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漢子

龍騰世紀 184 【樂道堂春色】 文 / 過河老卒

    朝廷要改軍制,要挑選王公重臣出洋考察的消息傳出,京城裡沸沸揚揚的鬧騰了兩三天,部議、閣議和民間反對的、支持的意見相持不下。一b未平一b又起,五月日,總理衙門傳出俄、法、德三國干涉日本還遼的風聲,到了七日,京師的官員姓大多都知道:大清國將以三千兩白銀的價格從日本手裡贖回遼東,還欠了俄法德三國天大的人情。

    事實面前,反對改革軍制和王公重臣出洋考察的聲音漸漸小了。

    八日,光緒布上諭,諭軍機大臣及諸臣工,和局已成,勿再論奏。同日,下詔遣使到賢良寺,詔二品銜榆關總兵、領兵部武庫司郎銜、武毅先鋒軍統領楊格加振威將軍號,加年俸800兩,並賞戴孔雀翎。責其會辦盛京軍務、墾務,幫辦洋務,擇日陛辭出京任事。

    宮御使剛走,恭親王府就遣人來請。

    樂道堂上,窗戶洞開,窗外引什剎海水而成的小湖b光漣漣、荷葉翠綠,湖邊垂柳隨風輕拂,樹間鳥兒啼鳴翻飛,綠草紅花,晚春初夏之意生機盎然。窗內,檀香氤氳間有幾分書卷的氣息,還有案上的明前春茶,乃是乾隆皇帝喜歡的太湖碧螺春。還有幾e京師老字號的茶點,精緻考究,形香具有。

    品茶、觀景、聊天,而且是恭親王的起居之所,足見恭王對楊格的看重。

    似乎是不經意間,恭王說:「聽說,昨晚上載振那東西終究陝西巷開了局子,振威將軍乃是主客上賓?」

    「王爺,楊格實拗不過,鎮國將軍載振早召對那日就定了約,皇上興致高而徹夜深談那約作廢也就罷了,楊格心裡還是有些過意不去,本想自己擺個局子相請近日往來賓客的,可惜人生地不熟永山又去頤和園,只能作罷。

    卻不料振貝勒又來相請,楊格也只有厚顏踐約了。」

    「怡香齋如何?」

    「不知王爺所問何意?」

    奕瞇眼瞅著楊格古銅e的臉龐,那年輕人的稜角分明,很是剛勁。想想年輕力壯的傢伙遼東苦戰了半年之久,回到京師的煙花地……年輕人啊血氣足,又尚未婚娶,就怕給載振那個壞小子用女ei了,拉到太后那邊去!如今,皇上主政的威權越加穩固了,朝廷之上那些人都尋思著轉向,這些天到樂道堂來踩門子的閣院大員不少,俱都是看到楊格進京的背後乃是四萬精銳淮軍對皇帝的效忠。

    官位,皇上給的痛快;厚祿,皇上給的爽快;錢財珠寶賜婚的宅子,賜婚之日的排場,都是皇上使的內帑。唯有這女e嘛,皇上不好給……兩宋之前,皇帝打賞臣子美女乃是常態;程朱之後,恪於禮制倫理,這種事兒漸漸的沒了,到了明清兩代,已然絕跡。當真皇上做出這等事兒來,頤和園可就抓住把柄嘍!失德的皇帝怎堪大清國這副重擔吶?

    「男兒風流方不枉少年芳華本王聽說怡香齋裡倒有兩個絕佳的物,致之啊,可有矚意的?」

    楊格的腮幫子抽動了幾下,笑呵呵的回道:「喝酒玩樂倒是沒顧上那許多,人家都是高人吶,琴棋書畫吟詩作賦的,楊格是武人、粗人,大字都不認識一簸蘿,連話都插不上幾句,只能喝酒,喝酒,結果,自個兒咋回去的都不知道了。」

    「載振這東西!」奕輕罵了一句,心卻是滿意。載振的局子有那些風吹草動,樂道堂上自然清楚。楊格醉酒後被小馬弁背了回去,並未留宿怡香齋。「只知風月,不知與致之只需談論西洋風貌趣聞,軍略兵道即可,呵呵………………不過,致之啊,如今你是二品大員了,三妻四妾的今後肯定少不了,楊、馮兩家的婚期要早早的定下來。皇上催你早陛辭出京,也是讓你抽空蘆台下了聘禮,約定時日之意。」

    楊格腦子裡突然閃過一個聲音——「你給不了我想要的!」隨即,又閃過那幾頁字體娟秀的書信,只覺心頭淒苦之時又有幾分甜意。這,倒不是說自己已經喜歡上了只見相片不見其人的馮家小姐,而是為自己這個世界還有人牽掛著,覺得溫暖。

    為了留住心底的這一絲絲暖意,楊某人是該成個家了。可是,皇帝要當天大的媒人,恭王如此催促,本意卻不是為了楊格的婚姻大事,而是為了楊、馮聯姻後,武毅先鋒軍和武毅軍為一體,皇帝對武毅軍的控制力大增。同時,皇帝賜婚之處南河沿楊宅,恐怕大禮一成,馮秀若就很難回去蘆台了。這是什麼?人質!表面上風風光光的得到榮寵,實質上的東西一點兒都沒有變。

    故而,楊格心反猶豫,自己給馮小姐的究竟是幸福還是災難?自己應當娶她嗎?

    年輕人的神e變化沒有逃過奕的老眼。嗯,看來這小子還有些心事或者結,莫非………………就算知道又如何?這事兒乾脆就說開了去「致之啊,早定婚期,早日大婚,之後你出京辦差去,南河沿的楊府自有夫人看管。待移民實邊事、軍務改革事落成,皇帝定以封疆之位重酬於有功之臣,屆時,你就可以帶著夫人風風光光的上任去矣。」

    說白了,就是幫皇帝抓了軍權,穩固了對太后一系的絕對優勢之後,皇帝就無需捏人質手了。

    奕見楊格鄭重點頭,心知年輕人聰明,已經明白其奧義。其實,這也不算什麼,甚至可以說是皇帝對你的看重,是某種榮寵。只要楊格辦成了事,今後的造化還大著呢!就是要提防載振那小子,京外,也的提防太后的人趁虛而入。

    「唉,年輕氣盛,那也忒為難人了。」奕說著,突然抬手擊掌…詹事順善應聲出現門口,向身後招手後,躬身道:「王爺,人帶來了。」

    香風襲人、環珮叮咚。

    楊格斜眼一瞅…心明瞭。哼哼,皇帝想得周到哇,把人家媳婦扣京裡,年輕人血氣方剛,那種事兒總得有人伺候著?就來了這幾位,可惜,楊某人就不喜歡小腳…不喜歡那種塗脂抹粉、假模假式的女人。楊某人需要的是牽掛,是這個世界上還有親人的牽掛。些人算個啥呢?噢………………不能拒絕,拒絕了就是打臉,就會讓皇帝和恭王起疑,還會以別的名義自己身邊安下探子。女人還好辦,總不能跟自己到軍隊裡與弟兄們廝混?

    「玉秀、霜月、如意、韻秋、梅香見過王爺、將軍。」

    五個「如花似玉」的女子裊裊娉娉的站堂前斂衽為禮。不說燕瘦環肥都有,論模樣、身段也算上佳,而且那名字顯然都是改過的。楊格作出一副看花眼的狀貌…又作出幾分不好意思來,這個看看,那個瞅瞅…然後看向恭王。

    「王爺,這……」

    「呵呵,哈哈!」奕的笑聲因為年老氣衰而變了調子,顯得有些yi品大員身邊、家裡,哪能沒有幾個使喚的心人吶?你那個小馬弁啊,機靈歸機靈,就是不太細心。昨兒晚上皇帝召見本王,說道,擔心致之你身邊無人,常年外辦差難免辛苦…看看,皇上對你的事兒可是思慮周全啊。咱們做奴才的不能不為皇上分憂,就擅自做主旗下人挑選了幾個能看過眼的,致之,你看看滿意不?滿意的話就統統帶回去。」

    「啊?!」楊格驚喜的合不攏嘴,好半晌才回過神來…向奕躬身道:「臣謝過恭王,皇上和恭王對楊格之恩,沒齒難忘。」

    「你們下去,收拾收拾,自有轎子帶你們去賢良寺,今後心伺候將軍大人就是,你們家事無需多慮,本王自會照料。呵呵,今後還有將軍大人替你們照料咧!」

    女領命,萬福後裊裊娉娉的扭著腰肢走了。

    「致之啊,以督辦軍務處為參謀總部,人才乃是第一關要,有了人才和第一軍的組建,參謀總部就不怕收不攏軍權。照你說法,建立軍校培養合格參謀人才要五年以上時間,這個………………」

    「啟稟王爺,王公重臣出洋考察,軍隊也可挑揀年輕有為之人,效仿武備學堂成例,經過德教習後送到德國學習軍事,以兩年以上為宜。此事,王爺可通過總理衙門與德國人交涉,臣也可通過德**事觀察團軍的交流促成其事。」

    「嗯!」奕點頭道:「送到德國學習軍事也未嘗不可,就是靡費太多啊,朝廷正籌遼東銀子,吃緊得很吶!那日調撥8萬兩銀子給武毅先鋒軍後方營務處辦理移民,都是皇帝的面子。人數先暫定十人,人選你多挑揀幾個報上來,朝廷一個個的看過之後後決定。噢,還有,商德全、段祺瑞已經奉命分道蘆台和海城,即可履任。」

    「關內各州縣手的報備問題,還請王爺多多留意。」

    奕不意的擺手道:「無妨!你這一趟京城一走,傻子都看明白了!」

    「那,臣明日就進宮辭別皇上,隨即出京赴遼。」

    「你不去頤和園覲見太后老佛爺謝恩?」

    楊格鏗鏘道:「向皇帝謝恩就是向大清國謝恩,對皇帝效忠就是對大清國的江山社稷、萬億黎民效忠,也就是對太后老佛爺效忠。」

    「照規矩……」

    「王爺,咸豐朝以前沒有這個規矩。」

    奕眉開眼笑的看著一臉鄭重之e的楊格,心道:皇帝終於把楊格之心收入囊了,只需再加運籌得當,四萬精銳之心定然為皇帝效忠!那麼,楊格、聶士成、馮義和籌建第一軍司令部之後,督辦軍務處就算是穩定下來了,是否再加一塊「大清帝國國防軍參謀總部」的招牌呢?嗯…………畫蛇添足,多次一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