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漢子

龍騰世紀 358 【籌練第七軍】 文 / 過河老卒

    358【籌練第七軍】

    所謂蟄居,對手握十五萬新軍、操持東三省大權的參謀總長而言,那是不現實的。

    光緒的「仁君」形象保持良好,李鴻章代擬代遞的請病假折子一遞上去,轉眼就有宮中的人帶了幾大筐的名貴藥材和滋補品,以及皇帝陛下「著令愛卿好生調養,勿以國事為慮」的口諭。朝議過後,李鴻章要「假戲真做」,眾王公大臣也揣摩光緒的「聖意」,知道光緒和楊格君臣二人都在醞釀「決鬥」,此時不宜見面,也跟著風、順著趟的湧到楊府來「探病」。一時間,南河沿胡同又是車水馬龍、冠蓋絡繹。

    之後,宋慶、蔭昌、丁汝昌、李光久、袁世凱又不約而同的「夜訪楊府」。

    次一等的京官們能夠拿捏自己的身份、地位,等重要人物去過楊府之後,才在京師「暗流湧動」的時節裡或明或暗,或慇勤或敷衍的遞帖子拜訪楊格。

    一連幾天,閉門養痾的楊格都忙著應酬,頗有昏天黑地之感。等待府中安靜下來,才拿起書桌上一摞子的「研討報告」閱讀,可剛剛看了幾頁,副官宗永德來報,新軍編練督辦大臣、內閣行走宋大帥和交卸禁衛軍編練督辦大臣、回任督辦欽廉軍務、會辦廣西防務大臣的馮子材馮大帥聯袂來訪。

    本著對老將們的尊重之情,楊格急忙迎到大門口。

    宋慶自不必說,馮子材卻是第一次與楊格見面,興許是骨子裡確有幾分惺惺之情,年近八十的白髮老將和青年領軍甫一見面就對上眼兒。

    客廳一坐定,馮子材還在眉眼帶笑的上下打量一身軍常服「養痾」的楊某人,宋慶就開口道:「致之啊,今兒萃帥(馮子材字萃亭,其親軍也稱萃軍)硬拉著我來就是當個說客,看看能不能在兩廣編一個軍?」

    楊格知道馮子材為何要拉宋慶來此,當年的中法之戰,李鴻章和馮子材有些過節。如今,北洋—新軍體系勢大,把持了三十萬新軍編練的軍械、軍學、軍訓大權,有心響應新政編練新軍的省份都在掂量著與李、楊二人的交情,如馮子材這般有「舊怨」而拉宋慶找上門來的,顯然是真心要編練新軍的。

    楊格故意道:「萃帥年事已高,為何不在京領著禁衛軍編練督辦大臣的銜頭靜養呢?」

    馮子材聽二人說上了,正要說話的,卻聽宋慶道:「萃帥是廉頗未老,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吶!致之,別的不說,兩廣軍隊要整編為新軍,你呀非得請萃帥出山不可!反正此事我已經給萃帥打了包票,如今萃帥回任欽廉督辦軍務的聖旨已下,木已成舟,成不成你就給句話!?」

    「成!」

    「那就好,呃,你府上人手太少,上茶太慢嘍。」

    三言兩句就搞定了馮子材拜託的事兒,宋慶心情大好,拿楊府上茶慢說叨開來。

    楊格故作無奈的苦笑,轉以恭謹的語氣向馮子材說道:「晚輩冒昧請問萃帥,yu在廣西編練多少新軍?廣西庶政如何?」

    馮子材微皺眉頭想了想,回答說:「參帥,廣西乃是邊防省份,同治六年練軍以來,截止去歲臘月,有練軍步隊營39個,官弁13650員名,鎮南關等要隘有炮42門,皆為十年前的舊炮,未曾。愚以為,廣西和雲南西部都與印支接壤,法人賊心不死,屢有越邊襲擾之舉,非屯駐重兵、勘明邊界、強硬應對不可。故,從鞏固邊防計,廣西編練新軍當以一個師一萬八千人為妥,酌增新式炮火、更換老舊槍械,以第一軍為師,招納武備學生為官弁,好生磨礪一年半載之後方能有所作為。廣西乃是邊省,山民眾多而民風彪悍,歷任巡撫雖有張聯桂、黃槐森之類清廉能臣,庶政也僅流於尋常,新學、工業興辦步履維艱,以廣西一省養一萬三千練軍尚需廣西協餉。現任巡撫黃撫帥,名槐森,字作鑾,號植庭,廣東香山人氏,同治元年進士。撫桂以來興修水利,恪肅地方,倡辦學堂,官聲操守為八桂百姓稱道。其家書香門第,其長子黃昌元乃貴州候補道,幼子黃慶元此時正在京師為官,陸軍部軍政司銓敘主事,四品銜賞戴花翎。」

    身在京師,心在廣西,馮子材對廣西的事兒可謂瞭如指掌,娓娓道來。廣西軍政自從抗法起就與老湘軍勾連,馮子材也是張之洞拔擢,從賦閒而出山領兵抗法,方得鎮南關大捷。楊格聽李光久說過黃慶元之名,卻是知名而未曾見人,卻不料他老子原來是一省封疆。

    馮子材此來,肯定與劉坤一和張之洞的立場轉變有關。

    甲午戰起,張之洞編練自強軍卻未曾參戰,劉坤一回任兩江後接掌自強軍,稍有擴編,但是要達到新軍的水準還頗有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是在於自強軍雖有「自強」之名,卻缺乏使之自強的靈魂——從國防戰略出發考慮軍隊建設。仿照德軍,那僅僅是仿照,不是自己的東西!如今楊格用新軍的戰績和整編成果證明,一支軍隊必須要有自己獨特的、適合國情和戰略需要的建軍思想、戰術特色、組織機制才能真正的走向強大。

    有認識是一方面,自己做起來就難了。兩江總督衙門遲遲未能整編出第五軍,就在於缺乏人才,故而在馮子材提出編練廣西新軍時,主動要求學習第一軍,要求武備學堂的人才支持明馮老將軍在門檻打破之後,還是願意以建設強軍為第一位思考的,楊格沒有理由不大力支持之。

    不過,問題依然存在,廣西編練新軍要從13000人擴編到18000人,原本就需要廣東協餉,如今擴編5000人之後,廣東願意繼續協餉並增補擴編員額嗎?廣西巡撫黃槐森不是守舊人物,推行新政卻也算不得積極,丁卯上諭頒布以來,廣西幾乎沒有任何執行新政的舉措。沒有新政為輔助、還需要別省協餉的廣西,編練新軍何其難也!

    偏生當前的兩廣總督譚鍾麟一向與李鴻章不睦,又是出了名兒的極端守舊派,廣西要行新政,其人必然不高興,他不高興了,廣西擴編軍隊的協餉部分從何而來?一個師18000多人,被服、軍械、營舍、辦公費花銷姑且不論,單單軍餉一項,一年的正常水平就是100萬兩庫平白銀。

    「萃帥可曾向朝廷提出編練新軍一事?」

    「三番五次。」馮子材語氣中有幾分無奈的怨氣,在朝廷眼裡,他是湘系的旁支,老湘軍雖有魏光燾部編入第四軍,可根本部隊還未曾整編為第五軍,那,你個旁支慌個什麼勁兒啊?等著!啥?邊防省份?沒打仗,誰管你邊防省份啊?你以為朝廷的銀子多得花不完啊?

    「致之你有所不知。」宋慶在一旁幫腔了。「你在東三省屢屢向朝廷伸手要銀子,朝廷要辦新政,盛京又是中心,翁常熟不能不給。可朝廷就那麼一點歲入,還要支應日本賠款的開支,去年、今年又為山東巡撫李秉衡提出的黃河改道工程撥款數百萬兩銀子,加上軍隊整編和前番對俄作戰的開銷,實在是拿不出錢來籌辦廣西、雲南兩省軍隊整編之事。所以啊,萃帥一直忍住沒有來找你,今兒尋思著邊境衝突已經結束,盛京新政有所成就,1、2、3、4軍又編練完成,而第五軍和禁衛軍整編又是兩江衙門和皇家掏錢,朝廷方面今年的財政度支能松活一些,有可能為廣西編練新軍爭取到一點銀子。編練新軍,你這關是要過的,如果翁中堂那邊再有你說一句話,估計事兒就能好辦一些了。」

    噢,原來是這麼個意思!

    「萃帥、祝帥,晚輩倒有一個想法。」見二人都聚精會神的盯著自己了,楊格才說:「南方國防,重點在廣西、雲南,但行政區域分劃又分屬兩廣總督和雲貴總督轄下,這一點暫不提,只說兩廣的問題。新軍編練計劃是三十萬,目前完成四個軍十六萬,計劃中兩廣是一個軍兩個師,雲貴川也是一個軍兩個師,以固嶺南、西南邊防,再以湖廣楚軍、鄂軍整編一個師另一個旅,居九省通衢之地接應四方,最為穩妥。因此,萃帥如要編廣西新軍,就不能只提廣西新軍之一個師,而要說兩廣新軍的一個軍部和兩個師。晚輩聽聞萃帥與南澳鎮總兵劉永福相交莫逆,有此基礎,何不徑直把兩廣新軍編練的事兒包攬下來?」

    「參帥,此事馮某不是沒有想過,可一氣兒整編出兩廣新軍,責任重大,朝廷未必肯讓~~~馮某主持其事。」

    「萃帥乃是最為合適的人選!」楊格存心拉攏馮子材把兩廣新軍抓在手裡,立即表態道:「此事由總參謀部擬折陳奏,力爭以萃帥為第七軍司令官,主持兩廣新軍編練事宜。軍械被服、軍制條令、軍餉章程,統一按照第一軍標準執行,只是目前軍工產能有限,第七軍宜首先組建旅級建制的教導總隊,設法購德械裝備之,而後再以教導總隊為基礎,訓練、擴編出兩個師。此事宜速辦,而朝廷上勢必有所爭議、拖延,但也無妨,萃帥先把教導總隊拉起來,但凡缺餉、缺械、缺教習軍官,都有晚輩一力支應!」

    這就是大包大攬了,馮子材巴不得這些事兒統統都由楊格去處理,自己一心一意的整編兩廣練軍為「第七軍」。

    所謂大樹底上好乘涼,今天的大樹不是不得意的老將馮子材,而是年紀輕輕就掌握大清國新軍編練實權的楊格。已經整編出四個軍的都楊格積極支持,馮子材還有可以擔心的呢?

    這一趟南河沿楊府沒有白來啊,編練新軍的問題有人撐腰做主,馮子材還意外的從整編一師徑直變為整編兩廣新軍為第七軍,有可能堂而皇之的成為司令官年輕人行事乾脆,不藏sī,光明磊落,對老將也頗為尊重,這才是籌辦國防者應有的風格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