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漢子

龍騰世紀 278 【徵召田老憨】 文 / 過河老卒

    278

    大凌河邊,右前衛屯,錦一團一營一連的屯墾場。

    和煦的陽光照射大地上,綠油油的麥苗似乎是以看得見的速抽出麥穗,那麥穗是用看得見的速長大、變黃。托渤海的福,三月初的關外天氣是極其穩定的,從遠北的西伯利亞偶爾侵襲來的寒潮,會被渤海的氣候調節功能抵消一大半。麥收望,一個好收成是可以預期的!

    大凌河左岸的河堤上,一群多名平民打扮的青壯男子忙著挑土上堤,喊著號子抬著青石夯實加的浮土,讓河堤一點點、一寸寸的加高、加固。

    一騎快馬從北邊的碼頭處馳來,穿著軍軍服的騎手堤下勒住戰馬,仰頭問:「這是錦一連嗎?!」

    問話顯得沒啥禮貌,不過看軍軍服上,眼尖的還能看清那臂章上的第一軍字眼兒,立即有人親熱的招呼道:「是啊,兄弟,這是錦一連,咋,司令部有調遣啊?」

    「田老憨不?」

    夯土的田老憨立正高喊:「有!」

    「第一軍司令部軍令部令,錦一團後備兵田老憨,明天到錦州墾屯兵團司令部報到集合,後天出去蘆台進教導總隊受訓!傳令完畢!」

    「轟」,河堤上青壯們炸窩了,田老憨身邊的弟兄們是熱情的把他圍住,七嘴八舌的說著祝賀的話。田老憨並不憨,極力排開眾人站河堤邊沿,向堤下的傳令兵立正致禮,道了一聲謝。傳令兵騎馬走遠了,田老憨才「嘿嘿」一陣傻笑,隨即又變成會心的「呵呵」「哈哈」大笑出聲。

    去年10月,錦州屯墾兵團組織軍訓;12月底,一五十米實彈射擊五,田老憨打了48環,為全墾屯兵團優成績。今兒得到教導總隊的徵召令,肯定是意料之的事兒,卻依然值得大喜特喜一場。

    錦一連連長鍾八指親熱的摟住田老憨的肩膀,一邊拍打著一邊說:「老憨,去了教導總隊好好混,咱們錦一連,你是第一個進教導總隊的,今後就是第一軍的班長,回咱們屯墾兵團來,就是排長嘍!」

    「噓!」眾人都噓出聲來,根本沒把連長的話當成一回事兒。啥喲,進了教導總隊還回屯墾兵團?那不是損人嘛!以田老憨的槍法和基本戰術技能,經過教導總隊一番教訓,那肯定得留第一軍哪支主力部隊!說不定還能跟著楊慕時、郭宗銘這些戰將吶!

    田老憨當然也不想回來,巴結的衝著鍾八指笑道:「嘿嘿,連長,我是想、想去第三旅。」

    「成!有志氣!你要能留第一軍,我給咱旅長寫信讓他收你進第三旅!」

    「連長,連長,你那信這麼管用?」

    「老子」鍾八指抬起左手張開來,卻只得三指,指和食指部位只剩下兩個肉茬子,這也就成了鍾八指的驕傲所。「老子是老二營的,你們這群混小子知道老二營嗎?知道個逑!武毅先鋒軍的第一主力營!」

    放軍訓前,鍾八指還能唬住人,軍訓後,這機會就沒了,立時有人陰陽怪氣道:「連長,人家肖旅長的老一營才是武毅先鋒軍第一主力營,青苔峪堡一個連打鬼子大半個聯隊的!第二位啊,得是周團長的老四營,小偏嶺幾乎拼光的老四營,一個營頂住了鬼子一個加強旅團!」

    他娘的軍訓教官,個個都跟老子作對啊?!

    鍾八指有些氣悶難當,急巴巴的吼道:「閉嘴,統統給老子閉嘴!你們知道啥啊,正因為老二營是第一主力,所以楊參總才把老二營當做快刀使喚,海城攻擊作戰,老二營壓陣、德州鎮標主攻,為啥?德州鎮標要是攻不動,那就是老二營上去大殺四方!德州鎮標輕鬆攻下雙龍山,殺雞焉用牛刀。海城防禦戰,老二營是調去驗軍堡支援湘軍兄弟們的支隊核心部隊,為啥?牛莊、營口乃是要地,守住驗軍堡就守住了海城西北通道,老二營一去,鬼子驗軍堡碰得頭破血流,嘩啦啦的就敗退下去,再也不敢招惹咱老二營駐守的驗軍堡。你們懂個屁啊,全軍第一個混成團是老二營擴編的,全軍第一個混成旅,是老二營的底子,而且,還是混成旅加混成團的編制!為啥全軍都不動,偏偏調第三旅去京師閱兵、去陝甘平亂啊?人家田老憨聰明,知道去第三旅,你們啊懂個逑!」

    三根指頭空氣晃了晃,震得眾人啞口無言。鍾八指的兩根手指頭,就是驗軍堡短促反擊時給倭鬼子一顆子彈打掉的,要不,前途光明的黃星軍士能來墾屯兵團當連長?屈才嘛!

    「老憨,回去收拾一下,跟你老娘親說一聲,按照墾屯兵團軍規,你家地裡活兒由連裡承包了,決計不會撂下,讓她老人家放心,啊,回去!」

    田老憨的憨勁兒作了,搖頭道:「不急,幹完今天的活兒再說。」

    「我說話算數,只要你教導總隊幹得好,保準你進第三旅。不過」鍾八指拽了田老憨走到一邊,回頭喝道:「你們這群小子不准偷懶!快干!四月之前幹不好,萬一個黃花水啥的,有你哭的!」

    「怕啥?大帥楊參總會派兵來救咱們的。」

    「你***!」鍾八指撿起一塊土坷垃丟過去,卻沒的,人群哄笑著散開,該幹嘛就幹嘛,那話只是說來好玩兒的,身為屯墾兵團,真要遇到水災還請正規軍來救,那臉面往哪兒擱去?

    鍾八指和田老憨走到一旁,鍾八指繼續話頭子,說:「我聽軍司令部來的教官說過,軍學部要武備學堂開速成班,大半年就結業那種,全部招收軍連、排軍官,叫做啥回爐的。意思嘛,那些從戰場上提起來的軍官都要去武備學堂混個出身。教導總隊每期的人才,有的碰上好時候直接進了武備學堂德班,這一次跟隨老大人去了德國留洋;大多數下部隊鍛煉後,來年保薦進入武備學堂。說這話的意思,是讓你別只想著進第三旅,還得努力進武備學堂,出來之後就是正兒八經的軍官了。萬一留德呢?留德兩年回來,那就是營級軍官,跟前年的宋旅長一樣嘍!」

    「連長,我記住了。」

    「回去,跟你娘多待一會兒,去年你好不容易找到她老人家,眼看著日子好過了,倉裡有存糧了,你又要走,老人家心裡肯定不踏實。好好跟你娘說說咱們軍的規矩,即便你戰死了,楊大帥也肯定不會讓你有後顧之憂,讓她老人家有半分委屈的!」

    「嗯!」田老憨點點頭,走了幾步又停住腳,說:「我娘是個明事理的人,連長,田老憨決計不會給你丟臉的!」

    「記住,你不僅是錦一連的,還是老二營的弟兄。」

    像是得了莫大的榮耀一般,田老憨挺胸立正吼道:「是!」

    鍾八指有些不捨的目送田老憨快速下堤遠去,對二十歲的墾屯排長寄予了莫大希望的他怎麼也想不到,四個月後的田老憨教導總隊表現出眾,成績拔尖,卻沒能進入武備學堂,也沒有進第三旅,還是回來屯墾兵團當了一個小小的連長。當然,他也想不到錦州墾屯兵團會成為第一批開過鴨綠江的部隊,也想不到幾年後的田老憨會是何等的出息。

    鞍山站,雖然還是驛站的稱謂,但是已經有了一個嶄的工業城市雛形。因為工業區遠西邊三十里處,憑著遼南大道逐漸增加的建築統一的規劃下,鞍山河兩邊分成了幾個區塊,又有向西邊工業區延伸的勢頭。

    開春了,鞍山河上有了小船,順流而下去到建設的工業區很方便,只是回來嘛,得走三十里路。不過鞍山居住的人們和工業區勞作的人們不太相同,這裡住的大多是有點家底子或者有點身份的,也就是商人或者官員,或者是德國技師。真正工業區的人很少「進城」來,很少去海城縣城或者遼陽州。

    前任第一軍教導總隊長,任的第旅旅長延山從蘆台出坐火車到榆關,再騎馬繞著渤海北半圈海岸線一路行到鞍山。短短半年時間裡,鞍山大變樣了,變得他幾乎認不出來這就是半年前的那個鞍山站。

    實際上,幾乎從小就關外長大的他,對關外的變化有著為深刻的感受。

    出了山海關就是一眼望不到頭的移民潮,這股大潮到了錦州之後才分散開來。而今天的錦州府城,也就是錦縣駐地,與一年、兩年相比,變化也如鞍山這般巨大。城垣沒有變,可女兒河、小凌河、大凌河之間的民居逐漸連成一片,形成一個城內城外一體的,規模是以前十倍的聚居區,人流龐大,商業興旺,錦州府的孫府台是笑得合不攏嘴,是把延山款待的舒舒服服、高高興興。

    過了大凌河就是一片綠野,有已經開墾的水田,有正打樁分配的草地,有傷殘老弟兄及家眷們的榮軍農場,隨著移民的到來,從小凌河開始向東到渾河,所有的荒地都能變成良田。

    自己的金蘭兄弟,果真是胸有韜略萬千,又敢行他人不敢之舉,擔當他人不敢擔當之責!以當年依帥的豪氣,比之楊格仍然遠遠不及。依帥當年吉林當副都統時,處理琿春俄人擾境糾紛,也僅僅關外範圍內招募了一些闖關東的漢民到圖們江邊開荒種地,興建炮台而已,生怕就觸動了朝廷的根本。楊格卻不然,大刀闊斧,大開大合,大氣磅薄的這麼搞下來,一年多的時間裡關外就變了樣,以後呢?萬分期待!

    一邊策馬緩行,一邊觸景遐思的延山突然看到,前方,一群騎兵簇擁著一個騎著白馬的傢伙疾馳而來,那,不就是楊格嘛!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