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漢子

龍騰世紀 171 【派出觀察員】 文 / 過河老卒

    北京城,崇門內東江米巷,法國公使館與德國公使館很門當戶對的面對面相處著。

    普法戰爭結束二十四年了,法國國內的仇德情緒沒有半分的衰減,以各種各樣的名目存著,也有各種各樣的事兒都被戴上仇德的帽子存著。明明是法**方出於對猶太人某種莫名其妙的擔心而掀起排猶主義,德雷福斯陸軍上尉被解職,當眾折斷象徵軍官榮譽的佩劍,戴上德國間諜的帽子上了軍事法庭,隨後錄奪一切軍官榮譽,押送海外殖民地終生監禁。

    這一事件法國國內和歐洲掀起了b瀾,遠東的大清國就沒有半點的動靜。甚至於,清日戰爭打得難分難解之時,出於德、法兩國的共同盟友俄羅斯帝國的邀請,兩國駐華公使還坐到一起來,商量著如何借清日之間的戰爭,遠東實現三國的共同利益,打破英國一家獨大的局面,避免日本清國攫取「超過限」的利益。

    送走「親愛的」喀西尼和施阿蘭,德意志帝國男爵海靖叼著煙斗站u台上,無視了對面的法國公使館建築,看向東江米巷口,等待著客人的到來。

    若是德國,已經退出現役的陸軍大尉漢納根是默默無聞的,興許一輩子都不會受到男爵的接見。可是遠東的大清國漢納根大尉的影響力遠遠超過德國公使海靖,因為,他是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的席軍事顧問,一手促成子李鴻章淮軍體係引入德國操典,聘請德國退役軍官擔任武備學堂和各軍教習,還有總額已經無法計算的軍火採購生意。

    漢納根大尉的努力下,克虜伯和毛瑟李堂心目建立了第一精良武器的形象。就憑借這一點,高昇號被擊沉之後,僥倖逃生的漢納根大尉就應當得到德國皇帝的親睞重回到現役並晉陞為陸軍步兵少校。

    來了,德國公使館的馬車來了。

    公使快步下樓,門口擺出熱情、友善的姿勢,張開懷抱迎向走下馬車的漢納根大尉。禮貌而親熱的擁抱之後,公使用容克貴族特有的請客姿勢邀請大尉進門,當然,還有親自去總理海軍衙門迎接大尉的副武官亨格爾陸軍少校。

    親手給大尉送上一套少校制服公使微笑著說道:「少校」「不公使閣下,請繼續稱呼我為漢納根大肆。」

    「為什麼?軍銜是軍人的榮譽。」

    「清國,漢納根大尉已經成為一個名詞。」時年四十歲的漢納根眼掠過一絲狡黠,向公使微微鞠躬道:「人們不會記住漢納根少校,或者是大清國皇帝親授的雙眼花翎漢納根提督,只有漢納根大尉。」作為一名德**人,能大清國得到如此崇高的地位,確實很難得。提督就是大清**官的頂級職位了,還有雙眼花翎,那是皇家給予的超格獎賞,就算是遼東戰場上屢建功勳的楊格,也未曾得到佩戴雙眼花翎的殊榮。

    「哦……呵呵。」海靖明白了漢納根國的地位,相當於德意志帝國陸軍上將,此時的少校漢納根哪裡還會意軍銜的小小提升呢?

    他說的很對,國人並不瞭解歐洲,也不瞭解真正的德意志帝國陸軍,他們眼裡漢納根大尉就是一切。「為了您的睿智和成績,我提議,我們乾一杯。」

    「請鑒諒我的公使閣下,待會兒我還將陪同直隸督署幕僚去海澱覷見聖母皇太后老佛爺不能陪您飲酒了。」說著,漢納根從懷裡掏出懷表看了看,一副時間很緊,安排很多的模樣。

    「那,我們就說正事。」海靖正e道:「今日本人覲見了國皇帝陛下,告知德意志帝國插手清日爭端的決定,相信您的老朋友李鴻章會非常歡悅的。同時,我還從國皇帝陛下那裡得到許可,清日兩軍遼東停戰期間,派出一個以陸軍軍官為主的軍事觀察團,調查清國的那支名為武毅先鋒軍連戰連勝的秘密。大尉,作為一名陸軍軍官,您不覺得這件事很有意義嗎?」

    漢納根伸手理了理上翹的鬍鬚,臉上湧現出似乎是遇上知心人的激動之e,連聲道:「我陪同督署幕僚求見老佛爺,也正是為了此事。

    去年月開始,清軍連戰連敗,到了十一月,從賽馬集到近的海城保衛戰,清軍卻打得有聲有e。其的關鍵之處無疑就是那個年輕的二品總兵楊格了。此去遼東考察武毅先鋒軍軍事,也是李堂臨行之前的授意,他希望我能夠如同對待他一樣對待這個楊格。很顯然,楊格是李堂看的繼承候選人,武毅先鋒軍將成為淮軍的代表,引導這支軍隊走向真正的強軍之路。興許,本人對楊格的瞭解,或者說是收集到的關於遼東那幾場勝利的資料,會派上用場。呃,這些資料已經轉交給副武官閣下,希望對軍事觀察團的任務完成有所幫助。」

    「您的意思是

    不參加觀察團。

    「呵呵,我的公使閣下,漢納根是雙眼花翎的北洋水師副提督。」海靖以掌擊額,笑道:「對,對,對,您去遼東考察不是以德**人的名義,而是清國高級將領的身份。」

    「那,公使閣下,漢納根就此告辭了。」海靖心知漢納根還要去見慈禧,也不強留,熱情的送出公使館,還目送馬車走出老遠,拐過前門大街之後才回頭,向副武官示意後,兩人快步回到公使辦公室亨格爾拿出報告共同研讀。

    漢納根的資料直接取自淮軍前敵營務處給直隸督署的報告,楊格的每場勝仗都有詳細記載,其黃花甸、大房身、海城保衛戰還附有作戰地圖「哼格爾雖然是外交軍官,卻也是柏林軍校畢業,參謀總部幹過一年的參謀,看地圖,讀資料,很快就能理解到戰役意圖、兵力部署、戰役關鍵節點的生和調整,從能分析出指揮官的戰略意識、

    戰術素養和指揮能力。

    結果是連聲歎息後亨格爾說:「公使閣下,坦白的說,下官懷疑這些資料的準確ing和真實ing,清**隊不可能培養出如此卓越的指揮官來。如同所示,如資料所說,這樣優秀的指揮官少經過系統的軍事教養五年以上,還應該高級司令部擔任過席參謀的職位。不可能這個楊戰前只是聶士成部的一名普通士兵,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如果是真實的,他的事跡將顛覆明強國陸軍軍官培養體系,不可能,不可能!」

    「所以,少校,你的任務就是帶領觀察團去看個究竟印證這份資料的準確靖揚了揚手件,說:「萬一,是真的呢?」「那,只能用天才二字來解釋。」

    「去,立即挑選人手立即去遼東,停戰時間只有四周,已經過去五天了,你和觀察團還有二十三天時間可用。我建議,親愛的少校,帶上武備學堂的幾位教習他們清楚自己教會了清國人什麼東西,有了他們的印證,你能得到接近於真相的結論。」

    「遵命閣下。」

    距離德國公使館大門口約三米的戶部胡同,有一間東正大教堂這裡是俄國公使館所地,與大清國戶部衙門正好是門對門。

    德國人分析從漢納根手裡得來的情報資料,俄國公使喀西尼和武官皮亞琴科陸軍上校卻分析日軍的觀察員送來的情報。日本人很熱衷於向西洋列強靠攏,允許立各國派遣觀察員進入戰地考察,

    也為俄國人提供了一個瞭解潛對手的機會。

    自從尼古拉皇太子遇刺以來,東進戰略不可避免的與崛起的日本生了碰撞。對俄國人來說,清國和日本關於朝鮮之爭而引的這場戰爭,實際上是清國為俄國試探日本軍隊的實力,也是日本為俄國試探清國同治興以來的實力變化。

    坐山觀虎鬥,這種感覺很好,可是清國迅速潰敗,日軍進佔旅順之後,俄國人緊張起來。

    東進策略的重點是遠東尋求一個不凍港,支持缺少不凍港來展海軍力量的俄國海軍走向兩洋海軍,遠東建立一支強大艦隊,控制北太平洋的龐大計劃…。從清國人手裡訛詐得來的海參崴,每年有個月時間封凍,太平洋地區的俄**艦不得不尋求上海、威海衛過冬。

    旅順軍港,號稱遠東第一軍港的不凍良港,一直是俄國人夢集以求的美食,卻被日本人冷不防的一口吞下,俄國人心裡能好受嗎?

    俄軍總司令尼古拉大公特別指示駐日、駐清國公使加強兩**事情報的收集與分析,為東進戰略提供有力的支持。清國談判代表李鴻章遇刺後,俄國人是先做出反應,聯合德國、法國,壓迫日本快與清國達成和議。這不過是俄國人計劃的第一步,第二步則是讓清國人感激俄羅斯帝國的仗義出手,西伯利亞鐵路的基礎上修築通往旅順口的鐵路,為吞併這個不凍良港做基本條件準備。

    事情還有一絲變化,讓潛心研究日軍的俄國人對清國武毅先鋒軍警覺起來,特別是近清國朝廷批准「移民實邊」計劃之後。

    日軍的戰報是經過粉飾的,卻依然一定程上反映出真實的戰況,結合觀察員的調查報告,喀西尼和皮亞琴科依然能夠看到清軍海城防禦戰,以8門連珠炮給日軍造成的巨大傷亡,看到清**隊以武毅先鋒軍為的幾支軍隊,已經超越普通清軍,具有與日軍一較高下的實力。

    橫向對比日軍和俄軍之後,皮亞琴科上校得出的結論是一萬八千人的武毅先鋒軍和俄國一個規模龐大的師級部隊正面交戰,能有成的勝算。這個結論,顯然是上校帶著「世界第一陸軍大國」的榮譽感作出的。

    一番研究後,公使和武官決定,向遼東的清軍派出觀察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