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漢子

龍騰世紀 138 【軍分兩半】 文 / 過河老卒

    明知道是清軍莫名其妙的先撤退,林太一郎少佐是為了壓制清軍,不使其撤退才命令炮兵開火,又炮火不能及時壓制清軍時命令步兵大隊出擊,可是大寺安純依然將作戰計劃破產的所有罪名一股腦的加林太少佐頭上。

    「八嘎!」

    一句罵一個耳光「啪、,的耳光響過之後又是一句罵,打得林太少佐連連後退時還不得不鞠躬低頭連稱「哈伊」。如果說日本曾經以國為師的話,這一點並沒學到位,國人面對失敗的部下不會進行人格侮辱,一般而言就是「拖下去,五十軍棍伺候」。

    何況,林太一郎少佐還並非大寺安純少將的直接部屬呢!

    少佐沒有錯,從作戰計劃制定要臨機決斷提前兩分鐘執行,他都沒有錯。錯的是大寺安純少將,少將看到二道河子高地的炮兵覆滅,步兵清軍步炮打擊下瀕於崩潰,高地即將被清軍控制時,沒有鼓足勇氣命令一個聯隊近兩千名步兵增援林太大隊、反攻清軍,而是存了保存實力的心思,命令部下撤退,緊守析木城西南的路口。此舉,無疑是對林太大隊的出賣,以至於林太步兵大隊和村山炮隊傷、

    亡、被俘過半,撤回析木城的只有三多人。

    少將有少將的苦衷,山東作戰軍司令部和黑木將要求的是既要消滅心腹大患武毅軍,又不能讓部隊損失太大,還不能陷入纏鬥之。對少將而言,三個目的混雜一起的戰役指揮難太大,即便是從西洋考察軍事歸來,被大山巖大將和黑木為楨將委以重任的他,也頗有顧此失彼、手忙腳亂之感。

    二道河子戰機已失,再壓上一個聯隊的兵力與清軍相持,搞不好就會被長期的拖下去!

    配屬北進支隊的師團參謀河野佐突然出現:「報告將軍閣下,第子師團已經成功擊退清軍的進攻,正組織兵力配合乃木旅團組織太平山防禦作戰。桂太郎將閣下要求林太大隊立即歸建!」河野的出現為林太少佐解了圍,卻令大寺安純少將陷入尷尬之。

    林太大隊歸建?拿什麼歸建?就憑那殘餘的、鬥志全無的、傷兵過半的三多人?

    第一軍、第二軍暨山東作戰軍司令部乃至大本營都知道,這一次戰役的組織、指揮者是北進支隊司令部,林太大隊被清國打成這副模樣,要責任不是林太一郎而是大寺安純。丟臉還其次,重要的是第一軍司令部和大本營因此可以指責第二軍暨山東作戰軍司令部企圖保存實力,作戰並未力。這麼一來,大本營有理由命令第二軍投入多的力量到析木城,由此,大山巖大將苦心經營的山東登陸作戰計劃將徹底成為泡影。

    唯一的辦法是暫時隱瞞此戰消息,用北進支隊一個齊整滿員的大隊替代林太大隊,理由嘛,林太大隊位置關要、不可輕動!

    瞪了林太一郎少佐一眼後,大寺安純向河野佐道:「回電海城桂太郎君,我支隊已經吸聚清軍主力於析木城下,即將克全功。林太大隊扼險而守,倉促間無法調動。

    考慮到第三師團和乃木旅團之作戰計劃執行,本支隊將立即抽調萬聯隊之第三大隊,撥歸第三師團使用。順祝太平山防禦作戰順利,天宴萬歲!」

    林太一郎正偷著樂,想到可以桂太郎將面前傾訴自己一肚子的委屈,哪知大寺安純少將竟然如此處置,不禁失聲叫道:「將軍閣下,不……」「嗯?!」

    大寺安純的目光逼視下,林太一郎少佐後面的話被迫吞進肚子,還得鞠躬道一聲「哈伊」以表示對自己魯莽出聲的歉意。

    二道河子之戰的真相要避免過早暴露,還得設法籠絡住林太一郎,使其「守口如瓶」大寺安純很快就想到了這一點,換上很不自然的笑容,向林太一郎示意,兩人走到地圖前,少將皺眉苦思一陣,說:「林太君,雖然二道河子之戰很不順利,但是你的指揮才能卻凸顯出來。目前的局面對我軍極為不利,如若清軍趁著天黑向海城方向滲透,那……結局堪憂吶!」林太一郎知道自己暫時不可能離開析木城戰線了,那就只能全力以赴幫助大寺安純維持局面,至於爭取勝利嘛,美好的希望總是太過渺茫。

    「閣下,卑職認為二道河子一戰對敵我雙方來說都是一場不划算的戰鬥,雙方損失相當,清軍很難再組織一場突然、有力的作戰。從當前戰線交錯的形勢來看,清國武毅軍冒險鼻透到析木城西北方向,威脅海城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倒是昨日被我軍擊退的清國鎮東軍還吉洞峪一線,如若我軍全力與當面清軍交戰,清國鎮東軍再配合進擊析木城,局面就真的難以收拾了。」

    「林太君的意思是?」

    「以本大隊殘部擔任吉洞峪方向的警戒、守備任務。」

    大寺安純雙目掠過一絲厲芒,隨即收斂,呵呵笑道:「林太君,本官準備督率一個步兵聯隊並所有炮兵部隊,於明天一早向二道河子高地起反擊,你的大隊將作為預備隊使用。先行下去休息,好好撫慰官兵,再想一想明天的作戰。」

    「哈伊,卑職告辭。」無奈的林太一郎少佐剛剛離開,大寺安純就命令一個小隊駐紮於析木城西北的嶺子上,主要目的就是禁止林太大隊與第三師團司令部的信息交流。

    海城正面的清軍,從16日早上起進攻。到下午四時許就潰退下去。這個消息晚此時候送到大桶樹高地的楊格手。

    玉瑞撥弄著篝火堆,有些濕潤的枯枝「辟啪」作響的炸出一溜火星,火苗風搖晃著,忽明忽暗的光線投射楊格臉上,顯得他的臉色、他的心情也如此忽明忽暗,陰晴不定。圍火堆而坐的眾人也因為統領大人思考,再加今日二道河子的戰果並不令人滿意乃俱都默默無言,各自想著心事。

    戰鬥結束後的軍事會議已經決定,如果明天一早日軍反擊,武毅軍就且戰且走,回到青苔峪堡既設陣地,以少量的、不大於兩個步兵營、

    一個萬炮兵哨的兵力拖住敵軍,主力轉向小偏嶺尋找戰機。

    而反攻海城失敗是意料之的事兒原本就是一次配合作戰可是,依帥、長帥所部堅持進攻的時間也太短了一點。如果能夠把進攻壓力保持三天以上的話,局面又會大不相同,至少析木城一線的日軍一個多旅團會抽調部分兵力增援海城,為析木城的下一步作戰創造戰機,劉松節的計劃…就能實施。畢竟,以武毅軍大榆樹高地左右的不足七個步兵營、1個炮營和兩哨親軍,難以啃動旅團級兵力集團多打個旗鼓相當罷了。

    打成旗鼓相當的局面,日軍要確保海城側翼安全,確保消滅武毅軍,就肯定會從旅順抽調兵力增援。大局的展基本符合楊格的預期,日軍距離登陸山東的作戰計劃越加遙遠可隨著日軍轉而增兵海城,武毅軍也好,淮軍、黑軍、吉軍、湘軍也罷,將壓力大增。戰力強的武毅軍如果居於偏師位置太久,海城正面未必能夠抵擋得住增強後的日軍。

    此時,把李鴻章奏報朝廷調蘆榆防軍回援的話「京畿急需大支游擊之師」換上兩個字倒也近…

    海城急需大支游擊之師。沒有武毅軍回援海城正面戰場,承擔起主力的重任來,鬼子即便不能登陸山東也會轉用重兵海城、營口一帶擊敗清軍主力。屆時,偏處析木城東南的武毅軍就真正的變成孤軍沒有後方基地的補給,七千多官兵堅持不了幾天就會被日軍擊敗。

    山東、遼東,南路、東路,處處漏風吶!

    那,何時回軍海城正面戰場為宜?回軍的先決條件又是什麼?

    回師,就表明清軍徹底失去對岫巖的威脅,也失去對湯池堡、大石橋、蓋平的威脅,戰力孱弱的正面各軍給予日軍的壓力太小,日軍至少可以馬上集結起第師團析木城的一個旅團、小偏嶺的西寬旅團、

    太平山的乃木混成旅團,合計一萬千餘人的兵力從太平山出擊,攻擊營口或迂迴海城正面我軍側翼。一旦日軍的攻擊奏效,局面又會回到武毅軍出戰岫巖之前甚至糟,日本人勢必重啟登陸計劃。

    楊格不能輸,一仗都不能輸!

    楊格不能完全放棄以青苔峪堡為心的析木城小偏嶺戰線,導致第師團與西寬旅團的會師。只能抽調部分兵力回援正面戰線,爭取以部分兵力快地混編奉軍,形成戰力。唯有如此,楊某人手裡才算有一點點跟鬼子搗亂的本錢。所以,必須快回到甘泉堡整軍。

    另外,是否由自己親書一封,電直隸督署,向李鴻章闌明當前戰局可能的變化,求得他的大力協助和增強山東防禦、以防萬一呢?

    「婁想……」

    眾人精神一振,目光轉向楊格,估計個個心都舒了一口氣一統領大人終於說鼻了。

    「明日以層層阻擊牽引日軍第師團所部到青苔峪堡之後,武毅軍一分為二,3營、7營、炮1哨、勘哨,左翼騎哨和親衛第一哨、插重一隊、工兵雷電隊1、3兩班隨我、戴超、陳固回甘泉堡整軍:其餘部隊編為東南支隊,由劉松節統領,堅守青苔峪堡一小偏嶺一線,阻隔日軍第師團和西寬旅團,務必東面擋住西寬,西面拖住第師團。」楊格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眾人,停留劉松節臉上。

    他清楚,1、2、4、5、g、8個步兵營,兩哨炮兵,兩哨步騎混編的親軍,程克昌的插重二隊還有賈芳久的右翼騎哨,這些兵力合起來也就五千多人,不足千,卻要東擋西拖,極為勉強。可是,他又不能不帶兵回去,整理奉軍的關鍵就是混編,以期給奉軍官兵們注入信心,引導戰術思想和戰法的改變。

    當然,楊格之所以只帶不足兩個步兵營回甘泉堡,乃是那裡還有經過戰鬥考驗的團練三營和獵戶營,趁著這一次整編奉軍,也就一併「淮軍化」了。

    「德高……」劉松節舉手打斷楊格的話,語氣鏗鏘的說:「致之,請放心,還是那句鼻,我,青苔峪堡就!2營,你也帶回去,你手裡不能沒有一個像樣的主力營!」

    「不行,少了2營,你就加困難了。」「卑職有把握,統領大人,劉松節願立軍令狀!」喲,稱呼都變得正式起來了,還立軍令狀?那是啥玩意兒?!不過,如果沒有一定想法,沒有一些底氣,劉松節決計不敢這麼說。

    「那好,明日我和安守再去五營看看,順便把裘術全給你帶回來,青苔峪堡和山脊以東的陣地還需加固,以防萬一。」

    楊格說著話,右手伸到劉松節面前,輕輕晃了晃,劉松節略一愣神,隨即會意,出手緊握楊格的手,從血肉的脈動似乎能體會到統領大人的心境和情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