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處存奇道:「榮弟,怎麼了?發生了什麼事情?」
王重榮苦澀的一笑:「陛下竟然……竟然已經到了!」
王處存也是微微一驚:「陛下怎麼這麼快法?」
王重榮歎息一聲:「誰知道呢?明明陛下親征的旨意才發出五天啊!就算陛下會飛,也沒有這樣快法的吧?」
王處存微微振奮:「可見陛下是一個雷厲風行的明主。榮弟,所以為兄勸你還是不要做那樣的事情,否則的話,欲求善終而不可得啊!」
王重榮冷哼一聲:「大哥,這不是小弟要做這樣的事情,而是陛下逼得小弟不得不做這樣的事情!大哥你看著吧,有小弟這種想法的人,絕對不止一個!到時候,朝廷未必能收拾得了場面!」
王處存沉吟著道:「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為兄自然不能坐視。只是現在嘛……」王處存抬起頭來:「至少在場面失控之前,為兄是不會有什麼舉動的。」
望著王重榮那張陰沉的臉,王處存拍拍他的肩膀:「放心吧,為兄答應你,只要局勢一旦失控,為兄必起合鎮兵馬,與榮弟共進退!」
王重榮見王處存心意已定,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
一時間營帳內出現了一片沉寂。
片刻之後,王處存的聲音打破了沉寂:「榮弟。陛下現在在哪裡?我們得準備迎駕才是。」
「據小弟地探馬回報,陛下已經過了盩屋,傍晚時分應該可以抵達渭橋。」
王處存頓了頓,目光中閃過驚色,訝然道:「這麼快?」
盩屋距離渭橋,最少也有五十里路程。現在不過剛過晌午,五十里路程。不過三個時辰就已經到達,這種行軍速度。對於當時的軍隊來說,實在驚人。
只是王處存也沒有想到,李儼手下軍隊極善於強行軍,不要說騎著馬,就算是僅靠雙腳走路,五十里路三個時辰,也並不是做不到的。
王重榮顯然也為李儼的行軍速度而震驚。要知道。大軍之中可是有聖駕的。李儼以皇帝之尊,顯然不能與其手下的精銳相提並論。三個時辰五十里路,並不意味著大軍的速度就僅只於此,而意味著單單是李儼就能做到這一點。這其中地差別,可不是一點半點。
於是王重榮對李儼這個皇帝心中更加忌憚了。
二人正在說話,營帳外腳步聲起,有人高呼:「聖旨到!義成節度使王處存接旨!」片刻間,只聽馬蹄聲響。那人的聲音已經到了外面。
王處存二人對視一眼,都為此心驚。想不到聖旨這麼快就下來了。皇帝如此雷厲風行,對他們來說,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王處存心中更隱隱生起憂慮:雷厲風行地皇帝,固然可以重振已經衰弱得唐室之風,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行事太急。所謂過剛易折,這對當今的大唐來說,當今的天下來說也未必是件好事。
李儼這個皇帝,究竟是一味的剛毅果斷,以至於急於求成、不知變通,還是剛柔相濟呢?
這一點,還沒有見過皇帝的他並不知道。但是他知道,關於王重榮對自己說的事情,自己已經有了主意:
如果皇帝真的是一味地手段剛硬,急於求成。那麼他可以肯定。局勢必然會鬧得不可收拾。那麼自己就只能選擇王重榮的辦法,來讓天下不至於變得更壞。
而如果皇帝是一個手段高明。軟硬兼施,剛柔並濟,即知道在必要的時候絲毫不讓,也懂得在必要的時候退讓。那麼他可以斷言,一盤散沙,各懷心思的諸藩鎮必然不會是團結一心的朝廷的對手。那時候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家族地存亡,他也只能選擇朝廷一邊了。
當然,即使選擇朝廷一邊,王重榮這邊也不必斷然回絕。所謂多個朋友多條路,凡事要有萬一的打算。他知道,很多時候,意外的發生,往往能夠改變一切的……
不提王重榮心中一直盤算著如何說服王處存於自己一同行事,而王處存卻另有打算,總之二人表面上看來兄友弟恭的一同出了營帳,就見一個身穿血紅色甲胃的年輕兵士高據馬上,立在營帳之前。
皇帝陛下喜歡血紅色,甚至給自己地禁軍和親衛都用上了這樣的顏色。這事不說天下皆知,總之對於王處存這種身份的人來說,並不是秘密。
眼下二人一看傳旨天使身穿血紅色甲胃,英武非凡,就知道這必然是李儼身邊非常親信的士兵。
從前皇帝傳旨,天使往往由中官擔任。此時李儼派來的傳旨天使,卻打破了這個陳規。看來糾纏大唐百年的宦官之禍,在當今這位天子手上,是能夠避免的了。
這樣的念頭不約而同的出現在王重榮、王處存二人心中。不論他們心中有何打算,都對李儼這位被傳為中興之主的皇帝起了很大地興趣,對於李儼地見面,也越來越是期待了。
不管怎麼說,這位傳旨天使是得罪不得的。王處存二人正要大禮參拜。天使卻已經說話了。
傳旨地使者是烈血衛中的一員士兵戴東,而且是普普通通的一員士兵。他以機靈多變、馬術高明的原因而被選為這次的傳旨使者,自然也不是拘泥之人。
一見從營帳中出來的並不僅僅只有想像中的王處存一人,而是兩人並肩而行。一看就知道二人地位相同。他腦子靈活,微微一愕,就從二人的服飾上看出二人地身份來:兩個同是節度使身份的人,又一同出現在這裡,自然是王處存、王重榮兩位了。
見到這樣的大人物,如果是以前的他,只怕會惶惑不安。不要說說話了,連站都會站不穩。但是現在。在經過了李儼軍中的洗腦教育之後,他已經從心理上將自己與這兩位大人物放在了同一地位。
按照李儼的說法,他們是為國家出生入死的精英、功臣、棟樑,是為大唐、為陛下和天下百姓而戰地子弟兵。而這些擁兵自重的節度使,一個個私心自用,魚肉百姓,人品低劣。這樣地人。連給他們這樣的忠勇士兵提鞋都不配!
現在他是傳旨天使,從理論的角度上來說,是代表著皇帝的,身份自然不同。但即使他不是傳旨天使,他的心中,也不會把自己放得比這些桀傲不遜的藩鎮們低。一個有著自己的戰鬥目標,知道自己為何而戰地士兵,遠遠不是那些私心自用。除了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權勢地位不知道其他的節度使們無法比擬的。
戴東的心理歷程且不去說他,單說他見到王重榮王處存一同出現,稍稍一愣便知端倪,立刻打斷了二人的施禮道:「原來河中節度使王重榮王節度也在這裡,那就一併聽旨意吧!」
說完也不等二人回話,直接宣旨道:「陛下有旨:朕親征御駕即將抵達渭橋。同時其他幾路大軍也將拔營前來渭橋駐紮。著義成節度使王處存、河中節度使王重榮即刻為大軍準備營盤,安排御駕駐驊之地!同時須防備偽齊軍隊偷襲。不得有誤,違者軍法從事!欽此!」
宣讀完旨意,戴東在馬上朝王重榮、王處存二人一拱手:「二位節度,旨意以下,請二位立即準備吧。末將皇命在身,就不打擾了。」說完也不給二人客套套近乎的奉承機會,掉轉馬頭,絕塵而去,只留下王重榮王處存二人面面相覷。
這算什麼旨意?從前地聖旨下來。駢五驪六的一番繞口文字。總之以讓人聽不懂、聽得頭皮發麻頭腦發昏為宜,生怕接旨的人不知道草詔者的文才蓋世。哪像現在。文字淺俗,甚至可以說淺鄙,彷彿是山野村夫書寫。如果說那些御前的翰林待詔、翰林承旨寫得出這樣的詔書,打死都沒人相信。
而宣旨地天使也是乾脆利落得不近人情。從前的天使傳旨,傳旨完了哪一個不是留下來讓接旨人好生招待奉承?遇到不識趣的,就差開口索要賄賂了。豈有這樣的情景?
可以說,這樣的傳旨,別說王重榮、王處存二人從來都沒有見過,只怕在整個大唐歷史上,也是破題兒第一遭!
皇帝是什麼樣的人,所謂投其所好,皇帝身邊也會是什麼樣的人。此時這個天使如此,那麼皇帝如何,就不問可知了。
王重榮王處存二人,這時候不由得重新中升起一股敬畏之意。他二人趕緊準備,在這樣的皇帝手下辦事,拖拖拉拉的可不行。不提。
卻說戴東掉頭遠去,卻沒有走遠,先是在王處存的軍營中穿行一番,默默查看周圍形勢。然後,他又飛馬直奔,在一個小土坡上鳥瞰軍營,直到將軍王處存地軍營情況無論細微之處、還是宏觀之處,都看了個心中有數,這才朝王重榮軍營那邊過去,如法炮製。
王重榮地軍隊本來駐紮在沙苑,但是他為了拉攏王處存與之結盟,在徵得王處存同意之後,將軍營轉移到了王處存大軍旁邊。這也正好方便了戴東的觀察。
戴東前來傳旨,可不僅僅是傳旨,還有特殊使命地。
這一特殊使命就是:觀察王處存、王重榮軍容和虛實。
現在看來,戴東完成得很好。
本來王重榮、王處存都是世代從軍、老於軍伍之輩,自然也知道應該防範敵人窺探自家虛實。問題是這個窺探虛實的人不是敵人,戴東過來的時候,那些士兵都知道他是天使。
天使大人想要隨便走走,想要到處看看。還有誰人膽敢阻攔?看玩笑,不要命了!
要是天使大人生氣了,想要找節度使大人要你的小命,難道節度使大人還會為了你那條不值錢地賤命得罪天使大人嗎?
既然如此,又何必惹的天使大人生氣?
更何況,王重榮二人又如何知道,李儼一個堂堂皇帝。居然會派傳旨天使來窺探自家臣子手中軍隊的虛實?自然對此沒有防備。否則的話,兩個節度使的命令下來。所謂縣官不如現管,就算是得罪天使,底下的士兵還是會阻攔的。
一番查探完畢,戴東從懷中取出一張白紙,一隻炭筆,在白紙上草草畫出窺探所得,這才真正地打馬離去。回去覆命去了。
這炭筆是李儼的仙學研究院地一種研究副產物,價格不貴,不過卻用途不小。李儼就拿過來作為軍事物資,用於偵察兵、特種兵等需要簡便書寫的軍種中。這炭筆書寫的東西保存不便,完成任務後要想長時間保存,必須用毛筆重新抄寫,想用來取代毛筆自然是不可能的。但在軍中這種需要方便的地方,卻正好合用。除此以外。李儼的仙學研究院還發明了許多其他小玩意兒,造價不高,但是用起來卻很好用,這裡就不一一盡訴了。
卻說黃巢軍那邊,自從幾路大軍對長安形成了包圍態勢以來,就開始有些惶惶不可終日了。針對這一情況的朝會。開了一次又一次,卻始終沒有拿出個像樣地結果來——黃巢沒有學會大唐朝廷的治理之道,倒是把大唐朝廷人浮於事、遇事彼此推諉的本事學到了手。
這時時間已經到了傍晚時分,用現代的時間計算,已經是下午五六點鐘了。已經接近盛夏的時候,天色雖然暗得晚,但是已經隱隱約約有暮色出現了。
在大唐皇宮大明宮延英殿中,偽齊政權的一干頭頭腦腦齊聚其中,議論紛紛——承襲唐制並且將之發揮,重要的議事。黃巢軍都在延英殿舉行。而這裡本來應該是宰相與皇帝議事的地方。所謂「延英召對」是也。大殿正中地龍椅旁邊,黃巢頭戴冠冕、背著雙手。焦急的走來走去,如同一隻熱鍋上的螞蟻。
議事的時間逐漸過去,天色也真正的晚了下來。在平時,這正是一干黃巢軍上層花天酒地,享受生活的時間。然而議事地眾人卻沒有一個露出不耐之色,彷彿平時那一到這個時候就迫不及待的去吃喝玩樂的他們壓根就沒有出現過一樣。
是啊,大難臨頭,生死堪憂的時候,還有誰有心情去花天酒地、吃喝玩樂?
渭橋距離長安很近,快馬半個時辰就可以抵達。用現代時間計算下午三四點的時候,渭橋人馬喧嘩,塵囂甚上,守城的黃巢軍還以為是唐軍要攻城了呢。誰知道黃巢軍的探馬麻著膽子接近渭橋一打探:原來是大唐皇帝御駕親征,已經帶著三十萬大軍到了渭橋!
當然,這大軍的數目實際上是嚇壞了的探馬自己猜的。那時候整個渭橋一片喧囂,探馬壓根就不敢靠近,哪有工夫去具體查探唐軍數目?一看唐軍鮮衣怒馬,甲胃分明,黑壓壓、紅艷艷、銀閃閃地,一大片連著一大片,早就嚇得魂都沒了。等他回長安,上頭一問,就脫口而出三十萬了。
三十萬大軍,其實對於黃巢來說並不多。想當年他奪取潼關地時候,還有六十萬大軍呢——雖然這些大軍中,絕大部分都是直接吧精壯的百姓拉入軍中,發了根木棍就算上了。但無論如何,三十萬大軍,單單是人數嚇不到他。
然而他到底是已經在長安這個富貴之地待了——準確地說應該是荒淫享受了很長一段時間了,從前揮師征戰的那股子雄心壯志,早已經在溫柔鄉、富貴鄉里面消磨得一乾二淨。這個時候再讓他像從前那樣,那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更何況,唐軍到底是正規軍隊。其戰鬥力比起黃巢軍這樣的草寇來說,那是高太多了。
從前黃巢軍雖然曾經把唐軍打得落荒而逃,甚至佔了都城長安,但那都是因為將領無能或者將領不盡力造成的。如果真的要比雙方的戰鬥力,即使是只知道劫掠民間、一打仗就趕緊逃跑的官兵,也比黃巢軍他們強——黃巢軍也不少這樣的軍隊,大家都是半斤對八兩。
而那些有幾分本事的節度使的軍隊戰鬥力,黃巢也暗暗心驚。如果不是因為這些人養賊自重,黃巢早就沒命了。偏偏現在包圍長安的幾個節度使似乎都是這樣有幾分本事的人!大唐昏君這三十萬的軍隊,只要有這些節度使軍隊戰鬥力的一半,黃巢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從前,這些節度使還會因為「養賊自重」,進攻得不強烈。現在皇帝可是在眼前看著,皇帝本身還有那麼多軍隊,他黃巢除了死路一條,只怕還是死路一條!
時間慢慢的過去,又有人通報進來:唐軍又有軍隊從西邊開過來,換句話說,唐軍的數量又增加了!
這一消息,並沒有在沉悶的含元殿引發什麼波瀾——各位大齊新貴已經是虱子多了不愁癢,反正已經是死路一條了,多來些人殺自己跟少來些人殺自己有什麼區別嗎?
「諸位大人!」
有人的聲音打破了沉寂。