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漢子

龍騰世紀 144 【三方向,三階段】 文 / 過河老卒

    慈禧操縱的滿清朝廷要李鴻章出任和談全權大臣,當替罪羊,自然要讓李鴻章去的放心。

    周馥到甘泉堡的當天,與湘系、淮系都有交集的王韶被任命為幫辦直隸軍務兼署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進京「面聖」被授予「和談特等全權大臣」的頭銜,敕命快出京赴日和談。慈禧急,李鴻章卻不急,慢騰騰的收拾行裝,慢騰騰的出門上路,目的很簡單一拖時間,壓制住朝廷那些叫囂著「責令遼東諸軍立即收復海城」的傢伙,為楊格等人爭取時間。

    楊格覺時間寶貴,不敢稍有耽擱。眼見24門火炮即將到手,命快騎去青苔峪堡火線上調回炮營幫帶嚴沖,就任有些不倫不類的「武毅先鋒軍炮兵指揮部總指揮」一職,帶領隨營學堂炮科官弁、教習和黑龍江軍炮營哨隊官鼻,緊鑼密鼓的測繪、拉皮尺、選定陣地王傳義是卯足了勁頭訓練炮手,準備接受那令各軍眼讒的24門克虜伯炮。

    三月五日,遼東各軍將帥再一次聚集於甘泉堡,會商反攻海城方略。

    這一次會議,不再是各軍將帥唱主角,會議的形式也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會場以一幅海城及周邊戰場形勢示意圖為背景,依克唐阿、宋慶等統帥們面對地圖而坐,壽山、馬玉昆等將領按照品級依次坐後排,這架勢,頗似開場唱戲,諸將帥都是看客,粉墨登場亮相的全部是武毅先鋒軍的人。

    可氣的是,連那個俘虜身份的日軍炮兵大尉也神氣活現的穿著沒品級的五雲褂,前鼻露了一回小臉,還噁心的自稱為炮指參謀「施心雄」炮兵大尉。切!大清國有炮指參謀、炮兵大尉的說法嗎?

    當然,這些都是次要的,遼東戰場上的各軍,無論湘軍、淮軍還是旗軍,朝廷的再三電令下,必須要第四次反攻海城,以配合和談。

    前番打了三次,每次都攻不了一天就堅持不住而撤兵,諸將心都打鼓,都只能指望楊格籌劃…出一個可行的法子,用他的武毅先鋒軍去打頭陣,拿下海城好跟朝廷交差,說不定還能跟武毅先鋒軍後面撈幾個功勞呢!

    與此相比,會場佈置得與戲檯子一般,無所謂:俘虜鬼子軍官人五人的出來露面,也無所謂。揣著這些心思,楊格一登台,眾人的精神頭立即提了起來。

    「諸位大人,此次反攻海城作戰分為三個戰場,三個階段。」楊格也是直入主題,連客套話都沒一句多的,開場白一說,手的指揮棒指向海城西南、大石橋西北的太平山,說:「為調整戰線,集兵力,準備反攻海城之會戰,宋帥所部於上月二十三日主動後撤,讓日軍控制了太平山,由此,日軍打通了蓋平、大石橋、海城的聯繫,旅順之日軍可以順利增援海城。咱們一打,他的援軍很可能就要從旅順口出來,無法起山東登陸作戰了。太平山晾甲山一線,作為牽制日軍左翼的作戰方向,由宋帥統淮軍各部負責,以積極進攻之態勢、立正奪取太平山,保障營口安全,此為西戰場:晾甲山下午莊大道至歡喜山一線,以長帥統吉林軍和盛京鎮東軍負責,以攻勢防禦牽著日軍,為戰場:遼陽大道至城東北之雙龍山一線,為東戰場,由黑龍江軍、湘軍、

    武毅先鋒軍負責,為主攻突破方向。」

    楊格這番安排,頗見心思,眾人見參與主攻的有旗軍、湘軍和淮軍,旗軍以黑龍江軍能戰、湘軍是「初生牛犢」、淮軍體系的武毅先鋒軍嘛,正如其名,先鋒也!如此,各方面都無話可說,乃一陣議論之後安靜下來,靜待下。

    「據查,目前日軍海城一帶的佈防形勢如圖所示。第三師團守海城,其四個聯隊分守唐王山、晾甲山、歡喜山和雙龍山,其駐守雙龍山的步兵第七聯隊為第三師團主力,經過兩月經營,山上已經修築了炮台,駐有野炮兩個隊12門70火炮。日軍第一師團之乃木旅團進至破檯子,前鋒佔據太平山,與唐王山遙遙相對:西寬旅團被武毅先鋒軍阻擊於小偏嶺,短期內難以寸進:大寺旅團進至青苔峪堡山脊西,強攻十日無果,鋒銳已挫,因山路崎嶇無法及時回援海城。由此,日軍整體佈防態勢是東北弱而西南強,我軍主攻城東北三里處的雙龍山,著眼點就於此。當然,這裡面也有前面三次反攻海城的功勞,沒有前面三次反攻將日軍防禦力量牽引向歡喜山、唐王山一線,今日就不可能有此戰機。」

    後一句話,讓黑軍、吉軍將領們頓覺臉上有光。淮軍各部將領如今是得了堂大人的招呼,雖然嫉妒楊格得寵、威風,但是淮軍的整體利益需要如此,需要楊格再威風一把,拿下海城!

    嫉妒著,還得巴結著,以求成功之時分一份戰功,讓跟著自己的弟兄們也得一回朝廷的賞賜。眼巴巴的看著武毅軍屢屢受賞,眾軍弟兄們心裡是何等滋味啊?

    「先拿下雙龍山,再以此為突破口攻擊海城東南之蕎麥山,切實切斷海城析木城聯繫後,各軍協力,總攻海城。故而,戰役計劃以奪取雙龍山為第一階段:以切斷海城、析木城聯繫為第二階段:總攻為第三階段。作戰階段不同,各作戰面兵力調配不同,主攻方向不同,務需保持攻擊的連續性和大化的力。為此,楊格提出集諸軍所有炮火於太平山、雙龍山兩個大方向,第一階段集火射擊雙龍山之敵,力爭完全壓制日軍炮火,打垮日軍步兵鬥志。第二階段,兩個大反向之炮兵集群分工合作,太平山集群由嚴沖指揮,協助淮軍各部攻擊太平山,拿下太平山之後阻擊旅順北援之敵,也可轉向轟擊海城日軍,配合總攻:雙龍山集群由我掌握,採用多點射,同時打擊一點之戰法制敵。具體戰術為「……楊格略作停頓,施心雄帶著兩人粉墨登場,背景地圖上加掛了一張炮兵各哨陣地分佈圖。

    「耿莊子、北窪、三堆土村。」指揮棒虛畫一個圓圈把三個點圍起來,楊格說:「距離雙龍山皆三里半之數,從正北偏西、正北、東北三個方向形成對雙龍山的夾擊之勢,若同時炮,可形成交叉火力之效果,大限減少火力死角,有效殺傷炮台、塹壕、掩體內日軍,令其躲無可躲、避無可避,前三輪齊射,力爭打掉其全部炮兵和大半步兵,第四輪、第五輪炮火打擊,以護送我方步兵接近前沿進攻出地、遮蔽日軍援軍通道為目的。五輪射擊之後,耿莊子之兩哨炮隊立即前移,以抵近直射之戰法拔除日軍要點,支援步兵起衝擊。北窪、三堆土之炮隊向東南方開進,進入椴窩溝、小集預設陣地,支援第二攻擊梯隊進攻蕎麥山之日軍第三師團直屬分隊陣地,得手後,再以炮火射擊海城,配合第三梯隊步兵堅守雙龍山,打退日軍可能的反撲。目前,雙龍山、蕎麥山下,我軍已經設置了前觀所,可以有效、及時的為炮隊提供目標方位、數量等依據,確保炮隊作戰所需。」毅軍分統、山西太原總兵馬玉昆待楊格話音方落時,起身說道:「楊統領,聽你這麼一說,好像攻下海城並不難嘛!」這話,楊格還真不好回應。

    人家馬鎮台如此說乃是兩層意思。第一,不太相信楊格所說的戰法能夠奏效,單就進攻雙龍山而言,三個炮兵陣地各一方,如何協調共計?這裡面的技術問題他不懂,楊格也此時無法解答:第二,人家打了三次打不下去,你若一次就反攻見效,嘶……朝廷給的死命令倒是沒問題了,接下來,旁人會說:要諸軍何用?大清國只需要武毅軍和武毅先鋒軍就成了!如此,又置眾軍於何地呢?

    無法解答,老子就不答反同!

    「馬鎮台,反攻海城有何難?楊格前番轉戰岫巖,對三次收復海城之戰知之甚少,還望馬鎮台解惑。」

    「你……」馬玉昆異常尷尬,楊格的問題如何回答?毅軍戰法與楊格方纔所說戰法完全是兩個概念,你毅軍拿不下海城也就罷了,若說出一大堆拿不下來的理由,偏生楊格這一次要是拿下了海城,那就丟人了。

    前排的宋慶起身,回頭道:「荊山吶,先坐下,把作戰計劃聽完了再說。致之,你繼續,繼續。」

    楊格向馬玉昆略微點頭,微笑道:「馬鎮台,反攻海城並不難,難的是帶兵打仗的將領們革自己的軍學知識、督促所部以法練兵,以適應當前的戰爭。

    武毅軍出自淮軍,與毅軍一樣,兵還是那些兵,槍還是那種槍,改變的只是作戰指導思想和戰法而已。但願此戰過後,楊格能就此與馬鎮台促膝深談一番。彼此同袍,武毅先鋒軍還指望毅軍弟兄們能分擔多的責任吶!」馬玉昆坐下後微微點頭,漲紅尚未消褪的臉上露出幾分微笑來。

    宋慶見自己倚為的左膀右臂的楊格、馬玉昆之間偶的衝突如此收場,也滿意的點頭微笑,向楊格遞去一個讚賞的眼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