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劉文輝

第三部分:埋骨何需桑梓地 第二十二章:實業地頭蛇 文 / 故事情節

    第二十二章:實業地頭蛇

    且說盛宣懷與實業狀元張謇找上劉文輝的門,堵在了上海華夏銀行分行。

    盛宣懷坐定,開門見山道:「劉道台真是手眼通天,與美國大使康格的關係也真不錯!」劉文輝知道他說的是什麼,也知道他們的實業與自己競爭,吃了很大的虧,便就笑道:「久聞盛大人慈善為懷,果不其然。上月初,盛大人就在上海成立了紅十字會,福澤……」

    張謇道:「東北三省之地,俄羅斯正與日本人一戰。可其中端槍拚殺的,大多中國人,死的也大多是中國人。杏蓀(盛宣懷字)發起萬國紅十字會,入東北救助戰地華商紳民,正是應當之事。」劉文輝沉默半響,點了點頭,無論如何,他們的這個舉動都是進步的,自己一定得支持。

    想了想便道:「那我也出十萬銀元,以助盛大人將萬國紅十字會越辦越好,救助更多華人。」盛宣懷道:「不愧是劉道台,好大的手筆,盛某人在這裡替受累之人多謝了。」

    劉文輝知道他們來找自己的目的,絕對不是說什麼紅十字會,也不是論自己在美國政界經濟圈的關係,影響力。他們此來最重要的目的,怕是為了商業實業工業,自己搶佔了他們市場的事。說來也慚愧,在紡織業,英國人與小日本在他面前都沒有討好,還不用說盛宣懷與張謇,無論是硬件設施,還是經營理念,還是管理科學……他們都不能與自己相提並論。

    試想一下,硬件設施能比得過劉文輝超前百年的眼光嗎?更不用說好多都是美國人的技術,一點也不差於英國人;經營理念就更不說了,前世那麼多的商業案例擺在那裡,耳濡目染,劉文輝就是瘟豬子也早九練成鋼;管理科學化那就更不用說了,劉文輝在美國淘到了科學管理之父『弗雷德裡克·溫斯洛·泰勒』。

    名字太長,劉文輝老是搞不清楚,但是,就從這幾點上,就可以看出競爭力不是一個檔次。如果再說到宣傳,炒做,廣告,這時地球上的人加起來都不是劉文輝的對手。一個花寶玉,就打敗了英國佬和小日本。

    誰讓英國人用鴉片讓中國人成了東亞病夫,是誰讓他們一年又一年的將鴉片往中國送,直到1917年左右的時候才被逼停止官方渠道運送?照片中,東印度公司中的那麼多黑壓壓的一片又一片,一層又一層的鴉片到了那裡?答案是到了中國人嘴裡,然後中國人又心甘情願,開開心心的將白花花的銀子交給了他們,讓他們一船又一船的往回大不列巔。

    想得太遠,劉文輝良久才回神。他管不了這許多了,他要發展中國的工業,讓農民都有一口飽飯吃。可要達到這些,沒錢是不行的。如果他連盛宣懷與張謇都競爭不過,又如何能與英國佬小日本作對手。左右思量之後,便開門見山道:「盛大人,狀元公。別的廢話我什麼也不說了,對於實業工業這一塊,我是不太可能會讓步的……」

    盛宣懷沉不住氣了,英國紡織業都吃了虧,還不說他們。要問二十世紀初什麼最嫌錢:紡織,軍火,鴉片煙。劉文輝一出手就斬去英國人與小日本入侵中國經濟的一臂,英國佬的損失不用說,但,可想而知他們兩人的損失有多少。在這三項之中,鴉片一向被東印度公司英國人壟斷,軍火一向是德國人的強項。

    這兩項他們想都不要想,能分一杯羹就只有這紡織業,可是,劉文輝強勢入主,他們沒了市場。盛宣懷沉不住氣,自然臉色難看道:「年青人,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要知道,這天下還是大清的天下,這市場也是中國人的市場。這裡並不是美國,要知道,凡事也有個先來後到的規矩……」

    劉文輝哈哈大笑,盛宣懷這言下之意,那就是要以官商的名頭壓人,以滿清當朝的強勢來讓劉文輝知道進退。「還好這是滿清的天下,如若不是,你們還有機會在我面前說這話,早就虧得連內褲都沒了……」在中國,要做件實事有多不容易,劉文輝再清楚不過。這時,卻更加感覺到這其中的滋味。

    盛宣懷說的不錯,這天下還是滿清的天下。雖然1912年一到,雄雞一聲天下白,可這不是還沒有到那時麼?這還是1904年4月,還有七年多的時間呢?做人,有時候就要像烏龜一樣,能屈能伸,該忍則忍。

    他這時不能與盛宣懷翻臉,更不用說還有張謇,要知道,中國向來都是有潛規則的。強龍都不壓地頭蛇,更不用說是盛宣懷這隻老地頭蛇,親朋關係遍佈朝野,地方勢力盤根錯節。狀元張謇也不簡單,別的不論,就說他曾經是袁世凱的頂頭上司、恩師這一個必要條件,劉文輝就得夾著尾巴做人。快意恩仇,往往說得容易做來難。

    「反正他們的投資,大多只是在賺錢的紡織業,麵粉廠,捲煙廠,糖廠……這些並不是獨門關鍵的行業,我何不退一步海闊天空,利用他們在地方上的影響力,推廣公司的其它工業產品呢?」劉文輝想得清楚,便道:「盛大人,大家同是中國人,何必說出此等有傷和氣,不利感情之言。小子年青識淺,在大清闖蕩,還得時時向二位前輩指教……」

    盛宣懷心頭一笑:「服軟了吧,知道利害了吧!量你什麼神童,也要讓你知道什麼叫:薑還是老的辣。」也哈哈一笑道:「劉道台不要誤會,剛才那只不過是在下一番氣話。畢竟劉道台也是縱橫北美的風雲人物,那裡會將大清這個市場放在眼裡。」

    張謇只在一旁看著,一不說話,二不表態。劉文輝心頭暗罵,將話題一轉道:「盛大人是我們的名族英雄。幾年前,漢陽鐵廠也曾被歐洲人稱為『東亞第一』。只不過,好景不長,我聽說漢陽鐵廠進年來連連虧損,你們多次向日本人借貸融資……呃,想必,日本人的條件不低吧……」

    盛宣懷臉色一變,這幾年來,漢陽鐵廠的確經營不善,也曾向日本人借過貸,可這都是秘密,這劉文輝又是如何得知。不說盛宣懷變了臉色,就是張謇也變了臉色,剛才他們還以為佔上風,可這一轉念的功夫,劉文輝只用幾句話,就將盛宣懷的外強中乾給打回原型。好利害:誠所謂,聞名不如見面,見面更勝聞名……

    盛宣懷老奸巨滑,雖然收起的驚容,可還是被劉文輝看在眼裡。劉文輝太瞭解他們,漢陽鐵廠曾是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可也是中國鋼鐵雄心的夢魘。日本人從1902年開始,就一步一步的企圖控制漢陽鐵廠,在努力了十年之後,1912年,日本人終於如願以償。

    最後,陽漢鐵廠合併為漢冶萍公司,終讓日本人成為了最大股東,中國人主權喪失。這就是中國人的鋼鐵夢。日本人為什麼要控制漢冶萍公司呢?那這還用說麼,一個國家的鋼鐵,對於一個國家的工業發展,這意味著什麼!連日本1915年,欲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都明明白白的提到了漢治萍公司,由此而想而知。

    劉文輝本來計較再過幾年搞倒漢陽鐵廠,讓日本人的投資打了水飄。可現在,即然漢陽鐵廠與盛宣懷都送上了門,他若不從小日本口中,將這個獨食搶過來,他自己都不會原諒自己。

    「你盛宣懷想打我紡織業的主意,讓我分一杯羹給你,行,哥不是吃獨食的人。可是,你是不是也得表示一下誠意呢?你與其讓日本人入股,有一天被日本人控制,還不如讓我來入股,我有美國卡耐基聯合鋼鐵的股份,和一些專利,難道還支撐不了一個小小的漢陽鐵廠?」劉文輝雖然沒有明說,但盛宣懷何許人也,有些話用得著明說麼?

    不錯,劉文輝現在資金緊張,可就算是砸鍋賣鐵,劉文輝也不容許自己放過眼前的這個絕佳的機會。盛宣懷臉色一陣青一陣白,良久回不過神。劉文輝知道他正在考慮利害關係,便又說話了,當頭一棍之後,那餘下的就要用甜棗,也可以說成胡蘿蔔加大棒,雙管齊下,方能讓其別無選擇。

    「盛大人,你們的大純、裕春、裕晉等等紡紗廠,自從1894年左右就開辦了。無論是紡紗機,還是硬件裝備,都應該淘汰換新。正好,我朋友羅伯特機械公司中有一批剛好出線的先進機器,若是你們不嫌棄,我們可以低價提供。

    並且,你們的管理也很有問題,如果願意學習,我可以免費讓他們到美國參觀,大家相互提高。如果盛大人要文輝拿出誠意,在下也可以與大人簽下合同。從此,我入少量股份,與你組成合資公司,並將紡織產品統一價格……」

    劉文輝說完話,良久良久,這才抬頭向盛宣懷看去。盛宣懷終於心甘情願的點頭了。這樣一來,也就是與劉文輝坐在一條船上,大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他佔了大便宜,那有什麼不同意的念頭。他也知道自己外強中乾,可在劉文輝面前他又裝不起來高深,只能見好就收。劉文輝這才心下一笑:「賺大了,論眼光與大局觀,你們還是差了哥百來年……」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