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漢子

龍騰世紀 264 【海防方略】 文 / 過河老卒

    264

    海河入海口南面的大沽口炮台上,寒風吹拂得兩根旗桿上的龍旗「辟啪」作響。兩隊已經被督辦軍務處劃歸北洋艦隊的淮軍炮勇列隊於天津鎮總兵羅榮光身後。

    一艘懸掛著德國旗的商船出「嗚嗚」的汽笛聲駛過炮台,羅榮光舉起手的小旗,炮勇們頓時散開門舊式克虜伯280要塞炮後,裝填射藥,次序擊火炮。

    「轟轟轟」聲炮響,寓言一路順風。大清國賀俄國沙皇加冕專使大臣、出洋考察領隊全權大臣、內閣輔大臣李鴻章以及陸軍留德學習武備生、軍官五十人,北洋艦隊以劉冠雄為,留德學習管駕、操炮並接收「飛鷹」艦人等十三人就那艘德國商船上。

    旗桿下,楊格用單筒望遠鏡目送商船遠去,心緒一陣激動又一陣擔心。

    大清帝國朝廷包租的德國商船巴登巴姆號,實是載著楊格滿腔的希望和滿清國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所要執行的國際戰略。聯德、撫俄、制日,三者結合的背後,有英俄矛盾的國際政治大背景下的英國遠東政策的陰影,英國人是用對日本人的明裡暗裡的支持,逼迫國人與德國人合作,向俄國人「靠近」,竭力打壓有英國撐腰的日本人。

    如果俄國人少一點狂妄,多一點對當今國的清醒認識,那麼,俄國就不應該向滿清朝廷提出「築路及擁有路權、沿路礦權和駐軍護路權」的要求,不應該提出「租借膠州灣或者旅大港口」的要求。如果,俄國人是真心的與國結成防禦同盟,提出的是「俄兩國合作修路,共同建設軍港使用」的合作條件,那麼,俄兩國遠東的結盟,是完全可以對抗越走越近的英日兩國。

    可惜,俄國人面對清國朝廷時沒有保持住理智,即便是感受過閱兵的震撼之後,擁有萬陸軍的俄國依然沒把只有幾萬式軍隊的清國放眼裡。那,李鴻章竭力促成清德兩國加強交流,以清俄同盟談判拖延時間的同時,楊格絕不介意適當時候敲打敲打俄國人。

    敲打俄國人,不僅僅保障未來十年關外地區的安全和穩定,也是讓德國看到國式軍隊的力量足以遠東牽制幾十萬俄軍,對加強清德關係頗有好處。

    只是,老師李鴻章以七十高齡出洋,不能不令人擔心吶!

    蔭昌登上炮台,見炮勇們清理剛剛打響過的炮膛,羅榮光站楊格背後十幾步遠的地方,如楊格一般一動不動。船,早就去得遠了,去遼東的船也已經備好,冷颼颼的炮台上,這二位唱得是哪一出啊?

    向十二歲的羅榮光點頭致意後,蔭昌走到楊格身邊,低聲道:「致之,可以登船了。」

    「我總覺的,咱們的籌碼始終少了一點兒,招引德資和克虜伯到遼東,敲打俄國人,二者相加就等於清德同盟嗎?」

    蔭昌覺出楊格心情沉重,微笑著說解道:「力而為,雖結果未必如意,致之也對得起大清國了。走,楊司令官也該赴遼東履任就職啦,此時,估計蘆台那邊已經放船出海。教導總隊第二批結業軍士八餘人,再加戴旅千餘人,整編第二軍可謂不費吹灰之力。倒是後一批日軍遲遲沒有撤出旅順軍港,還需致之虎威降臨,倭鬼子才會拍屁股走人吶!」

    「午樓兄說的對,有些事兒現咱們沒辦法把握,還是辦好有把握的事兒才是關要。呵呵」楊格轉身收起望遠鏡,見老將羅榮光還一尊火炮旁站著,顯然是等著楊某人有話要說的,忙急步上前,舉手致禮的同時微笑道:「楊格叨擾羅鎮台了,改日得空再」

    「楊大人,無需改日啦,今兒你就給我一個准話,督辦軍務處準備何時整備天津鎮海防要塞各營?請,楊大人請營內說話。」

    三人下了炮台,楊格邊走邊說:「目前還說不準,此番楊格前去遼東接掌第二軍之前,正要與宋祝帥商討此事。的軍制直隸兩軍和關外第三軍開始實施,但是朝廷的步子落後了。楊格建議改兵部為陸軍部,改海軍衙門為海軍部,改督辦軍務處為總參謀部,朝廷對此還未議決啊。羅大人,如今大沽口炮台守軍歸屬北洋艦隊,北塘炮台守軍卻歸屬第一軍,陸、海軍責權尚未分明,楊某若貿然行為,恐引艦隊方面不滿。如今恩師出洋,艦隊那邊還是量維持現狀,少生事端為好。不過,私底下的有些事兒,羅大人可與楊慕時商量辦理就成,您是天津鎮總兵嘛!」

    羅榮光聽著,頻頻點頭,眼睛卻瞇縫起來,心道:恩相出洋,楊子爵就是北洋魁,還怕艦隊那幫子人嗎?真要說怕,楊某人會與王夔帥勾連著把大筆軍費劃拉到遼東去?艦隊方面對此確實頗有不滿,不過,決不包括羅某人。

    走進炮台大營,剛一落座,羅榮光又問:「要塞防軍,今後到底是歸屬陸軍還是海軍?」

    「羅大人既然問起,楊格就實話實說,當然,只是楊格自己的看法。海防要塞之防營,以歸屬海軍為宜。」

    深知軍事體制變革的大潮,很多老將都為自己的前程擔心,比如羅榮光,又如蘆榆防軍的呂本元、孫顯寅、陳鳳樓、江自康等人,他們的部隊大多編入第一軍,剩下的遲早會三軍編成之後裁散,那麼,失去軍隊的他們怎麼辦?羅榮光是淮軍陸軍出身,與北洋艦隊沒有多少關係,如今告知以海防要塞兵歸於海軍的設想,聯繫起「海軍專門化、職業化,海軍將領今後不兼省、鎮提督、總兵」的體制,無疑會加劇羅鎮台的擔心。

    變革,總有得利者,也有失意者。

    看到羅榮光臉上的失落之色,楊格只能以「未來之設想」來打動老將,稍寬其心。「羅大人,楊格曾建議督辦軍務處,海軍建設上重視岸防炮兵和海軍陸戰隊,要塞化炮兵向便於機動的野戰岸防炮兵轉變,配合以陸戰隊,以期改變要塞炮兵被動挨打的戰術態勢。今後的要塞防禦作戰,應當是以要塞為依托的縱深防禦作戰,採用彈性防禦思想,機動使用兵力和野戰岸防炮兵火力,出其不意的打擊登岸之敵軍或者強行溯流之敵艦隊。旅順防禦戰,教訓慘痛,沿海各要塞防禦思想若不加以改變,勢必難以適應未來戰爭的需要。」

    楊格的話,特別是一些術語,羅榮光聽不太懂,只能約莫猜出楊格的總體意思是——旅順那般強固的要塞被人輕易攻破,證明臨時用陸軍守備海防要塞的做法不對,也就是說,海防要塞守軍要海軍化、專門化,還要展出陸戰隊和岸防野戰炮兵來。

    「今後,海軍和陸軍分家是大趨勢,可目前,海軍可以幫助陸軍加強炮兵建設,陸軍可以幫助海軍訓練陸戰隊,建設野戰炮兵。未來的戰爭,海軍和陸軍就是國家軍事力量的左右手,應當各負其職而密切配合、無分彼此。羅大人也就無需為大沽口要塞防軍是海軍還是陸軍而擔心了。」

    「楊大人說的是,職部還想請問大人,海河津門防禦作戰,如果以大人所說當以要塞為依托行野戰,是否說明督辦軍務處將加強大沽口要塞防軍?」

    「正是。」楊格點頭承認了羅榮光的推測,微笑著說道:「陸軍三大主力軍尚未整備完成,很多計劃都只能等待整備完成之後實施。海軍、陸軍要分家,卻又要密切的合作,只能督辦軍務處的基礎上成立總參謀部,統籌海軍、陸軍的戰略展規劃和作戰協同問題,為各沿海重點要塞區制定作戰預案。就津門防禦而言,準備成立津沽蘆戰區聯合指揮部,統一指揮戰區內海軍、陸軍力量。大沽口炮台守軍是肯定要加強的,北塘炮台、蘆台炮台、漢沽炮台守軍多半會從陸軍劃歸海軍統轄。羅大人不妨先行一步,與第一軍司令部之劉德高,北塘之楊慕時合作,試行組建海軍之陸戰隊及岸防野戰炮兵部隊。」

    楊格起身,又道:「楊格希望羅大人能給督辦軍務處上書,請准籌備陸戰隊事宜。」

    羅榮光此時才徹底鬧明白楊格的意思,年輕的北洋掌門是抬舉羅某人吶!頭上頂著海軍或者陸軍的帽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未來的津沽蘆戰區指揮部裡處於什麼位置!?人家一再點撥自己,要跟楊慕時勾連一番,幹啥?學野戰本事唄!那就是大清國海防要塞部隊今後的展方向!

    方纔還為前途擔心的羅榮光此時清楚的認識到,跟緊楊格主導的軍事體制變革步伐,那就決計錯不了。

    楊格恩師出洋之後,或者說時機尚未成熟之前,不願意直接插手北洋艦隊的事務,引起海軍的反感。不插手決不代表著不聞不問,耗資巨大的海軍對當前的滿清國來說實是沉重的負擔,海軍的大展不能繼續走「負債維持和依賴洋人」的老路子,必須是政增強國力之後自然而然的戰略性展。此之前,海防不能完全依賴海軍艦隊,組建海軍陸戰隊和推動岸防炮兵野戰化,此基礎上建立陸海聯防指揮機制,是當前唯一可行而且效果必然明顯的海防建設方略。

    選擇羅榮光作為突破口,楊格是處心積慮的。先從督辦軍務處把大沽口防軍劃到北洋艦隊去,讓艦隊將領們高興一陣子,減少他們對陸軍大展而海軍面臨縮減困境時的抱怨情緒。又增強羅榮光所部的基礎上推動海防建設方略,進而實現戰區制,取得北洋艦隊的實際指揮權。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