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混跡三國

第三部 雍州風雲 第一百章 峰迴路轉(上) 文 / 姜尚

    審配指著城下密密層層、綿延數里的營帳,說道:「官渡之戰,曹賊以七萬兵力迎戰袁公二十餘萬兵馬,那時天下人都以為我軍必勝,連我們自己也都這麼覺得,袁公從此志得意滿,完全沒了進剿公孫瓚時的謹慎,一心想著不戰而屈人之兵,以成不世偉業。這番心思被曹賊洞悉,暗中命人不斷給袁公寫降信。袁公一日驕甚一日,完全忘了曹操仍在負隅頑抗……後來的結果使君也知道,官渡敗北,近十萬河北子弟被坑殺,袁公更是落得被天下人恥笑。」

    審配越說聲音越低,說到「笑」字時,長歎一聲,神色愴然。

    吳晨道:「官渡之戰雖然是河北戰敗了,但這場仗還在打,不到最後一刻,都不能輕易說誰勝誰敗。」審配讚許道:「使君說的不錯,不到最後一刻,誰又敢說誰笑在最後?」大袖一揮,指著遠處在大風中不住起伏的曹軍營帳,「一個月前,曹賊撤軍,只留曹洪小兒在城下。曹賊撤軍的當天我便驚覺曹軍有異,起初還不清楚曹賊這般做究竟是誘敵之計,還是因許縣有變不得不退。直到前日馮將軍來,我才曉得,原來是使君出了潼關。我知道,為袁公復仇的機會終於來啦。」雙目神光閃動,面色更因為心緒激動而現出一絲紅暈,音色一沉,道:「河北沉淪已久,此時正需要一場如昆陽之戰一般的大勝,才能一掃數年來的頹氣。而這場大勝誰來都不成,唯有大將軍。」

    審配右手指著城下曹軍的營寨。城頭上大風凜冽,將審配右手袍袖吹得波濤般風舞,映襯著審配高大的身軀,別有一番驚人的氣勢。審配逆著狂風,大聲道:「唯有袁公的兒子以秋風掃落葉之勢一舉掃滅城外曹軍,才能盡掃袁公污名,才能重振河北的威名!」

    跟著審配突然轉身,向吳晨深施一禮。吳晨吃了一驚,道:「審別駕,你這是做什麼?」一個箭步搶上,但事起突然,待縱到審配身旁時,審配已一揖到地,說道:「這一禮,是代袁公謝使君。這數年來,河北傾頹,百姓離亂,袁公四處求援,天下英雄唯有使君才不遠萬里救援河北,大恩大德,審配也不知該如何感謝才是,唯有這深深一禮,以示對使君的敬意。這一禮,也是代大將軍謝使君。並非審配信不過使君,只是使君隨能救鄴城,但救不了河北,要救河北,唯有大將軍,為此只有委屈使君了。」

    吳晨望著大風中不斷飛揚的審配的灰髮,心中不知該是欽佩還是可惜。袁紹去世,袁尚遠離,鄴城被圍,審配獨撐危劇,不但沒想過見機投降,而且一心一意思著念著如何挽狂瀾於既倒。若河北真能挺過這一關,審配又何嘗不會是另一個受後人欽仰的「宗臣」呢?只是曹操緊追在後,不知什麼時候就會突然出現在鄴城,連會戰勝還是會戰敗都不清楚的情況下,又如何能夠算計功勞是屬於誰的?吳晨本不想再多說些什麼,但這時卻不得不道:「審別駕的一番苦心我能體會,但刻下局勢猶如離弦之箭,不得不發。因為曹操便追在我軍之後,唯有破開鄴城之圍,才能集合在城外及早部署,曹操用兵……」審配淡淡地道:「早間的時候使君不是也說了麼,曹操至少還需七八日才能到鄴城外圍,這七八日,已足夠大將軍趕到城下破圍了。」吳晨和韓猛等人見面時審配並不在場,但審配卻對談話內容細節瞭如指掌,顯是那批將領中有審配的耳目,也或許韓猛等人來找吳晨本身就是審配授意。這些念頭在吳晨心間一閃而過,但早上說的那番話吳晨問心無愧,因此這時被審配單獨提出來也並不心驚,說道:「審別駕既然知道我早上說的那番話,自然也應該知道我還說過我軍只有不足四千,鄴城卻有三萬以上的兵力,誰強誰弱,誰主誰客,豈不是一目瞭然?即便是我統領大軍擊破鄴城,但世人也都會說是袁吳聯軍,我想這並不損大將軍威名……」審配打斷道:「我意已決,使君還需多多自重,否則審配難免會誤會使君是有所圖而來。」

    話說到這個地步,吳晨已再無話可說,長歎一聲,向審配拱了拱手,轉身步向城下。

    走到城梯時,就見城梯口處站著的不單有馮孚,還有陳琳。兩人站在城梯中沿附近,城牆恰好將兩人擋住,既不虞被審、吳二人發現,又恰好能聽到兩人的談話內容。

    只看兩人的臉色,吳晨便知自己與審配的對話兩人都聽到了。向二人苦笑了笑,步下城樓。馮孚道:「唉,我原說不是那麼容易能說服審倔頭,如今果不出所料。使君,現下該如何是好?」吳晨滿懷希望而來,審配的一番話卻像是當頭的一盆冷水,說不失望那是假的。但事已至此,吳晨倒也很想得開,笑道:「還能怎麼辦?只好哪裡來哪裡去了。」馮孚一跺腳,道:「我是說真的。之前在朝歌的數仗使君已將曹軍吸引到淇園附近,倘若此時不擊破鄴城之圍,淇園的那些人豈不是很危險?」吳晨笑道:「我說的也是真的。是我將事情想得太過簡單,才有了現在的大麻煩,但事已至此,除了回去繼續想辦法還能怎麼辦?」

    陳琳道:「唉,正南兄這次真是有些過了。吳并州率軍遠來援救河北,如今大軍面臨重圍,咱們作為主人如何能看著客人被外人欺凌而不援手呢?使君,你再去和正南兄說一說,正南兄雖然剛愎,但心腸不壞,使君將當前的境況向他講明,他該會另有考量。」

    吳晨笑了,心道:「原本是為救河北而來,怎麼反倒成了我來搬救兵了?這反客為主的把戲也太過神奇了些。」說道:「兩位主薄大人,我已盡力了,但審別駕另有打算,我也只能做到如此而已。說到淇園外圍的曹軍,除非是曹操親來,其他人我還不放在眼裡。但事態緊急,我必須即刻就走。」陳琳失望已極,正想再勸,猛聽得審配在城頭上大聲喝道:「城外來人了,城外來人了……」三人都是一驚,正想轉身奔上城樓,審配已大步從城梯上奔了下來,向正南門方向大步飛奔。陳琳先是楞了楞,猛地提起前襟,跟在審配身後向鄴城正南狂奔過去。馮孚跑了兩步,猛地想起身後的吳晨還沒什麼動靜,急忙停住腳步,有些歉意地道:「使君,你……」吳晨笑了笑,道:「沒什麼,若我在伯望這個位子,只怕跑得比審別駕還快。」加快腳步,道:「咱們也快點,看是不是大將軍又派人來了。」

    兩人加快腳步,追向審配和陳琳身後。城外的戰鼓聲一聲響過一聲,鼓聲排山倒海般漫入城中,城裡的兵士從各處營房中奔了出來,順著長街湧向城頭。吳晨和馮孚跟著兵卒奔上城樓,此時數百兵弓手已佔據城牆垛口,引弓上弦。審配一手持著擋板,一手撐著女牆,探身向外察看,而陳琳不知從哪裡取了個鐵製的兜鏖頂在頭上,遠遠站在一處不知是馬具還是鎧甲的物事上望向城外。吳晨只掃了兩人一眼,便撲到女牆上,向外望去。此時天色已完全黑了下來,極目遠望,南面的天空電蛇不時閃動,照得雲層忽暗忽明,就在雲層下方,曹軍旗幟不住晃動,的確是有人從城外向城內突圍。目測曹軍營寨騷動的範圍,來人當在數百到一千之間。早上進城時,吳晨特意圍著鄴城轉了一圈,勘察曹軍在鄴城外的部署。鄴城北面雖然是曹軍的主營,但軍力卻明顯少於南面。南面離平原最近,是袁尚來援的必經之路,若袁尚要破城,必然先抵達城南。因此吳晨和馮孚特意從北面入城,而且還是假扮曹軍持節都督,一直混到前營,不是恰巧遇到前次馮孚進城時的敵軍兵卒,幾乎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混入鄴城。而此時來的人,以如此少的兵力突襲可以阻擋袁尚數萬兵卒的南營,除了「找死」,吳晨實在找不到更恰當的詞來形容來人。轉身正要提醒審配,卻聽審配突然大聲喝道:「恆紀!」一員年輕將領大步奔了過來,抱拳喝道:「末將在。」審配從懷中取出一支令箭,丟在地上,喝道:「你領一千精衛大戟士,出城接人。」那名恆紀的將領一把將令箭抄在手中,大喝道:「末將接令。」抱拳向審配深施一禮,轉身喝道:「調齊一千大戟士,到城外接人。」當即便有數人隨在他身後,快步奔向城下。

    吳晨暗暗鬆了口氣,側過臉去,凝神觀看戰局。只看曹軍旗幟,只這片刻時間,城外來人又向前突了一百餘步,已深入曹營中腹。曹營中數十面大戰已敲了起來,蓬蓬之聲響徹雲霄,鼓聲中曹營兵卒不斷從中軍大帳退向兩翼,再從兩翼繞向內營。吳晨看著直皺眉頭。這時突然覺得身旁有異,側臉望去,馮孚已來到身邊,笑道:「我看那些人片刻後便會衝到城下,又何須派人去接?審別駕算是大大失策囉。」吳晨搖了搖頭,回喊道:「如果是我,不但要派遣一千大戟士,還要追加五百強弩手。」馮孚詫異道:「這是為何?」吳晨指著破圍的方向,道:「曹軍從中軍散向兩翼,但兩翼戰旗舞動,明顯是有大軍從側翼趕過來了,因此我推斷曹軍不是擋不住來人,而是故意將這些人放進來,放到我們眼皮子底下,讓我們看著他們如何被殺。這麼做一來可以打擊城內士氣,二來也是要報今早沒能攔我們入城的仇。」

    此時耳際間儘是戰鼓的蓬蓬聲,說話聲音小一點便會被鼓聲壓住,兩人幾乎都是扯著嗓子大吼。陳琳不知何時走到了兩人身旁,聽到吳晨的解釋,探身向城外觀望,果然見曹軍中軍的東西兩側的護衛營營帳處,旗幟翻飛,順著大風的方向向城池這邊迫了過來。陳琳神色一變,揪著鬍鬚道:「是啊,從兩翼奔過來的像是曹軍戰騎……啊喲,果然是曹軍戰騎。」

    馮孚叫道:「糟糕,審正南誤算了。」吳晨看向審配,就見審配面色微變,側身向身旁的一名親兵招了招手,親兵奔前,審配側身說了幾句,那人連連點頭,跟著捧令而去。

    馮孚冷笑道:「現在知道錯了,倘若一早讓使君來指揮,怎會出這般紕漏?」吳晨搖頭道:「亡羊補牢,未為晚矣,此時大戟士還未出城……」話剛說到這裡,忽然間一股狂風迎面直撲過來,口鼻間儘是冷冷的水氣,吳晨氣息被阻,後面的話便說不下去。就在這一頓間,曹軍營寨處百餘名袁軍兵卒衝突而出,向城池這邊狂奔過來,城上袁軍齊聲鼓噪,呼喊聲震天動地。曹軍的戰鼓聲跟著密集起來,咚咚咚的鼓點越敲越急,已到達前陣的曹軍右翼戰騎隨鼓點加速向前,沿右側弧線繞向袁軍前路,左翼曹軍卻仍緩緩向前,既不逼近也不遠離,只是從小外側綴著突圍的袁軍,將兩軍之間的距離始終維持在戰騎衝鋒的距離內。

    曹軍營寨與鄴城城池之間的曠野足有四五箭、七八百步遠,平日曹軍攻城,城中的袁軍私下都埋怨兩軍之間的距離為何如此之近,但此時望著城下曹軍右翼狂壓己軍前路,曹軍營寨與鄴城之間的距離陡然間變得寬得令人難以忍受。原本在城上大呼大喝的袁軍兵卒一顆心都像是懸到了嗓子眼,再多說一個字心便會跳將出來一般,不約而同都停了下來,瞪大雙眼緊盯著城下不住接近的兩軍。

    猛聽得「轟隆」一聲,城上吊橋落地,身披重甲手執長戟兵卒湧出城門,迎向疾奔而來的袁軍。那些兵卒心急同袍的安危,連隊形都未整,便一窩蜂而上,吳晨暗叫聲糟,便在這時,曹營中的戰鼓聲陡然一停,左翼曹軍齊聲吶喊,便如潰堤洪水一般向袁軍大戟士左翼狂壓過來。

    「放箭,放箭……」城頭上不知是誰先喊了出聲,跟著眾人齊聲大叫,弓弦繃動的「嗖」「嗖」聲從城頭暴響而起,數百支激射升空,先沒入灰濛濛的空中,接著便如雨點般落到狂奔而至的曹軍軍陣,十餘騎兵應箭墜倒,跟著帶翻數十人。只是在強勁的大風吹打下,羽箭落入軍陣時已沒了離弦時的強勁勢頭,絲毫不能阻止戰騎凌厲的奔襲威勢,曹軍左翼便似高空逡巡已久的猛禽,此時突然收翅,以驚人之勢飛撲袁軍左翼。

    「放箭,放箭……」審配略顯蒼老的聲音長聲呼喝。弓弦振響此起彼伏,箭雨一**凌空而起,只是曹軍前鋒已楔入袁軍陣中,箭雨多數落到了曹軍中軍,雖將曹軍中軍跟隨前鋒奔襲的穿鑿之勢阻斷,卻無助袁軍抵擋曹軍前鋒的沖襲,兩軍接陣的剎那,十餘名大戟士被戰馬凌厲的奔襲之勢撞得凌空倒飛,直飛出數丈,才狠狠砸落在地。

    吳晨暗叫可惜。倘若一早便以長戟和強弩配合,以弩兵正面勁射阻擋曹軍戰騎迎面奔襲,長戟向敵阻擋曹軍靠近弩,至少可以壓制曹軍奔襲的勢頭,不至於讓曹軍將騎兵奔襲的威力發揮得如此刻般淋漓盡致。再細想一步,倘若不是審配堅持依靠城牆,堅決不許袁軍出城迎敵,令城中的袁軍疏於正面迎戰曹軍戰騎的經驗,又豈會如此狼狽?倘若此刻在城下指揮袁軍的是自己,必然號令兵卒緊縮陣型,用層層長戟陣阻擋敵軍戰馬,雖然不至於擊潰戰騎奔襲,但至少不會如此刻般狼狽。

    「弩兵呢?方才調出城的弩兵呢?」審配厲聲怒斥,「那些人都躲到哪裡去了?」一名親兵快步奔向城下,片刻間奔了上來,叫道:「咱們的大戟士還未出完便被敵軍擋在門口,弩兵被堵在城洞中無法出城。」審配面色發青,厲聲喝道:「將南城所有厥張弩手都調到城門處來,給我狠狠射,將曹軍畜生射走!」

    厥張弩一般半人來高,張弩時必須以用腳或膝蓋蹬踏機括,再用雙手提拉弩機,方能真正拉開弩機機括。弩機激射時,射程是手引弩的數倍,威力強勁之極,乃是守城,甚至是陣地戰的利器。只是機身過於笨重,與安定鐵騎來去如風的戰術風格不符,因此吳晨也只是久聞其名,實物卻沒有真正見過。

    那親兵大叫一聲,轉身就奔,便在這時,猛聽得北面戰鼓轟隆,便像是數十個驚雷聚在一起齊聲炸裂,跟著東、西兩個方向鼓聲同時響了起來。城上眾人面色齊變。一名兵卒快步奔到城上,在城上望了一眼,從眾人中找到審配,直奔過去,大叫道:「審公,曹軍開始攻北門了。」話還未說完,這時城上連續奔上數人,分別稟報曹軍東營和西營開始攻城。

    審配掃了一眼驚得目瞪口呆的眾人,喝道:「這數月來,曹軍哪日沒有攻城?又有哪次登上了鄴城城頭?你們怕什麼?」一名兵士道:「只是……只是曹軍攻城,審公一定增援北城,那恆校尉,恆校尉……」審配喝道:「誰說我要去北城?我哪裡也不去,我今日便在南城救恆紀。讓你們去調蹶張弩手,人呢?」兵士聽審配不走,精神都是一振,當時便有數人向城梯奔去。這時就聽腳步聲響,一隊蹶張弩士湧上城牆,城上兵士齊聲歡呼,當下便有十餘名兵士叫道:「快,快,曹軍戰騎就在城門處呢。」幾乎是抬著蹶張弩士向城頭奔。

    陳琳拍著胸口,長舒一口氣道:「這下恆校尉有救了。」吳晨皺了皺眉,轉頭望向城下。此時恆紀率領的大戟士已和曹軍混戰到一起,城門內的袁軍兵卒眼見城外同袍被曹軍肆意追殺,急著向外湧,而城外的袁軍已是心驚膽寒,想退回城內,卻被身後的己軍不住向前推。吳晨歎了口氣,舉目向南面望去。灰濛濛的天色下,曹軍營寨上已點起了數百隻火把,大風吹動,火苗順風飄飛,宛似數百面火紅的旗幟獵獵飛揚。再往細看,曹軍軍陣中人頭聳動,像是兵卒不斷匯聚。吳晨心中一動,心道:「莫非曹軍要趁雷雨攻城?」當年臨涇之戰,韓遂就曾冒雨攻城。這念頭只一起間,吳晨便啞然失笑。臨涇的城牆實在難與鄴城城牆相提並論,曹軍若要冒雨攻城,必定死傷慘重。曹軍已佔據優勢,袁軍又謹守不出,因此曹軍根本沒有蟻附攻城的必要。

    忽然間審配的聲音在耳旁道:「使君在笑什麼?」吳晨急忙轉身,卻見審配一臉儼然地望著自己,苦笑了笑,道:「沒有笑什麼,方才在看曹軍營寨,似乎曹軍在營寨邊積聚兵卒,我原以為他們是要攻城,但雷雨將至,鄴城城牆又這般高,曹軍若是強攻,必定死傷慘重。」審配抬眼向曹軍營寨望去,嘿了一聲,道:「他們不是在準備攻城,而是在看熱鬧。他們把咱們的兵卒都當成耍猴戲的猴子看啦。」語氣又是憤懣,又是無奈。

    吳晨登時無語。

    審配忽然道:「若使君出馬,需用多少兵力才能救出恆校尉?」吳晨又驚又喜,猛然抬頭,望著審配,審配倔強的面容又是疲憊又是無奈。吳晨正榮道:「若單只救恆校尉只需要三百大戟士,但若要救城外突圍的人,那還需要再給我五百強弩手。」審配道:「我給使君一千大戟士和八百強弩手,請使君為我河北殺一殺曹軍威風。」

    吳晨驚喜交集,道:「好。但有一個條件,審別駕答應後我才同意出兵。」審配面色一沉,道:「使君若仍是提破圍的事,便當方纔那番話什麼都沒說!」甩袖欲走,吳晨喝道:「不是破圍的事,而是我如何用那些兵卒全由我,別駕不得干預。」審配喝道:「好,君子一言……」一面說一面高舉起右手,吳晨一把握住,喝道:「駟馬難追!」兩人右手緊握,兩條袍袖獵獵風舞,審配堅硬如石的臉上終於現出一絲笑容。

    便在這時一道電光從遠處雲層飛掠而過,一時間眾人睜目如盲。吳晨和審配卻在此時同時大笑出聲,吳晨道:「多謝別駕信任,吳晨一定會將城外的袁軍救回來!」審配笑道:「使君去吧,我為使君擊鼓助威。這十餘年沒擊過鼓,不知道生疏了沒有,若有不當之處,還請使君多多見諒。」吳晨放聲大笑,向馮孚和陳琳團團一揖,抓過審配遞前的令箭,轉身奔向城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