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仍是用了晚膳,李治又帶著孫茗去書房散步。
這種情況多了,漸漸地,李治的光大殿也有了些女兒家的氣息來,像是案几上放了盆海棠,書櫃的角落邊放了插了數枝梅花的半人高的瓷瓶。兼之,知道孫茗怕冷,李治也在長條案幾下鋪了條皮毯。
這回,孫茗直接熟門熟路地在一個架子上尋了本《唐律》,然後靠著案幾邊放著的軟墊子。
李治拿了筆在宣紙上寫了幾個字,然後又是搖頭,看起來似乎不滿意,將紙切下往旁邊一丟,又開始寫。
孫茗拿著書,好半天也沒看進去,就索性湊過去瞄了兩眼。
「素玉、下玉……」寫的都是些什麼孫茗不解,問他。
李治擱了筆,拿起那張寫了下玉的,告訴她:「自然是為郡主起名字了。」
孫茗也恍然想到,蕭珍兒的女兒也快滿月了。原來李治竟是在想名字……
「你覺得什麼名字好?」李治抬起頭,問她。
對李治起的名字無感,倒是想起歷史上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的名字叫李令月,感覺甚美。但是她懶得多管閒事,再說又非她所生,所以懶得發表意見,就搖頭不語。
李治見她低著頭,也不搭理他,只又當她吃醋,將宣紙擱在案上,摟著孫茗,令她側身靠向他。
「阿吟放心,日後你我的孩子,我會更用心待之。」
孫茗一笑,故意傲嬌道:「誰稀罕~」
「好,是我稀罕。」李治將她鬢髻上垂下來的步搖扶了扶,又歎道:「阿吟膽子真是越來越大了。」雖然這樣說,但並不生氣的樣子,反而顯出幾分無可奈何來。
是李治不知道,孫茗那是打蛇上棍,撒嬌起來,總是恰到好處,總叫人以為那是她天然質樸,無一絲矯揉造作(太子你實在是太天真了!)。
時間很快就到了郡主的滿月宴。
按照李治的意思,只是想湊兩桌,小辦一下,畢竟也是他的長女,連滿月酒都不辦,就有些說不過去了,不過是沒有驚動李世民的。
然後也給了蕭氏一個恩典,讓她父母姐妹入宮探望。
其實以蕭氏受到的寵愛來說,每個月叫親人入宮都是常有的事,只不過李治特意交代的,就顯得更理直氣壯些,也更有面子罷了。
東宮裡邊除了太子妃和孫茗,連那三個生了皇孫的宮人也被特准入席,只是沒有座次,遠遠地被隔開了而已。
也是因為乘興,太子妃的母親柳氏也叫進了宮。蕭珍兒娘家來的是她母親和一個姐妹,看樣子雲英未嫁,應該是妹妹了。
孫茗沒有叫自己娘家來。一來,她入宮時日尚短,原本叫娘家來人就很張揚了。二來,她又非原裝貨,很難與親人有感情,見了面,也不知道說些什麼,還不如不見。
太極宮那裡,以韋貴妃、燕德妃為首,陸續也有高位妃嬪打發人來道賀。這種小輩的宴會,她們是不會放下身段過來的,倒是李治那邊,有越王李貞(皇八子,母燕德妃)和紀王李慎過來給李治撐場面。李恪攜著李愔(皇六子,與李恪同是隋煬帝之女楊氏所生)也過來,但只是坐坐就走了。
在東宮的慶是,李世民到底還是知道的,也點了太常寺(唐代宮廷音樂機構)特地送上《慶善樂》和《九功舞》慶賀。
孫茗也有幸得以一飽耳福……
不多時,太子妃攜著蕭珍兒過來,一主一次,分坐兩邊,身後還跟著抱著郡主的乳娘,帶在蕭珍兒的身邊。
因太子與太子妃將宴分設兩邊,一頭朝東,一邊的是朝背。在太子妃這邊,全是女客。
等主角來了,又有太子妃坐鎮,氣氛才算活絡開。
太子妃自然與親近的娘家人交談,蕭氏那邊反而圍了很多夫人,孫茗也沒有上去湊趣,就是看著小郡主在那邊東看看西瞅瞅,覺得有趣,就叫那乳娘將她抱得更近些。
乳娘不敢不應,卻也不敢離了蕭氏,恰好孫茗的座次就在蕭氏下首,乳娘只將懷抱中的郡主湊近一些,蕭茗就已夠的著了。
小郡主剛剛滿月,看起來白白嫩嫩,小嘴一噘一噘,吐著泡泡……
「妹妹這麼喜歡孩子,等自己生了,想必定會寵愛萬分的。」看孫茗格外親近小娃娃,太子妃眼尖地點出。
她本來說話聲音就不小,這樣一說,蕭氏也止了話,看向孫茗。這是,也不知道是誰,小聲地說了句「馬屁精」——
一時間,所有人往兩個方向看去,一邊朝孫茗,另一邊就是朝說出這句話的小丫頭,也就是蕭珍兒的妹妹。
蕭氏本身是個美人,她的妹妹蕭寶玉也生得姿色不俗,年紀十六七,正是最美好的年紀,只是說了這樣一句,蕭珍兒臉色就沉了下來……
孫茗左右一看,也不知道自己因何,竟是引人注目了,又看向那個丫頭,也肅了臉,沉聲道:「這位妹妹怎可說太子妃娘娘是……」孫茗只當自己不知道那丫頭說的是她,將這話吐半截隱半截,又道:「實在膽大至極!」
蕭珍兒的妹妹實際上與蕭珍兒並不親厚,此番大膽言語,令她十分後悔應了母親將她帶進宮來。此番敢拿話說孫茗,可不是膽大妄為嗎?只沒料到,孫茗竟是將話引到了太子妃身上!
太子妃原還當是好戲,看蕭、孫兩人鬥,她也樂得旁觀,哪裡知道孫茗拿話往她身上套?再看
看去,孫茗那一臉坦然和責備的眼神,竟不似作偽,好像那丫頭說的真是她?
然後眾人齊齊看向蕭寶玉,直把個小丫頭看得臉紅欲滴……
「妹妹她也是有口無心,」蕭珍兒開口解圍,看向太子妃,問道:「姐姐該不會當真吧?」
太子妃王氏心中暗恨,被她母親柳氏捉了手,輕輕一拍,安撫下來,才對蕭珍兒點頭:「本宮自然不會跟她計較,只是,妹妹你該好好教教這丫頭規矩,幸虧今日是碰到了我,若是衝撞了母妃們,豈有她好果子吃!」
蕭氏拿眼狠狠剜了蕭寶玉一道,才對太子妃稱是。
太子東宮真是好戲連連,幾位夫人事不關己,看了半天,相互使了眼色,恐是不就,長安城裡又多了些八卦。
太子妃與蕭良娣日久不和,早就眾人皆知,現在又多了個孫良娣……
孫茗自然沒將這件事放在心上,她不過是將球踢到太子妃身上而已。這兩人,本來就鬥得不可開交,無需理由,只要有個引子,就會吵起來。
等到宴後,蕭珍兒在辭別母親之前,下了狠話:「休再將她帶進宮來!」
弄得兩母女俱是尷尬不已……
其實,會將蕭珍兒這個妹妹帶進宮來,也是有原因的。早前,家中早有來信,叫她留意李慎……
李慎是李治的弟弟,生母韋貴妃,固來就與李貞和李治關係親密。
李貞、李治、李慎三兄弟雖然並非同母,但年紀相近,又同有抱負,在李治成為太子後,更是同心輔佐。
李貞熱血,善騎射,李慎好學,長於史,這兩人齊名,時人號稱「紀、越」……
李慎事實上已有王妃,紀王妃陸氏,是尚書庫部、兵部郎中陸爽的女兒,先祖是伐北鮮卑部落大人步六孤氏,後改為漢姓陸氏(其實就是鮮卑人)。只是陸氏身體不好,早有太醫斷言,活不過三十(歷史上確實三十多點就死了)。
所以蕭氏母族倒並非完全是癡心妄想……
蕭珍兒起初就不敢應聲,自李佑(同李慎同母)在貞觀十七年的叛亂後,被貶為庶人且賜死,韋貴妃是拿李慎當眼珠子看的。這樣的身份,他的親事,幾時就輪到他們說三道四了?別說紀王妃還沒死呢,就是死了,她蕭珍兒可有也不敢提上一星半點!
她現在唯一的想法,就是趕緊把這個丟人的丫頭送回去,最好再也別出現在她眼前了!
另一邊,太子妃將母親柳氏安頓下來,就在她承德殿的偏殿。
王氏與母親感情親厚,時常邀母親入宮陪伴。也因為她母親經驗老道,總能為她出些主意。
此番,這柳氏早就觀察孫茗良久,之前是沒有找到機會,現在唯有自己的女兒在此,就直言道:「聽說,近來這個孫良娣很得寵?」
王氏往榻上一坐,就感到一天下來有幾分疲憊了,聽到母親問起,就回道:「蕭氏不是前段日子才生了麼,她又不能伺候太子,自然是寵另一個了。」
柳氏沉著臉:「你真是糊塗了!怎麼不乘此良機,牢牢抓著太子?」
「太子又不喜歡往我這裡來,我有什麼辦法?!」太子妃一臉的委屈,又訴起苦來,說著,眼中就溢出了幾滴淚來……
「無論是那姓蕭的,還是那個新來的孫氏,我倒是想把她們轟走,可你也不看看太子,那是拿她們當成寶貝護著!」
說到這裡,太子妃自知是拼不過這二女,只是眼下,她真沒個法子。
柳氏知道女兒的個性,也慣是不會邀寵的……這事,還是要徐徐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