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呂氏天下

龍騰虎嘯滅蒼穹 149功德兼備為皇帝,傳國玉璽現人間。 文 / 絕冷無淚

    「是蒙恬將軍和蒙毅將軍啊,來來來,快些進來。」呂布熱情的將蒙氏兄弟請進了自己的府宅。

    蒙恬和蒙毅將身上沾到的雪花抖落乾淨,跟隨在呂布的身後走進屋內,看了看周圍很平常的花草裝飾,蒙恬笑問道:「奉先好歹也是一個將軍了,怎麼連開個給你通報的人都沒有?」

    呂布哈哈一笑:「我不喜歡那麼多人在我周圍忙前忙後的,所以早在去年就將府上大半的僕人給弄走了,只留下幾個燒買洗刷的老僕在府上,現在這個時候他們正在後面忙著準備午膳呢……」

    蒙毅四處望了望有些奇怪的對呂布問道:「怎麼沒看到呂澤和呂釋之這兩個小子?他們不是一直都跟在你的左右麼,怎麼今天不見了?」

    「都在後院習武呢,這些日子我又教了他們幾式戟法,他們的精力可都放在這上面了。」呂布笑呵呵的回答道。

    三人走到大廳圍在火爐旁坐下,呂布從一旁的桌上拿來一壺溫熱好了的酒水給三人一人倒了一盞,然後才起問道:「兩位將軍今日大雪天的跑來呂布的府上,想必是有什麼事情要說的吧?」

    「奉先啊奉先,你這麼說好像我們一來就一定是有事情來找你一樣,難道我們沒有事情就不能來你府上和你說說話嗎?」蒙恬自呂布扶持李信靈柩回關中之後,就經常與呂布有著來往。無論是討論胸中韜略還是對朝中一些政策的商議,蒙毅和呂布在私下裡都會有各自的見解,這兩人在這些年裡倒是相處的極為融洽,蒙毅甚至在一次酒後將呂布引為自己的知己。

    呂布敬了蒙毅和蒙恬一盞後,輕笑道:「你若是沒有事情的話,從來都是將我喚到明月樓去,就沒見你有幾次上我府上不談正事的。」

    蒙恬抿了抿手中的熱酒,笑道:「今日來訪倒也沒什麼大事,就是天下剛剛平定,大王現在正想將王的稱號換去,但是又暫時沒想好到底該換哪一個合適的稱號作為自己統一天下第一任君王的名號。便讓一眾大臣下朝後商議一下,到底該選一個什麼稱號合適,我和蒙毅都覺得你小子心中許多的奇思妙想,所以便結伴來你這你討一壺熱酒暖暖身子,順便看看以你這頭腦能不能想出一個讓大王滿意的稱號來。」

    呂布前些日子染的風寒還未好透,今天宮中的朝議他沒有去,聽到蒙恬的問話才恍然原來秦王嬴政已經開始對自己的稱號打主意了,看來『皇帝』這個風光的名號終於要出現在歷史的長河中了,不過這一次提出這個名號的是他呂布這個穿越者!

    呂布故意裝作思索的神色,片刻之後才一拳擊掌輕喝道:「讓大王換上皇帝之名如何?」

    「皇帝?」蒙恬和蒙毅一臉迷糊的看向呂布,三皇五帝他們倒是知道,但是皇帝是什麼意思?

    呂布微微一笑:「明日早朝我隨你們一齊進殿面見大王,到時候我們就將皇帝這個名號進獻給大王,相信大王一定會滿意的。」

    分割線

    次日早朝,秦王第一件事就是問及昨天還未解決的稱號問題:「寡人昨日讓爾等回去商議的事情可有結果了?」

    文臣隊列中李斯率先站了出來,向秦王施了一禮後才朗聲道:「啟稟大王,臣昨日回府後查閱眾多記載,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其中又以泰皇最為高貴。以臣下之見大王可改『王』為『泰皇』。」

    「泰皇?」嬴政有些意動,但是卻覺得這個名號還是不夠威風,所以並沒有急著下定論,而是繼續看向底下的文成武將,就是要看看還有沒有人有不同的意見。文臣這邊好像並沒有什麼異議,顯然李斯在決定將這個稱號說出來之前已經與這些人商議過並得到了他們的贊同,而武將隊列那邊卻吵吵嚷嚷,有的甚至還覺得秦王這個名號本身就已經很不錯了,不需要再換別的稱號。

    就在秦王嬴政有些失望的時候,卻發現站在武將隊列中的蒙恬和蒙毅正頻頻回頭看向身後方向,秦王嬴政順著他們得到視線望去卻發現隊列中一個年輕俊朗的少年將軍正一臉笑意的站在那兒,可不就是前些日子染了風寒的呂布嗎?

    「呂卿家,你前段時間不是上報染了風寒麼?現在已經養好了?」秦王嬴政拍了拍身前的王案,示意底下眾人靜下來。

    呂布整了整衣冠走出隊列,雙手向秦王嬴政施了一禮恭聲答道:「臣身患的風寒好了**分,已經不礙事了。」

    秦王嬴政點了點頭,又問道:「以呂卿家之見,剛剛李卿家所說的『泰皇』之說如何?」

    聞聽秦王這麼問,殿上一眾文武全部將視線投向呂布這個在南伐楚國的戰役中斬獲了許多功勞的少年將軍身上,他們想看看這個年輕人會如何回答。

    呂布又向秦王嬴政施了一禮:「以臣拙見,『泰皇』之說雖好,卻未必適合大王。」

    「哦?那你認為該用什麼稱號才適合寡人?」秦王嬴政看了一眼下面除了蒙恬、蒙毅兄弟倆之外一片嘩然的眾文武,面前嚴肅的對呂布問道。

    「臣以為,大王身兼三皇之德行,一統天下平定亂世的不世之功績又蓋過五帝。故此」呂布說到這裡特意停了一下,抬頭看向坐在上方王座上的秦王嬴政。

    「故此如何?」秦王嬴政已經睜大了雙眼,臉色興奮莫名卻不知道在心中正想著什麼。

    呂布突然抬高聲音,大聲喝道:「大王德兼三皇功過五帝,故此大王理應將『王』改為『皇帝』!!」

    呂布一聲大喝,殿上一片寂靜,片刻之後還是秦王嬴政的開懷大笑打斷了平靜:「哈哈哈哈,德兼三皇功過五帝!呂卿家之言甚得寡人之意,寡人理應為這『皇帝』之號!!」

    眾文武這才反應過來,秦王嬴政否決了李斯辛苦了一夜想出來的『泰皇』之說,卻欣然採納了大病初癒今日剛剛上朝的呂布所提出的『皇帝』之說,這讓殿上一眾文武看向呂布的目光夾雜著欽佩、羨慕甚至是嫉妒。而作為被秦王嬴政直接否決了的李斯,也是回頭深深的看了呂布一眼卻並沒有透露出任何可以看出的的情緒。

    「皇帝」稱謂的出現,不僅僅是簡單的名號變更,還反映了一種新的統治觀念的產生。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們對祖先神和其他一些神明,有時就稱「皇」。「帝」是上古人們想像中的主宰萬物的最高天神。

    「皇」和「帝」兩個字結合起來,第一,說明了嬴政其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威,是上天給予的,即「君權神授」;第二,反映了秦王政僅僅是做人間的統治者還不滿足,還要當神。可見,「皇帝」的稱號,乃是符合秦王嬴政心中最渴望**的一個稱號,呂布在這裡將『皇帝』的名號提出來,自然是能一舉獲得秦王嬴政的欣然採納。

    至此,秦王嬴政做了中國歷史上無可爭議的第一個『皇帝』,秦王嬴政當場便決定自稱「始皇帝」。在這之後嬴政又向底下的眾文武宣佈規定:自己死後皇位傳給子孫時,後繼者沿稱秦二世皇帝、秦三世皇帝,以至萬萬世。

    「使之傳之無窮」秦王,不,應該改成秦始皇,秦始皇說這句話的時候,那種『王霸之氣』倒是讓底下的呂布感歎這才是千古一帝的氣魄!

    秦始皇嬴政為了使自己這個『皇帝』的地位神聖化,秦始皇嬴政又採取了一系列「尊君」的措施:

    取消謚法。謚法起於周初,是在君王死後,依其生平事跡,給予帶有評價性質的稱號。但秦始皇認為,像這樣「子議父,臣議君」,太不像話,更沒意義。他宣佈廢除謚法,不准後代臣子評價自己。

    天子自稱曰「朕」。「朕」字的意義與「我」相同,以前一般人均可使用,但秦始皇限定只有皇帝才能自稱為「朕」。皇帝的命令叫作「制」或「詔」。任何文字中不准提及皇帝的名字,要避諱。文書上但逢「皇帝」「始皇帝」等字句時,都要另起一行頂格書寫,以示尊敬。(規矩真多~)

    另外說到只限皇帝使用的、以玉質雕刻的大印才能稱為「璽」,秦始皇嬴政將那塊從趙國奪來的稀世寶玉和氏璧,交與丞相李斯的手中,讓李斯為其雕刻出一個皇帝專用的玉璽來。

    李斯拿著稀世寶玉和氏璧回到家中,捉摸了三天三夜之後,召集了許多能工巧匠來到他的府上,李斯親手撰寫下「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蟲鳥篆字,並由宮廷御用玉工孫壽刻於其上。這枚由和氏璧改雕而成的玉璽物成之日,天空竟降下七彩霞光,甚至咸陽城內的許多水井之中隱隱傳出龍吟之聲。秦始皇得到玉璽後大喜過望,當場便下旨將這枚玉璽定為傳國玉璽,卻不知道這枚傳國玉璽的真命主人,卻並非是他嬴政苦心栽培的下一任君王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無淚下回分解~~~~~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