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場血戰,聯軍意識到分散兵力根本無法對抗逐漸強大起來的大秦國,但東興國有四座邊城和大秦相鄰,而現在東興國的駐軍只有百萬,根本無法在每座邊城都分配足夠的力量——/但東興國如今面臨的最大問題,依舊是糧食的匱乏。
徐三才在收取了東興邊郡的糧食後,就保持在原地駐紮休整。而聯軍此時也只能暫時採取全面守勢,而大秦部隊休整了半個月後則再次出動,依舊是包圍郡城、收購糧食。而大秦同時還向與柳林國相鄰的東興國另外兩個中型屬國施壓,強勢將兩國收服。
如此一來,大秦就從三個方向包圍了東興國,而東興國和大秦國相鄰的邊城也增加到了八座,聯軍部隊頓時顯得相形見絀。而且,東興國對外的貿易通道也僅是剩下西面一條通道,為了防止大秦再次吞併西面的呂水國徹底封鎖東興,東興國不得不分出十幾萬部隊進駐呂水國協助防禦。
然而,呂水國有十八座郡城,其中和如今的大秦相鄰的有六座邊城,雖然呂水國有二十幾萬部隊,就算加上聯軍的十幾萬協防部隊,也不過是四十萬部隊,根本不夠用。而最關鍵的是呂水王如今不想和大秦交戰。
徐三才對投降的國王都給予了封爵和充足的財物,而隨著大秦國的壯大,國家已經基本穩定,不再擔心這些人反叛,他也就允許這些人的家族成員和後代出仕任職,雖然沒有原來的權勢,但降王和家族的生活都有著充分的保障,過得都算逍遙舒適。
而和大秦作對的國家,不是國王被刺殺滅族,就是國家被徹底滅亡,這讓那些中小型國家的國王都不願意正面和大秦作對。而最關鍵的是徐三才刻意讓王有才和陳大富四處宣揚現在大秦國的富足,讓這些國家的百姓甚至軍隊都心向大秦。
徐三才在得到呂水國的情報後,派出大秦國的使者秘密前往呂水國,他在王有才的安排下秘密和呂水王相見,提出了招降的意思。而呂水王仍然有些猶豫,尤其是如今呂水國有聯軍的駐軍,讓他更是不能不有所忌憚。
徐三才讓使者傳話,為了表現誠意,將在三天內刺殺派駐呂水國的聯軍將軍。他已經先一步潛入了呂水國,在這段時間,他得到的神皇訣能量讓他的修為又雙雙晉級,而聯軍派駐呂水國的並非精銳,將軍也不過是戰宗,當夜他就刺殺了兩名聯軍的將軍。
徐三才如此做一則是為了削弱聯軍的力量,再則也是敲山震虎,呂水國最強的將軍也不過是戰宗級,他以此告誡呂水王若是大秦想要刺殺,呂水王也沒有力量抵禦。果然,當呂水王得知兩名聯軍將軍被殺後,立即決定投降大秦。
徐三才讓呂水王不要聲張,悄悄調動精銳部隊分別集結到六座邊城,派駐呂水國的十五萬聯軍分別駐紮在六座邊城。他要在呂水國的配合下將十五萬聯軍全部消滅在呂水國境內,進一步削弱聯軍的實力。
呂水王既然決定投靠大秦,倒是選擇了完全配合。有著呂水國的配合,聯軍部隊又處於分散狀態,徐三才安排了六十萬精銳部隊分別攻打六座邊城,呂水國在每座邊城也有四萬駐軍,而每座邊城的聯軍卻不過兩三萬而已,結果自然毫無疑義。
呂水國的歸順,不但讓東興國徹底被大秦國包圍在其中,而且還失去了十五萬聯軍,和大秦相鄰的邊城也增加到了十座,剩餘的部隊更是不夠分配。最麻煩的是東興國對外貿易的通道被徹底封鎖,從外部補充糧食的途徑被截斷。
東方家族和萬青國這次也坐不住了,東興國如今雖然還有八十多萬聯軍駐紮,但若是分散駐紮,最終難免被分割蠶食,但若是集中防守,那些無人防禦的郡城自然也就會被大秦國吃掉。若真是那樣,恐怕萬青國也擋不住大秦國擴張的腳步。
最關鍵的是東興國如今駐紮著萬青國等四國的一半兵力,若是全部折損,四國也元氣大傷,根本無力對抗大秦。萬青國當即緊急聯繫其它三國,必須抓緊一切時間調集物資增兵救援,不能讓在東興國的聯軍再有折損。
但雖然是剛剛秋收,但萬青國遭受了水災,萬畝糧田絕收,讓萬青國自身的糧食都出現了巨大的缺口。而附近的國家因徐三才進行過兩輪焚糧襲擊,如今也不敢明目張膽的資助萬青國,而其它三國也先後受到了他的數次襲擊,如今同樣是深為缺糧而頭疼。
陳大富的商會則在動用全部資金和關係大量收購糧食,四國周邊國家的糧食被他的商會大量收購,讓糧價瘋狂攀升,已經達到了平時的三倍以上,讓百姓怨聲載道。而萬青國遠道外出購糧,又頻頻在運糧過程中被攔截,甚至派遣外出購糧的人也紛紛被刺殺和偷盜。
那自然是徐三才和盜賊公會的傑作,他以空間神通施展隔空取物,偷竊簡直是易如反掌,而刺殺更是簡單。不過,那些任務大部分還是由盜賊公會成員去完成,純粹的盜賊公會成員,並未加入大秦,在盜賊公會總部發出的命令中,專門針對了四國的目標。
徐三才則就呆在了前線邊城,日常的工作就是檢閱部隊,一則可以提升部隊的士氣;再則可以激發部隊的擁戴之心,提升他獲得的神皇訣能量;第三,他可以體味君臨天下的意境,提升王者氣勢,有助於修習王者之劍,那才是劍技的巔峰,威力和霸王劍訣有著天壤之別。
如今的大秦國在混亂大陸的國家規模上已經是最大的,這主要是四大家族當初擔心某個國家勢力太大而失控,故而,一直控制著國家的規模。徐三才現在作為大秦國的國王,自然對王者氣勢的領悟和掌握更加容易,當然要抓緊修煉王者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