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呂氏天下

龍騰虎嘯滅蒼穹 198重法輕儒儒生敗,欲拆天下各堅城。 文 / 絕冷無淚

    198重法輕儒儒生敗,欲拆天下各堅城。

    泰山為天下聖山,尤其在齊魯人眼中更是天下群山之主,所以魯國孔子就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豪語。始皇要是帶領群臣驅車輕易而上,泰山如何顯得尊貴和偉大?

    只有經過千年萬苦才能接近地東西,才顯得出它的神聖和神秘,也才會受到人們的尊崇。因此,他們一定要堅持秦始皇一步步地走上山頂。齊魯雖已亡國,受秦統治,但這唯一留下的聖地,必須要他尊敬膜拜。

    可是對於在關中之地興盛起來的法家博士們來說,泰山封禪之旅卻並沒有太過神聖的意義,法家博士們在乎的,只是這負責主持封禪儀式的選擇。而如今大秦重法輕儒,只要不是法家自己沒辦法去完成封禪,這封禪儀式的主持工作必然會擔在法家諸位博士的身上。

    故此,法家和儒家因為這封禪之事在始皇嬴政的面前,兩方互不相讓引據論典的辯駁起來,可把呂布這樣的武將吵的頭昏眼花,只感到猶如一群蒼蠅不停的在耳朵旁嗡嗡嗡的飛舞。相信此時呂布的手上如果有一瓶驅蟲噴霧器,定然會毫不猶豫的對著那些滿嘴『之乎者也』的腐儒和滿嘴『法法法』的法家博士們沒人噴上一下。當然,這美妙的想法也只能成為呂布的意淫罷了。

    初時。始皇嬴政還有一些心情聽這兩群閒人在那飛濺吐沫苦苦辯論,但是到了後來始皇嬴政看他們吵來吵去卻誰也說服不了誰,甚至看上去如果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吵到晚上也是很有可能的。

    直到此時始皇嬴政終於是聽得煩了,皺起眉頭微微抬首冷喝一聲道:「都別吵了!朕意已決!朕是萬民之主,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蒼天之子,而不是蒼天的臣屬!孩兒去拜見父親,自當乘車自抵殿堂然後叩首拜見,卻哪有父親讓孩兒一步步的受那登山之苦?

    來人啊!傳朕之詔命:命地方官召集民夫,二十日內將泰山登山之路為朕拓寬、拓平,朕這次封禪要乘車上泰山!!」聽到始皇嬴政的最後決斷呂布等一眾文臣武將們才微微一笑,這才是始皇嬴政一貫的脾氣:做事喜歡大手筆且又雷厲風行!

    但是始皇嬴政這道命令一出,雖然法家的一眾博士們頓時面上揚起一片得色,但是包括那幾名鶴髮童顏的老年儒生們的臉色就變得一片漆黑了,這些儒生們還想要做最後的『垂死掙扎』:「始皇帝陛下,這樣做是對天帝的不敬,是萬萬不可行的啊!」

    「哈哈哈哈,你們看到這上面的字了嗎?『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朕乃天子,是天帝在人世間的化身,又怎麼會因為這點小事去怪罪於朕的呢?須知就算是朕的兒子駕車去宮中看望朕,朕也不會去怪罪他的。」始皇嬴政的話語中隱隱拿自己去和傳說中的蒼天之主天帝去比肩,可見其勃勃野心和囂張霸氣

    分割線

    始皇嬴政的命令在如今就好比是上天傳來的旨意一般,絕對沒有任何人敢去對始皇嬴政的命令違抗不遵。從泰山腳下一直通往泰山山頂的車道在無數民夫不分晝夜的努力下,終於趕在始皇嬴政的期限前完工。始皇嬴政帶著一眾文臣武將和那些法家博士們、儒家大儒們,浩浩蕩蕩的乘著車登上了雄偉的泰山山頂。

    「不愧是傳說中可以傳達天子之意與上蒼的群山之主,和泰山比起來關中的那些山峰簡直是雲泥之別啊!」蒙毅和呂布一行人身為武將自然不會去與那些文官和始皇嬴政一般乘車上山,區區一座泰山如果就能將他們這些生活在刀光劍影中的武者嚇倒,那還談什麼殺敵擒酋建功立業?何況這一路行來所觀賞到泰山奇異壯麗的美景,卻不是那些乘坐在車中的人所能知曉的。…

    呂布踩在一塊大石上,看著眼前那翻滾的雲海和高掛在天空的朝陽,只感到胸中一股豪氣湧了上來,若不是顧及到前面那被數百名大秦虎賁所護衛的始皇嬴政,呂布說不得要在這裡發出一聲長嘯來發洩一下以圖一快了。

    始皇嬴政在法家一眾博士們的主持下,完成了『封泰山,禪梁父』的儀式。始皇嬴政看著泰山的美景也是神情激動,便在泰山之上立石刻辭稱頌始皇嬴政自己的德業。贊秦『初並天下,罔不賓服,皇帝勤政,為天下興利的功勞』。

    下了泰山之後,始皇嬴政繼續了自己的東巡之旅。不知道是不是他在泰山之上當真受到了蒼天天帝的影響,在旅途中始皇嬴政多次找法家、儒家還有道家一些賢者垂問長生之道。在驚詫始皇嬴政為什麼會關注長生之道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之餘,始皇嬴政開始關注長生不老永生不死這種小道消息也被呂布所打聽到。

    原本以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那個靈魂自然是不會相信長生不老之說,但是當他自己都穿越到如今這個年代,靈魂、長生、永恆,這些東西他也不得不去相信真的會存在。

    但是聽到始皇嬴政開始注重尋找長生不老的消息,呂布還是心中一顫,因為他知道正是因為日後始皇嬴政在吃了不少所謂的『長生妙藥』之後,才會在身體中產生毒素,最終在沙丘暴斃而亡,讓偌大的一個大秦帝國,落入到趙高、李斯所扶持的秦二世胡亥手中。大秦帝國的國運也由此直轉而下,最終滅亡在起義農民和關東六國貴族的浪濤中。

    不管呂布心中感想變化如何,東巡的車隊繼續前行,這一日來到彭城之下。

    雖然彭城的大小官員在得知始皇嬴政今天會進入彭城的消息後早就出城迎駕,但是始皇嬴政卻盯著彭城那高大的城牆眉頭緊皺,卻不復前些天東巡時的好心情。

    「始皇陛下因何煩愁?臣願為始皇陛下分憂。」善於察言觀色的李斯在始皇嬴政身邊看到他眉頭緊鎖,第一個開口說道。

    始皇嬴政輕輕吐出一口濁氣,抬了抬手指著那彭城城牆憂愁的說道:「此等堅城天下何止數十,如果日後有人想藉著這堅城之利圖謀不軌,豈不是要壞朕的江山社稷?」

    李斯聞言眼珠滴溜溜的一轉,隨即笑道:「此事易耳!如今天下平定,再無任何諸侯國列與國內。始皇陛下正好可趁此機會將天下除關內之外的其餘各大堅城城牆摧毀,如此一來日後如果有人圖謀不軌意欲造反,卻無法再得到堅城的庇護。當我大秦虎賁之士前來平叛之時,必定可一舉而下殲滅叛軍,畢竟說道野戰天下尚未有能與我大秦虎賁一抗之敵。」

    「謬論!!豈可因噎廢食焉?如果是因為擔心叛軍佔據堅城而將天下堅城除去,那是不是也應該因為擔心民眾反叛而將天下百姓盡數殺絕?天下安定在乎人心,若人心思定區區一些卑鄙小人,如何能策動百姓隨他反叛?又會有多少百姓去將家中糧食贈與那些人做軍糧?始皇陛下,臣對此策堅決反對!

    臣認為天下堅城建之不易,每一座都是可以震懾一方的利器,卻正可為我大秦各路駐兵所用。有這些堅城存在,才能讓各地的關東六國餘孽心存顧慮,才能讓我大秦各地駐軍有駐足之地。而一旦將這天下眾多堅城全部拆掉,固然是方便了日後大軍平叛,卻更方便了那些關東六國餘孽對我大秦駐紮在各地的駐軍發起攻擊!此乃下下策也!!」尉繚就跟在始皇嬴政的身邊,聽到李斯的進獻之策後,尉繚頓時雙目圓瞪絲毫不留情面的對李斯所獻之策大加斥責。…

    始皇嬴政看了一眼對李斯怒目圓睜的尉繚,又看了一眼身旁被尉繚的話語弄的面皮漲紅的李斯,稍稍思考了一下後還是堅定的採納了李斯的建議:「依朕看來,李斯所說的未必就全部沒有可取之處。那些天下的堅城大多都是原先關東六國的重鎮甚至是都城,這些城池是那些六國餘孽日夜所思的所在,如果只是在那些地方駐紮大量大秦虎賁,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的錢糧,還會因為天下各地之間的距離而給了那些人各個擊破的機會。

    而只要朕下令將那些六國餘孽心中所繫的關東各個堅城的城牆全部拆除掉,不僅能減少城中需要駐紮的虎賁之師,而且還能明明白白的告訴那些傢伙,就算他們僥倖擊敗城中少量的大秦虎賁之師,卻也不可能在大秦平叛大軍到來之前重新築造起一座新的堅城來抵禦大秦平叛大軍。而大秦律法對造反之罪皆為極刑,當那些傢伙知道就算攻下那些重鎮卻又守不下來反而會死傷慘重的時候,他們就會徹底斷了造反的念頭,乖乖的去做大秦的子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