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呂氏天下

龍騰虎嘯滅蒼穹 241陳王設榜招能人,分派大軍伐四方。 文 / 絕冷無淚

    241陳王設榜招能人,分派大軍伐四方。

    不管是不是烏合之眾,陳勝已經擁有了三十餘萬起義之士跟隨在他麾下,接下來他就需要有大量的人才去幫助自己統帥這些人。但是陳勝身邊的人大多數都是沒什麼文化的貧苦農民,除了其中極個別的如宋留、武臣、韓光、李良、葛嬰,這幾個尚且有些能耐的人可堪一用之外,陳勝就在沒有什麼得力的幫手了。於是陳勝派人在各地張貼告示,招攬天下人才為他張楚政權效力。

    告示張貼之後不久,就有一人名周文,陳縣人。戰國末年曾在項燕軍中視日以推算時辰吉凶。侍奉過春申君黃歇,面對陳勝的詢問自稱懂得兵法,能為陳勝帶兵伐敵。陳勝見其面相英武看上去是個武力非凡的人,便在自己稱王之後授予周文大將軍印璽。

    又有魏人張耳,曾為魏公子無忌(信陵君)座上常客。曾亡命游外黃,當地一位富人家女子喪夫,她父親的門客就建議她:「想要找一位好丈夫,就跟著張耳吧。」於是這個女子就嫁給了張耳,並且給予張耳大力資助。張耳因此能招致四方食客,成為魏國外黃縣令。

    魏國滅亡後,張耳家住外黃,秦滅魏數年後,通過情報部門『秦衣』得知張耳和他的朋友陳余是魏國名士,懸賞千金捉拿張耳,五百金捉拿陳余。於是張耳和他的朋友陳余變更姓名逃亡到了陳地。

    在陳勝這個張楚王在城中張貼招賢令的時候,張耳和好友陳余第一時間就揭了招賢榜,來到張楚王陳勝的面前毛遂自薦起來。

    陳勝是農民出身,雖然知道自己需要像張耳、陳余這樣的『知識分子』來為自己出謀劃策處理政務,但是在看到張耳、陳余這樣的文雅之士來到自己面前顯擺胸中才學之時,陳勝在心中暗暗自卑之餘對張耳和陳余這兩個當世名士也升起一股牴觸之心。

    張耳和陳余何等聰明,雖然陳勝根本沒有說一句對他們不滿的話語,可他們還是從陳勝一些神態中看出,陳勝對他們兩個並沒有多大的熱情,更多的反而是一種敷衍態度。這個發現讓張耳和陳余的自尊心受到極大打擊,在當晚於陳勝安排給他們的營帳中悄悄商議了一下後,他們兩人最終決定在起義軍中另尋明主,而不是繼續輔佐在陳勝身邊。

    陳勝稱王兩個月之後的六月,陳勝開始召集各個下屬,商量著大軍該往何處攻伐,而不是繼續駐紮在陳縣空耗糧草。

    對於陳勝的要求,一直負責訓練士卒的周文提出了異議:「大王,我們的軍士大多是剛剛放下鋤頭的民夫,若是現在就去四處征伐我擔心在戰場上會吃大虧啊。」

    「糧草!糧草!!!我們的糧草已經無法在維持著三十餘萬人多長時間了,如果再不去攻下幾個秦國的郡縣,我們之前掠來的糧草就要被全部消耗殆盡了!」陳勝大吼了幾句後,揉了揉有些脹痛的頭部,這幾個月當大王的滋味根本沒有陳勝他自己預料中的舒爽。軍政這兩大塊所有大小事務都需要他的點頭和認可,許許多多從前聽都沒聽過的事情,卻需要陳勝一邊學一邊去處理。而原本以為做大王就只需要去做一個『播種機』的陳勝,第一次在心中升起做大王這種事情也不是多快樂的想法。

    如今糧草就是張楚政權的逆鱗,只要觸摸到這一塊區域所有張楚政權的高層們,都會感覺心口一緊呼吸困難。而唯一能在短時間內解決這個難題的辦法,那就是繼續攻下秦國在各地的郡縣,奪取存儲在各個郡縣中的大量糧草,完成對張楚政權的『養分』輸送,讓張楚政權得以為續。

    「周文,本王令你帶領十五萬軍士往西面攻伐,最好能將秦國的函谷關奪下,將秦國在河套的數十萬北方軍團精銳堵在函谷關西邊。」陳勝也不是不學無術之輩,在當上張楚政權的大王后,對秦國的軍事力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摸索,並知道了此時秦國九成軍事力量都被分別駐紮在北面的河套和南面的百越。

    陳勝知道自己如果想讓張楚政權成長為可以抵抗秦國全力反擊的存在,那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先奪下秦國的函谷關,然後吞併秦國在關東的各個郡縣將這些郡縣化為自己的地盤,最後再利用秦**力南北分隔的機會,將秦**力分而殲之!讓張楚政權頂替秦國成為天下的霸主讓自己也登上皇帝的寶座!!

    周文接過陳勝遞給他的調兵符,默默退回班列之中。雖然他的理由因為糧草問題而被陳勝駁回,但他仍舊認為現在出動那些烏合之眾,會給戰場上帶來很大的變數。這個變數也許會導致一場戰爭的失敗,也許會導致整個戰役的失敗,甚至還有可能會讓全軍覆滅!不過周文不敢再繼續向陳勝進言,他害怕陳勝會在惱怒之下奪了自己的領兵之權。

    「葛嬰,本王知你之前在攻取陳、蘄二縣的時候立下首功,是我張楚難得的大將。今日本王特命你領兵兩萬去攻取九江郡,務必要將九江全境攻下並奪取那裡的糧草。」陳勝轉身對一旁那個叫葛嬰的青年將領說道,葛嬰應諾一聲接過陳勝遞給他的兵符。

    「宋留,本王給予你五萬兵馬,你帶上他們去給本王將南陽攻下來!那裡是秦國共計南方軍團糧草的中轉站,奪下那個大糧倉我們不僅可以大大緩解當下的糧草問題,而且還可以繼續招兵買馬以對抗秦國的軍隊了。」若說奪取函谷關是為了防止秦軍北方軍團的進攻,奪取南陽就是要借南陽儲備的糧草來緩解張楚政權的糧食危機。

    見陳勝三下五除二就將三十萬大軍分去了大半,侍立在隊列末尾的張耳、陳余二人馬上就耐不住了,他們還有個計劃需要陳勝兵馬的支持呢,若是等陳勝在分配下去將可用的兵馬分配差不多了,那他們還要什麼時候才能去實現預期中的計劃?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無淚下回分解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