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漢子

龍騰世紀 290 【養虎為患吶】 文 / 過河老卒

    ~~290

    光緒拂袖而去,不多時又因玉瑞回宮覆命而回轉上書房來,剛剛溜走的麟書等人也得兜轉回來。

    殺了他,殺了他,殺了他!

    狂暴的心裡吼叫著,光緒斜眼看著趴伏地上玉瑞,牙關咬得格格作響,腮幫子的肌肉是緊了又鬆,鬆了又緊,卻始終未能把心底的呼聲吼出來。

    載澍他們說的對,楊格已經絕對的控制了1、2軍,第三軍看勢頭也已經危險了,而且還被楊格派到了黑龍江去戍邊。如今,盛京有第二軍、直隸有第一軍、陝甘有一個混成旅,楊格軍、朝廷的地位已經無可撼動,比之李鴻章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既然尾大不掉,是斬斷尾巴?還是利用尾巴來協助修正行動的方向,攆走討厭的蒼蠅蚊子呢?如今的光緒必須考慮這個問題,必須正視楊格已經從忠心耿耿的臣子變為權臣的事實,必須設法用他,又不能讓他覺出皇帝防他,否則這傢伙實沒什麼修養,就他娘的是一個兵痞子出身,連場面上虛假應酬的那一套都不會做,愣愣宅子裡頭跟宮裡的皇帝鬥法慪氣!

    這等人,有時候想起來令人笑,覺得他單純的也著實可愛。可惜,他真是要動滿人的根本吶!開柳條邊移民墾荒,可以;開礦辦工廠,也可以;玩兒什麼聯德撫俄制日的把戲,也行!可你別老瞅著滿人的根基?什麼是滿人的根基?滿人的軍隊就是根基!其他的什麼祖宗規矩當今世界上和當今的大清國都是閒扯淡。

    起處,載澍等人說依克唐阿和楊格關係極密切,皇帝還想,一個是旗人,一個是漢人抬入漢軍旗人,雖然第二軍和第三軍混編為關外軍團,可關外軍團畢竟還有一半旗人?他們能咋的?

    這話不用問關外的旗人,只問上書房外面的、跪當場的這些皇帝近衛們便知!

    光緒真想試一試命令永山、玉瑞帶人去南河沿宅子砍了某人的腦袋,卻始終不敢這麼做。十二萬大軍的怒火不是誰都能承受得了;北洋一旦抽了朝廷腳底下的木板子,整個朝廷要垮塌一大半;加上湘系的兩江、湖廣來個兔死狐悲物、傷其類,載湉也甭當皇帝,現今兒的滿人連關外老家都沒了,真真要變成叫花子。再說了,永山、玉瑞二人肯定會奉命,到了外面會怎麼做,那就說不准嘍。

    養虎為患吶!可惜虎已養成,就只能哄著、捧著,設法讓他去咬皇帝想對付的人。

    玉瑞說,京營八旗不出關,那傢伙就蹲屋裡嗑瓜子。

    咋辦?那就出關!不過,禁衛軍編練的事兒必須事先敲定下來,以貴胄學堂為先,立即籌辦或者與武備學堂同辦。有了軍事人才,滿人自個兒編練禁衛軍就是了。禁衛軍原定是一師一旅,現不成,要兩個師才行!十二萬多京營八旗,精選四萬出來編練禁衛軍足夠了,其他的統統打到關外屯墾。楊格有句話是實的,有銀子養窩囊廢,就沒銀子編練軍。

    至於董福祥失職一事嘛,這事兒跟皇帝無關,讓楊某人跟榮祿和太后扯去。反正,現皇帝回過神兒了,載澍說皇帝若限制楊格,則太后會從旁協助,這話是空話!看,這上書房裡坐著的榮祿、麟書、昆岡三人,到現連個屁都沒放。

    「永山、玉瑞,你們去告訴楊格,朕決定了,京營八旗出關之事,由他領率總參謀部制定計劃;第四軍編練,以宋占標為編練大臣;禁衛軍編練兩個師四萬人,一個人也不許少!而且,禁衛軍指揮權朕不總參謀部!就這樣,讓他立即滾來見朕!」

    光緒也是了得,明明是被迫讓步而氣的不得了,還能從氣話給某人傳遞一個「親熱的、重歸於好的」信號——滾來見朕。

    「榮祿。」

    「奴才。」

    「你是督辦軍務處幫辦大臣,立即出京,已檢閱軍編練的名義四處看看,嗯,開進周旅不必過京師了,從城南黃村過境。立即去辦。」

    「輒。」榮祿也不想留這裡看戲了,原本以為皇帝和楊格會王公貝勒們的攛掇下鬥個兩敗俱傷的,哪知楊格是寧願大踏步退讓,卻死死咬住京營八旗調動和第四軍編練問題。皇帝也把忍氣功夫和水流功夫使到了家,遇上硬石頭就繞了過去,期待的硬碰硬沒有出現,反倒讓京營八旗出關屯墾的事兒定了下來。唉今後,就只能貴胄學堂想辦法了。

    榮祿走後沒多久,楊格就「滾」進了上書房,趴伏地,假模假樣的連聲請罪。皇帝剛一說「無罪平身」,他就猛地站起來,啪的一聲行個軍禮後,自個兒找了靠門邊的位子坐了,那個位子還是熱的,原本是榮祿的屁股擱上面。

    「督辦軍務處改總參謀部,總參謀長人選為誰?諸位愛卿都說說?」

    還能有誰啊?楊格讓步了,皇帝也隨之讓步了,議定的位子誰敢往上坐?

    奕訢自覺前兩日所為有些得罪了楊格,或者說讓楊格有些失望了,二人的關係因此產生了罅隙,此時正當彌補,趕緊道:「啟稟皇上,總參謀長一職非楊格楊大人莫屬。」

    「陸軍部大臣呢?」

    麟書道:「以榮祿大人出任為佳。」

    這個人選涉及後黨、皇帝和楊格三方面的利益,皇帝有心讓總算是旗人的榮祿出任,順便拉攏榮祿,只要皇帝能把楊格籠絡住,又稍微示好於榮祿,老佛爺也只能宮念佛了,所謂後黨將漸漸的不復存。

    「那就」還是注意了一下楊格的臉色,覺他作出一副漠不關心的神色,光緒還是放心了,楊某人還沒有膽大包天到啥事兒都來爭搶的程。「榮祿!海軍部怎麼說?」

    楊格忙道:「臣以為海軍技術難上遠比陸軍為複雜,不懂海軍的,別海軍部混日子,不能掌權。臣舉一人,為北洋艦隊提督丁汝昌。」

    海軍那碗飯不太好吃嘍,從1888年開始就屢次削減經費,到1891年就沒有購戰艦、添置火炮了。而今,朝廷的銀子都花賠款、平叛和整軍上面,連移民實邊的經費都靠關外賣地來維持。唯一能夠指望的是李鴻章以海軍經費為名義存的那筆款子,那錢除了楊某人和北洋艦隊出身的人能從李鴻章手裡拿到,別人就甭指望了。所以,海軍部今後數年之內注定了是個窮衙門。

    再說了,要符合懂海軍這個條件,滿朝武、宗室親貴就找不出一個來。

    「丁汝昌,朕准了。再論三部副職,參謀次長為誰?」

    眾人的目光再次轉向楊格,那是楊格的衙門,誰伸手進去就是誰招打的下場。

    楊格緩緩道來:「臣舉薦留德學習軍事的旗員蔭昌為參謀次長。」

    得,人家又高風亮節一回,選了一個北洋的旗員出任次長,算是給皇帝以及宗室親貴們一個很大的面子了。

    「陸軍部次長「光緒拖長了聲調,這個位置得給湘軍留下來。

    楊格又道:「臣以為,李光久可出任陸軍次長。」

    眾人都看出來,皇帝似乎微微點頭了,等了半晌無人出聲,就這麼定了。從總參謀部和陸軍部來看,都是一個漢人一個滿人,哦,除了楊某人身份著實有些特殊之外。那麼海軍部次長就得找一個滿人來出任嘍?滿人誰熟悉海軍啊?剛才楊某人說了,不懂海軍甭去海軍部混飯吃的,這話皇帝也予以默認。左右看看,上下想想,還真找不出合適的人選來,那,就退而求其次,找蒙古人。蒙古人也沒有,只有一個色目人假蒙古薩鎮冰,卻僅僅是管帶職分,遠遠夠不著海軍次長的位置。

    一陣寂靜之後,楊格忍不住開了口:「啟稟皇上,滿人應當多派有西學基礎之人出洋學習海軍了,而此職關要、不能或缺,臣以為海軍建設當以人才為先,可考慮從北洋水師學堂抽調幹才署理此職,待來日有了合適人選再行換。」

    翁同龢聽懂了楊格的話意,甚至猜出了楊格想要推舉的人選,不過,再由楊格說出口就不太妥當了,顯然有抓權的嫌疑嘛!

    「臣有一人選,為北洋水師學堂總教習嚴復。」

    光緒現是設了衙門沒有填空,管他是牛是馬先拉來充數再說,又是帝師開口,這個面子不能不給,雖然光緒也猜出這個面子實際上給的是楊格。

    「好,就嚴復。楊愛卿,說說禁衛軍編練軍械的事兒?」

    禁衛軍原本是後黨要控制的,所以帝黨以德國貸款的問題一直拖了起來,而今不一樣了,光緒決意要把禁衛軍抓手裡,而且要快的編成,軍械問題就不是問題了。

    「臣快辦理與克虜伯、毛瑟、蔡司簽約事宜,一旦此事辦成,德國的貸款應當無多大問題,以採購軍械款項沖抵投資款項,也符合雙方利益。只是天津機器局研製的96年式7公厘口徑步槍已經開始小批量裝備部隊,進行後的適用性試驗,一旦通過即可定型,推廣各機器局製造列裝。以統一口徑計,尚需知會德方參照96年式修改88年式步槍設計,以期符合我軍即將規劃之軍械口徑。此事,臣力爭半年之內完成。」

    「半年?!」光緒不悅追問了一聲。

    「回皇上話,送樣槍到德國,德國修改後送回樣槍,來回就耗時近四個月,故而,半年之期並不寬裕。反觀鞍山方面,毛瑟槍廠投資一事尚待談判,即便以快的速完成談判、投資、建廠,也要明年月、七月間才能投產,遷延時日久。再則,貴胄學堂即便馬上開辦,培養一名合格初級軍官需要兩年時間,一個級軍官需要四年時間,從第三軍精選旗員入學,也要半年多的時間才行。皇上,有的事兒,是欲速則不達啊。」

    理由充分,還很完美,讓人找不出岔子來反駁回去。就算光緒恨不得立馬就讓四萬禁衛軍成軍,可那現實嗎?不是四萬京營八旗抽調出來佔個隊,各人拿一條燒火棍兒就成軍了的。

    禁衛軍,至少得像那日通過**的第三旅一樣!

    !#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