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重機槍

《》章 節目錄 三兩岸奇緣 文 / 秋林

    現在的抗日班老兵企業,基本上是老兵和兒女們一盤架,以老兵的名註冊的企業,其實是第二代在做事。就是老兵掛帥,兒女當家。老兵企業大都是在自己的專業範圍內選擇的項目,但做的規模都不大,基本上都是家族式管理。雖說是手工作坊式的操作確實妨礙了企業的發展,但老兵的誠信還是為自己的企業帶來了信譽。

    國內的老兵能做起企業的是屬鳳毛麟角的,但在港澳台,當年的老兵做生意卻是極普通的事。抗日班老兵們慶幸在彪哥的指點下早早走上了這條發家致富路,躋身於民營經濟體系中。兩岸老兵之間彷彿有些吸引,生意做做中總會遇到**背景的合作者,而一旦知道對方也是老兵後,馬上在後來的溝通合作中少去了很多環節,彼此多了份信任和默契。項工、程老師和雷科長以及抗日班老兵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和體會。不過,體會最深的當屬樊剛的企業了。

    樊剛做的是金銀首飾業務,在他創業的時候,占彪特意撥給他兩箱金條做為他獻金的獎勵讓他從事這個行業。樊剛為自己的首飾行和品牌取名為鋼刀,意在紀念自己的鋼刀團及彰示自己產品的真才實料和經營風格。

    這些年樊剛與韓國和新加坡有了一些小規模的業務往來,做為十八羅漢之一的兒子已是總經理,打理著內外的事宜,樊剛自己做為董事長在幕後享著清福。而由小寶安排留學的孫子也回來加入了管理團隊。

    占彪帶著抗日班老兵回靠山鎮原本他是想跟去看看的,重機槍班屠虐鬼子的事跡太讓他心悅誠服了,自己的鋼刀團與之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可是開展第一天就發生一些事沒讓他脫開身,不然占彪是讓他那天晚上由譚勇和單小平護送過來的。接著讓樊剛萬萬沒想到的是,在這屆展覽會上遇到了讓他心底無比震撼和激動的事情。

    在開展的第一天,鋼刀首飾行展位前就來了幾位打扮不俗的中年客商,樊剛兒子忙過來接待,交換名片後對方的名片寫的是「台灣飯團珠寶行」。樊剛的孫子馬上在網上搜索了下,向爺爺匯報這家飯團珠寶行名字挺俗,經營低調,卻是海外非常有實力的的金店,實力不遜於周大福金店,大股東就有36名。接下來談的合作條件也十分誘人,是要鋼刀首飾行獨家代理「飯團」大陸連鎖店業務,每開一家分店「飯團」便無償撥付一百萬元開辦費。開的分店皆由鋼刀首飾公司直屬管理,各種代銷金銀珠寶飾品均無抵押發貨售後結款。希望兩年內能開到36家,所獲利潤與「飯團」三七分成。飯團三鋼刀七!

    樊剛兒子一聽實在是無法相信對方的優惠條件,忙留下老爸並把佔機請來研究對策。佔機打量下滿面誠意的對方直接問道:「為什麼提供這樣優厚的條件?」對方為首的人只回答了一句:「相信老兵!」另外一人補充說:「我們已經找你們鋼刀行幾年了……不,是才找到一個多月,今天晚上就可以舉辦簽約儀式。」佔機和樊剛兒子看到對方的誠意也不遲疑,點頭應充。這也是佔機這些年養成的果敢,當斷則斷。那為首的客商也看出佔機和樊剛的兒子言從有信,便遞過早已準備好的鍍金簽約請柬,上面寫道:「敬請鋼刀行董事長樊剛先生蒞臨,和平飯店九霄廳六時跪侯。」接著幾名客商躬身而退,態度十分恭謹。

    佔機望著他們的背影出了會兒神,對從展位後面走出來的樊剛說:「剛叔,有點戲呀,這『飯團』,還有這『跪侯』,可是不小的戲啊。」樊剛接過請柬翻來覆去看了一會兒低聲說了一句:「不敢想啊。」

    當天晚上,心頭亂跳的樊剛領著兒子、孫子和佔機來到上海外灘20號的和平飯店。這座上世紀二十年代建成的歐式建築仍然風姿綽約,猶如鑲嵌在外灘萬國建築群中熠熠生輝的明珠。樊剛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一生中會踏進這聲名遐邇的當年「遠東第一樓」。這時羅漢和十二釵們也早已遍佈飯店內外預防萬一。

    樊剛由佔機和兒子、孫子護送著剛從出租車上下來,門口已有恭候多時的兩位中年人躬身相迎。中年商人從緩慢的旋轉廳門引領樊剛進入和平飯店後,只見大堂裡乳白色意大利大理石地面上已散站著十幾對青年男女,見樊剛們進來,他們迅速排成甬道一直到電梯口,個個低首鞠躬,眼神無不崇敬專注。風雷和曹南、曹北們見佔機未動聲色也在甬道外側觀察著。

    樊剛沿著這人牆甬道一直走到電梯口,電梯顯然已被徵用立即開啟。上了電梯裡發現裡面還有兩對男女相護,出了電梯仍然又有十幾對男女組成的甬道,一直護送到九霄廳門口。這個九霄廳是和平飯店最顯貴的大廳,橢圓形的落地窗正對著浦東的霓虹世界和東方明珠電視塔。很多中外元首包括周恩來總理都在這裡開過會舉辦過宴會。

    樊剛細心的孫子小聲說:「從大廳到這裡迎接我們的一共是36對男女。」樊剛此時似乎心有所感,幾個大步搶進大廳,廳內的情景不由他不愣在當地。只見迎面整齊排列著三十多名老者,面對樊剛全體一個立正,接著全體刷的一個軍禮,然後又全體撲通單膝跪下,一老者長呼:鋼刀團警衛排向老團長報到!接著滿廳哭聲聚起。

    樊剛攤著顫抖的雙手,熱淚縱橫,撲到他的老部下前,一個個扶起相認。他叫出眼前一個個人的名字:「魏班長、小耗子、羅子、寶山、鄧排副、洪排長……你們、你們都在!你們都活著!……」領頭那老者哭道:「團長,我們這些年找你找得好苦啊。要不是你當年護著我們撤退又分我們金條,我們全排36人哪有今天啊。」

    老兵圈外的中年人顯然就是這36名老警衛的兒女們,他們把樊剛的兒子擁起問長問短,更年輕的一些人顯然是老警衛的孫輩的青年人,則把樊剛的孫子圍住……

    在旁同樣激動的佔機俯瞰著窗外的黃浦江也抹起了熱淚,他明白了,「飯團」的寓意,是「樊」剛的鋼刀「團」——「樊團!」樊剛當夜就向占彪匯報了這份奇緣。

    這次博覽會是五天會期,第三天的下午,占彪一行進入了展館。遠遠看到老兵企業區後,孫兒輩們個個像燕子一樣飛向自家的展位,衝向忙碌的爸爸媽媽親熱不已。這時米處長和武男們才明白,原來抗日班老兵的第二代都在這裡忙著呢,怪不得一個都沒有出現在靠山鎮。

    小寶的身邊陸續有幾十個人過來見過,都是小寶這些年收養的乾兒子乾女兒。而這些乾兒子乾女兒的後代都已自然地把小寶當成自己最親的奶奶和外婆了。小寶摸下這個兒又看看那個兒,囑咐他們快回到自己的展區。

    老兵的企業區確實很忙,這種效果出乎博覽中心的意外,從第一天開始就有很多觀展的人直奔裡面的老兵企業區。看來人們對老兵的信任遠超過對一般企業的信任。

    在場坐鎮的老兵們個個身材挺直,身穿解放軍和**的舊軍裝威風不減當年。老兵企業管事的中年管理人員個個精明幹練,還有一幫朝氣蓬勃的年輕員工。新聞媒體和展會的主辦方、承辦方一直有人被「陷」在這裡,因為這裡接連刷新著展會上的紀錄。

    未完待續,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錄新浪原創訂閱更多章節。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