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巨寇

正文 第一百六十五章 形勢大好 文 / 順流逆流

    更新時間:2011-12-29

    中華山,復興堂。

    經過了大半年的發展,在數十位江湖大佬的聯絡、撮合之下,如今,眾多洪門分支已經投入山門,成為復興堂分堂口,勢力遍佈大江南北,東洋南洋,堂中弟子數十萬。

    猶如一盤散沙般的江湖會黨,經過整頓清洗,聚合成一股力量。那些不服統屬,或者為非作歹的江湖勢力,在復興堂龐大的組織和雄厚的財力碾壓下,如同土雞瓦狗般被打壓,打擊,瓦解。

    如今的張柏雄,已經是名傳四方的江湖大佬,與焦大峰、、鄧文輝、劉公等老一輩會首執牛耳號令各路豪傑。

    錢財這東西,不能吃不能喝,卻是建立地下勢力所必須,招人要錢,辦事要錢,收買貪官污吏更是要錢。好在有季風雄厚的財力支持,幾百萬兩白銀砸下,頓時有了可觀效應。所謂錢能通神,雖然有些誇大,卻也接近事實。

    有了雄厚的資金支持,張柏雄等地字輩,玄字輩弟子拉攏各方勢力便輕鬆得多,用銀子開道,曉之以大義,又有龐大的武力為依靠,哪個不長眼的敢抗拒大勢?

    於是乎,只要是秉承洪門宗旨發展起來的江湖會黨,如青幫、紅幫、哥老會等等各地勢力,紛紛聚攏在『驅除韃虜,復興中華』的大旗之下。

    滿清衰敗覆亡,已經是大勢所趨,只不過早晚而已,有見識的人物自然早有推翻**朝廷的願望,所缺者,不過是出色的領導者、組織者以及組織制度、財力物力的支持。

    這就是順應潮流大勢的好處,順勢而為,則事半功倍,逆潮流而動,則事倍功半,甚至是徒勞無功。

    季風離開香港這幾個月,一直以潿洲島為中轉站保持和堂口的聯繫,堂內下屬的內政、外交、交通、軍務、參謀、財政、組織、文牘各部在一眾弟子的主持下按照季風指明的大方向逐步開展。即先從發展會眾著手,團結同門會黨,再聯合工商各界,以壯聲勢。

    這幾個月,除了在大陸,台灣,南洋甚至是倭國等地的擴張,美國、歐洲的華人勢力也已經展開了聯繫。前文已經有過交代,海外華僑大半是洪門會眾,不是核心骨幹,就是外圍會眾,要不就是會中家屬,鮮有不服洪門管理的。

    各國的唐人街,更是洪門勢力集中地,只不過因為交通不便,聯繫不暢,各國洪門難以聯繫,各自發展,是以呈現一盤散沙的情況,很多地方的洪門成了類似於兄弟會、同鄉會、互助會這樣的組織,甚至成了黑惡勢力,完全忘記了洪門宗旨。

    然而,即便是一盤散沙,五千萬海外華僑,其力量一旦爆發出來,那是相當可觀的。有鑒於此,季風便指示堂口積極聯繫各地洪門,盡量使各自為政的勢力統一起來,即便不能收服,至少也要建立同盟關係,相互照應。

    因為天下洪門一脈相承,同氣連枝,有著相同的理念。雖然各國洪門會眾流落海外多年,報效國家的願望卻更加強烈。蓋因為他們飽受了國家積貧積弱導致的歧視和欺辱。所以季風提出的洪門新章程也就很快為眾多同門所接受。

    季風改組洪門之後,香堂上只供奉炎黃二帝和洪門五祖牌位,即洪英、傅清主、顧炎武、黃梨洲、王夫之。會中宗旨也改為以中華為名,以復興為號,驅除韃虜,復興中華。

    更改了宗旨,簡化了章程,卻使得洪門組織更具活力。而放棄反清復明這原來宗旨,代之以驅除韃虜,復興中華,則順應了歷史潮流。

    只要是有識之士,都能從新洪門的改制中看到新氣象,找到開闢未來道路的希望。這些有識之士所領導的洪門分支中,便有美洲致公堂。而致公堂的堂主,美洲華僑領袖司徒美堂,此刻已經抵達香港,期待著與季風一晤。

    七月初,季風結束了台灣事務,將軍政大權交託給林少貓、丘逢甲兩位,便率領艦隊南歸。有了三艘軍艦加入,龍虎衛船隊已經可以稱得上是一支小型艦隊了。

    在潿洲島休整兩日之後,他將瑣事安排給陸虎等弟子管理,自己則輕裝簡從,帶了陳姝和林白羽、楊方雲等護衛,坐了一艘游輪前往香港。

    七月中旬,在新世界集團專用游輪碼頭上,幾十名洪門首腦,幾百名弟子以及新世界集團下屬各公司的高級僱員們終於迎來了季風的豪華游輪。

    碼頭上迎接季風的有復興堂副龍頭焦達峰、坐堂大爺張柏雄、劉公、陪堂鍾鹿鳴和鄧文輝、鄭士良、孫武等堂中執事大爺,還有陳少白、楊鶴齡、楊衢雲、謝纘泰等集團公司高層。而艾瑪和莉迪亞作為公司股東,也在歡迎的行列中

    「司徒大哥,久仰久仰!」

    「季山主,幸會!」

    歡迎儀式之後,季風首先便會見從大洋彼岸前來的司徒美堂,在海外華人洪門勢力中,致公堂乃是首屈一指的團體,而司徒美堂更是美洲華僑領袖,這一次會晤,季風非常重視。

    司徒美堂,生於開平縣赤坎中股滘堤洲牛路裡,自幼家貧,1880年到美國謀生。曾當過廚夫,隨美**艦到過南北美洲及歐洲各地,後加入當地華僑組織的洪門致公堂。1894年,他在致公堂內組織安良堂,以「鋤強扶弱、除暴安良」為號召,被擁為「大佬」(即洪門大哥)。

    司徒美堂從小學過武術,有一身好武藝,手持一刀一棍,十數人不能近其身。20歲那年,一個白人流氓到司徒美堂打工的餐館吃「霸王餐」,司徒美堂氣憤不過,三拳兩拳把那個流氓打死,被判了死刑。華僑及洪門人士立即湊錢營救,最後改判了十個月。這件事使司徒美堂在華人社會出了名。?

    這樣一個人物,季風並不打算用什麼金錢收買,武力壓制的手段,民族大義,天下興亡才是他所關心的。

    季風與司徒美堂寒暄之後,便巧舌如簧,將挖孫某人牆腳的手段照搬出來,一旁又有楊鶴齡陳少白等人附和,傾談半日,令雙方都有相見恨晚之感。

    見識到了復興堂的興盛,季風又將在台灣的大戰始末稍微透露,直讓司徒美堂恨不得將致公堂併入復興堂,共謀大業。然而季風心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讓他回美國後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兩日後,司徒美堂一行乘坐客輪離港,帶走的,是一份兩人制定的美洲計劃。

    因為離開得太久,季風又花了幾天時間瞭解復興堂事務和集團業務。堂口事務由弟子們主持,他聽過便罷,而集團的事務剛剛起步,便多花了些時間。

    楊鶴齡主持新世界洋行,半年來已經招聘了許多人才,早就開展了生絲、茶葉、瓷器等傳統業務,因為缺乏高級人才,有些業務還難以開展。按照季風的設想,以後的洋行要發展成為類似於後世投資銀行這樣的機構,左右金融市場。

    而楊衢雲、陳少白、謝纘泰三人主持的環球文化傳播公司則發行了第一份報紙,取名環球時報,專門介紹世界各國時事及各國國情、局勢。而台灣抗倭義軍的兩度大捷,也已經通過各種途徑傳播到大陸各地,引起了各界轟動,導致滿清朝廷嚴重關注。

    至於船務公司和機器公司,現在還沒有合適的人才,還是準備階段,只能等季風回來再重新規劃。

    「保羅.克魯格,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尼古拉.特斯拉,亨利希·德列津爾,齊柏林,萊特兄弟,馬可尼,迪塞爾……宋教仁,黃金榮,陳天華,秋瑾,蔣百里,蔡鍔,胡適,蔡元培,詹天祐」

    季風又拿起了他當日擬定的名單,去年底,季風便已委託阿爾*事,羅拔.哈里斯並埃爾曼.榮格等人幫助他在歐美各國招聘各行各業的人。同時,在港島本地的報紙上他也連篇累牘的做起了招聘廣告。

    然而,名單上的人卻不能透露給他們,如果引起了各國關注,他的挖人計劃就要增加變數了。是以,這半年來,雖然招募了不少人才,大才卻是沒有。在西方人眼裡,東方還是一個尚未開化之地,不適合科學家開展研究。看來,是時候開始挖牆腳了。

    雖然形勢一片大好,腳步還是太慢了。

    「我是不是太急躁了?」

    季風自言自語。

    ******

    第二更,求收藏,求紅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