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特種兵王在古代

龍騰世紀 第102章 燕山居庸關 文 / 易殘

    ?康龍雖然不知道他已經成了楊業大其財的誘餌,但他卻知道,楊業肯定現了他們的行蹤,只不過他不明白,為何楊業並沒有趁機難。

    楊業既然隸屬河東,這次又親自統領大軍跟了過來,沒道理不動手。他可不信劉知遠突然改了性子。依照劉知遠的立場來看,他不會容許康龍這個時候能夠偷襲成功,迫使契丹退兵。

    契丹原一日,對劉知遠密謀的大事就有利一日。只要契丹人能夠堅持拿下京都洛陽,無論是殺死晉帝還是擄走他,劉知遠都有了起兵的借口。

    雖然前段時間劉知遠與契丹人有某種曖昧關係,但任誰都知道,這種政治場的曖昧太正常不過了,誰也不會把這種曖昧真當做一種牢不可破的關係。

    契丹人實力強大,屢次出兵,幫助原的諸侯成為原之主,但他們自己卻沒有這樣去做,一方面固然是因為契丹人的實力還不足以統治原,另一方面卻是因為原的漢人絕不會容許異族成為自己的天子。正是基於這個因素,耶律德光至今也沒敢明面成自稱天子,讓四海朝賀賓服。

    只不過,契丹人的國主,卻又一直想成為原的霸主,世界的霸主,耶律德光自然也有這樣的心思。他這次親自領兵前來原,其實就是存了要改朝換代的打算,只不過原先他只是想著要扶助一名原的諸侯成為霸主,這時接觸到原的花花世界之後,卻又起了自立為天子的打算。

    耶律德光開始想要收服原各路強橫節使的時候,曾經私下裡無恥的都給他們許諾,要立他們為天子,結果現他卻要自立為天子,一時間各路節使對他非常不滿,因此,如今康龍要奇襲上京城,雖然各路節使私下裡都偷偷的得到了消息,也有不少想要趁機巴結他的節使已經蠢蠢欲動,出兵攔截康龍,但多的人卻是處觀望的態勢。

    耶律德光也已經感到了事情有些不同尋常,但他還沒有意識到,一場巨大的危機,正原醞釀,一旦變動起時,恐怕就是契丹人灰溜溜逃回契丹國的時候。

    康龍猜測,天下局勢如此,劉知遠既然早已開始密謀要代晉自立,恐怕此刻還不希望契丹人退兵,畢竟實力與他相當的節使還有不少,而且大晉皇室還。契丹人一日不滅大晉,他一日就沒有起兵的借口。

    他派人攔截康龍,也是情理之的事情。只是令康龍沒有想到的是,劉知遠竟然派的是楊業前來攔截他。但是,楊業現竟然就這麼走了,根本就沒有攔截他們的意思,這倒讓康龍有些摸不著頭腦了。若是讓他知道了楊業的打算,非得哭笑不得的大罵楊業狡猾不可。

    「拔毛將軍」的名號可不是被人白叫的,這一帶的節使,刺史之類的地方勢力,哪個不知道楊業「拔毛將軍」的大名?哪個不知他「銀槍鎖關」的大名?

    連威名赫赫的契丹鐵騎都乾硬撼的楊家將,豈是普通軍鎮兵馬所能抵抗的?石田連面都不敢與楊業見,灰溜溜的丟下士兵就跑,這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證。

    康龍還不知道楊業的這個名頭,石田的不戰而逃,雖然令康龍感到好笑,但他卻著實沒有想到,這裡面竟然還有這許多彎彎繞。

    當夜,休整完畢的狂狼特戰隊再次出。這次眾人補足了體力,同時又攜帶了不少乾糧和淡水,所以僅僅用了兩天的時間,眾人就抵達了大晉和契丹國的邊界,燕山。

    自打後晉高祖石敬瑭把燕雲十州割讓給契丹,用以換取契丹人的支持,成為原之主之後,燕雲地區就成了契丹國的國土。這是讓原人志士一直耿耿於懷的事情,也是讓石敬瑭留下千古罵名的主要原因。但燕雲地區落入契丹人手之後,並沒有像石敬瑭手一般,只是邊疆的黃土僻壤,契丹國也有治國能人,他們看到了燕雲地區的富饒,得到燕雲十州之後,他們並沒有把這裡荒廢掉,而是實行了一系列讓姓得利的政策,同時頒布法令,契丹人和漢人地位相當,違犯了契丹國法,同樣治罪。

    煙雲十州被割讓給契丹之後,這裡的漢人生活反而漸漸好了起來,這也讓不少飽受戰火的漢人,漸漸開始融入契丹人之,有了模糊的契丹國人概念。

    單毅就是這一帶人士,從他的口,康龍也瞭解到,契丹人的確並非像是傳言之的一般,只把漢人當做奴隸使用,而是實行了一系列收買漢人人心的政策。

    進入燕雲地界之後,康龍所見所聞,充分的證實了傳言的不可信。看來大晉國為了能夠洗雪前恥,利用人大造輿論攻勢的政策,還真是奏效。這些年原漢人一直深信滯留燕雲地區的漢人,一直飽受苦難,被契丹人當做奴隸來對待,因此他們天天喊著要收回燕雲地區,解救廣大的漢人脫離苦海的口號,還真是誤導了不少人。

    真正見識到這裡的漢人姓生活的還不算太清苦,只是契丹人的盤剝和壓迫要比原王朝輕了少許,至少要比被原王朝統治時,生活要好一些,眾人才生出許多感慨。

    沿著燕山一路向北,季節雖然一日日向春天靠攏,但天氣卻依舊寒冷。北方的冰雪還沒有融化乾淨,許多地方的積雪和冰層還很厚,到了夜晚時,刮的夜風依舊令人皮膚生疼。

    一路之上所遇到的事情,徹底讓康龍鬱悶起來,直至他們再次遭遇到像上次石田碰到楊業的軍隊同樣的事情再次生,康龍才醒悟過來,趕緊派出狼眼大隊,扮作行腳商,附近一打聽,才哭笑不得起來。

    他***,搞了半天這一路上自己成了楊業的財工具了。康龍盤坐燕山腳下一處荒敗的山神廟,一邊烤著火,一邊跌跤笑罵。

    從來都是老子從利用別人大其財,哪裡遇到過被別人利用了財的事情?康龍坐火堆前,對著明滅不定的火焰光明,埋頭思,該怎麼讓楊業吃個虧,把吃下去的東西吐出來。

    ***,康龍暗罵,老子可是被利用了很長一段時間,不知道這段時間,那個狡猾的楊業了多少橫財,也該吐出來了。

    康龍一邊掰著手指頭盤算,一邊苦思冥想整治楊業的招數。用武功解決問題,那楊業肯定不是對手,即便自己勝了,未必能夠折服他。若是不解決這件事情,時間拖久了,眾人的凝聚力就散了。

    前面就是原契丹國和原王朝的分界關口居庸關了。只因燕雲十州成了契丹人的國土,這裡才漸漸變成一處只留少許兵馬駐守的關口。不過如今河東蠢蠢欲動,契丹人還是很不放心的,重又這裡佈置了大量的契丹精兵。再者,契丹國內朝廷機構也接到了契丹國主耶律德光的親筆國書,責令他們嚴密把守好門戶,決不能放一個生人進來。

    如今的居庸關,有契丹常駐兵馬五千。契丹人令天下膽寒者,不是因為它的面積有多大,而是因為他的騎兵很厲害。他們懂得什麼時候為大,什麼時候為小。

    康龍他們距離居庸關只有幾十里的山路。這裡位置偏僻,除了兩里多外小山腳下的一個小山村外,再無任何有人居住的跡象。加上這裡的居民多是手工業者和農民的雙重身份,所以這裡的漢人居民還是很受契丹人重視的。

    這樣的漢人,是契丹人願意接受,也願意扶住收服的人,所以這個村子雖然不大,但眾人的生活條件卻很好。

    康龍等人不敢這座村子裡顯露來過的痕跡,不然被人現之後,將是個大麻煩。他們悄悄潛入山腳下荒郊野林外的這處林子藏身。

    通往契丹國的道路好走的只有一條,就是居庸關據守的這條上庸道。上庸道北通契丹,東西南三面連接燕雲地區,是燕山之唯一一條陸路好走的道路。當然,燕山之還有數條道路也可通往契丹國,但那些道路都是山道,陡峭難行,況且也有契丹人的重兵把守。他們沒必要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繞圈運動。即便是繞上了山道,也未必能夠進入契丹國,還不如由居庸關悄悄潛入契丹國境內。

    康龍想了想,突然想到一個整治楊業的主意。楊業這段時間跟他們後面撿漏,一旦他們遭遇不明勢力攔截時,楊業部總會當夜闖入人家大營之,把馬匹,武器,糧草等物收繳一空,才把人給放了,大橫財。康龍雖然感到無比憋屈,卻又找不到該如何整治他們的方法,一路上只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一次次的得手。

    如今到了契丹國邊境的燕雲地區,又撞到有重兵把守的居庸關,若不好好利用契丹人整治一下楊業,再趁機來個金蟬脫殼之計,把自己摘出去,那就讓楊業部太過得意,讓自己太過難受了。

    狂狼特戰隊的隊員,也早對屁股後面的這個尾巴討厭極了,不少人紛紛請戰,想要跟他們幹一場,也有不少人紛紛出謀劃策,怎麼擺脫他們。

    康龍自然也有自己的盤算。這楊業遲早是要收的,現讓他們一筆橫財,將來收了他們,這筆橫財還不是他康龍的?何必截斷他們的財路,這不等於變相的截斷自己的財路嗎?不過人家現顯然還不是他的手下,而且得意著呢,若不好好折折他們的銳氣,給他們埋下一個深深印象,將來怎麼收服他們?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