同鼓入空氣中的氧燃燒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氫氣,在爐內上升過程中除去鐵礦石中的氧,從而還原得到鐵。煉出的鐵水從鐵口放出。鐵礦石中不還原的雜質和石灰石等熔劑結合生成爐渣,從渣口排出。產生的煤氣從爐頂導出,經除塵後,作為熱風爐、加熱爐、焦爐、鍋爐等的燃料。

    依照現代的技術,沒做出焦炭。呂布便勉為其難地把焦炭換成精煤,雖然這樣產生的鐵含的雜質多,卻也聊勝於無,高爐技術的關鍵點是使得燃燒溫度上升,使得鑄造鐵出現了,鐵產量大增。

    鐵產量上去以後,經過呂布建議而建造起來的水力鍛造機鍛造。壓製成了適合貼附在人體的鐵板,再進行打磨,穿到人身上的時候,兩塊鐵板通過鐵鉚釘扣在一起,非常堅固結實。

    因為不論是騎兵還是步兵。受到攻擊最頻繁的地方都是上半身,所以沒有必要像西方貴族騎士那樣全身披掛得密不透風,只需要護住前心後背,然後帶個有面罩的鐵盔,至於四肢都裹上皮套即可,若是四肢都像西方騎士那樣用上板甲,會極大影響靈活性和戰鬥效率,反而得不償失。

    呂布主意定下來以後,便在并州、冀州五個鐵礦附近的城池裡建造了上百座高爐,高爐旁邊便是軍工場,軍工場裡嚴苛執行呂布所說的標準化作業,剛開始效率很慢,但一旦推行了嚴格的標準化後,生產質量穩定下來,速度也逐漸提了上來。

    呂布在這幾個月裡從世家大族那裡賺了很多錢,他在軍工上投入了二十多億錢,這麼多錢投入進去,整個冀州、并州有上萬名工匠都在沒日沒夜地為中央軍打造兵器、盔甲,終於在呂布橫掃河套之前做出了兩萬套光明鎧,呂布便全部裝備在精銳騎兵身上。

    軍工場裡沒有再繼續做鎖甲了,也沒有做鱗甲、札甲,因為呂布發現無論是鎖子甲還是鱗甲、札甲,不論是鎖甲還是鱗甲,都很難有效避免弓弩的傷害,畢竟還是有孔洞,孔洞越大,越難以有效避免,但板甲卻不僅能有效避免刀槍的傷害,更能避免弓弩箭矢的傷害,因為板甲畢竟是一個整體鑄造的。

    當然更重要的是加工效率,鎖甲、鱗甲的小鐵圈、甲片等零件都太小,加工極其繁瑣,不僅耗費人力,而且也難以加工強化,特別是鎖甲,鐵環越細小防護性能越好,每個鐵環都要焊接相連,工作量可想而知,工序麻煩所以造價也相對昂貴,而且西式板甲純屬鑄造鍛造後打磨,根本不需要那麼多人工,煉鐵技術提高後造價也跟著降了下來,而且板甲稍作改良後,其防護力和同等重量下帶給士兵的靈活性為其他鐵甲所不及,而且還提供了冷熱加工的更加便利的條件。

    光明鎧打磨後,在陽光下有耀眼的反光,如果能夠選擇好戰鬥的反應,迎著太陽戰鬥,必能帶給敵人很大的視覺阻礙,從而增加勝率。

    光明鎧只是身體的一塊防護,除此之外,騎兵們都裝有牛皮製造的護臂、護肩、護膝、護腿。

    呂布通過跟董卓飛熊軍的戰鬥,越加確認了重裝騎兵的無用,雖然他知道鮮卑騎兵是南北朝時期最愛用重裝騎兵的,呂布也無意搞出一堆鐵疙瘩對付鮮卑騎兵,在呂布心目中,蒙古騎兵的戰法才是騎兵的最高技戰術的表現,機動性靈活性遠優於衝擊性。

    呂布這次為了大破鮮卑騎兵,不惜出動了珍藏將近一年的殺手鑭,高橋馬鞍,雙側馬鐙,鐵馬掌,在這二萬騎兵的坐騎上全都裝備上了。

    過去的單邊馬鐙只是起上馬的輔助作用,上馬後就不再使用,沒有馬鐙固定,長槍的突刺力量很難發揮,容易被反作用力帶下馬來,有了高橋馬鞍和雙側馬鐙,騎兵在坐騎上坐得更穩,原本緊抓著韁繩和馬鬃的雙手可以釋放出來,握緊長槍,一寸長,一寸強,鮮卑騎兵的彎刀還未揮舞到一半,就去見長生天。

    有了高橋馬鞍、雙側馬鐙,騎兵在馬上不必總是用腿夾住馬腹,沒有那麼疲累的騎兵只要有足夠的馬匹換乘,一日一夜奔襲五百里甚至一千里都不是問題,而換做以前,用腿夾著馬腹夾上半天都受不了。

    馬蹄最下面的是馬的指甲,保護馬掌的,在自然中馬的指甲就可以保護馬的腳了,但是在人對馬的利用中,常常讓馬的指甲磨損大於自然更新,馬蹄鐵的出現,最大程度減少了因馬蹄和地面接觸,受地面摩擦,積水的腐蝕對馬蹄的傷害,使得馬匹的服役壽命更長,也減少了地形對騎兵的影響,大幅度增強騎兵的長途奔襲能力!

    這兩萬騎兵換上光明鎧、高橋馬鞍、雙側馬鐙、馬蹄鐵之後,已經秘密訓練了將近一個月,他們已經過了剛開始的不適應期,可堪一戰。

    呂布八萬大軍分成四路,偃旗息鼓,往并州進發。

    到達太原郡晉陽城之後,呂布收到了前方使者賈詡、田疇的回報。

    賈詡作為涼州武威人,跟羌胡人打過交道,他這次前去北地郡、武威郡等羌胡人盤踞的地方,拜見了幾個羌胡大部落的頭領,傳達了呂布聯盟的意圖。

    那些羌胡部落統領們本來以為呂布要他們出兵一起對付鮮卑,都很猶豫,因為他們不想得罪強大的鮮卑人,雖然檀石槐死了,鮮卑分成了三股,但瘦的駱駝比馬大,若是他們出兵支持了呂布,呂布戰勝後退兵回到冀州,鮮卑人轉過來對付的就是他們了。

    賈詡看出他們的疑惑,一臉淡然地笑道:「我家大將軍要求不高,只要我們大軍對付鮮卑時,貴部落能夠不插手,不接受鮮卑人的求援,我們從鮮卑人那裡繳獲的馬羊會分給你們一部分,並且會在北地郡富平城開發市場,與你們平等交易。」

    這些羌胡人跟漢人打了近百年的戰爭,對漢人提防的很,聽呂布這樣慷慨,他們反而生了疑心:「萬一你們搞的是各個擊破呢,你們打敗了鮮卑人,就來對付我們羌人,我們羌人沒有那麼傻!」

    賈詡朗聲笑道:「你們多慮了,我家大將軍之所以對付鮮卑,固然有搶回一部分地盤來安置流民的打算,更重要的是我家大將軍與鮮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我家大將軍的父母都被鮮卑人所殺,我家大將軍發誓要把鮮卑人趕到陰山以北。你們請放心,我家主公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攻打過五原郡的鮮卑人。」

    那些羌人還是不放心,非要賈詡立下盟約不可,賈詡考慮再三,最後迫於無奈簽下了盟約,約定呂布永不侵犯羌人的地盤,賈詡一邊簽一邊在心裡冷笑道:「我家主公說過,與朋友的約定要遵守,跟敵人的盟約就是用來撕毀的!」

    田疇年紀雖輕,但在北方邊境素有威望,跟鮮卑人打過交道,他這次去拜訪的是鮮卑人現任單于魁頭。

    魁頭是檀石槐的孫子,但他沒有檀石槐的威望,只有中部的鮮卑人聽從他的號令,而西部鮮卑根本不把他當根蔥,他為此曾苦惱了許久,現在他終於等到了一個在鮮卑大聯盟裡樹立威望的機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