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劉文輝

第三部分:埋骨何需桑梓地 第245章:革命不只是打殺 文 / 故事情節

    劉文輝到總統府見袁世凱,因為善後大借款的合同條約,要兩方負責人總裁簽字確認,並讓四國列強作證。趙鳳昌出馬,一個頂仨,縱然北洋怪傑徐樹崢,也沒有佔到偏宜。

    徐樹崢自小神童,長大了就是神人,據說可以一心五用,而且記憶如神,受到段祺瑞的十分重用。在民國,智力能與他一分上下的,怕就只有梁啟超、蔡鍔師徒,然後就是妖孽一般的陳宦了。這人一有才,那就十分孤傲,人一孤傲,那就難免鼻孔朝天。所以,袁世凱很不喜歡他。這時,見他與趙鳳昌交涉並未佔到上風,便黑著臉,拿著合同追問道:「又崢,這條件?」

    徐樹崢臉有些圓,穿著一件德制軍裝,很有一些將軍的味道,見袁世凱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語言含譏道:「大總統,您也不看看我的對手是誰!他叫趙鳳昌,曾是張文襄公的幕僚,我與之交涉,能有如此之功,己十分不易。」

    袁世凱見他狂性又來,就要發火,早有一邊的段祺瑞道:「大總統,又崢己經盡全力了!如今,趙先生與劉大都督也在這裡,不如就問一問他們,再說如何?」袁世凱沒有辦法,只能不情不願的在合約條款上簽了字,見劉文輝笑呵呵的拿過,就要簽字生效,急忙用手將合同按住,問:「自乾,這條件,呃,還能不能再談一談?你看,我們私交不錯,好歹也有些薄面吧!」劉文輝哭笑不得道:「慰亭兄,公是公,私是私,您可不能混為一談哦!」

    袁世凱沒辦法,只能讓劉文輝簽字,然後讓四國列強作為公證人,也簽上自己的名字。簽完字後,劉文輝忍不住得意的笑了,自古有言,要想富,先修路。如今,他有了自由在全中國各省份修路的權力,並且還有15年的所用權,這……這太好了。

    無論是過來,還是回去,都可以收路費。呃,這只是小小的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他改變了中國的交通。無論是鐵路還是公路,只要修通了大動脈,那經濟的增長,只能以飛越來形容。最重要的是,可以以之用來運兵和做生竟,機械化部隊的改革,交通不好怎麼能行。等十五年之後,將不將路權還給民國政府,那又是另一所說了。因為,到那了時,也不知道北洋還在哪裡,嘿嘿……

    看著劉文輝忍不住的高興,袁世凱問:「自乾,你看,這錢什麼時候能到?」劉文輝道:「合同裡面不是寫明了麼,錢會一批一批的到,一年之內,定然全部到賬。」袁世凱道:「我的意思是,能不能快一點。」劉文輝笑道:「慰亭兄很急著用錢麼,那好,我這就電報,讓他們先給慰亭兄打1000萬元銀圓券,如何?」

    袁世凱這才點頭大喜,然後起身送四國領事出門,而趙鳳昌也別了劉文輝,回武漢,段祺瑞和徐樹崢見沒他們什麼事兒,也走了。劉文輝便對袁世凱道:「慰亭兄,我們中國的貨幣太雜亂了,袁大頭,呃,統一標準的大洋,也是時候流通了。1900年,自從我們賠款給八國聯軍以來,銀價大跌,唉……」

    袁世凱點頭道:「如今,我們不是己經商定,一枚大洋就代表一輛銀子了麼?無論以後怎麼樣,反正,這個『銀本位』的制度不變。唉,說實話,目前,能將貨幣統一,並且又有能力發形流通的,也就只有你的華夏銀行了。我雖然不願意讓大洋與你的銀圓券掛勾等值,但是,我們老是用銀元與外國人打交道,而又用他的的紙幣,這,這……也不知道多少銀子被他們賺走。呃,不過,你說這個什麼『銀本位』制度,啥叫銀本位制度?」

    劉文輝還真不好跟他解釋,這個東西,懂就懂,不懂就不懂。最重要的是,如果我教會了你,那我還不吃虧?於是,支唔半天,沒有說出個什麼所以然來,反正就大言一通,盡說統一貨幣的好話。袁世凱想了想道:「自乾,我也問過人家辦銀行的外國人了,他們也跟我說了很多!呃,在這貨幣上面,你不會坑我吧?」

    可不就是坑你麼?只不過,現在袁大頭的發行權還在你手上,在北方之地也是你做主流。但是,一等大家都習慣了用我華夏銀行那方便而又穩定的銀圓、金圓券之時,嘿嘿,那我就要坑你了!只不過,要達到這個效果至少要數年,或者是十年時光罷了。呃,只要你能破你老袁家六十歲這個魔咒,多活十年,那才會有你哭的時候。

    心頭能這樣想,話卻不能這樣說,見袁世凱端端正正的坐在沙發上,劉文輝上前拉起他道:「袁大哥,我這麼誠實的人,怎麼會坑你呢?我坑誰也不會坑你啊!如今,大洋的發行權在你手上,這中國大地,那也是由你說了算,是不是?我劉文輝從來都是擁護中央的哦,從來沒有想過挾兵與中央分庭抗禮哦。我本來可以將錢南京方面的,但是你看,我想都沒有想,就借給你了,你說我還會坑你麼?我想,只要我將錢借給孫中山先生,嘿嘿,那慰亭兄的日子怕就沒有這般好過了!」

    袁世凱想了想,卻不得不點頭。雖然說劉文輝將了他一軍,讓他沒有選擇,只能向劉文輝借錢,但是從感情上來說,他還是十分感激的,因為,劉文輝從沒有將錢借給南京方面的打算。若是南京有了錢,那就會有幾十萬軍隊,有了幾十萬軍隊,那南北就要混戰了。南北一混戰,他這大總統還坐得穩麼?

    更不用說,現在的中國不能打仗,因為列強正在一邊睜著眼睛等機會瓜分呢?其中,最貪得無厭,恬不知恥的就是沙俄和小日本了。他們日本為什麼要支持中國革命,為什麼會處處保護革命黨人,還不是想找機會混水摸魚。難道他就真好心做我們的鄰居,一心幫助我們,睜眼看著我們中國強大起來麼?你傻,人家不傻!

    兩人互看一眼,都不約而同的點點頭道:「現在的中國,不能內戰啊!」

    劉文輝見袁世凱與他同一個心思,便猛打悲情牌道:「慰亭兄,你想想,若是我劉文輝聯合孫黃二人起兵,能不能與你一爭長短,你說?到時候,憑著我與外國人的關係,他們一定會袖手旁觀!只不過,就算是我們將你打敗,趕下台去後,又能如何呢?在現時的中國大地上,還有誰能讓我心服口服,稱他為總統呢?還有誰有這個威望,讓中國不致於分裂呢?孫黃不行,我劉文輝也不行,只有慰亭兄你行。因為,大清的退位,是慰亭兄的功勞,由你來做這個大總統,實至名歸……」

    雖然劉文輝說的這話有點煽情,但袁世凱還是感到了劉文輝語中的誠意,事實也的確如劉文輝所說。現在的中國,離了誰都可以,但就是不能少了他袁世凱。如今天下三分,是劉文輝早就準備好的藍圖,早就準備的計較。在1911年時,劉文輝本來有機會拿下南京,或者說是安徽等地,但是他沒有,而是讓給了黃興與一眾革命黨人。

    為什麼要這樣呢?那是因為,其一,劉文輝不敢太過改變歷史,怕歷史以後的發展,超出了他的意料之外,沒有了先知先覺這個逆天殺器,那就得不償失。

    其二,劉文輝沒有把握能將那幾省地方一一的吃透,吃盡,吃下肚子,因為,那幾省可不是西南四省,革命氣息太過濃厚,激*進份子遍地都有,不好掌控。與其手裡拿著個定時炸彈,還不如將他送給革命黨人,讓袁世凱好好的收拾他們,打壓他們,讓他們知道革命不是口中說說這麼容易的。

    其三,三方鼎力,袁世凱就算要對付自己,那他也會柿子先挑軟的捏。只要真如歷史所發展的那樣,1913年會有二次革命,那就是劉文輝混水摸魚的好機會。只要經營得當,無論是袁世凱,還是南京方面,事後,他們都就會發現,他們打生打死半天,摘桃子的卻另有其人。

    其四,辛亥革命之時,袁世凱為什麼不一鼓作氣將武漢與南方革命黨撲滅?儘管劉文輝那時的兵力也有二三萬,士兵素質都不錯,又怎麼可能是北洋六鎮眾多精銳的對手呢!還是那句話,他要用利用革命黨來逼大清退位,日後獨享果實。如果他真的與劉文輝拼了,也與南京方面拼了,那北洋六鎮勝利之後,又怎麼能不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呢?

    這種情況之下,不免飛鳥盡,良弓藏。反之,只要大清一完蛋,那在名義上,就沒有人大得過他袁世凱,他從此名正言順成為大總統,然後佔著中央大義,自然可回頭來慢慢收拾南方的孫黃與西南劉文輝。而真正的歷史上,袁世凱就是這麼做的,而且成功了。他先是通過二次革命,將南京方面收拾掉,然後又用出一招請君入甕,將黎元洪調離武漢,軟禁於瀛台。從此,袁世凱一統中華,只要他不稱帝,那他就是中國的華盛頓,名垂千古。

    革命,真的不是打打殺殺就可以的,一子落索,全盤皆輸。袁世凱與劉文輝相看一眼,一切盡在不言中,成敗得失,那就要看今後,誰的手段更高明一點了,如是而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