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漢子

龍騰世紀 037 【細河殲滅戰一】 文 / 過河老卒

    天麻麻亮,細河東岸潛伏的鎮邊軍斥候就現連山關日軍正整隊渡河,立即回報馬隊統領延山和蘆榆防軍馬隊統領、記名總兵夏青雲。

    摩天嶺上的各軍也觀察到日軍動向,昨夜才率鎮東軍一營及遼陽團練共500人趕到摩天嶺協防的遼陽知州徐慶璋立即往見奉軍統領耿鳳鳴,仁字軍統領江自康也從主峰趕來,三人會商出擊事宜。

    徐慶璋乃是山陰人,曾前任盛京將軍都興阿幕府佐贊軍機,鎮壓太平軍,熟悉行伍之事。清日開戰,遼東危急,徐慶璋招募丁壯成立鎮東軍,又使鄉民設團練,三個月下來也有了這500精壯堪堪能夠使用。前些日子宜麟經遼陽去奉天時告之蘆榆防軍和黑龍江軍即將會戰草河堡,乃主動率部前來助戰。

    所謂趕得早不如趕得巧,戰機就眼前!

    三人快速議定,待日軍遠去、河東開打後,以主峰仁字軍、北嶺奉軍、鎮東軍兩路出擊,一鼓作氣拿下連山關。

    細河源於千山北麓,由南向北流入遼河主要支流太子河。連山關位處細河上游段,又加上時值冬季水位很淺,日軍涉水而過毫無問題。倒是指揮官今田唯一少佐很是小心,先行派出騎兵隊河東佈置了警戒線,然後親率一個加強步兵隊過河結陣,再是炮兵小隊,後是另一個步兵隊。連山關原有駐軍一個隊也抽調了三十人小隊回援草河堡,由此,連山關上的日軍可戰之兵不過十餘人。

    不求無功、但求無過。22聯隊指揮官富岡三造佐終還是清軍的壓力下,特別是清軍存「德**官」的壓力下,放棄了頗具進取心的集兵力於連山關、突破摩天嶺的想法,轉而收縮兵力於草河堡,與清軍會戰。

    馬蹄聲、口令聲和腳步聲,渡河日軍約700人以騎兵為前衛和側翼警戒,排成三列縱隊向東行進。

    三莊子,距離細河邊五里的高地上。

    楊格蹲一叢灌木後,極目力觀察日軍行軍大隊,同時把殲滅敵援軍的作戰計劃又腦子裡過了一遍。

    半渡而擊,以目前的季節和河流水位以及渡口與連山關之間只有不足兩里距離的現實而言,不可行。一打,鬼子就龜縮進連山關固守,麻煩。騎兵突擊,將日軍行軍縱隊截成兩、三段,以分給包圍一一殲滅,也不可行。鬼子就700來人,一有動靜就有收縮成一團,作戰地幅大為減小,哪有分割殲滅的空間呢?何況,鬼子訓練有素,當前的陸軍作戰又盛行以步槍火力為主的線形戰術,行軍縱隊只需兩個口令就可轉向列為三列火力線,反應極其迅速,旺盛的排槍火力根本不會給騎兵突擊以機會。

    欲要全殲此股日軍,兩門火炮的支持下,鎮邊軍步隊後營必須堅守這個高地,待日軍臨近時突然高地下結陣開火,這是一個根本因素。其二,摩天嶺上的諸軍必須快速拿下連山關,而後尾擊日軍,迫使日軍分兵對付連山關方向,從而攤薄其火力線。其三,兩門火炮的利用必須大化,要配合鎮邊軍後營堅守高地,要用積極有效的炮火阻擾、打亂日軍的戰場調動,還要量給決勝力量——黑龍江軍三個營,蘆榆防軍一個營,合計四營1300名騎兵出擊創造有利的機會。其四,劉松節掌握炮火必須給堡西高地阻擊敵軍的左營以有力支持,阻斷草河堡日軍接應部隊。

    四大條件,缺一不可。楊格閉上眼睛,確定計劃無誤、部隊調配到位之後,默默向上天祈禱——「庇佑我華夏民族的諸神吶,兩多年前你們睡著了,兩多年吶,也該睡醒了、睡夠了!再不醒來保佑此戰我軍獲勝,老子就草你祖宗十八代!」

    日軍越來越近,前鋒騎兵很快就逼近三莊子高地。過了高地,大道兩旁就是群山、林海,不利於騎兵衝擊。鎮邊軍後營的阻擊戰目的就是將敵人堵住,將主戰場限定高地以西、細河以東的五里範圍內。

    日軍騎兵小隊緩緩通過高地南側,步兵大隊距離開路的騎兵大約四米。鎮邊軍後營及功字軍炮隊放過日軍先頭騎兵不打,那些鬼子自有巴哲爾和53名弟兄去解決。楊格緩緩舉起右手,左手拽過了22年式步槍。

    一人輕手輕腳地摸到楊格身後,楊格回頭一看,一驚,幾乎從灌木叢後跳了起來。那人赫然是軍門大人聶士成!這個所謂的高地太矮、太小,相對高差不過三十米,方圓不過半里,此時楊格距離鬼子騎兵直線距離只有五十多米,也就是說聶軍門也是距敵50米!

    聶士成伸手摁住楊格,輕聲道:「我來坐鎮,你該做啥就做啥,不要猶豫,不要向我請命。」

    坐鎮!?楊格頓時生出感動之情。一個以前的功字軍防勇,現的品守備實任營務處軍務參贊的楊格,要指揮黑龍江軍、蘆榆防軍各部聯合作戰,別的將領會怎麼想?黑龍江軍各部將領倒也好說,畢竟賽馬集之戰猶如就昨天。可聶士成擔心吶,自己都未必能鎮住蘆榆防軍各部,楊格能順利調動嗎?他一個小小的守備,拋開一等藍翎侍衛永山不說,那個記名總兵夏青雲能聽他的?

    楊格的右臂有力地劈下。

    「蓬蓬」兩聲,兩門37行營炮以直射的方式向敵開火,炮彈「呼呼」地飛進日軍步兵行軍縱隊開了花,「轟轟」的爆炸聲響徹河谷,揭開了細河河谷殲滅戰的帷幕。

    兩門炮就楊格右側不過20米處並排放列,距離轟擊目標——日軍步兵縱隊不過500米,完全是以俯角8°直射的形式居高炮,命率極高。哨長楊騏源乃是武備學堂炮科兩年武備生,剛剛從學堂走出來的他即便不懂得目前幾乎全世界陸軍都未曾使用的「間接射擊」戰法,可直接射擊指揮還是駕輕就熟。二十多名炮勇他的指揮下頻頻炮,朵朵火花日軍步兵陣列炸開,冬天清晨的天光下煞是奪目。

    高地下,鎮邊軍後營340多名官兵龔弼的喝令下呈三個哨方陣屏衛高地,阻斷遼陽東路大道。也許是楊格留給鎮邊軍的整訓辦法見了效果,後營官兵很快就組織起了排槍射擊,雖然射擊距離依然400多米左右,卻已經比以往的狀況好了數倍以上。快利槍射程1000多米,400多米的距離上排槍射擊,多少還是能給日軍步兵陣列製造一點麻煩,阻撓其快速列陣、反擊甚至起對高地的白刃衝擊。

    巴哲爾匆匆趕來,滿臉愧色,噗通一聲單腿跪下,低頭道:「大人,巴哲爾無能,讓鬼子騎兵跑了二十多個,古額裡已經帶領四十名兄弟向草河堡追擊。「

    楊格的注意力完全日軍身上,隨手拉起巴哲爾,喝道:」振作!你們50多騎不可能全殲30餘敵騎,跑掉一些正常之極!你帶剩下的弟兄下去,為鎮邊軍後營壓陣。」

    所謂壓陣乃是客氣的說法,實際上就是督戰。

    此時,摩天嶺上響起此起彼伏的號角聲,隨即炮聲、槍聲、喊殺聲混作一片,山谷回音的作用下,聲勢驚人。

    時機拿捏剛剛好!楊格不禁鬆了一口氣,他身後的聶士成也眉頭輕動,嘴角帶出一抹笑意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